常常喜樂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個人資料
Lilac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信仰是克服焦慮的良方

(2015-01-05 11:16:50) 下一個

 

信仰是克服焦慮的良方

y150104-08

這似乎是個悖論——信仰天上的神靈可以延長人在凡塵中的壽命!十餘年來科學界開展的一係列研究工作得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結論:相信神靈存在的人比那 些不信這一存在的人長壽得多!2002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的精神病理學教授大衛·B·拉爾森證明,信徒的平均壽命比非信徒長29%。他是在對 1977年~1999年間的42項醫學研究進行了綜合分析後得出的這個結論。而這些研究涉及的調查對象總計超過12.6萬人。如此龐大的數字讓我們不禁要 問:為什麽信仰會對人的壽命有影響?答案的關鍵詞就是——抗焦慮。如果說宗教對人有什麽實際益處的話,就在於它是一劑抗焦慮的良方,而焦慮對健康是非常有 害的……

信仰真的具有抗焦慮的效力嗎?2001年美國世貿大廈的慘劇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明證。在“9·11”慘案之後的幾個月中,美國衛生局統計發現美國民眾的焦慮感顯著增加;而在同一時期,許多原本不信教的美國人紛紛決定參加各類宗教活動……

 

心靈的慰藉

還有一個更確鑿的證據。2005年初,華盛頓大學的一些心理學家公布了對當時453位擁有不同信仰的大學生所進行的調查結果。該研究結果表明,那些 求助於祈禱等宗教活動的大學生比其他人更有效地克服了這一巨大的心靈創傷。該結果與其他同類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比如,2002年,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杜大 學的心理學家維克多·G·希西萊利對388位年齡在60~100歲之間的老人做了一項“死亡恐懼綜合指標”測試——老年學學者們經常用這一心理測試來分析 病人對死亡的焦慮度。結果顯示:在測試中,信徒們表現出的焦慮度比非信徒要低。

因此,我們可以從科學上確認:信仰能夠減少焦慮感。為什麽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所有的宗教都直接針對人生中最具根本性的問題,比如人生意義、世界起源 及對死亡的恐懼等。盡管不同的宗教都有各自信仰的神靈,它們描繪的世界起源以及它們向信徒承諾的天堂都有所不同,但無論是哪一種宗教,都竭盡全力以自己的 方式為困擾著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作出解答,從而為人們提供心靈的庇護。

 

“控製幻覺”

換言之,當人們產生信仰的時候,就能打破自身有限性對自己造成的束縛感。這極大地緩解了人的焦慮!事實上,這種現象在實際生活中非常普遍,社會心理 學研究者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就對此進行了探索。“一旦個體置身於一個隨時可能出現超出其控製力的消極事件的情境之中,他在心理上便會采用一種被稱為 ‘控製幻覺’的策略,”法國尚貝裏薩瓦大學和格勒諾布爾第三大學社會心理實驗室的奧利維耶·戴裏夏解釋說,“這種機製使人相信自己對周遭環境具有某種控製 力,可以使自己免遭此類消極事件的傷害。”何以見得呢?在2002年,尼斯大學的伊莎貝爾·米拉貝與奧利維耶·戴裏夏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就很好地描繪了這 一機製的運行:“我們對一群大學生做了一項調查以了解他們對於艾滋病傳播的認識,結果發現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風險比別人要低。”這位學者指 出。既然每個人都以同樣的方式來看待這個問題,那就說明這裏必然存在一個邏輯上的問題!那就是“控製幻覺”。這種心理機製導致了人的很多奇怪的行為,比如 在1998年世界杯足球賽場上,法國隊的布蘭科在每場比賽開始前都要親吻守門員巴特斯的光頭。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宗教信仰也是諸多控製幻覺中的一種……

 

“對生理的影響”

人類使用“控製幻覺”這種認知伎倆到底想要避免什麽呢?毫無疑問,是為了避免生理危機。因為,“長時間地置身於危險境地(如自然災害、疾病、戰爭 等),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對改變這種危險無能為力時,人就會進入一種‘抑製行動’狀態,而這種狀態對於人體器官組織是極具傷害力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 心“受傷性、適應性與心理病理學”課題小組組長、生物學家喬治·夏普提耶解釋說。在這種情況下,“器官組織就會進入一種生理警戒狀態,人體會大量分泌諸如 腎上腺素或皮質激素之類的荷爾蒙(其中包括著名的‘緊張荷爾蒙’可的鬆),造成心律加速、動脈增壓。這種反應在短期內是有益的,因為它能直接調動器官組織 應對危險以確保個體的生存。但如果這種警戒狀態持續下去,人體器官便會迅速衰竭。這恰是許多疾病,比如胃潰瘍甚至某些癌症的病根所在。”由此可見,生理上 的要求也促使我們一定要盡力避免陷入焦慮……

信仰不僅可以撫平多種焦慮,它還擁有另一張王牌——幫助信徒產生依附於某種群體的歸屬感。事實上,對社會組織的歸屬感也能給人帶來安慰,降低人的焦 慮。隻需一項證據就足以說明這一點:2000年,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一位精神病理學家對236名處於戒毒和戒酒過程中的誌願者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的信徒 因為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持而能夠將自身的焦慮感降至最低。這位精神病理學家通過對誌願者進行的一項專門心理問卷得到了這樣的結論。為什麽社會歸屬感對人類如 此重要呢?答案要到人類的原始時代去尋找。確切地說,要到更新世(公元前180萬年~公元前1萬年)去尋找。當時的智人都生活在由十幾個個體組成的小群體 之中,個體如果離群索居,那等待他的就隻有死亡。“因為,在這個時期,人隻有通過與同類合作才能生存下來,”法國土倫大學人類學教授鮑裏斯·西魯爾尼克指 出,“這說明了為什麽隻有在群體中,個人才能感到安心。”直到今天,任何歸屬於某一社會組織的個人仍能體會到這種安心的感覺。誠然,社會歸屬感帶來的抗焦 慮作用隻不過是宗教信仰的一個間接結果,但這也足以使人們趨之若鶩了。

不論是從心理學、生理學,還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去考察,我們都發現在這個世界上,信仰的存在並不是毫無理由的。正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核醫學中心主 任、神經生物學家、宗教認知學專家安德魯·紐伯格所指出的那樣,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人類對於死亡的焦慮將是永恒的,信仰可以有效地降低這種焦慮 感,所以宗教不會輕易消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