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樂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個人資料
Lilac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葛培理 (Billy Graham)

(2014-06-03 08:13:04) 下一個

葛 培理(William Franklin Graham或Billy Graham,又譯“葛理翰”,1918年11月7日- )



生於美國北卡羅萊那州夏洛特,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環球布道家之一,曾遍訪60多個國家,300多次巡回布道,聽眾達一億多人次,曾向英國女皇、蘇聯總 統戈爾巴喬夫和九位美國總統等講過道。1949年美國洛杉磯布道會,原來三星期布道延長至八星期,使他首次在全美國出名;1954年英國倫敦布道會,充滿 神的全能,他也因此受到世界矚目;1973年在韓國漢城有上百萬人參加的布道會;1995年在美國自由邦波多黎各道府聖胡安的布道會,配用48種語言的傳 譯,通過人造衛星向185個國家和地區傳播。1995年在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的教會舉行五天聯合布道會,當地有800個教堂參 與此項事工,布道會中有一個由4500人組成的唱詩班獻唱詩歌,交響樂團演奏聖樂。當地教會還同時舉辦一項名為“愛心行動”的慈善捐物活動,幫助街頭流浪 兒童。五天布道會平均每天有4.3萬人出席,星期六晚的一場達到7萬人之多,打破加拿大布道會參加人數的記錄。最後兩天由葛培理傳講福音信息,他指出,布 道團所靠的不是某個人,而是聖靈。他每次布道時,全世界有3500個祈禱團為他代禱,神垂聽禱告,使教會大大複興。1994年美國《新聞周刊》對美國成年 人進行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活著的美國人中最愛尊敬的是葛培理。

      葛培理闡明傳福音的三要點:1)有權威性;2)簡單明了,通俗易懂;3)有緊迫感。他所傳揚的信息非常簡單:“人有罪,罪使我們與神疏離。耶穌是人類得拯救的惟一途徑。”印尼華人大布道家唐崇榮說: “葛培理一生隻有一個信息,就是福音、福音。”葛培進和他的布道團在美國一所大學布道,學生紛紛提問題,他們回答了近兩個小時。最後有位學生問道:“請告 訴我們應做些什麽才能找到神。”葛培進回答時先說了得救的四個步驟:“第一,你必須願意承認他是神,他是永生的神;第二,盡管你有罪,你失敗,你不幸,你 必須接受他仍然愛你這個事實,這也就是為什麽他要他的兒子為你死,並且釘在十字架上;第三,你必須願意認罪悔改,悔改的意思就是說,承認你德行上的缺陷, 願意完全脫離罪;第四,你必須接受耶穌作你個人的救主。”這真是得救的方法最簡要的說明。

      葛培理寫有一本著名的傳福音書《人啊,你往何處去?》,中國已出版。書中指出耶穌從不害怕與人來往,不管他是誰。文士和法利賽人批評耶穌最厲害的一點, 就是他樂意幫助人,與他們交談,聽他們傾訴,不管對方是誰,稅吏也好,強盜也好,有學問的人或者妓女,貧與富,一律歡迎。連他的門徒都反對他與之交往的某 些人。這些批評和反對 ,絲毫未減他對人類中窮苦、瞎眼、掙紮求存的每一個人的憐憫和慈愛。他心胸之廣,人世間實無其匹。他知道自己是誰,確知自己來到世上的使命。這種堅定、不 能動搖的信念,使他能與任何人來往,但不受其感染。我們是因為害怕自己被攻擊,才不願聽別人不同的想法。他沒有這種擔心,也不那麽小心眼,不用為了自己的 安全而遠離誰。他堅守真理,且有無限慈愛。他為我們立下了輝煌的榜樣,他離世前告訴我們:“你去照樣行吧!”(路10:37)
      葛培理說出如下令人震撼的話:“救贖,其中的一個奧秘就是:好些壞人上天堂,又有好些好人下地獄。”壞人為何會上天堂,因為就像在耶穌右邊一起被釘十字 架的那強盜,他相信耶穌是救主,承認自己是罪人,他臨死時說:“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路23:42)那個簡短的祈求充滿了信心,這包括了得 救的一切因素。為何那麽多好人會下地獄?因為他們驕傲,依靠自己的“善行”,拒絕神的恩賜。
      關於天堂,葛培理說:“第一,天堂是個家;第二,天堂是個永久的家;第三,天堂是個美麗的家,超乎一切想象;第四,天堂是個快樂的家,在那裏沒有令人傷 心的事,因為耶穌會在那裏。”葛培理說,在美國有個小孩獨自乘火車,別的旅客因為天氣太熱都感到非常不舒服;而且火車穿過亞利桑那州的荒漠地帶,車窗外的 景色也太乏味。坐在小孩旁邊的婦人問他:“坐長途火車你不覺得累嗎?”小孩笑笑,說:“有點累,但我不大介意。你看,我到洛杉磯時,我父親就要來接我 呢。”有時我們給生活的擔子壓得有點累了,但知道在人生旅程的終點耶穌會來迎接我們,就真叫人興奮不已。永遠與他同在的喜樂,是任何作家都無法描述的。
      葛培理有一次收到四封信。一封來自94高齡的女基督徒,述說渴盼到主那裏;一封來自一位已判死刑的女士,述說她在歸主後,不再把日益接近的刑期放在心 上,反而盼望早日得見主麵的榮耀;另外兩封都是來自剛失去丈夫的姐妹,述說她們正等待到另一個世界去共享與主同在的榮耀。葛培理說:“我外婆臨終時,屋裏 似乎充滿了天國之光,她坐在床上,幾乎是笑著說:‘我看到了賓(早幾年去世的丈夫),我看到了天使。’”

葛培理說:“要過豐富而有意義的生活,聖經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本書裏麵的話可填補失落的一環,使我們失去光澤的人生變為像珠寶一樣輝煌燦爛。要學習把你的難題帶到聖經麵前,在聖經裏你會找到正確的答案。但最重要的,聖經啟示神的本性。”

葛培理說:“科技無道德感,人類如無道德的約束,必在生態方麵,武力方麵或其它方麵自毀。隻有神能把道德的約束力和屬靈的力量賜給人。”“世界上許多事物都在變化之中,惟有神永不改變,神的本性不變,神的審判不變,神的真理不變,神的道路不變。”

葛培理非常關心中東特別是以色列的局勢,他曾說:“人類的曆史是從中東開始的,也要從中東結束。”我們每位基督徒都應關心中東特別是以色列的局勢, 耶穌再來是與中東局勢的發展分不開的,這在聖經中早有預言,現在是更明顯地在應驗。(編者按:耶穌是在耶路撒冷的橄欖山升天的,許多基督徒認為,耶穌再來 會在橄欖山降下,見徒1:11-12。)

葛培理從不與異性獨處,他不論到哪裏,一定有他太太或弟兄相伴。聰明且潔身自守的牧師絕不置身於撒旦容易近身的環境下;決不私下與異**談,使罪不 可能也不會發生。葛培理80多歲高齡時在一次全美國牧師大會上對上千位牧師作美好見證說,他在30歲時與同工寫下誓言:“除了與自己太太,不單獨與其他女 子在一起。”且對此持守至今,從未給魔鬼留破口,中國大布道家王明道也有類似的見證。這是我們每位基督徒都應該效仿的。

當一家著名石油公司聘請葛培理當駐遠東代表,他卻選擇了傳道。他們願意支付1萬美元,他拒絕了,2.5萬元,他也拒絕了;5萬元,他都拒絕。他們 問:“問題在哪裏?”他說:“你們的價錢很合理,但職位卻太渺小。神已呼召我作傳道人。”美國總統柯立芝請著名傳道人莫特出任駐日本大使,莫特回答說: “總統先生,神已呼召我作他的使者,這是我唯一接受的呼召。”神呼召作傳道人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其它工作都是謀生的手段或有謀生的因素。

葛培理的嶽父貝爾是早年曾到中國的傳教士,他的小兒子在十個月時患重病死去,他在1925年給女兒(葛培理的妻子)的信中說:“他的離去在我們心中 留下傷痛,但我們因知道他安息在天家而喜樂。他的死讓我們更接近神,讓我們更快樂地向往天家。這使我們加倍珍惜對永生的美好盼望,如果沒有這種盼望,我們 不會遠赴中國傳福音。”葛培理的嶽母在世上的最後六年,因心髒病得坐輪椅。他的嶽父本為十分活躍的運動員、醫生、作家和傳教士,那時全心全意地照料妻子。 有一天,他對女兒說:“這是我們兩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能照料你母親,是我一生的光榮。”

葛培理長子富蘭克林從小行為叛逆,甚至在大學時曾被迫休學,而他在繈褓中時,其父就已出現在蓋洛普民意調查中最受人景仰的名單上,是多任美國總統的 好朋友,為他們在總統就職典禮中祝福。神用大能的手拯救了他,他在1974年22歲時重生,從此拋棄抽煙成癮、豪飲烈酒等惡習。1990年,他開始講道, 起初有點緊張,如今大有進步,仿佛其父35年前所有的戲劇性和爆炸性的風格。而且父子倆外型極為相似,都有嘹亮的嗓音,優雅的台風,瀟灑的麵貌,父子倆還 都喜歡邀請音樂家同台演出。富蘭克林說,他會繼續鼓勵其父主持布道會,“隻要父親能呼吸,能呼喊耶穌的聖名,我就要對他說:‘爸!繼續向前,不要停下 來。’”他還有四位同胞兄弟姐妹,都全職服侍神。2000年葛培理自己也說:“隻要神還給我一口氣,我仍會繼續布道。”
葛培理布道團成立於1950年,它是美國四大非營利福音機構之一(其它三個是學園傳道會、基督教傳播網和家庭至上協會)。該團的事工是向美國乃至全 世界布道,包括全美國電視廣播、無線廣播、《抉擇》月刊和製作福音影片等。該團的財務清明廣為人知,在1994年共收到8800萬美元的奉獻,其中 7200萬是個人捐款。從1950年起,葛培理已不再接受任何證道酬勞,他所出版的書籍的所有版稅都歸入一個基金會,用來支付該團所需的費用。2001年 葛培理84歲,由富蘭克林任該團首席執行官,逐步接替他的工作,但葛培理仍擔任主席。富蘭克林平日領導撒瑪利亞協會和全球醫療使命團,從事第三世界的人道 救援工作,在世界各地幫助饑荒和戰爭中的受害者。

台灣《基督教論壇》報記者龔秋滿對葛培理主領的一次布道大會作如下報道:1996年6月19-24日,葛培理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雙子城(明尼阿波利斯 和聖保羅兩城的合稱)主領了一連五天盛況空前的布道大會,不但吸引了34萬人潮參加,並有3.4萬多人決誌歸向基督,參加人數再創他所主持曆次布道大會的 最高記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當地1000多所共同盛舉的教會中,首次有一所華人教會參與工作,並在每場布道會場扮演向華人傳福音的重要角色。聚會是在 雙子城最大的巨蛋球場舉行,包括一支8000人唱詩班演唱詩歌,兩天的交響樂團聖樂演奏,其中最吸引慕道友的,是每晚有葛萊美獎得主和全美知名基督徒歌手 的演唱。此外,葛培理布道團也在這期間號召了數百萬所教會共同發起一項“愛心行動”的慈善活動,分發聖經和日用品給雙子城地區將近一萬名孤兒和街頭流浪 者。布道會在首日就人數爆滿,會場座無虛席,尤其在最後兩天,參加的會眾竟高達8-9萬人,將近能容納6萬人的會場內外擠得水泄不通。一位欲參加卻不得入 的華商基督徒表示,周日晚和他一起在場外看實況錄像的就有2.5萬人,而在聚會進行中還不時有人爬上圍牆,想一睹大會的盛況。80歲高齡的葛培理在每晚布 道會的後半場上台講道,主題有“主是真滿足”、“你不孤單”、“浪子回頭”、末日近了”和一場以兒童青少年為主的聚會,現場並有國語、越南語等八種語言的 同步翻譯。一位牧師表示:“他的信息簡短有力,句句帶有聖靈的大能。”一位姐妹很感動地說:“我看見他在最後呼召人信主時,因體力不足而雙腳顫抖,但他仍 然等待最後一位決誌者走向台前才做結束禱告。”據悉,每晚都有約6000人左右信主。一位姐妹親眼看到一位停在場外等候載客的公共汽車司機,在看完了全程 實況轉播後,迅速地跳下車,勇敢地走進會場台前決誌信主。參與籌備工作的雙子城華人教會牧師張達吉說,強有力的代禱力量,是這次布道會大大作工的關鍵。


   生平介紹
1918年11月7日,葛培理出生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鎮附近牧場的一個長老會家庭,是家中的長子,家族有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的血統。少年時代的葛培理除了愛打棒球,並無過人之處。1934年9月在一次哈姆牧師(Mordecai Ham)在鎮上帶領的奮興會上深受感動,決誌奉獻,並更換宗派加入美南浸信會。這件事改變了他的人生。

1936年5月,葛培理高中畢業後,進入田納西州的鮑勃瓊斯學院(今鮑勃瓊斯大學)就讀,因不適應那裏嚴格的基要派氣氛,1937年轉入佛羅裏達聖經 學院,今佛羅裏達三一學院,1939年,葛培理被按立為美南浸信會牧師。隨後又進入伊利諾伊州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進修,攻讀人類學。1943年8月13日,他與因太平洋戰爭回國的宣教士的女兒鍾路得(Ruth McCue Bell,1920年-2007年)結婚。鍾路得在中國江蘇清江浦(今淮安)出生、長大,父親鍾仁溥(鍾愛華,Nelson Bell,1894年-1973年)是美南長老會著名的傳教醫生,在清江浦主持該會全球最大的教會醫院仁慈醫院。
在惠頓期間,葛培理受好萊塢第一長老會教堂的Henrietta Mears [1]的影響,相信聖經是神的話,完全無誤。

婚後,夫婦二人曾短暫在芝加哥附近的西泉鎮(WesternSprings, Illinois)牧會,並結識了加拿大裔著名歌唱家薛伯利(George Beverly Shea),終身合作布道的重要夥伴。1948年-1952年,葛培理任明尼蘇達西北學院校長。

葛培理從惠頓畢業後參加了青年歸主協會(Youth for Christ)。他作為福音布道士走遍了美國和歐洲,1949年9月,葛培理組成布道團,在洛杉磯舉 行布道會,引起轟動,原定3周,結果延到8周。帶動了全國布道會的熱潮。1950年,成立“葛培理布道協會”(The 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BGEA),總部起初在明尼阿波利斯,後來搬到夏洛特。此後由他主領之布道會均統稱為“葛培理布道大會”(The Billy Graham Crusade)。1954年他在倫敦的布道會持續了12周,1957年,在紐約市麥迪遜廣場公園舉行的布道會持續了16周。1956年1月,遠赴印度南 部喀拉拉邦布道,同樣大受歡迎。至九○年代初,估計全球(在美國境外)共有超過一億一千萬人次親身出席參加過他的布道會,葛氏的足跡幾乎遍及世界各大重點 城市,衝破了種族、文化和政治的障礙。

1959年,他帶領了澳大利亞曆史上最成功的布道會,帶動了此後15年的教會增長,建立了許多新教堂,組成許多家庭聖經小組,持續了35年。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是1970年代在南韓漢城(首爾),當時有一百萬人出席。

2005年6月24至26日,87歲的葛培理在紐約的法拉盛草地公園主領了最後一場布道會,超過廿四萬二千人出席,決誌人數有九千多。 葛培理通過電視、廣播、電影和網絡接觸的聽眾比曆史上任何人都多,超過2億人,分布於185個國家。不過,葛培理已經88歲高齡,患有腦積水、柏金遜病和 前列腺癌,2005年五月在北卡羅來納州家中又跌傷骨盤,行動不便。出席活動時需要使用助行架。

“在成為總統之前,他們中的每一位我都認識很久了。我多次到他們家中做客,並一直稱呼他們的名字,直到他們成為總統。”說這話的是葛培理,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布道家。自從杜魯門總統以來,葛培理與前後11位總統交往,並擔任艾森豪威爾之後的每一位美國總統的精神顧問。

在美國,沒有任何人能像葛培理一樣,在長達50年的時間裏,近距離地觀察白宮的一舉一動。

為美國總統們解答死亡疑問  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美國總統們想從世界最著名的布道者那裏得到什麽?“他們中有些人的私生活一團糟。但我愛他們,也仰慕他們。”葛培理說。

同樣,白宮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葛培理。“我時刻警惕著政治危險。政治對我來說是肮髒的,但我已把它視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努力給總統們留下愛。”

葛培理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裏散發著天真、正直和誠實。所以,當葛培理在身邊時,總統們都很放鬆,而不是緊張。和葛培理在一起探討永恒、罪惡、死亡等精神領域問題,總統們感到很安全。

1955年,葛培理結識了第一個真正的總統朋友艾森豪威爾。艾森豪威爾常常問他,人們怎樣才能確切知道自己死後是否能上天堂。肯尼迪總統更想知道世界如何走向末日。約翰遜總統則為自己的死亡所困擾。“他有點怕死。”葛培理說。有次,約翰遜請求葛培理陪自己乘飛機去開會,原因是當時天氣惡劣,約翰遜擔心飛機會掉下來。

作為一個布道者,葛培理沒有教堂,他的一生都是在足球場上,對著成千上萬的人進行布道。美國第一家庭給葛培理一個罕見的機會,讓他成為一個家庭牧師。 他給他們一個避難所,帶領第一家庭熬過困難時期。許多總統希望葛培理能陪他們度過在白宮的最後一夜。1967年,在母親的葬禮上,尼克鬆總統暈到在葛培理的懷裏。2004年,裏根總統去世時,南茜·裏根第一個通知的家庭成員以外的人就是葛培理。20多年來,老布什夫婦每年夏天都邀請葛培理夫婦到自己位於緬因州的家中。1985年的某天,葛培理邀小布什一起到沙灘散步。小布什說,葛培理在他的靈魂裏種下了一顆芥菜籽,它在第二年長了起來。葛培理把他領上了路,然後他開始行走,這是他生命改變的起點。

從強大的權力誘惑旋渦中逃出來  1964年,約翰遜總統有一次請教葛培理,誰適合做他的競選夥伴。當葛培理正準備回 話時,妻子魯思在桌子底下踢他的腳。葛培理不解,問她為什麽踢他。魯思回答說:“你的建議應該僅僅限於道德和精神問題,不應該沾政治的邊。”約翰遜望著葛 培理說:“她是對的,你專注傳道吧,我就專心政治。”
一個牧師如何把握尺度,才能使自己免於成為政治遊戲的一部分?葛培理是這個世上最著名的布道家。當他站在總統的麵前,為他們主持就職宣誓儀式時,不但是給總統本人祝福,也是給總統的政策祝福。每個總統都清楚這一點,但葛培理有時未必清楚。
尼克鬆曾讓葛培理數次身陷尷尬之中。最狼狽的一次是1972年2月的密談。尼克鬆說,他對猶太人控製媒體感到擔憂,葛培理附和說,“猶太人是美國的癌症”。這次駭人聽聞的談話錄音曝光後,葛培理不得不作出道歉。

尼克鬆是葛培理最喜歡的總統之一。1972年6月,水門事件前,葛培理一直認為尼克鬆是一個正直的人。水門事件的真相表明,葛培理被騙了。但葛培理不僅饒恕了尼克鬆,還在他的葬禮上發表講話說:“每個人都有失敗的時候,人無完人。所以,我原諒了他。”

和尼克鬆的交往給了葛培理一個深刻教訓。他開始調整自己和白宮的關係,並刻意和政治保持著距離。葛培理如今仍舊關注政治,當然是在安全的距離上。他時 刻關注著希拉裏·克林頓。“我留心她,看好她。”葛培理這麽說自己的老朋友。1998年,在克林頓被性醜聞纏身的日子裏,葛培理給了她很大幫助,他勸告 她,要饒恕,要饒恕。
或許,葛培理今後不再進白宮,但他密切注視著白宮的主人。葛培理每天祈禱。不論今後誰坐在橢圓形辦公室裏,葛培理都會為他祈禱。

葛培理布道協會的事工包括:
* 抉擇時刻,超過50年的全世界每周廣播節目
此外,葛氏還創辦了Gordon-Conwell 神學院。
政治
 葛培理是自杜魯門以來十一位美國總統的屬靈顧問。政治上,葛培理一貫支持民主黨。
著作  葛培理寫過24本書,許多已經翻譯成超過30種語言:
* 與神和好 (Peace with God,1953) 中譯增訂本名為《人啊,你往何處去?》
* 喜樂的秘訣 (The Secret of Happiness,1955)
* 我的回答 (My Answer ,1960)
* 漫天烽火在黎明 (World Aflame,1965)
* 挑戰 (The Challenge,1969)
* 耶穌的世代 (The Jesus Generation ,1971)
* 天使: 上帝的秘密代理人 (Angels: God's Secret Agents,1975)
* 如何重生 (How to Be Born Again ,1977)
* 聖靈 (1978)
* 浩劫前夕:苦難的透視 (Till Armageddon,1981)直譯:直到哈米吉多頓
* 蹄聲漸近 (Approaching Hoppfbeats,1983)
* 麵對死亡和來生 (Facing Death and the Life After ,1987)
* 怎麽辦? (Answers to Life's Problem, 1988)
* 困擾心靈的希望 (Hope for the Troubled Heart ,1991)
* 暴風雨的警告 (Storm Warning,1992)
* 自傳照我本相或我就是我(Just as I am,1997)
獲獎和榮譽  葛培理擔任過好幾位總統的牧師,包括主持一位總統的喪禮和一位總統的葬禮。
引用  * "我有一個信息:耶穌基督來;死於十字架;又複活了。他要我們為罪悔改並用信心接受他作主和救主,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所有我們的罪都被赦免。"
1948年,葛培理被問及,八月在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基督教協進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意在何為?葛培理答道,我認為他們將推選任命敵基督。但是,早在1966年,他自詡參加了1961在新德裏召開的世界基督教協進會大 會,並且希望能參加1968 烏普薩拉(瑞典東南部城市)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基督教協進會大會。自那時起,至今葛培理隻缺席了兩屆。)
1963年,葛培理稱讚不相信耶穌神性的肯尼迪主教是美國基督教十位最偉大的傳道人之一。
1973年,葛培理稱天主教彌撒十分美麗,並且說拳王阿裏信仰的伊斯蘭教信條是我們都可以相信的。
1966年,葛培理說,我更接近天主教徒,而非激進的新教徒。我認為天主教正在進行第二次宗教改革。而第二次宗教改革一定已經在1978年完成。我認為我的信仰本質上講與正統天主教一模一樣。
1978年,葛培理說,我原以為邊遠國家的外邦人如果沒有福音傳給他們,他們會失喪靈魂,下入地獄。現在,我不這樣認為了。我認為承認神的存在還有其他途徑,比如通過大自然,所以,他們有許多其他機會接納上帝。
1993年,《時代》雜誌11/15/93期,葛培理否認地獄的存在。他說,我唯一可以確信的是地獄意味著與上帝的分開,我們與神的光和神的團契斷 開。這就是下地獄。我所宣講的地獄的火不是字麵意義的火,因為我對此沒有把握。聖經中地獄的火可能是為描述地獄的可怕,不是字麵意義的火。而是比火更可怕 的,是無法熄滅的對神的渴求。
1948年時,葛培理反對天主教的立場鮮明。現在他也是天主教不遺餘力的支持者。他多次接受天主教頒發的獎項。他稱約翰保羅二世是當代世界最偉大的宗教領袖。教皇是政治家,牧者和宣教士。
傳記  * M. Frady:Billy Graham: A Parable of American Righteousness(1979);
* W. Martin:A Prophet with Honor(1991)
* 英國,蒲樂克(John Pollock):《葛培理傳:世紀布道家的故事》(The Billy Graham Story)
* 葛培理夫人路得:Footprints of a Pilgrim: The Life and Lovers of Ruth Bell Graham (2001)。
後代  葛培理夫婦有3個女兒和2個兒子,20個孫子女和25個曾孫子女。長子 葛法蘭(Franklin Graham)和次子葛納德(Ned Graham)。葛法蘭和父親一樣,是一名布道家;葛納德現在領導東門國際事工(East Gate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在中國讚助印製聖經、建造教堂,其中最大的一所能容納4000人,位於鍾路得的出生地江蘇淮安。葛納德的妻子葛郭瑞玉則是曾國藩的玄孫女。
已屆八十六高齡的葛培理牧師,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都是基督新教福音派的象征,深受世界敬重。在幾個月前葛培理牧師來到紐約作最後一次布道演講,誰料這 次布道卻引起了一陣“茶杯裏的風波”。在某次聚會中,克林頓夫婦也有出席,葛培理牧師讚揚克林頓夫婦偉大,並且說:“我覺得他(克林頓) 離開總統職務之後,應該去做傳道人。”此話方罷,全國教牧協會(National Clergy Council)會長史鎮克(Rob Schenck)馬上離場,事後許多福音派基督徒表示不滿。幾天之後,葛培理的兒子葛法蘭克(Franklin Graham)以葛培理布道團的名義,澄清他父親說克林頓應該做傳道人隻是開玩笑。
其實,葛培理牧師一定知道為克林頓說好話的後果,因為這有前科可鑒。一九九八年萊溫斯基醜聞曝光,克林頓被千夫所指,但葛培理牧師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 (NBC)訪問時,宣稱自己原諒克林頓:“我原諒他,因為我知道人性是如何脆弱,我知道(勝過試探)是多麽困難。”著名傳道人奧特(Stephen Olford)致函予葛培理牧師,表示不認同他過於寬大的態度。
克林頓並不是第一個令葛培理牧師招惹批評的總統。因水門事件而黯然辭職的前美國總統尼克遜,亦是葛培理牧師的好朋友。一九七零年葛培理牧師到田納西大 學舉行布道大會,尼克遜總統被邀請為大會嘉賓,那段期間越南戰爭正如火如荼,反戰人士來到葛培理布道會抗議,令場麵十分尷尬。水門事件之後,葛培理牧師對 尼克遜仍然作出高度評價,在他的自傳《我就是我》(Just as I am 又譯《照我本照》)中提及尼克遜時,葛培理牧師強調:評價一個人,應該看其整體,而不是單看一次事件。一九九四年尼克遜逝世,葛培理牧師在他的喪禮中發表 悼辭,表示一位偉人沉下了,這個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世界公民,美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保守派、開明派兩麵夾攻
葛培理牧師的溫和態度,與許多基督教領袖形成強烈的對比,“九一一事件”幾天之後,國家大教堂舉行了哀悼儀式,多位宗教領袖,包括葛培理牧師,在哀悼 儀式中發表演說,葛培理牧師的信息是強調在哀痛中重拾希望,以愛化解仇怨,整篇講詞沒有半句批判穆斯林。但其後,科威爾(Jerry Falwell)牧師、羅伯遜(Pat Robertson)牧師、和他的兒子葛法蘭克卻先後公開批評伊斯蘭是鼓吹暴力、缺乏寬容精神的宗教。葛法蘭克的作風更加和他父親南轅北轍,第一次波斯灣 戰爭爆發,沙特阿拉伯禁止美軍攜帶三樣東西到中東:酒精、色情刊物、聖經。葛法蘭克對聖經和酒精、色情刊物並列一起大為反感,他將幾千本阿拉伯文聖經偷運 到沙特阿拉伯的美軍營地,美軍總指揮史大將(Norman Schwarzkopf)勃然大怒,說此舉會分化美國與沙特阿拉伯的聯盟。
此外,葛培理牧師對很多具有爭議性的議題都保持中立,例如墮胎、同性戀。在人類如何得到救贖方麵,葛培理牧師也采取開放的態度,一九九七年他接受加州 水晶大教堂主任牧師蕭律柏(Robert Schuller)訪問時指出:世界上有一個無形的“基督身體”,這身體由基督徒和其他很多人所組成,有些人雖然從來未聽過耶穌的名字,但上帝仍然可以呼 召他們加入這個“基督身體”。不消說,這觀點受到保守的基督教會嚴厲批評。有趣的是,葛培理牧師出身於基要派的背景,基要派是基督教中比較保守的一個陣 營,接受聖經的字麵意義是真理,但是,早在一九四九年,葛培理牧師已開始對基要派的道理抱保留態度,他認為地獄未必一定是一個大火坑,所謂地獄,可能是指 一個永遠與神隔絕的地方;當時他感到其他宗教人仕也有可能從別的途徑找到上帝。
一九五七年葛培理牧師到紐約舉行布道大會時,他聲稱所有教會,不論派係,都會被邀請赴會,甚至天主教亦無妨。這做法招致保守派強烈抗議,但葛培理牧師認為教義差別並不足以構成不相往來的理由,他說:“我愛這些人,他們都是上帝的子民。”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