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劉

我本一俗人,彷徨在世間。皆因玉已碎,勉力為其難
正文

莫向遙天望歌舞 -哪吒現象簡析

(2025-03-24 04:55:03) 下一個
 
截至3月14日,《哪吒2》全球票房(含預售及海外)已突破150億元,距離全球影史票房榜排名第五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相差約1900萬元,已經遠超迪士尼大片,是全球票房最高的非英語電影、全球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和全球票房第六高的電影。這讓某些國人沾沾自喜,認為中國文化後來居上,至少在動畫片領域,即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
 
我對此很不以為然。理由如下。
 
首先,票房從來不是影片優劣的評價標準,就像銷量不是圖書的質量保證一樣。在曆史上,《毛主席語錄》曾經獲得了僅次於聖經的銷量,八個樣板戲的觀影人數也曾經名列世界前茅,但你能說它們是世界級的優秀作品嗎?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文化係統中,評論一邊倒,海內外背馳,幾乎是必然的現象。哪怕是在相對開放的市場體係中,諸如《指環王》《哈利·波特》甚至《阿凡達》,也未必就是名垂青史的上乘之作。
 
其次,普世價值與東方價值的衝突是客觀存在的,而哪吒係列的價值取向,卻與普世價值大相徑庭甚至背道而馳。因此票房越高,銷路越廣,其與世界文化的抵觸和背離也就越大。這恐怕不是什麽可喜可賀的現象。
 
在世界文化史上,希臘神話是一個史詩般的存在。雖然也涉及到創世和人類起源等宗教問題,以及戰爭和災難,但希臘神話往往更具人性。其所宣揚的自尊博愛和犧牲精神,使之成為歐洲文明的搖籃,並對西方文學藝術和語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即使到了今天,都不乏其勸善和警世的現實意義。
 
而中國神話則更象是童話,除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等英雄故事外,更多的則是對惡霸橫行,弱肉強食的人生感悟。比如對共工觸山哪吒鬧海等等破壞自然秩序的流氓行為的肯定和讚頌。這種對於邪惡力量的權勢崇拜,與當代民族主義的沉渣泛起兩相契合,就形成了哪吒係列在國內海量票房的群眾基礎。
 
第三,哪吒動畫片係列所代表的文化,雖然在立意和手法上都有所創新,使哪吒這個周處式的惡霸人物,從以往傳統製作中替天行道的偽君子,變成了餃子作品中睚眥必報的真小人,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成是一種突破。但它始終都沒有擺脫中國傳統文化對於惡霸英雄的臣服和讚美,因此也成了最新一輪暴力美學的典型代表。
 
而且即使是暴力美學,哪吒係列也不乏對歐美和東瀛動畫電影的模仿和借鑒。細心的觀眾不難從中看到塔倫天奴和日本動漫的影響。因此,和以前的《戰狼》《長津湖》以及《流浪地球》大同小異,海內外票房的嚴重背馳,以及在長期範圍內的興趣遞減,就將是必然的結果。
 
最後,目前對哪吒係列的各種似是而非的推崇和讚揚,是不利於中國文學藝術的長期健康發展的。特別是對這種無法無天弱肉強食文化的讚美,將會使中國文化與普世文明漸行漸遠,最終導致南轅北轍分道揚鑣的結果。其實,雖然盡量與時俱進,但哪吒係列的文學價值並不高。哪吒1好歹還有些推陳出新的幽默成分,而哪吒2為了追求畫麵的優美,就幾乎做成了高檔電子遊戲。是非善惡姑且不論,連邏輯思維都付諸闕如。比如原著中的哪吒虐殺龍王三太子,在本片中竟變成了哪吒和敖丙的一體兩麵。而那個被國人酷愛的壽星老,也居然莫名其妙地成了反麵人物。
 
再說語言,也很不講究。李靖夫婦開口閉口 “吒兒”,其實是違背常理的。因為根據《封神演義》,李靖的三個兒子分別稱作金吒木吒哪吒,如果哪吒是吒兒,那兩個兒子又是什麽兒呢?難道是金兒和木兒嗎?號稱是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承,作起詩來平仄不分,不倫不類,恐怕也是短板之一吧?
 
至此,維持我對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研判:如果中國的文學藝術還想要有生機,這種垃圾產品瞞天過海招搖過市的現象就必須終止。如果不能對傳統文化進行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客觀的評判,卻要對這些東拚西湊狗尾續貂式的文化快餐沾沾自喜讚譽有加,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背道而馳最後分道揚鑣就將是必然的結果。
 
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魯迅就對這種東方式自戀的審美模式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和挑戰。有《贈日本歌人》為證:
 
春江好景依然在,遠國征人此際行。莫向遙天望歌舞,西遊演了是封神。
 
當時的魯迅,是把《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看成是傳統文化的代表來批判的。沒想到一百年不到,這些文化沉澱反倒成了中國文化的正宗。根據《封神演義》改編的電影《朝歌》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影片,而動畫版的哪吒又成了票房冠軍。今夕可是文革夜,樣板回歸曾幾時?億萬成人看動畫,總將腐朽作神奇。
 
深長思之,不禁使人悲哀不已。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