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港印象

(2014-07-09 09:39:45) 下一個


時間過得真快,暑假到了,走在空空的校園裏,從大西洋吹來的風涼颼颼的,感覺不到絲毫的夏意,可還是想起了去年此時,人在香港。


記得去年在收拾行裝的時候,朋友們都羨慕不已,問我是否興奮。我回答:‘像我這樣的年紀,還有什麽能讓我興奮的呢?’現在想想,那真是一場值得一去的旅行,真是應該興奮不已呀,如今自己也加入了羨慕去年的自己的行列了。


第一次聽說香港是上小學時樓下一家人移民香港。幾年後的一個春節這家人回來探親,他們的孩子穿著喇叭褲,帶著電子表,給我們看他們的照片。記憶中第一次看到這樣大的照片,並且是彩色的。他們管同事叫工友。也是在這一年上映了一部香港科幻電影,是關於一個資本家追捕一位有特出血液的年輕人,因為他的血可使人返老還童。隨後有一街坊美女要嫁到香港。這就是兒時有關香港的印象。


十幾年前一次在北京帶著兩歲多的兒子去三元橋附近姐姐家,一下車,兒子望著高樓說這是哪兒啊,香港?香港樓多,兩歲的孩子都知道。


這‘還’是 我第一次去香港,不字下麵還有個走之。一直以來對香港沒什麽感覺。即使老公在那兒短期訪問,有大學宿舍的200平米‘豪宅’住,都沒有動心。最後還是被說服,於是在老公快要結束訪問的最後一個月才動身。


飛機降落,踏上香港的土地,出站,等汽車,熱浪席席。原來香港是一山區呀,富裕山區。從機場到沙田,穿過大橋,鄉野和鬧市,有現代,有破落。女兒指著車窗的左邊說:’It
doesn’t look like a modern city’ 又指著右邊說:’That part is modern’。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住所,夜幕已經降臨了。我們住在山上,打開通向晾台的落地窗,山下自然高樓林立,萬家燈火。從沒見過這麽高的居民樓,樓與樓之間的距離如此之近,樓的密度如此之大,我不知是該欣賞還是該同情。但不管怎樣,風景的確是美的,這密度是繁榮的景象。


雖然是個普通的三室一廳的大學宿舍公寓,但由於是200 平米在山上,還有個工人房,所以在香港也算是豪宅了,據說3千萬港幣。我們去之前,隻有老公一人住,在香港真可謂是奢侈。工人房在公寓的一角,帶個衛生間,又小,又沒有空調,這房子設計的對人勞動人民真是夠意思的。


由於倒時差,我們醒得很早, 醒來總是一身汗。黎明時分,一分鍾前的天還是深藍的,一分鍾後竟開始褪色,原來對麵居然還有一片群山。山的輪廓隨著時間,一秒一秒,一分一分漸漸從深藍色的背景中脫穎而出。此時萬家燈火也開始融入這黎明的白光裏,變得越來越不明亮了。站在晾台上,我二次被眼前的風景震撼了。第一次被震撼的是夜景。對麵也是山啊,兩山之間有一條河,河兩側見縫插針的如雨後春筍般樹立著密密麻麻的高樓蔓延於山腳下。在倒時差的三天裏,每天淩晨,我都會久久望著窗外,盡情地飽覽這秀色,並將她一遍遍地收入我的相機裏。


山下的高樓林立,我懷疑是公屋,因為後來朋友在向我介紹香港的‘資本主義福利’時說公屋的窗子小且曬滿衣服。在公寓會所的戶外泳池修整了一兩天,參加了幾個朋友的接風之後,便開始仔細品味起香港來。


在港島,坐車爬盤山道去山頂時比較驚心動魄。細高的樓房如仙人掌般矗立在山上,看著都眼暈,又為香港感到悲壯,住在上麵能踏實嗎?恐怕寸土寸金的香港沒有恐高症的人,因為應該都已習以為常了吧。


很喜歡香港的粥。在香港用餐,發現服務員都是中老年人,不像在國內各個都是鄉下年輕妹子。和廣州一樣,香港人要早起拿號吃早茶。所謂早茶,無非是一些包子之類的麵食。


香港的一些地方很像台灣,帶有日本的痕跡。在香港時正值端午節,山下鑼鼓喧天,遠處的河上龍舟賽勢正急,感覺中華傳統保留得很好。一座古老現代,東西交錯之城。


孩子們喜歡香港自然不言而喻,是因為英語,也是迪斯尼,海洋公園等老少皆宜的去處。還有就是香港沒有蹲著的廁所。在西方出生長大的孩子們,對於香港有一種熟悉的親切。


我喜歡香港是喜歡她的幹淨和秩序。其實中國人也能講衛生,講秩序呀。要想徹底客觀了解一個地方,要做為居民去體驗而不是作為遊客去觀光。原來香港有這麽大,一次誤上了一輛公交車,坐了一個多小時,來到了一個很少有遊客的小鎮,然後又坐船到了香港島,體驗了一次當地人的生活。喜歡她的國際化和美麗的自然風景。原來香港也有田園風光,也有原始的漁村。


品味香港,我的排行榜是維多利亞港灣,Sky100, 山頂,塱平,香港藝術館,數不清的購物中心,和貫穿港島的當當車。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發達,地鐵尤為便利,在街上私家車不多,原來,人們出行大多都使用公共交通。參觀了朋友公寓的會館,設施非常齊全,有健身房,泳池,自習室和閱覽室。但是百姓住房麵積實在太小,房價也高得離譜。


從繁華的國際都市,逃離到寧靜的西歐小城,又來到更為繁華的國際都市,我的心開始浮躁起來。走在熙熙攘攘的狹窄繁榮的街道上,融入行色匆匆的人群裏,坐在擁擠的地鐵上聽著三種語言的報站廣播,我感到自己是多麽的渺小。在鱗次櫛比的購物中心穿梭,被各種名牌環繞著,一手領著兒子,一手牽著女兒,我感覺到我的錢包不夠飽滿,我感覺到我的責任突然重大。終究我還是不能抵製誘惑,終究還是不能逃離世俗,終究還是不能大隱於市嗎?


香港之行,對香港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一些香港的地理和曆史,如舉世聞名,但鮮為國人知曉的貧民窟九龍寨城的曆史。


衣食住行是百姓評判生活的標準,旅遊也不例外。衣,物美價廉。食,種類繁多,應有盡有。住,山上豪宅,盡管住是香港百姓的軟肋。行,便利的公共交通。我給香港假日打滿分。幹淨,整潔,秩序是附加分。孫中山說過:‘香山和香港隻相隔50英裏,為什麽如此之不同?為什麽英國人在短短的70年裏在這片荒島上創造出如此之奇跡?’離開香港後去廣州看朋友,頗有同感。一人深圳關口,廁所就變味兒了,手紙也沒有了。


對香港的品味與其說是品味香港本身,更確切的說是品味一種心情。一種度假的心情,這與身處何地無關。 品味度假的心情其實比度假的目的地更耐人尋味。我最喜歡做的事情還是獨自一個人宅在這‘豪宅’裏,孩子們和孩子他爹去觀光了,我一覺睡到自然醒,然後坐在沙發上,麵對這群群青山,追隨白雲飄動,穿梭於青山之間,看天色在一天中的千變萬化。一手一本好書,一手一杯清茶。餓了,就去廚房為自己弄點兒吃的。在臨時的家,即使是給全家人做飯,也是很休閑的事情。這一天,當百無聊賴的時候,可以去下麵的泳池,遊遊泳,曬曬太陽,欣賞一下我們北方沒有的棕櫚樹和不遠處的青山。更牛的是泳池隻有我一個人遊,但還配了兩個救生員,年輕的小夥子,感覺自己像是個富婆。


物質之都造就勢力之城。炎炎夏日的香港卻是一座冰冷的城市。冰冷寫在穿梭於狹窄街道,林立大廈間陌生人的臉上。冰冷凝固在聽不懂的粵語裏。坐公車時要用粵語報站告訴司機,我家小妹每次用她新學的幾句負責做這事兒。這衝勁兒不知從哪兒來的。


香港假日難忘,願他日重遊,夜晚漫步星光大道,領略維港的風姿,穿梭港島的往來的船隻徜徉在幻彩詠香江的激光音樂中。而對於現在的我,是真實的,回憶的和暢想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