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芳草的博客

  分享經曆  抒發見解
個人資料
正文

彼此妖魔化的中日兩國

(2013-08-25 15:23:21) 下一個
著名音樂人高曉鬆在一期談話節目中說:“中日兩國雖是近鄰,但彼此很不了解(大意)”。筆者對此頗為讚同。在日本生活了近二十年,深感兩國百姓其實都很不了解對方,而且印象都很負麵,這恐怕與雙方政府、媒體、乃至文藝作品有意無意妖魔化對方直接有關。
  中國妖魔化日本由來已久。記得94年準備帶孩子到日本跟先生團聚,那時孩子剛三歲半,聽說要去日本,嚇得半死,仿佛要帶他下地獄。這也難怪,他隻從《地雷戰》、《地道戰》、《小兵張嘎》中看見過日本人,印象中個個殘忍狡詐,毫無人性……可到這兒已後發現並非如此,此乃後話。
     中日兩國曆史上恩恩怨怨,剪不斷、理還亂。我很理解老一輩對日本的恨。他們是侵華戰爭的受害者,刻骨銘心。記得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帶先生見父母,事後向他們征詢對這位準女婿的看法,答曰:“小夥子哪兒都好,可他是為日本人做事的……(其實隻是做跟日本有關的工作)”言下之意,你怎麽可以找個漢奸?!
     幾十年過去了,如今抗日題材仍舊充斥著影視作品。據說導演愛拍這類題材,因為政治上安全,肯定能通過審查。隻要是打鬼子、除漢奸,怎麽演都不過分。我有時想:現在國內孩子們對日本人的印象,是否還跟當年兒子的印象一樣? 
    近年來國內一些政論文章,以及電視台的軍事評論員時不時提出:“要警惕日本複活軍國主義。”就這個問題我問過兒子和他的同學:“日本會不會複活軍國主義?”他們聽了哈哈大笑,說絕無這種可能性。時代不同了,生成軍國主義的社會土壤已不複存在。用他們的話來講:“想送本國青年上戰場送死的政府,讓他自己先去死吧!”現在日本年輕人看二戰期間的“神風敢死隊”,駕著小飛機撞向美國航母,覺得太不可思議:“他們怎麽這麽八嘎(傻瓜)?!”
    日本妖魔化中國,是從十幾年前開始的。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幾年尤甚。我認為這跟兩國國力對比發生根本性改變直接有關。過去日本經濟遠遠超過中國,對中國是俯視,居高臨下,怎麽都好說,甚至願意幫你一把。如今你真強大了,他的心理發生了微妙變化,看你也就不那麽順眼了。2000年有一位日本朋友問我:“聽說中國經濟發展很快,是不是要趕上我們了?”我當時回答:“別緊張,中國的GDP隻有日本的四分之一,還差得遠呢!”結果僅僅過了十年,中國的GDP就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你讓人家情何以堪!
中國08年辦奧運會,全球華人都揚眉吐氣。可日本電視上一邊播放著美輪美奐的開幕式,一邊做著負麵報道:什麽唱《五星紅旗》的那個女孩兒實際上是假唱;奧運場館上的那個大腳印兒其實是事先拍好的……總之,酸酸的。
    這兩年,隨著中日關係的進一步惡化,媒體更是充斥著對中國的負麵報道,什麽反日遊行中的砸日本車、裸官兒、包養情婦、地溝油、PM2.5……當然,這些都確有其事,但畢竟不是中國的全部。日本號稱新聞自由,但在中日關係問題上,理性的聲音卻很難發出。那個主張中日友好的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這邊被罵得滿頭都是包!
 中日這一對近鄰,隨著撞船事件、參拜靖國神社、購島,關係走進了死胡同。兩邊媒體推波助瀾,兩國民眾對對方印象越來越壞。08年美國權威民調機構尤皮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人對中國持正麵看法的隻有14%,在全世界最低。現在恐怕更要低得多;中國是否有這類民調,我不知道。如果有的話,對日本持正麵看法的人,比例也一定低得驚人。
 今後到底該怎麽辦?打仗嗎?不可能,誰也承受不起這個後果!對日本來說,中國是邁不過去的坎兒。別的不說,中國這個大市場就實在難以舍棄。對華貿易,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在日本對外貿易中都占據第一位。更不要說聯合國入常、申辦奧運會,哪一樣都繞不過中國。而中國呢,對日貿易占對外貿易的第三位,看似沒有那麽重要,可我們從日本進口的有些東西,如:節能環保配套係統、精密儀器,電器、汽車的關鍵零部件等,缺少替代市場,同樣也很依賴。兩國再這樣僵持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中日兩國政府對雙邊關係的重要性心知肚明,都說要改善。可不斷地鬥氣兒,抹黑、唱衰對方,隻能起反作用。要想改善關係,是否可以先從減少妖魔化對方開始?那場戰爭結束已經六十八年,我是從小唱著《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長大的。今後呢?五十年、一百年,是否還要繼續唱下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杜昱偉的 回複 悄悄話 真的是彼此妖魔化,似乎中國更甚,橫店成打日本基地了!
dengzc1971 回複 悄悄話 分析得很靠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