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貼]如何幫助孩子學外語

(2014-04-08 20:10:42) 下一個

 

如何幫助孩子學外語?
(2014-04-08 11:25:08)下一個

最近有幸參與了網上一個關於“我家這樣學外語”的討論,會上,眾爸爸媽媽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暢談如何幫助孩子學外語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分享自己的疑惑、焦慮、心得、竅門、和意見。看來這個孩子學外語的問題,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心腹大患。
 
我幫助我家孩子學外語也有好幾年了。為了探討學外語的方法,還找了一些專業文章讀了讀,和其他雙語/多語家庭的媽媽也多有交流。我也來湊個熱鬧,聊聊孩子學外語這個話題吧,拋塊磚,熱烈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參與討論。
 
首先,幫助孩子“悉得”而非“學習”外語
 學外語這件事,是個持久戰,短則十幾年,長則一輩子。所以我們的指導思想一定要正確。依我看來,我們要幫助孩子走出“學習”外語的誤區,而步入“悉得”外語的佳境。
 
“悉得”在英語裏對應的詞語是acquire, 而“學習”的對應詞是learn. 兩者的區別在於,外語悉得的過程,是外語作為一種新語言的語言元素,如詞匯、否定短語、語音組件和語法結構等,經曆了類似於嬰幼兒獲取第一語言(母語)的過程,是一個獨立的不依賴母語作為中介的無意識的過程。
 

 

 


嫣嫣正從書架上取書呢。

 
 
 
而外語學習的過程,則是一個倚賴母語作為中介,通過正式的指導和教授,輔以大量的練習和記憶,而獲得“關於語言的知識”的一個有意識的過程。
 
說白了,“悉得”外語就是讓孩子像學母語一樣學外語,其結果是獲得語言能力本身;而“學習”外語就是以背單詞、記語法的方法,用中文詮釋的方式來學習外語,其結果是掌握了該外語的知識。
 
此外,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來自母語音韻,形態和語法的幹擾會影響到兒童第二語言的學習,並給學習本身帶來困難。孩子們可能發現,新語言的有些聲音難以識別。或者,他們不得不用不熟悉的方式來移動他們的嘴唇和舌頭,導致產生外國口音。
 
看來,”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悉得”還是“學習”,這是個戰略問題。
 
 
 
其次,如何幫孩子“悉得”外語?
 
戰略上明確了,現在我們具體討論戰術了。
 
一, 外語要從娃娃抓起
 
麻省理工學院人腦認知科學係的Ioulia Kovelman博士,達特茅斯學院教育係的Stephanie A. Baker 博士,以及多倫多大學致力於兒童雙語發展研究的“基因、心靈和fNIRS腦成像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Laura Ann Petitto博士,在2008年聯合從事了一項關於最佳時間學第二語言(外語)的研究。
 
三位科學家從一家英語/西班牙語雙語學校中抽出150名小學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孩子作為樣本,把他們同另一家純英語學校的150名孩子作比較。研究者發現,最早接觸外語的年齡,聯同外語接觸的時間長度,兒童/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和自身語言能力水平一起,對孩子的閱讀、語音意識、且兩種語言的語言能力都有積極作用。
 
而早期雙語者(首次接觸的年齡為0-3歲),在英語和西班牙語的標準化語言能力/表達能力評估上的表現,均要優於其他雙語組(首次接觸的年齡為3-6歲)。
 
研究者認為,並非所有的兒童可以簡單地“像海綿一樣吸收”新的語言,而是接觸外語的年齡越小,越有助於產生最佳的雙語能力。
 
語言學家泰柏(Tabors, Patton O.)在其著書《一個孩子,兩種語言 : 幼兒雙語教學手冊》(One Child, Two Languages : A Guide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of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中也提到,對於6歲之上的孩子來說,第二語言的悉得不是發現語言是什麽的過程,而是發現這個語言是什麽的過程。
 
換而言之,6歲以上的兒童,已經意識到第二語言(外語)和第一語言(母語)的不同,而不是如同6歲以下的幼兒,將第二語言(外語)等同於第一語言(母語)來悉得。
 
當然萬事都不是絕對的, 較晚開始接觸外語的孩子,通過自身的努力,最終也能使自己的外語接近母語的水平。隻不過,相比於很早就接觸外語的孩子來說,花費的時間要長一些,投入的精力要大一些。
 
所以,要幫助孩子悉得外語,父母們第一可以做到的,就是讓孩子接觸外語,越早越好。
 
 
 
二, 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毫無疑問,兒童必須接觸語言來達到掌握該語言的目的。而這個“接觸”, 是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和行為的全方位感官刺激的過程。
 
有了接觸,就有了模仿。模仿是語言悉得的必然環節,尤其是在早期階段,尤其是在學習語音和單詞的過程中。
 
孩子出生後,肚子餓了要吃奶,媽媽過來給孩子喂奶,告訴孩子“我是媽媽”。經過幾次重複刺激後,孩子的大腦中就建立起“媽媽”的形象和“媽媽”的語音的聯係。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對“媽媽”這一語音符號的“條件反射”, “媽媽、媽媽”也就成為孩子最早模仿並發聲的單詞。
 
同樣道理,依靠視覺和聽覺,孩子們開始認知他們的周圍環境,掌握了諸如牛奶、蘋果、勺子、小熊、桌子、椅子、床、爺爺、奶奶等名詞;依靠味覺、嗅覺、觸覺和聽覺,孩子們學會表達甜、酸、苦、辣、香、臭、燙、冷、痛等形容詞;依靠視覺、行為和聽覺,孩子們了解到走、跑、跳、蹲、站、抱、親、舔、吃等動詞。
 
你也許注意到,所有這些感官的刺激,最終讓孩子接觸到語言的是聽覺。沒錯,如果能讓孩子們更多地聽到別人說外語,更多地聽到別人對他們說外語,他們就會更快更好地模仿,並最終複製該語言。
 
所以,要幫助孩子悉得外語,父母們第二可以做到的,就是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讓這個語言環境盡可能多地給予孩子各方位的信息和刺激。
 

 

 


娜娜在玩拚字遊戲呢。

 

一個辦法是你可以嚐試著模擬孩子獲得母語的過程,用外語輔助孩子認知周圍的事物(如瓶子,椅子,燈具,電話,冰箱,微波爐等)並用外語描述其具體功能(如椅子是用來坐的,電話可以用來溝通,冰箱的作用是儲存食物), 或者用外語和孩子交流和互動。要注意將語音和形象、感覺和行為直接對應起來。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 你所需的也隻不過是日常詞匯和簡單的對話句型。我相信凡是受過大學教育的父母都有這個能力,不是麽?
 
Milk(牛奶)、apple(蘋果)、spoon(勺子)、teddy bear (小熊)、table(桌子)、chair(椅子)、bed(床)、grandpa(爺爺)、grandma(奶奶)這些名詞;sweet(甜)、sour(酸)、bitter(苦)、spicy(辣)、fragrant(香)、smelly(臭)、hot(燙)、cold(冷)、painful(痛)這些形容詞;walk(走)、run(跑)、jump(跳)、squat(蹲)、stand(站)、hug(抱)、kiss(親)、lick(舔)、eat(吃)這些動詞,哪一個不是我們初中時代就爛背於心的?
 
“This is an apple. It is red. It smells good. It is very good for your health”. (這是一個蘋果,它是紅色的,它聞起來不錯,它對你的健康非常有益。)
 
“It is so cold outside. Let’s put on gloves. Do your hands feel a bit warmer? ” (外麵很冷。我們戴上手套吧。你的手感覺暖和一點麽?)
 
“Could you please wash your hands and get ready for dinner? It is dinner time.” (你可不可以洗手,準備吃飯了?晚飯時間到了。)
 
這樣的造句很難麽?大多數家長中學的時候就能脫口而出。
 
各位家長所需要的,就是一點點勇氣+恒心。實在有什麽單詞想不起,隨身帶個小詞典,或用手機及時翻譯,現拿現用。這樣堅持幾個星期、幾個月、幾年,你會驚訝那些潛移默化的變化!
 

另一個辦法是你可以借助大量的視頻工具(比如DVD、網絡)和音頻工具(比如CD、MP3)來反複“磨”孩子的耳朵,讓孩子聽大量的歌曲、兒歌和童謠。
 
兒歌童謠琅琅上口,易學易記,比如Rub-a-dub-dub, three men in a tub”,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Rock-a-bye baby one the tree top, when the wind blows the cradle will rock” 。
 
它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對語音的知覺和敏感,而這種對語音的知覺和敏感,恰恰是孩子將單詞細分成音節,判斷語言節奏和模式的能力。而這種將單詞細化成音節,判斷語言節奏和模式的能力,又恰恰是學習英語語言非常重要的能力。
 
相對於漢民族的表意文字係統,西方語言(包括英語)屬於拚音文字係統。漢語的每個漢字都是單音節,而英語單詞的音有單音節、雙音節、三音節、甚至更多音節。
 
例如,sun(太陽)是單音節,tiger(老虎)是雙音節, computer(電腦)是三音節,alligator(鱷魚)是四音節,archeology(考古學)是五音節。
 
再長的單詞,被細分成音節後,也變得容易記憶。隻要讀音記住了,拚寫基本上八九不離十。這也是為什麽美國的孩子學單詞,先練習讀音,再糾正拚寫的原因。
 
英語是一種典型的以重音計時(stress-timed)的語言。重讀音節和輕讀音節的交錯出現,使英語語言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如果孩子具備了判斷這種節奏感的能力,就意味著他具備了分辯英語語言發音形式的能力,這對他學會閱讀和拚寫有極大的幫助。
 
不僅如此,孩子長大後,兒歌童謠還可幫助他擴大詞匯量,提高數字技能,增強通過語言表現自己的信心。
 

 

 


嫣嫣在用電腦學兒歌。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閱讀。
 
美國兒科學會強烈建議家長從孩子半歲起,每天讀書給孩子聽,因為讀書不僅會刺激兒童大腦的發育,而且助長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情感關係。閱讀同時將孩子沉浸(Immerse) 在目標語言中,讓孩子接觸到其日常生活中無法接觸到的豐富單詞、複雜句法和深奧概念。
 
依據我個人育兒的經驗,我強烈建議大家給孩子讀繪本。那些色彩鮮豔、精美絕倫的插圖,連同豐富、有趣、令人回味的語言一起,起著愉悅感官、安撫情緒、吸引關注、引發妙想的作用。它們不僅為孩子提供語言學習的巨大資源,還幫助孩子學會閱讀並愛上閱讀。
 
 
 
三,讓孩子反複接觸語言在不同語境中的正確的不同用法
 
同一個單詞或詞組,在不同語境中會有不同的用法。比如說fall這個單詞。它可以用作名詞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羅馬帝國的滅亡),也可以用作動詞,帶對象:she fell on her knees(她雙膝跪下),或不帶對象:raindrops are falling from the sky(雨滴從天空掉落)。
 
同時,其動詞用法又受到人稱(我,你,他,她,它,我們和他們),單複數以及時態(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的影響。舉例如下:
 
Christmas falls on a Monday this year.
 
Mommy fell into sleep after baby fell asleep.
 
Ring-a-ring o’ roses, a pocket full of poises, A-tishoo! A-tishoo! We all fall down.
 
Rock-a-bye baby on the tree top. When the wind blows, the cradle will rock. When the bough breaks the cradle will fall. Down will come baby, cradle and all.
 
在語言學中,這種單詞、詞組、子句或句子的既定邏輯、結構特征以及構成方式叫做語法。傳統教學法將各種語法現象整理成條,打印成冊,發給學習者誦讀默記。這種辦法,適合成人,但對於兒童來說,就太過枯燥了。
 
那兒童如何掌握語法呢?
 
很簡單,就是在反複接觸語言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用法後,記憶並內化了。
 
先天派語言學家(nativist linguists)認為,兒童與生俱來就對自然語言結構的形式、節奏和時態具備敏感。他們會本能地注意到某些語言特征,如重讀的元音或語序。隻要接觸的語言中包含這些特定的模式,兒童就會試圖去複製它們。
 
這樣一來,我們做家長的可輕鬆了: 我們隻需要持續地向孩子提供語言在不同語境中的正確的不同用法,就行了。注意哦,一定要是正確的用法哦,否則。。。你懂的。
 
一個辦法是從海量的童謠/繪本/故事中,選取那種精彩的、經典的、有趣的、孩子喜歡的,並濃縮了各種語法現象的/童謠/繪本/故事,反複地讓孩子聽/讀/講。當孩子感到厭倦的時候,就換另一批童謠/繪本/故事。一段時間之後,再將從前的那一批再換回來聽/讀/講。
 
舉個例子來說,蘇博士的《Go, Dog, Go》將各種抽象介詞的用法濃縮在一本薄薄的不足60頁的繪本裏,既讓孩子身臨其境地去感受語法的變化和特征, 又不覺得枯燥無味。
 
One little dog going in,
 Three big dogs going out.
 
Some big dogs and some little dogs going around in cars.
 A dog out of a car.
 Two big dogs going up.
 One little dog going down.
 
The green dog is up.
 The yellow dog is down.
 The blue dog is in.
 The red dog is out.
 
One dog up on a house.
 Three dogs down in the water.
 A green dog over a tree.
 A yellow dog under a tree.
 
Two dogs in a house on a boat in the water.
 A dog over the water.
 A dog under the water.
 
我就是用這個辦法讓我家的孩子學語言的。幾次反複後,孩子能自覺吟唱整首的兒歌或童謠,複述大段的故事,或者記住整整一本書。
 

 

 


Go, Dog. Go! (I Can Read It All By Myself Beginner Books)

 

各位家長也可以試著自己將各種語法現象濃縮在一個活靈活現的場景中,來,試一試:
 
“Be careful, Elizabeth! You are going to fall. Oh, my goodness, that is a big fall! Where did your button go? It fell. Aha, here it is. Give the fallen button to mummy. Give mummy the fallen button. That’s a good girl.”
 
怎麽樣?
 
如果你覺得這樣時時刻刻保持對英語語法的注意,還有點難度的話(畢竟英語對我們來說是第二語言),不妨請一個家教(最好母語是英語的)。讓他每周陪陪孩子2-3次,每次1個小時,主要是陪孩子玩、說話、做遊戲、談論話題或到外麵逛逛,隻說英語,不要夾帶任何的漢語,也不要做任何正式的教學。
 
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在假期帶孩子出國旅行。把孩子全身心地空降到英語語境裏,益處是不言而喻的。
 
 
 
四, 讓孩子成為主動的語言加工者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語言的最終目的,就在於用它聽、用它說、用它讀、用它寫。而對於語言結構和規律的掌握,也隻有在互動、會話、交流中才能獲得。
 
豐富的語言環境可以幫助兒童更快更好地模仿,同語言在不同語境中的正確的不同用法的大量接觸可以幫助兒童建立語法的概念,然而,要讓孩子的語言擴展,孩子需要從一個被動的語言訓練的受益者,轉變為一個主動的語言加工者。也就是說,孩子需要參與到語言的互動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
 
再用fall這個單詞做例子。盡管多次聽到這個詞的各種各樣的正確用法,孩子在使用時還是會犯錯誤。
 
他也許會忘了轉換過去時態,將“I fell yesterday.” 說成 “I fall yesterday.”
 
毫無疑問,家長會糾正他說,“不對,不對,你應該說‘I fell yesterday’。”
 
過了幾天,孩子發現很多動詞都是用加後綴來表達過去時態 (比如 called, moved)。於是,他自作聰明地 在fall 後麵也加個後綴 :“I falled yesterday.”
 
一而再,家長會告訴他,“I falled yesterday 也是不對的,正確的用法應該是 I fell yesterday。”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容許孩子犯錯誤並鼓勵孩子提問題,“為什麽其他動詞可以用加後綴來表達過去時態,而fall 卻不可以呢?”(你知道答案麽?)
 
因為孩子的這個無數次地犯錯誤,並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修正的過程,恰恰是孩子參與語言互動的過程。這種互動幫助孩子在理解語言的過程中成為主動積極的一方。而在我們看來的頻頻犯錯,其實正是孩子不斷嚐試,創造發明的結果。它讓孩子對語言的結構知識有了更深更廣的理解。
 
除此之外,互動和提問為兒童提供與成人麵對麵交流的機會,而這種聲音、眼神、表情、手勢的互換賦予兒童一種依存感,有助於建立溫暖、安全、親密的親子關係。
 
還有一個辦法是家長應多鼓勵孩子複述故事、描述場景、甚至自我創作。
 
比如說, “Baa, baa, black sheep” 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英語童謠, 簡單易記,琅琅上口。
 
Baa, baa, black sheep,
 Have you any wool?
 Yes, sir, yes, sir,
 Three bags full;
 One for the master,
 And one for the dame,
 And one for the little boy,
 Who lives down the lane.
 
我女兒依據其旋律和節奏,自行創作了一首“Black cat, black cat, looking for a witch”。在萬聖節的家庭聚會上拿出來,自唱自演,一驚四座呢!
 
Black cat, black cat, looking for a witch,
 Black cat, black cat, where is the witch?
 Black cat, black cat, finding the witch,
 Black cat, black cat, goes with the witch.
 
 
 
五, 讓孩子快樂
 
寶馬的營銷廣告說得好:快樂是動力的源泉。不是麽?情緒左右著人們的思想、言語和行為, 直接影響做事的效果。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 在上世紀70年代就提出,情感因素對悉得語言的速度和質量有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動力不足、信心不強、緊張焦慮等負麵情緒會阻止語言吸入(intake),即便存在著豐富優質的語言輸入(input)也無濟於事。這正像毛爺爺說的: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所以,要幫助孩子悉得外語,父母們最後可以做到的,就是讓孩子快樂,別逼孩子,自自然然,輕輕鬆鬆就是最好的狀態。
 
 
 
參考文獻:
 
Kovelman, I, Baker, S, A, & Petitto, L.A. (2008). Age of first bilingual language exposure as a new window into bilingual reading development.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1 (2), 203-223.
 
Jean Aitchison (1997). The Language Web,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Clark, Beverly A. (2000). First- and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in Early Childhood,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er Education, &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Lilian Katz Symposium (Champaign, IL, November 5-7, 2000), 181-188.
 
Coelho, E. & Rivers, D. (2003). Adding English: a guide to teaching in multilingual classrooms, Pippi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Canada.
 
Lindfors, J. W. (1991). Children’s language and learning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inner, E., McCarthy, M., Kleinman, S., & Gardner, H. (1979). First metaphors. In D. Wolfe (Ed.), Early symboliz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No. 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作者簡介:

麗娜媽媽:三個孩子的母親,旅居美國。樂於與您分享雙語育兒的資源、經驗、感悟和成果,探討兒童雙語教學的課題,提供美國兒童教育的信息,並推薦精美的英語兒童繪本。


微信公眾號Best4Future。

關注麗娜媽媽雙語寶寶(搜索微信號Best4Future)或點擊手機屏幕右上角,然後選“查看公眾號”,點擊“關注”即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