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萱草堂

記述生活,共享快樂。裝修,木工,園藝,盒飯······。微信公眾號:春萱草堂(gh_8043770ecacb)
正文

故鄉北鎮,那城,寺,廟,教堂

(2015-10-02 08:54:09) 下一個

  這兩天的朋友圈太多回老家的消息,坐飛機的,坐高鐵開車的,騎車步行的都有。

  昨天1號,圈裏有堵在高速上叫苦的,也有剛堵完給尚堵的加油鼓勁的。到了今天2號都順利到家,接下來就是老家的景色美食,看著饞人,想著心動,思鄉情不禁油然而生。翻翻以前的照片,排解排解鄉愁吧。

  老家在東北一個叫北鎮的地方,縣級市。城市不大,不過曆史還是挺悠久的。有遼代的古跡,明朝時是東北軍司令部駐地。到了大清還有皇帝來視察題字,當然這位皇帝愛旅遊,到此一遊的題字四處都是。

 

  這是縣城中央的鼓樓。最開始遼代的時候是縣城南門,後來城市擴建,它就成市中心了。到了明清是點將台,是敲鼓集合長官訓話的地方。現在上麵供奉的是狐仙們,胡大太爺大太奶,二爺二奶等狐仙夫婦一起供著,蠻有人情味的,不過最小的胡五爺尚年輕是單身。

  老家的風俗裏信狐仙的人還是不少的。我有些時候不怎麽明白,為什麽信狐仙是迷信,信道啊佛阿是宗教,信山神的在兩者之間呢。這和胡奶奶走到前台沒關係吧。

 

  這是鼓樓北麵的牌匾。現在是金字黑底,我還是喜歡原來的單純石刻。

 

  這是明代遼東總兵的石牌坊,在鼓樓南麵一點兒。

  上麵的飛簷窗格子都是石頭的,還有碑文,內容當然都是歌功頌德的。柱子上有明朝官員服飾的石刻。上小學的時候還能看清楚上麵刻的字,但不知道寫的是啥,不認識繁體字啊。現在已經看不清了,空氣汙染腐蝕加重了吧。

 

  北鎮古城原來是有一圈閉合的城牆的,中日戰爭的時候沒有破損。解放戰爭的時候,共軍為了方便攻城,把城牆炸了個豁口,古城由此解放。文革時,父母官一聲號令,把剩下的城牆都給拆了。城牆基修成了環城路,城牆磚被老百姓搬回家蓋房子砌牆修廁所。

  看到這些有100多歲甚至更長的城牆磚,真想搬一塊回家做紀念,但是看看旁邊的舊式公廁,頓感這個想法好神經病。

 

  這是我的母校,北鎮高中。人民警察開始住校了。

 

  在高中的北麵,縣城東北有一座遼代寺廟,叫崇興寺。因為寺裏麵有兩座實心磚塔,所以通常叫作雙塔寺。

  這座寺廟好幾百年來住的都是和尚,但解放初期住進了好多尼姑,當然是在和尚搬出去之後了。再後來改革開放,這裏被用作監獄,當然從前的尼姑已經老去的了,況且沒有新尼姑補充。現如今,就拍照那天,我既看到了和尚也看到了尼姑,各念各的經。真是滄海桑田阿。

 

  這是正殿側壁的壁畫。盡管看不清畫的是什麽,但是和我20幾年前第一次看到的幾乎一樣。也就是它和塔沒變,其它都是新建的古董。

 

  東塔。

 

  西塔。

 

  塔身的磚雕。8邊形的塔,8個麵都有雕刻。

 

  放大一下。

 

  在縣城西門外,一處高地之上有座山神廟,叫北鎮廟。鎮守老家名勝閭山,修建於明永樂年間。清乾隆皇帝在這裏小住過,算是行宮級山神廟。據說乾隆帝晚上在廟裏睡覺,做了個夢,大清夢,夢醒後龍顏大悅,欣然給遠處的群山題寫了山名——醫巫閭山。

 

  這是廟門內的廣場,很多年前這裏是停馬車的廣場。兩側還有朝房,畢竟做過皇帝行宮嘛。再兩旁還有和尚房間,道士房間,莫名其妙的感歎起清朝時的宗教政策來。

 

  正殿前有好多石碑,周圍也有好多,叫碑林。(兩輛小汽車有點兒礙眼,不過也無傷大礙。)

 

  伯爵石碑,明萬曆。

 

  太子少保石碑,清康熙。

 

  縣令石碑的石材就差遠了,而且石碑上頭沒有龍紋的浮雕。

 

  皇帝禦碑的石材非常好,那麽多年了,字跡還是那麽清晰,而且滿漢雙語。

 

  廟門正南麵的大道,意境很不錯。道是老道,樹是新樹。

 

  縣城裏還有一座天主教堂,建於清光緒年間。解放後還是文革的時候,政府對信徒進行了思想改造,之後信徒安心在家建設社會主義。空下來的教堂建築被縣城電視台占用,到了2000年吧,開始允許信徒使用。

  2008年左右周圍舊宅改造要建小區,險些被強拆,是信徒們手拉手擋在挖掘機前才保下來的。原是個獨立的院子,有一樣青磚的院牆,有側房數間,還有傳說雲雲。

 

  教堂的煙筒和房頂的雜草。

 

  教堂鍾樓。裏麵確實有口鍾。

  北鎮還有個基督教的福音堂,英式建築,同樣建於清光緒年間。文革時房頂和門窗被燒毀了,殘存牆壁上現在還留有毛主席萬歲的字樣。一直被軍隊占用,至今沒有修繕。

  縣城南門外東南的一個村子裏還有一座清真寺,遠不及前麵的寺廟高大上,但小巧幹淨。中式建築也有石碑,不朝南。

  最後用一副聖誕節對聯來收尾吧,

  讓世界少些隔閡與敵對,多些關愛與感恩。

 

  多謝瀏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填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 鄉間還是有好多好東西的。隻是資金少維護得不到位,維護的理念也欠佳,有些新建的古董真是不知怎麽評價才還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我感覺中國很多的縣城有類似的鍾樓,以前以為僅西安的鍾樓輝煌呢,其實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這種很具中國風格的樓閣。
填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石假裝' 的評論 : 還有一種形狀像茄子的梨,村子裏都叫茄子梨,用筐裝。到了超市改叫貴妃梨,用盒裝。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填海' 的評論 :
想念那裏的香水梨、安梨等帶酸味的水果。
填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石假裝' 的評論 : 古道兩側都是梨樹園子,還有沒拍到美景呢
填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lilin' 的評論 : 我們那中外神仙都有
lililin 回複 悄悄話 有仙氣的地方。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咱還真是老鄉呢。才知道北鎮有這麽多古跡。前幾年去過錦西沿海大道,也有類似的古刹。
喜歡古道新樹那張的景色。
填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度雜文' 的評論 : 城牆的確太可惜了。據老人說城牆很寬,上麵能並排跑兩輛馬車。
度雜文 回複 悄悄話 喜歡這樣的小鎮,城牆拆了真可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