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3年在河南的吃喝-陽春白雪,下裏巴人

(2013-08-29 17:51:56) 下一個
我從不否認自己是個吃貨。要不自己的博客裏咋全都是吃吃喝喝。這次回國,走南闖北,主要是拜訪親戚。

對我來說很特別的,是回到了近十年沒有回的河南老家。雖然七月的天十分炎熱,但是心情還是很激動滴。早上喝羊肉湯加似乎是河南特有的荊棘,配著香香的餅子,十分可口。吃得太高興,沒有照相。中午開車到了村子裏。在鄉親家裏吃了紅薯葉麵條。麵條是涼拌麵,裏麵配的調好的醋蒜醬汁。再搭配上剛從地理摘的紅薯葉,很清爽。我們都最快的把自己碗裏的紅薯葉吃光,爭著吃剩下的紅薯葉。紅薯葉味道甘甜,我很喜歡。這裏還吃芝麻葉麵條,就是拿水泡後芝麻的葉子(不是鮮葉,而是鮮葉摘下來拿水抄完曬幹了後的黑色葉子)配上香油搭配麵條,味道真真是極香的。我很納悶為什麽在其他地方沒有見過芝麻葉麵條。可能是地方特色吧。
下麵的照片是在鄉親家的柴火灶旁照的。看到大鍋裏的綠油油的紅薯葉了麽?下麵是麵條。



再來個近照
鄉親們忙完了農活,中午這麽炎熱,吃上一頓拌麵,又簡單又解飽。



這是餐桌上的另一道菜。排骨燉藕。



吃完了飯我們去地裏轉了轉。現在可能是全國的趨勢。村子裏麵已經很少能看到年輕人了。很多家裏的房子都已經不住人很久了。即便是住人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們都到外麵闖蕩了。因為人力少了,所以地上現在種的多是省力的作物。例如,花生,玉米。我問為什麽看不到棉花了,因為記得小時候經常能看到棉花地。被告知棉花種起來太麻煩了。



鄉親在路奇邊種的綠豆。看著已經有黑色的豆莢了。俺不客氣的摘了一些。看看,新鮮不?綠豆外麵還有沒脫光的衣服。



綠豆就長這樣哦。黑色的豆莢就代表成熟了。綠色的還嫩著呢。



下麵的一組照片也是在河南照的,不過都是飯館裏的吃食。也不錯。發布的這些照片很多是在偏農家菜的餐館照的,看著很樸實。看看這包子。羊肉餡的湯包。我其實也很好奇,我們那疙瘩也不是回民聚集地,但是羊肉在老百姓的日常飲食中還是很普遍的。像是早上的羊肉湯,還有羊肉包子,等等。



下麵這個口味比較重。我沒有動筷子。這個不是常見的蠶蛹,而是蜂蛹。Anyway,俺都不敢吃啊。



還有這個,應該是抄雞肉。蒜瓣用的很多。



下麵這個是斑鳩湯。



在餐館吃的燴麵。我覺得不夠正宗。正兒八經的燴麵都是手杆的寬麵條,麵條裏麵有香料,湯也是拿羊肉熬製的,味道濃鬱。



還喝到了26年的老酒。酒還是老的狠啊。



幾十年的酒,一喝就暈。



這個俺喜歡。清爽,簡單。



上了這麽多下裏巴人,咋沒有陽春白雪啊?哈哈,可能俺就是個大俗人一個吧。下裏巴人更對俺胃口。下麵這個就是河南一大特產嘍。叫鐵棍山藥。此山藥比一般的山藥要條細。



還要強烈推薦的是我很喜歡的河南特色油條。油條哪裏都有,但我覺得這裏的做法最好吃。住的賓館早上的自助餐就有現炸小油條,很好吃。



這還是吃自助早餐時候的鹵豆腐。很香,很驚豔。

上點陽春白雪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eeyan 回複 悄悄話 其實河南也由河隔著分南北,生活飲食很大不同,猜作者去的地方該是沿著隴海鐵路從東到西一帶,最東邊商丘然後開封鄭州洛陽三門峽,靠近的許昌新鄉這幾個地區大致類似,吃羊肉多,涼皮全國都吃,但各地味道又稍不同,鄭州的炒涼皮多半會放孜然,但新鄉的就沒有。饞,也十多年沒回去了,口味都變了吧
滾子刀肉 回複 悄悄話 約莫著說的那“涼拌麵”是用錯了詞,俺河南人可不說“涼拌”的啊,晌午那頓麵條叫做“撈麵條”,過水那道“工序”叫做“用涼水拔”。
另外河南話是“涼調”而不是“拌”。芝麻葉兒麵條當然吃過。
無名小綠草 回複 悄悄話 地方風味兒,看著也不錯。
wyx2000 回複 悄悄話 鹵豆腐咋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