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個人資料
一點即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看古人如何過春節

(2017-01-24 17:12:42) 下一個

導語

作為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崇高的、神聖的,同時也是一個最歡樂祥和的節日,曆經千年不衰,各類傳統習俗也因為地域文化的差異而顯得豐富多彩,那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呢,又是如何通過詩歌表現春節習俗的呢,我們穿越時空,一起去探探究竟。

 

 一、古人迎春節:這些風俗很另類

唐代聚眾放花燈 

 

放花燈 

因為在時間上比較接近,古人將正月十五元宵節也納入“春節”的範疇,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宵”或“元月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早在漢代已有慶賀元宵之俗,至唐規模更為盛大。

“火樹銀花不夜天,遊人元宵多留連。燈山星橋笙歌滿,金吾放禁任狂歡。”到唐睿宗時,元宵節這一天,長安城裏要做一個高二十丈的燈樹,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這個效果看起來有點像是現在的聖誕樹的效果,但很顯然要氣派得多。京城的老百姓都想一睹“火樹”的英姿,於是政府宣布“金吾放禁”,元宵節這幾天晚上,京城破例取消夜間戒嚴,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民間又稱“放燈”。

五代砍竹燃爆竹 

 

燃放爆竹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燃放鞭炮,是少年時代最難忘的春節體驗,也是最能襯托春節熱鬧氛圍的一種風俗了。但是鞭炮是宋代以後的稱呼,最早的鞭炮就是爆竹,爆竹者,燃燒竹子使其爆裂也!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最早古人將竹子、草或麻杆,捆綁在一起燃放使夜晚耀如白晝,有照明與驅邪的作用。後來,幹脆砍下青綠的竹竿,手握一端,將另一端放進火中燃燒,然後聽著“嘣嘣嘣”的爆裂聲,看著火星四濺的景象,玩的不亦樂乎。到五代的時候,爆竹的燃放發展為人們將一支長竹竿點燃,或將一串串竹節掛在長竹竿上燃爆,當時被稱作“爆竿”。

宋人喜歡玩蠶卜 

 

玩蠶卜 

“捉弄米粉狀蠶絲,內藏吉語待爾食。喜得佳兆雖自設,依然歡樂不可支。”宋代人喜歡玩蠶卜,南宋詩人楊萬裏有一句題目超級長的七言律詩——《上元夜裏俗粉米為蠶絲,書吉語置其中以占一歲之禍福,謂之蠶卜,因戲作長句》:“今年上元家裏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遊人否?兒女炊玉作蠶絲,中置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隻求蠶事好。”既說是裏俗,可知是楊萬裏家鄉江西吉州地方的風俗,也即南方養蠶地區的風俗。

明代六九鞭春牛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清嘉錄》載“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屬迎春婁門外柳仙堂,鳴騶清路,盛設羽儀,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觀者如市。”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

立春這一天,村裏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將彩紙紮製的“春牛”打破,牛肚內所裝的幹果食品,隨之拋灑一地,兒童爭而食之。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後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鞭春牛意在策勵農耕,開始隻是一種迎春儀式,到後來慢慢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流傳於山西的一首民謠反映了這一盛況: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

清代祭拜紫姑神 

 

祭拜紫姑神 

關於紫姑神的信仰,六朝已有,唐、宋兩代逐漸流傳,到清代方為大盛。正月十一日這一天,居家婦女要迎紫姑神。“箕一隻,飾以釵環,簪以花朵,另用銀釵一隻插箕口,放在坑廁側設供,點燭焚香,讓小兒輩對它行禮。”

紫姑神其實就是廁神。《顯異錄》中記載,紫姑是萊陽人,叫何媚,被李景納為妾,遭到李景妻子的嫉妒。在正月十五那天,被殺死在廁所,後來天帝憫,把她任命為廁神。宋代文豪蘇東坡寫過一篇《仙姑問答》,繪聲繪色描述他與紫姑對話的情景。其實,民間敬奉紫姑並非因為她是廁神,而是紫姑代表了封建社會中深受壓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來祭祀。

  二、古人寫春節:風趣優雅有詩韻

1.王安石:更換桃符暢飲屠蘇酒 

不放鞭炮,怎能叫過年?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熱鬧歡樂的氣氛讓過年的氛圍愈來愈濃。王安石在《元日》這首詩中就提到了這一風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爆竹聲中一歲除 

年關一過,和煦的春風就徐徐撲麵而來,雖然帶著點料峭,但是開懷暢飲屠蘇酒,還有什麽比這更能讓人高興的。和煦的春光一掃冬日的陰霾,將溫暖的光輝普照到千家萬戶,正好照耀到每家每戶新換的桃符上,除舊布新,希望桃符在新的一年能避免災禍,給家人帶來吉祥。桃符是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2.範成大:除夕守歲看小兒賣癡 

 

小兒賣癡呆 

南宋詩人範成大的《賣癡呆詞》很有意思,“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買。二物於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餘;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除夕夜如約而至,但是大家都沒有絲毫睡意,有小孩已經瞌睡的不行了,父母過去推一推,快醒醒,新年馬上就到了。到了一起見證新年到來的時刻了,小朋友們大呼小叫的在街上亂跑,瞧他們那高興勁兒,這賣癡賣呆的是要把癡呆轉移給別人啊,希望自己越來越聰明。範先生的這首詩活潑生動,充滿生活情趣,原來他老人家是這樣過春節的。

3.文征明:相互投遞拜帖拜年問候 

到了明代,民間又增添了什麽新的春節習俗呢?書法家文征明的《拜年》中有所提及,“不求見麵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知識分子之間開始投遞拜帖拜年問候,大概類似於今天贈送賀年卡表達新春祝福吧。

 

投遞拜帖 

春節到,親朋故友之間的拜年開始了,相互之間不一定非要見麵,隻是希望通過拜貼來問候彼此,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滿了各種名貴的拜貼,凝聚著親朋好友們各式各樣的新春問候。我也就隨著潮流走吧,向那些老朋友投送拜貼,表達共度新春佳節的新年問候。大家都覺得這樣拜年更簡易,免去了很多繁文縟節,不會認為這是什麽空虛的禮節。

4.孔尚任:守歲喝酒發壓歲錢 

 

給長輩拜年 

清朝開始流行發壓歲錢了,孔尚任的《甲午元旦》是代表詩歌,“蕭疏自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乾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又過年了!頭上稀疏的白發又多了兩根,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人圍坐在火爐邊守完歲,麵對新的一年卻久久無法入睡。看著蠟燭一點一點的燃燒,時光也就在著火光抖動中悄悄地流逝著,慢慢的喝著酒,如同品味著人生百味。晚上已經將身上的錢分給家裏的小輩,就當是他們的壓歲錢吧,聽到爆竹聲聲,好像自己的童心仍在,興致勃勃的看著他們更換門前的桃符。四周鼓角聲不斷,梅花也爭相開放,等到了五更時分,人們該歡笑著相互拜年了。

  三、古人歎春節:故鄉今夜思千裏

1.春節最早見於《詩經·唐風》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比較常見的有:元日、獻歲、歲旦、正旦、元首、元旦、新正等。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製訂了《太初曆》,所以落下閎被稱為“春節老人”。

 

《詩經》 

關於春節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距今三千年前《詩經》的《唐風·蟋蟀》,裏麵有這樣一首小詩“蟋蟀在堂,歲聿在莫。今我不樂,歲月其除。無已大康,好樂無荒,良士瞿瞿。”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蟋蟀進屋天,冷,一年匆匆到年關。今我再不去尋樂,時光一去不複返。不可太享福,本職要做好。好樂事不誤,賢士警語記心裏。而在《詩經·七月》中則記載了西周時期舊歲新年交替時的節慶風俗,“朋酒斯享,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觥籌,萬壽無疆”。

2.春節習俗入詩唐代方盛 

春節的習俗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到了唐代更加豐富多彩,而中國的詩歌發展到唐代也達到了鼎盛時期,所以,春節習俗入詩唐代方盛,我們能夠始終銘記的春節名篇名句也是從唐代開始猛然多起來的。

 

《除夜作》 

比如高適的《除夜作》中“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一年。”之句,在千家萬戶團圓夜裏,能夠感受到詩人客宦他鄉的落寞與無奈;比如劉長卿的《新年作》中“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的恬靜與孤寂;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中“一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的孤寂清冷;以及羅隱《歲除夜》中的憂國之思:官曆行將盡,村醪強自傾。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3.春節“廣告詞”與詩歌“材料庫” 

 

古代春節圖

我們如何得知千餘年前的老祖宗是如何過春節的?看詩歌便可略知一二,作為反映曆史事實的一麵鏡子,詩歌堪稱春節的“廣告詞”,正是因為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我們才在名句賞析的同時記住了那些失傳已久的春節習俗。而同樣的,而豐富多彩,充滿人情味的春節習俗也成為詩歌的“材料庫”,因為時空的限製,每個時期、每個地域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節日風俗,在詩人的筆觸下,就變成妙不可言的、有溫度的、充滿遐思的詩歌名篇。

  四、古人過春節:奇人軼事麵麵觀

道光皇帝曾寫《臘八粥》 

 

道光皇帝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揭開了春節的序幕,剩下的就是一個賽似一個的精彩節慶。清代的時候,朝廷在這一天往往有賜粥的風俗,因為臘八前後,基本上是三九時節,往往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朝廷此舉也是為了顯示恩典。道光皇帝曾作了一首名為《臘八粥》的詩:“一陽初夏中大呂,穀粟為粥和豆煮。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共嚐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童稚飽腹慶州平,還向街頭擊臘鼓。”道光這首詩有藝術水準如何我們暫且不論,至少從他的詩中可以想見當時的熱鬧場景,寒風瑟瑟中,一鍋一鍋的的臘八粥冒著騰騰的熱氣,萬頭攢動、人湧如潮,嘈嘈切切,讓蕭索的北方之冬多了絲絲暖意,也讓即將到來的春節多了幾分熱鬧。

唐宋文人鍾情“小年夜” 

 

小年夜思鄉 

中唐詩人元稹有一首《使東川·漢江上笛》這樣描寫小年:“小年為寫遊梁賦,最說漢江聞笛愁。今夜聽時在何處,月明西縣驛南樓。”很顯然,詩人客居他鄉,聞笛生愁,盼望早日回家。晚唐政治家兼詩人權德輿《桃源篇》一詩,同樣寫的是小年:“小年嚐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與前者不同,身為宰相的權德輿筆下的小年顯得更有閑情逸致、歌舞太平之感。

南宋大詩人陸遊特別鍾情小年,流傳下來關於小年的詩歌就有三首。“老夫眼暗牙齒疏,七十未滿六十餘。故人欲盡誰與娛?獨坐默誦小年書。”在他的《雨夜南堂獨坐》中,用詼諧幽默的手法寫了自己在小年夜悠然誦讀的場景。另外兩首詩《旅舍偶題》和《冬夜讀書》:“小甕漫營秋社酒,斷編閑理小年書。”“紅燭悔從長夜飲,青燈喜對小年書。”三次提到“小年書”,真是一位刻苦學習的先賢楷模。

高適寫詩問候小夥伴 

人日寄杜二拾遺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複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晚年高適 

這是唐代詩人高適晚年在蜀州(今成都崇州市)任刺史時創作的一首七言詩,高適在大年初七人七日這一天忽發感慨,表達了作者對老朋友杜甫的思念之情,這也是高適晚年詩作中最動人的一篇,杜甫接到這首詩後,竟至“淚灑行間,讀終篇末”這首詩,沒有華麗奪目的詞藻,也沒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隻是渾樸自然的語言,發自肺腑的真情流貫全篇。那抑揚變換的音調,很好地傳達了起伏跌宕的感情,可算是漢魏風骨的嗣響。

  結語

流傳千年的風俗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在不斷的發生流變,不變的是人們對於春節的期盼和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樸素的祈願,在回顧中祝願,在重溫中傳承,讓傳統節日的魅力之光投射到千家萬戶的門楣和庭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