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帖: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2019-04-03 08:34:54) 下一個

作者:貌強 Maung Chan (緬甸華族)
    
    緬甸被英國通過1824年、1852年、1885年三次侵略戰爭而亡國,1886年被劃入英屬印度一省——緬甸人民從此就展開反英鬥爭:1906年3月緬甸佛教青年會YMBA成立;1910年3月緬甸學生會成立;1920年9月緬甸人民團體總會成立;1920年12月仰光大學(英國教育製度)成立,緬甸佛教與傳統的國民教育運動也就跟著爆發;1921年英國在緬甸實行兩元製政治製度後,緬甸精英就進入體製內抗爭;1930年5月仰光印度籍碼頭工人罷工,12月緬甸薩耶山農民起義就緊跟著爆發,我緬人協會(德欽黨)隨及成立;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的選舉中,巴莫博士當選為英屬緬甸政府的首相;1936年2月仰光大學學生罷課反對殖民奴化教育,導致1936年5月成立緬甸全國學生聯合會;1937年緬甸由英屬印度分出而成為英屬緬甸,“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參政;1938年7月仰光緬甸人與印度人發生衝突;1939年8月15日緬甸共產黨成立;1939年10月緬甸出路派組織成立;11月緬甸人民革命黨成立。。。
    在民族運動風起雲湧、民族覺醒一浪高過一浪中,緬甸精英們1940年8月1日驚喜見到日本倡議“大東亞共榮圈”、亞細亞主義、東亞新秩序——主張在日本帶領下,解放歐美列強統治的中亞洲即東亞、東北亞、南亞、大洋洲等地,建立“相互尊重”、“彼此獨立”、“共存共榮”的新秩序、新政治聯合體。
    於是,緬甸精英們後浪推前浪——人才輩出、各盡所能、各顯神通!
    茲介紹當代三位影響深遠的緬甸叱吒風雲人物——他們無不深感靠自己力量爭取民族獨立毫無希望,遂妄想通過軍國主義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來實現緬甸獨立。
    先介紹兩位惺惺相惜、主張“武力奪取政權”的佼佼者——吳素(U Saw)與昂山(Aung San)。
    下圖左為吳素U Saw,右是昂山Aung San,年齡相差15歲——但同為緬甸民族主義者、愛國主義者、審時度勢爭取外援者,是傾向暴力反英親日的叱吒風雲人物。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先說大哥級吳素(U Saw):
    他1900年3月16日生於達雅瓦底(Tharyarwaddy)甌泊Okpo鎮Kainggyi村的地主家庭。在天主教學校讀完10年級畢業後,遠赴印度加爾各答深造英文專科,然後繼續進修三年法律科,1927年畢業而成專業律師。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吳素(U Saw)讚賞1930-1932年高舉軍旗克龍神鳥(Galon,梵文Galuda)暴力抗英的農民起義領袖薩耶山(Sa Yar San)。他在議會與法庭極力為克龍神鳥薩耶山(Galon Sa Yar San)辯護,同時猛烈抨擊英國當局殘酷鎮壓緬甸農民······因而被英國當局怒斥為“克龍吳素”(Galon U Saw)——表示是克龍一夥!
    後來吳素索性就以克龍神鳥律師名義投入政界,1927年獲選為區政府顧問,1928年榮任緬甸殖民地立法議會議員。他1930-31年出書“緬甸實況”,痛述英國暴政下的緬甸慘狀——結果被英國當局以“中傷政府罪”批倒批臭、罷其官職!
    一不做二不休的克龍吳素(Galon U Saw),就辦起報刊大搞輿論,並大張旗鼓創黨建軍!
    他挾克龍神鳥律師之威名與民望,1934年被選入仰光市政廳當官,1935年買下太陽報(巴利文Thuriya = The Sun)大發反英言論,不久應朝日新聞社盛邀而訪日;回國後他寫了“我親眼見到的日本”,盛讚軍國主義日本高飛猛進、欣欣向榮、國強民富、是亞洲楷模——鼓吹向日本學習!跟日本合作!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他跟小他15歲的昂山(Aung San)一樣:支持學生運動、工農運動、堅持民族主義、聯日抗英、再聯英驅日,雙雙走武力奪取緬甸獨立的道路!1936年,克龍吳素當選為立法議會議員,他要團結緬甸精英,就以太陽報主編與克龍神鳥吳素名義, 探訪了仰光大學生罷課運動,為被開除學籍的昂山(Aung San)興風作浪、伸張正義——昂山當時是全緬甸學生會主席、仰光大學學生會理事以及反英會刊“孔雀之聲”主編。他聯合仰光大學學生會新主席吳努(U Nu,1948-1962年緬甸總理,見下圖)以及愛國學生群眾,泰山壓頂似的迫使校方撤銷了對昂山的嚴厲處分。
    
    

/200px-U_Nu_portrait.jpg
    
    


    
    1937年,他接受日本駐仰光軍事參讚的財源資助,並常坐其贈送的日本車到處訪貧問苦,時常在太陽報嚴厲評擊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在英屬緬甸(British Burma)進行經濟政治壓迫,號召本土地主、資本家、德欽黨、政治組織、學生團體等,跟英國與印度殖民統治者爭奪本土經濟權、政治權、話語權,同時鼓吹扶助工農群眾,歌頌以暴還暴運動!
    1937年5月12日,他跟訪緬的印度領袖尼赫魯與英迪拉兩父女,交流英屬緬甸與英屬印度之反英獨立運動經驗;緊接著就在1938年3月創立愛國黨(Winthanu Party),組織克龍民兵隊,設計克龍軍服,編製克龍軍歌,重建戰無不勝的雍籍牙王的聖陵,大力宣揚第三緬族王朝(貢榜王朝)如何威震大清帝國與東南亞各國;並頒布緬甸傳統婚禮規範與舉辦耕田慶典等來喚醒民族意識。。.他以官方合法地位鼓吹民族主義,以太陽報總編名義傳播政治信念,時時激發緬甸人民武裝爭取民族獨立——因而1939年他榮任農林部長!1940-1943年升任為內閣總理!
    他痛恨援英抗日的中國遠征軍,因而插手加以破壞滇緬公路,向美國援華戰略物質征稅——以打擊中國抗日力量!
    他見1941年英國內閣總理查理與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大西洋宣言,就遠赴倫敦與華盛頓覲見英國總理查禮與美國羅斯福總統,請求給予緬甸Dominion自治領,讓緬甸自己掌握自己命運——但都徒勞無功。回程時憤而拜訪了駐葡萄牙裏斯本日本使館的軍事參讚,獻言若日本進軍緬甸他願盡力幫忙——被英國軍情部獲悉而在巴勒斯坦扣留,整個二戰期間監禁於非洲烏幹達(Uganda)牢獄,因而他隻得隔洋遠望大東亞共榮圈頻頻仰天長歎!
    再說足智多謀的昂山:
     昂山(Aung San) 1915年出生於馬圭縣那茂鎮(MakwayNatmauk)律師家庭,1932年考入仰光大學,1936年被推舉為仰光大學學生會理事,並任會刊“孔雀之聲”主編,1937年榮任全緬學生聯合會主席,1938年參加德欽黨(我緬人主人翁組織)而榮任總書記,並改名為德欽昂山(所有德欽黨員名前都加“德欽”=緬甸主人翁),到處以緬甸主人翁形象揚眉吐氣、鼓動士氣。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德欽昂山當年接觸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目睹石油工人階級已在緬甸產生,認識到“工農商學兵統一陣線”與“槍杆子出政權”的重要性,因而1938年領導緬甸石油工人罷工運動;1939年跟德欽巴亨、德欽丹東、德欽梭等共建緬甸共產黨;同年10月,同非暴力革命者巴莫博士等共建“緬甸出路組織”;同年11月秘密創建“緬甸人民革命黨”積極準備武裝抗英——以實現槍杆子出政權!
    當英國雷厲風行鎮壓反英運動時,他就以緬共總書記身份,1940年8月乘船秘密遠赴廈門,一心想求助於中共紅軍與蘇聯駐延安代表;豈料被日本軍情局一路跟蹤、阻攔、力勸他到日本尋求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在大東亞共榮圈“光輝照耀與無限關懷”下,他取日本名“緬田門義”,1941年初組織30誌士(見下圖),齊齊遠赴日本占領區台灣與海南島接受日本軍事訓練與政治教育。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30誌士歃血為盟,發誓同生共死發動群眾武裝鬥爭反英(下圖是當年歃血盟杯)。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日本顧問的幫助下,他們30誌士在泰國曼穀創建了緬甸獨立軍BIA;1942年初,帶領日軍進入緬甸抗英驅英並圍攻援英抗日的中國遠征軍(見下圖),幾個月內就讓日軍順利占領了緬甸全境。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日軍從獄中釋放了巴莫博士、德欽努、德欽妙、德欽丹吞、吳登貌等政治犯,把緬甸獨立軍改編為緬甸國防軍,讓德欽昂山任總司令;1943年8月1日成立緬甸獨立政府,讓巴莫博士任國家元首兼政府總理,德欽昂山任國防部長,德欽努任外交部長,德欽丹吞任農業部長,吳登貌任司法部長。
    但身為“緬甸獨立政府”的元首與各重要部長,卻事事要請示日本顧問團,並須嚴遵其指示辦事——因而個個心生不滿!日積月累的結果——反法西斯思想油然而生!
    現在輪到巴莫博士 Dr. Bamaw亮相了!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巴莫Ba Maw出生於下緬甸毛籲彬(Ma U Bin),先後畢業於仰光學院與印度加爾各答大學,1921-1924年留學英國劍橋大學獲法學士學位,後獲法國波爾多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30年英國殖民當局審判農民起義領袖薩耶山(Sayasan)時,巴莫博士(Dr.Bamaw)是薩耶山的辯護律師——巴莫博士替天行道的鏘鏘辯護言論,使民族覺醒中的工農大眾發聾振聵、心明眼亮、鬥誌昂揚。1932年緬甸選民推送他到殖民地議會議員當官,1934年再推選他為教育與衛生部長。
    巴莫博士不負眾望,鼓吹為緬甸廣大的窮人效力而創建了貧民黨(又名大刀黨),1937-1939年更上一層樓——被推舉為英屬緬甸總理。巴莫博士乘風破浪、采取“非暴力反英”政策,與英殖民政府“非暴力不合作”地進行對抗周旋;1939年10月,緬甸反英帝統一戰線“緬甸出路組織(Myanmar Htwet Yat Lan Gain)”推舉巴莫博士為主席、“武裝反英派”德欽昂山為總書記、“佛教中間路線”德欽努以及德欽妙、德欽拉波等為重要領導成員。
    緬甸反英帝統一戰線主席巴莫博士鏘鏘要求英國:
    *盡快承認緬甸獨立自主!
    *堅持緬甸有權經公民投票成立緬甸議會!
    *呼籲英國總督交出政權給緬甸議會!
    *到處奔走呼號、教育民眾:“英國人的困難就是我們緬甸人的機會”。
    英國撤離緬甸前夕,緬甸反英帝統一戰線“緬甸出路組織”領導們都被捕入獄。日軍占領緬甸後才全釋放出獄,並全被“禮聘為緬甸獨立政府的元首與部長”。
    1943年3月11日,應日本官方邀請,巴莫總理與昂山國防部長等訪問日本。1943年3月22日,國防部長昂山親自到日本東京接受天皇頒發的三級日升勳章,1944年9月4日,再次在仰光接受日本天皇一級崇高瑰寶勳章。
    在1943年11月的大東亞會議上,巴莫博士表示:“在我們長期的徬徨之中,把我們從荒野中拯救出來的國家,是東洋的領導者日本”。
    緬甸獨立政府總理巴莫、國防部長兼緬軍總司令德欽昂山以及其他部長們隨後發現:掌握實權的其實是各部門的日本顧問,他們僅是傀儡而已。因而個個心生不滿!日積月累的結果——反法西斯思想油然而生!
    
    據BBC最近透露:
    日軍1944年打算罷免緬甸元首兼政府總理巴莫博士,冊立緬甸末代錫袍王(King Thipaw)之孫 Taw Payargyi(下圖:鐸帕亞基與其妻兒)為傀儡緬甸王,就好像中國滿洲末代兒皇帝溥儀——在大東亞共榮圈台前演傀儡戲,幕後日軍乃操縱高手。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貌強


    
    下圖是大東亞共榮圈滿洲國兒皇帝溥儀
    
    


    
     話說“大東亞共榮圈”
    明治維新讓日本崢嶸崛起,一躍而成東方第一強國。甲午戰爭打敗中國以後,東方第一強國日本就開始鼓吹“亞細亞共同體”。
    日本先以“同文同種”口號在20世紀初吞並了朝鮮;20世紀30年代再以“促進同文同種中國實現近代化”口號,吞並滿洲、占領華北、華南、華東;再用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政策繼續滅華、同化全中國。
    豈料中國人民用血肉築起長城進行長年拚死頑抗,1938年在西南大後方開辟滇緬公路,力撐中國抗日戰場,護衛大後方的華僑支援與美英軍事經濟供應——千方百計苟延殘喘。
    於是,1940年日本成立“滇緬路封鎖委員會”,以“拯救淪為西歐殖民地的其他地區亞洲人”為口號,提出了“泛亞細亞主義”(呼應德國法西斯在西方的“歐洲新秩序”)。1940年6月,日本樞密院議長近衛文磨在軍部支持下,在東方高唱“大東亞新秩序”(配合西方德國法西斯的“歐洲新秩序”)。
    1940年7月26日,日本第二屆近衛內閣會議確定“基本國策綱要”,決心接收英國法國荷蘭在亞洲澳洲的殖民地;接著切斷滇越鐵路與滇緬公路——決心扼死中國所有抗日生命線,逼中國乖乖投降做亡國奴。1940年8月1日,日本外相鬆岡洋右首次公開提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緊接著在1941年12月,日本就發動太平洋戰爭,迅速侵占東南亞各國以及印度以東、澳大利亞與新西蘭以北地區,從東南西北團團圍剿中國——關門打狗!
    這邊廂日本切斷越滇鐵路與滇緬公路——扼殺中國抗日力量!
    那邊廂中國聯合美英再開辟史迪威中印公路與駝峰空運航線——想方設法浴火重生。
     綜觀“大東亞共榮圈”:
     第一,日本的殖民地經濟政策,不是以相互合作與發展為目的,而完全為日本軍事侵略與統治服務。日軍和海軍司令部關注的是如何維持殖民統治與軍隊戰鬥力,以及如何替日本國內成功提供各殖民地物資。他們掠奪殖民地糧食和基本物資資源,強要殖民地人民價廉物美地專賣給日本,還僅僅以自己白紙一手印製的空殼銀行券來支付。 
     第二,法西斯日軍比西方殖民主義者更殘酷。大東亞共榮圈的日本殖民政府,以“南京大屠殺”慘劇與日軍“刺刀見紅”,來脅迫當地人民修路建橋、修機場跑道、鋪設鐵路與軍事基地,超10萬名緬甸、馬來亞、印尼勞工與戰俘,餓死病死慘死於緬甸泰國“死亡鐵路”的建設,數百萬的中國人和朝鮮人忍饑挨餓被強拉去煤窯礦山工廠農場軍事基地日夜奴役勞動——慘不忍睹! 
     第三,緬甸、印尼、馬來亞、菲律賓、滿洲國、南京等所設立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傀儡政權——在“獨立”或“建國”以後,其政治經濟金融體係完全由日本“顧問官”一手控製。
     請聽! 
    1943年曾任緬甸獨立政府外交部長兼宣傳部長、1948-1962連任緬甸聯邦總理、1954年和周恩來、印度尼赫魯、印尼蘇加諾、柬埔寨西哈努克等共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吳努(德欽努)——說得多好:
    
    


    
    

/200px-U_Nu_portrait.jpg
    
    *沒有一個國家希望亞洲在白人的支配下自由!
    *也沒有任何國家的國民像日本人一樣,一直誤解是日本在幫助解放亞洲!
    *悲劇就在於日本占領軍的殘無人道,使亞洲人民對日本無法信賴和感謝。
    
     最後讓我們畫龍點睛,使“大東亞共榮圈”的真正目標亮晶晶:
     (1)依靠武力讓資源短缺的日本,獨占中國、朝鮮、東南亞、大洋洲各國,使之成為日本的政治、經濟新殖民體製。
     (2)以南京大屠殺為樣板,燒殺搶掠、奴役壓榨中國與朝鮮人民,同時瘋狂掠奪東南亞各國的石油、橡膠、錫、鐵、鋁等資源。
     (3)占領中國周邊國家,圍剿、扼殺、威逼抱殘守缺、奄奄一息的中國屈膝投降,讓中國人民徹底家破國亡——永做亡國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