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琛
2010年08月02日09:16
1945年6月25日,《聯合國憲章》簽訂。美蘇兩國的並肩作戰埋葬了法西斯,但意識形態的對抗卻使昔日的“盟友”成為冷戰下的“仇敵”。如果說1948年美蘇兩國在歐洲上演的柏林危機還屬於“文戲”,那麽兩年後的1950年,蘇聯為對抗美國,在亞洲的朝鮮導演了一場徹徹底底的“武戲”。 |
1950年10月1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右)為了評估中國出兵參戰的可能性,在威克島與麥克阿瑟進行會晤。他們判斷中國軍隊裝備落後,出兵參戰的“可能性很小”,因而計劃於感恩節(11月23日)前占領全朝鮮。
1950年6月25日淩晨,朝鮮半島大雨滂沱,漢城被霧氣籠罩。這是朝鮮半島梅雨季節裏普通的一天。4時,三八線上,連續升起的信號彈劃過漆黑的夜空,5時,北朝鮮的數千門炮火轟鳴,朝鮮戰爭爆發。動蕩的世界,沒有人會認為亞洲東部地區發生的一場局部戰事 “會對這個半島以外的人們產生什麽影響久遠的後果”,這一天對於朝鮮以外的世界實在是個普通日子。
斯大林想占領日本
1945年6月25日,《聯合國憲章》簽訂。美蘇兩國的並肩作戰埋葬了法西斯,但意識形態的對抗卻使昔日的“盟友”成為冷戰下的“仇敵”。如果說1948年美蘇兩國在歐洲上演的柏林危機還屬於“文戲”,那麽兩年後的1950年,蘇聯為對抗美國,在亞洲的朝鮮導演了一場徹徹底底的“武戲”。
朝鮮半島在李奇微將軍回憶錄中曾被比喻為“從亞洲大陸伸出的一個肥胖的拇指。”這個“肥胖的拇指”最初並沒有成為美蘇兩國爭奪的焦點。1945年8月,蘇聯對日作戰出兵中國東北後,前鋒部隊迅速抵達朝鮮半島中部的開城附近,而此時美軍正在數千公裏以外的衝繩與日軍激戰,無暇顧及朝鮮半島。戰爭形勢的迅速變化迫使美國人不得不首先考慮朝鮮半島的勢力劃分。
正當美國人還在地圖上尋找一條合適的界限時,此刻蘇聯人的腳已經踏在朝鮮的土地上了。美國唯恐蘇聯獨占朝鮮,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接受日軍投降,該線以北為蘇軍對日受降區,該線以南為美軍對日受降區。關於三八線劃界這個倉促的建議,美國人沒想到蘇聯人真的會同意,因為此時朝鮮半島上的蘇聯軍隊已經越過三八線正沿著公路向漢城運動,即使蘇聯提出以37度線甚至更南麵為界,美國也必須從實際出發接受蘇聯的修正方案,但斯大林毫不猶豫地同意了該方案,這一舉動著實讓後來的研究者迷惑不解。
斯大林之所以會同意三八線方案,是因為蘇聯想要以此作為條件換取蘇軍部分占領日本。在斯大林眼中北緯38度線應該向東一直延伸至日本列島,也就說蘇聯人要以朝鮮半島三八線以南地區交換日本本土三八線以北地區。蘇聯放棄占領整個朝鮮半島的機會不過是為了表達與美國“交換”地盤的誠意,或者說是如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但美國鑒於德國分裂的例子,絕不允許蘇聯染指日本,結果蘇聯人既不能實現其直接懲處日本的夙願,又不能借助朝鮮半島保持對日本的威懾。
斯大林承諾在先,即使覺得“吃虧”,也是覆水難收,隻好暫時接受美國獨占日本,兩國共占朝鮮半島的局麵。冷戰格局形成後,美國扶持日本對抗蘇聯的態度日益明顯,杜魯門甚至公開宣稱要以德國和日本來做抵抗蘇聯擴張的堡壘。蘇聯在處理柏林危機中表現得極端被動,為了集中力量對抗美國和西方集團,不得不在亞洲維持一種相對緩和或保守的方針。在遠東地區,蘇聯既要與美國劃分勢力範圍,又要避免直接衝突。
三八線的劃分,埋下了朝鮮民族長期分裂的種子,而且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蘇兩國之間已出現分庭抗禮的趨勢,這顆苦種是必定要發芽的。正是朝鮮半島的分裂使得南北雙方的政治勢力都各自謀劃著以武力統一對方。朝鮮半島上任何風吹草動都足以牽動遙遠的莫斯科和華盛頓的神經。
1948年12月,蘇聯單方麵從北朝鮮撤軍,此舉意在逼迫美國撤軍南朝鮮,同時也為防止“擦槍走火”,避免美蘇在朝鮮半島直接發生對抗。但是在南北半島的分裂的現實下,蘇軍的撤離,隻是暫時避免了美蘇之間在東亞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但美蘇堅持以南北朝鮮為各自勢力範圍的方針,卻無法使雙方對南北朝鮮兩個政權之間的衝突置身事外。
金日成的試探
分裂的種子必然結出戰爭的苦果。蘇軍已經撤出,而美軍尚未撤離的形勢使北朝鮮政府所受到的壓力大增。1948年12月和1949年1月,金日成兩度向蘇聯尋求幫助。然而,蘇聯在歐洲處境被動,斯大林不想進一步在東亞刺激美國人。更何況,這樣做反而授美國人以口實,進一步將美國與南朝鮮的關係同盟化。所以斯大林沒有同意與北朝鮮締結互助條約的請求,而且在軍事援助上也加以限製。
1949年4月中旬,莫斯科方麵從情報中得知,美國準備在5月從朝鮮半島撤軍,而南朝鮮李承晚政權打算在6月對北朝鮮發動大規模進攻,斯大林認為這時不幫助金日成以致丟掉北朝鮮,那麽蘇聯在亞洲將遭受巨大損失。斯大林在給予北朝鮮軍事援助的同時明確建議金日成向中共尋求兵員上的支持。
6月底美軍撤出朝鮮,標誌著“美國在亞洲基本上完成了以收縮力量和防線為特征的戰略調整”。可是,南朝鮮當局卻加緊了軍事挑釁和進攻準備,三八線上的緊張空氣似乎證明進攻已迫在眉睫。到了9月份,蘇聯軍事裝備已運抵北朝鮮,人民軍也迅速擴展到近9萬人,與南朝鮮不相上下,這無疑鼓勵了一心想早日統一朝鮮的金日成,但此時蘇聯的軍事援助主要還是為了加強北朝鮮的防禦力量,而不是為了鼓勵其向南方發起進攻。
麵對來自南方的威脅,此時“兵強馬壯”的金日成已在考慮變被動為主動,他躊躇滿誌地認為這是通過軍事手段實現朝鮮統一的有利時機。9月3日,金日成向蘇聯使館提出了一項主動進攻計劃。由於擔心內戰拖延下去,將在政治上處於不利地位,此時的金日成並不指望能夠以武力迅速統一朝鮮半島,而隻是向蘇聯建議奪取翁津半島和該半島以東大約到開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鮮地區,如果進展順利,則“可以繼續向南方挺進”。
應該說,當時整個亞洲局勢的發展對蘇聯與美國對抗是十分有利的:中國革命已經取得了根本性的勝利,美國軍隊已經撤出朝鮮半島。然而,斯大林還是拒絕了北朝鮮在朝鮮半島采取軍事行動計劃。9月24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討論了朝鮮的局勢認為,“由於目前北朝鮮的武裝力量與南朝鮮相比沒有占絕對的優勢,因此不能不承認,現在進攻南方是完全沒有準備好的,所以從軍事角度看是不允許的。”
與蘇聯對於北朝鮮方麵戰鬥力的保守估計不同,美國對南朝鮮軍隊的情況表現出極大的樂觀,1950年6月8日,美國軍事顧問團羅伯特少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明:“韓國軍隊已達到世界水平。萬一北朝鮮軍隊前來進攻,像以往的事例(翁津、開城事件等)一樣,韓國軍隊有力量將其擊退。”6月12日,美軍軍事顧問團在回答聯合國朝鮮委員會質詢時再次指出如果南朝鮮“萬一受到侵略,韓國軍隊也能夠將其擊退”。
南北雙方的軍力究竟如何呢?蘇軍在撤出朝鮮半島時,留下了3000人的顧問團。北朝鮮軍隊在編製、裝備、訓練及戰術上都按照蘇聯的模式組建。1949年末,北朝鮮隻有4個師的兵力,到戰爭爆發前的1950年6月,兵力增加約2倍。開戰前,北朝鮮軍隊的總兵力為:官兵共13.5萬人,坦克150輛,火炮600門,飛機196架,齊裝滿員的步兵師8個,簡編的步兵師2個,獨立團2個,裝甲旅和裝甲團各1個。此外,還有5個警備旅和國內治安部隊。與二戰時蘇軍部隊的編製相比,北朝鮮步兵師的編製小,並缺少坦克、重炮和補給維修的部隊。但是對比一下南北雙方的軍隊實力,這樣一隻部隊也足夠把對手趕出朝鮮半島了。
為了對付北朝鮮軍隊,美國人也留下了一支“甚至不敢稱之為軍隊的相當可憐的部隊”。南朝鮮軍隊的前身是1946年1月創建的警察部隊,1948年8月才改稱“國防軍”,1950年春,南朝鮮軍隊的總兵力已達到:人員9.8萬人,裝甲車27輛,火炮89門,飛機32架。南朝鮮軍隊擁有所謂“裝甲部隊”不過是由少數偵察車輛和一些半履帶車輛組成。此外在火炮口徑、射程和打擊能力上,北朝鮮軍隊也遠在南朝鮮之上。南朝鮮師裝備的105毫米榴彈炮是二戰時美軍步兵團使用的裝備,其有效射程為6500米,與之相比,北朝鮮師炮兵的122毫米榴彈炮,射程為11700米,同時北朝鮮還擁有76毫米自行火炮,76毫米加農火炮,其射程也遠在南方軍隊之上。在多次的邊境糾紛中,北朝鮮軍隊的炮兵總能在南朝鮮軍隊炮兵的射程之外從容不迫的射擊。
在美國人眼中,這隻部隊“攻則不足,守則有餘”。南朝鮮部隊在編成、裝備上參差不齊,而為了維護國內治安和鎮壓南方各地的遊擊隊,又不得不分兵各處執行任務,訓練嚴重不足。截至1949年底,16個營中完成營一級訓練任務的還不足半數。南朝鮮軍隊沒有重炮,沒有坦克,沒有反坦克武器,也沒有空軍。與北朝鮮的軍隊相比,部署在三八線附近南朝鮮部隊連組織防禦也非常困難,最為重要的是,戰前北朝鮮已經擁有了蘇聯援助的一定數量的T-34坦克,而南朝鮮軍隊不但沒有坦克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反坦克武器。這一點對戰爭爆發初期的戰局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事實上,戰爭爆發前,駐朝鮮的美軍顧問團還認為,“韓國的地形不適於使用坦克”。
戰爭爆發前,李承晚不斷威脅要進行武力“北伐”,不曾想卻讓北朝鮮先發動了 “南伐”。與美國人相比,南朝鮮軍方對雙方的實力以及準備情況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美國不給武器、補給品,南朝鮮就主動要。南朝鮮判斷:“北朝鮮軍隊的兵力為17.5萬人,擁有優勢的炮兵、坦克和空軍,出現萬一的情況很危險。”為此,1949年10月,南朝鮮向美軍軍事顧問團提出了提供193輛M-26型坦克(3個營)的請求。但是,顧問團拒絕了南朝鮮的請求,他們認為:“你們國家的地形、道路網特別是橋梁不適於使用坦克”。在這樣的答複中,情報掌握的不足也暴露出來,尤其是關於北朝鮮軍隊的坦克的情報,此時美軍顧問團也錯誤地估計,“北朝的坦克是舊日軍的,不必擔心”。
評價朝鮮戰爭,我們反複提到一句話,“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進行的一場錯誤的戰爭”。開戰之前,南北雙方都“錯誤”地判斷著對手方,斯大林和金日成錯誤地判斷美國人介入的決心,美國人也錯誤地低估了北朝鮮的作戰能力,在李奇微看來這實在是“真正不可原諒的錯誤”,也因此“使我們(美國)付出了高昂的血的代價”。
力量的均勢一旦被打破,戰爭就不可避免,朝鮮戰爭從1949年就已經進入倒計時狀態。
不確定的夥伴
1949-1950年,東亞大陸的政治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在軍事上節節勝利,已經取得了半壁江山。這時的中共已經對整個亞洲局勢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斯大林對中共政權將來會導向哪一陣營心存疑慮,中蘇結盟並不意味著中蘇之間的關係是牢不可破的。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楊奎鬆指出,“中蘇同盟條約的簽訂,並不意味著新中國就被牢牢地拴在了蘇聯陣營的戰車上”。曆史和現實的種種糾結、恩怨妨礙著中蘇兩國領導人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至少斯大林不會把毛澤東看作一個可靠的同盟者,毛澤東在後來曾談到,斯大林真正開始信任自己,真正相信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者,那是在朝鮮戰爭開始之後,嚴格地說,是在中國決定出兵援朝之後。
根據現有的檔案和研究成果,直到朝鮮戰爭爆發前,中共領導人關注點更多放在國內事務上。建國之初,全國工作的重心已經轉向經濟建設,部隊正準備大規模複員,軍事戰略目標隻剩下台灣。當時中共正在積極準備解放台灣,因此,毛澤東不願意看到在中國北方鄰國發生一場可能導致美國幹涉亞洲事務的戰爭。
中共解放台灣必然借助蘇聯海軍、空軍的支援,這點斯大林心裏十分清楚。早在1949年6-8月中共中央代表團訪蘇期間,毛澤東就特意讓劉少奇將中共解放台灣的計劃轉告斯大林,並尋求蘇聯的軍事援助。斯大林拒絕中共的請求後,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在莫斯科第一次與斯大林會談時,再次婉轉地提出了同樣問題。對於斯大林而言,是幫助中共打台灣還是幫助北朝鮮統一朝鮮半島必須權衡其中利弊得失,以及美國的幹涉程度。斯大林很清楚,盡管美國宣稱安全線不包括台灣和朝鮮,但該政策是以蘇聯不介入為前提。對蘇聯而言,支持朝鮮在陸地作戰和支持中國跨海作戰不可同日而語。中共實施渡海作戰必然需要蘇聯的空軍和海軍支援,而金日成進攻南朝鮮,蘇聯人不必派出地麵部隊協助。因此,統一朝鮮的戰爭,美國人卷入的可能性較小。
後來的事態發展證明蘇聯對美國的判斷出現了嚴重失誤。無論是斯大林還是毛澤東都沒想到美國會如此迅速地介入到朝鮮戰爭當中來。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斯大林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美國的反應。1950年1月12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講話中提到美國的遠東防禦範圍時,是把朝鮮半島排除在外的。顯然艾奇遜的這番話對斯大林的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
曆史進入1950年,朝鮮半島的戰爭步伐一下子加快了。無論是李承晚還是金日成都想通過軍事手段一舉實現朝鮮民族的統一。“戰爭是早晚的事”,美國駐南朝鮮大使約翰·穆喬說。1950年6月25日之前,朝鮮南北雙方沿著三八線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已經持續了一年多,雙方神經都繃得很緊,“說不定就在哪天早上”一次小規模的衝突就會引發戰爭。
金日成一直以來都積極準備以武力統一南方,但他很清楚,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得到莫斯科的首肯和幫助。1949年3月,金日成在訪問莫斯科時,希望說服斯大林加強對北朝鮮的支持,提出以武力解決統一的計劃。3月5日的會談中,斯大林卻沒給出任何承諾,反而認為金日成“沒有必要”進攻南朝鮮,隻有對南朝鮮軍隊進行反擊時才可以越過三八線。雖然斯大林拒絕了金日成,但也建議金日成尋求中國的支持。
根據莫斯科的建議,5月上旬,金日成派勞動黨中央委員、人民軍政治部主任金一作為特使秘密訪問北平,毛澤東向金一表示,一旦情況需要,中國會派兵援助。根據師哲回憶,毛澤東與金一的談話很簡單,不過在會談中毛澤東向北朝鮮表示中國會派兵援助的信息,“我們可以給你們悄悄地增派中國士兵去,都是黑頭發,誰也分不清”。
毛澤東一向主張“槍杆子裏麵出政權”,自然會支持金日成的想法。但他並不同意金日成立即用武力統一朝鮮,他認為“在最近的將來進攻南朝鮮是不現實的”,因為此時中共軍隊主力均已南下,一旦美國幹涉,“不可能迅速地有力地給予支持”。
5月中旬的會談中,金一還與毛澤東商談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師轉屬人民軍後幹部培養以及武器裝備等問題。此時,中共正積極準備解放台灣,顯然朝鮮半島不是毛的關注範圍,但是毛澤東出於國際主義立場和對朝鮮革命的同情、支持,同意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籍士兵回國。當最後一支朝鮮師於4月18日到達元山時,金日成和斯大林在莫斯科已經下決心要進行一場戰爭了。從客觀上講,三個經過戰爭鍛煉的朝鮮師回國,對於金日成在戰爭初期作戰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決不能說明中國領導人當時就參與了戰爭的策劃。
1949年9月下旬,北朝鮮遭到莫斯科的拒絕後,又試圖說服中國支持其武力統一,也同樣遭到了拒絕。至1949年底,中蘇兩國領導人對朝鮮問題保持著一致的立場——不同意金日成立即采取軍事手段解決南北朝鮮的統一問題。
朝蘇的“密謀”
1950年1月19日,斯大林接到蘇聯駐平壤使館的來信,說金日成在一次宴會上再次提出使用武力手段解決朝鮮統一問題,並要求麵見斯大林,但是斯大林遲遲沒有答複。1月31日,斯大林表示同意朝鮮的計劃,並要金日成到莫斯科麵談。
1949年底到1950年初,短短一個月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使斯大林突然改變了主意?根據冷戰史與朝鮮戰爭問題專家沈誌華的研究,他認為正是中蘇同盟的簽訂改變了斯大林對朝鮮半島的政策。中蘇同盟條約迫使蘇聯放棄1945年從國民黨政府手中取得的權益。如果斯大林要維護蘇聯戰後設定的遠東戰略目標,就必須在中國領土之外另有所圖,以彌補由於中蘇新條約的簽訂而在遠東失去的權益,於是莫斯科對朝鮮半島政策的改變就應運而生了。斯大林改變了他對朝鮮半島局勢的政策,把莫斯科一直堅持的防守戰略突然轉變為一種進攻性戰略。
斯大林雖然同意了金日成的軍事計劃,但在朝鮮半島采取軍事行動還必須征得毛澤東的同意。因為就在幾個月前劉少奇秘密訪蘇期間,斯大林曾建議,中共“應當履行對東亞各國革命所承擔的責任”。斯大林反複對金日成強調了兩點:第一,這個計劃必須征求毛澤東的意見,必須得到中共的同意才可以實施,因為毛澤東對東方問題有很深刻的理解;第二,萬一美國進行幹預,蘇聯是不會出麵幫助朝鮮的,那時隻能依靠中國的援助。毛澤東人尚在莫斯科,斯大林已經考慮要在朝鮮半島發動戰爭的問題,但他對正在莫斯科做客的毛澤東卻隻字未提。
1950年3月,根據斯大林的建議,金日成指示朝鮮駐華大使李周淵拜訪毛澤東,提出訪華的要求。3月底,毛澤東估計金日成可能要談進攻南朝鮮的問題,在會見李周淵時指出,“如果已經有了統一朝鮮的具體計劃,那麽會晤必須秘密進行。”但金日成訪華後在5月12日會見蘇聯顧問什特科夫時說毛澤東認為“用和平方式是不能統一朝鮮的,統一朝鮮必須要用武力才行。”事實上,金日成為了取得莫斯科在發動戰爭問題上的同意而謊稱中共支持他采取軍事行動。
5月13日晚,金日成在毛澤東的會談中首先通報了他與斯大林會談的結果。毛澤東對此感到非常意外,因為斯大林不久前還明確表示反對在朝鮮采取軍事行動,他對莫斯科已經為朝鮮開放綠燈表示懷疑,當即中斷會談,派周恩來連夜召見蘇聯大使羅申,給斯大林發電核實金日成的說法。顯然,鑒於金日成所說情況事關重大,中國領導人心有疑惑,故必須要求莫斯科給以證實。
5月14日晚,蘇聯方麵傳來斯大林的電報回複。電文如下:
在與朝鮮同誌的會談中,菲利波夫同誌(斯大林)和他的朋友們提出,鑒於國際形勢已經改變,他們同意朝鮮人關於實現統一的建議。同時補充一點,這個問題最終必須由中國和朝鮮同誌共同解決,如果中國同誌不同意,則應重新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會談詳情可由朝鮮同誌向您講述。
直到這時,斯大林才第一次向中國領導人表明,蘇聯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斯大林的態度已經明朗,毛澤東自然不會扮演一個幹涉者的角色,雖然他也表示不滿,但隻能被迫接受現實,表示同意在解放台灣之前先解決朝鮮的統一問題。
很明顯,統一朝鮮半島當初隻是莫斯科和平壤的主張。對於金日成的具體進攻計劃,毛澤東既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但是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斯大林最後還是把責任推到了毛澤東的身上,麵對蘇聯的壓力,毛澤東不得不接受現實。沈誌華認為,“中國同意金日成的計劃,在很大程度上是勉強的和被動的。”所以毛澤東根本不可能參與金日成的戰爭準備和策劃。
實際上,參照當時的形式,1949年,正是中國革命的決戰時刻,毛澤東顯然無暇顧及朝鮮問題。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又麵臨著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複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以及穩定全國政治局勢的繁重任務。在毛澤東看來大規模戰爭已經不在中國領導人議事日程之中了。1950年6月6日,毛澤東說:“新的世界大戰是能夠製止的。國民黨反動派散布的戰爭謠言是欺騙人民的,是沒有根據的。”就在朝鮮戰爭爆發的前一天,《人民日報》刊登了毛澤東在全國政協第二次會議上的閉幕詞,宣布“戰爭一關,已經基本過去了”。這表明朝鮮戰爭爆發前,中國確實無意對朝鮮衝突進行幹涉和參與。
5月15日,毛澤東再度與金日成會談。他建議朝鮮人民要速戰速決,不要貪圖大城市,而要集中力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如果美國人參戰,那麽中國將會派自己的軍隊幫助朝鮮,而且現在就可以向中朝邊境調去軍隊。在毛澤東看來,既然中國要北朝鮮提供援助,那麽在外交和政治方麵先做好一定準備是必要的。然而,金日成一再保證朝鮮人民軍能依靠自身力量解決朝鮮問題,信心十足的金日成隻需毛澤東點頭同意他的計劃,自認為並不需要中國提供援助, 一方麵“他的一切要求在莫斯科已經得到了滿足”,另一方麵,金日成不希望中國插手朝鮮事務。
毛澤東“被迫”共謀
金日成軍事進攻計劃獲得斯大林同意後,莫斯科就加緊了向北朝鮮的武器供應和其他軍事援助。而整個作戰計劃也是在蘇聯瓦西裏耶夫中將和蘇軍顧問組協助下製定出來的。根據人民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長俞成哲的回憶,5月上旬蘇聯大量調換了在朝鮮人民軍中的蘇聯軍事顧問,用作戰參謀替換了那些以個人名義在朝鮮負責軍事訓練的軍人,並為朝鮮軍隊製訂了“先發製人的進攻作戰計劃”。
5月底,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和蘇聯軍事顧問團聯合向莫斯科報告,朝鮮人民軍向三八線集結的行動已經準備就緒。在金日成的堅持下,軍事行動開始的時間確定在1950年6月25日。接著,莫斯科又接到報告說,按照進攻計劃,朝鮮人民軍每天可推進15-20公裏,預計主要的軍事行動在22-27天之內完成。
由於事前斯大林和金日成對中國封鎖了消息和情報,毛澤東對戰爭的準備過程和具體計劃毫不知情。據一位前北朝鮮高級軍官回憶,在戰爭爆發前,所有蘇聯援助的武器都是從海路,而不是通過中國鐵路運抵朝鮮的,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中國獲知朝鮮的準備工作。以至於朝鮮戰爭爆發的最初消息,毛澤東竟是從外國報紙上得知的。戰爭爆發後第三天,金日成才派一名校官到北京通報情況。毛澤東對此十分不滿,事後對師哲說:“他們是我們的近鄰,戰爭爆發也不和我們商量,現在才來打招呼。”
朝鮮戰爭雖然爆發了,但中國領導人的注意力一時尚未轉移到朝鮮問題上來。6月30日,即美國決定全麵介入朝鮮戰爭的當天,中國頒布了土地改革法,一場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全國範圍內的軍隊複員工作也沒有因戰爭而停止。6月初中共中央七屆三中全會決定,為了爭取財政經濟情況的基本好轉,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保存主力的基礎上,要進行大規模複員。這些情況說明,朝鮮戰爭的爆發並沒有引起中國政府的特別重視。
斯大林對中國一方麵封鎖消息,另一方麵又要求有中國的同意才能發動戰爭,是因為如果戰爭進展順利,即使失去東北,其結果還是可以保證蘇聯在遠東的戰略利益;如果出現危機和困難,則有中國這個盟友來承擔責任,同樣可以實現蘇聯的既定目標。
朝鮮戰爭從“謀劃”到爆發的曆史進程可以概括為:金日成積極策劃戰爭;斯大林參與策劃戰爭;毛澤東接受既成事實;朝、蘇聯合發動進攻。
朝鮮戰爭是莫斯科在亞洲點燃的“一把火”,正是戰後美國在日本占領問題上對蘇聯的排斥,促使斯大林必須將蘇聯的勢力範圍擴大到整個朝鮮半島,以此壓製日本。斯大林等待的“國際形勢”終於在1950年到來,1月,杜魯門和艾奇遜分別就美國安全線範圍做出聲明,這使斯大林判斷美國人不會卷入朝鮮半島問題,遺憾的是他錯誤地估計了美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立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立刻援助南朝鮮。美國卷入朝鮮戰爭,斯大林也把中國拖入了戰場。此時的斯大林對毛澤東和中共應當說還是心存疑慮,雖然中國一再表達盡快出兵的立場,但在“聯合國軍”沒有突破三八線時,斯大林並不願意讓中國插手朝鮮事務,此舉意在防止中國的勢力進入朝鮮半島。正是蘇聯和北朝鮮對戰局的樂觀估計,以及斯大林對中國出兵的猜忌使得中國入朝參戰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在朝鮮戰局急轉直下的緊要關頭,中國在極其不利的條件下毅然出兵朝鮮,而斯大林卻背棄了當初的承諾——出動蘇聯空軍給予援助。斯大林在朝鮮半島點燃的“一把火”,讓別人為其“火中取栗”。中國在朝鮮陷於危難,而蘇聯為難之際,決定出兵著實讓年邁的斯大林很是感動。斯大林開始對毛澤東和中共的有了新的認識。毛澤東曾說:“多少使斯大林相信中國共產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朝鮮戰爭的爆發——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入朝作戰。”
來源:《文史參考》
(責任編輯:張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