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讀書》:越南移民勞工-“裸命”歸去來

(2016-08-16 09:19:41) 下一個
《讀書》:越南移民勞工-“裸命”歸去來
 

     
    《讀書》:越南移民勞工-“裸命”歸去來
(海外的越南勞工。)

全球化時代的流動:離開······再次離開
    
    如果要給我們這個所謂全球化的時代找一個文化模式的關鍵詞,我想一定是流動與遷移。任何一種原生的固有文明傳統,無論是曾經的東亞的鄉土農耕還是中亞的草原遊牧,乃至南太平洋與中非部落民的漁獵或者吉卜賽、薩岡流浪者與西歐的商人,在當下的語境中都麵臨著根本性的遷徙。這種遷徙已經明顯區別於工業革命與大航海時代之前的本能、零星與自然狀態,而成為一種普遍的統攝性社會語法,無論願意還是不願意、自覺還是不自覺,所有人幾乎都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到這種流動的全球性當中。他們離開故園與重歸鄉土,或者再次離開,譜寫著一曲新的歸去來辭。
    
    這種流動最直觀的表現自然體現在人口的移民、身體的移動當中,少數的跨國精英和絕大多數麵目模糊的大眾在支配與被支配的雙重層麵共同營造了跨越民族國家邊界、穿透身份與階級的桎梏、填平高雅與低俗的鴻溝的實踐景觀,其背後提供動力的是資本與商品的蔓延和科學技術帶來的信息傳播。在它們的合力之下,人與物質的遷移行為進而滲透到政治模式、思想觀念、消費意識和審美品位之中,形成了雜糅與混搭、交融與抵抗、同質化與鄉愁式的多元想象的文化格局。
    
    顧玉玲的《回家》是記錄這種文化格局中一個生動案例的作品。與她之前的《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相似,這是一部非虛構的報道文學,隻不過前者的主角是台灣地區的菲律賓移民勞工,《回家》則聚焦於從台灣地區返鄉的越南移民勞工。作為一個社會工作者,顧玉玲來往於中國台灣與越南之間,集中走訪北越的北寧、廣寧、太原、河南、河內、下龍灣等市鎮縣鄉,也涉及南越的芽莊,以親曆的一個個具體勞工生命故事為單元,有機地將社會觀察者的宏觀視野與深度洞察、細膩的女性體驗和共情理解,以及細致入微的人類學民族誌般的深描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文質兼美又富含啟發的文本。它更有意義的地方在於,不僅僅是一個具有認識與娛樂功能的文本,而且帶有教育意味和實踐意義,有著明確的倡導性指歸,從而擺脫了“文學”的狹隘格局,還成為一種可資借鑒與參考的社會學文本。
    
    《讀書》:越南移民勞工-“裸命”歸去來
(顧玉玲著《回家》。)

流向海外的北越勞工:越南農村沒有出路,家再也回不去了
    
    北寧農村的巷弄讓作者想起台灣眷村的無盡蜿蜒:“長巷深處,轉入村子的主要道路,沿途不時可見新屋興建,砂石、混凝土、紅磚塊、長木條、板模與綁鐵,還有花布蒙麵戴鬥笠的工人勞作。老舊的黑瓦農舍間,參差豎立起改建或新修的樓房,三四層樓高的外牆普遍覆以粉黃、粉藍、粉紅、粉綠的水泥漆,頗有幾分童話趣味。”二〇一五年我從中國廣西東興到越南的芒街市沿途做田野調查的時候,所看到的兩國風景樣貌何嚐不是非常的相似,北侖河兩岸“一衣帶水”,中越底層鄉民共處在相似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之中。

    越南近現代以來屢遭戰爭,先後與法、美開戰,但“昨日之戰,已是永不複返的曆史。現在,年輕的越南勞工到全世界打工,飽受奴役。資本與生產全球化的戰爭,不聞硝煙,不見血腥,但傷亡無數,看不到盡頭”。全球的社會結構都變了,在河內這個處處可見西方觀光客的城市,戰爭、革命、英雄、監獄這些過去時代的遺物,已經成為最大的觀光賣點。從一九八六年開始,越南的經濟體製逐漸轉向了資本,金錢與權力結合衍生出官僚腐敗,其窳敗的速度與市場化的速度不相上下。“政府實行‘新合約製度’,采用土地承包責任製,鼓勵農民開墾自有土地,促進稻米產量,在一九八九年就實現了越南糧食自給自足。然而,伴隨著市場經濟而來的,是緊縮的社會保障,及追趕不及的物價上漲。農村的副業愈發蓬勃,人人都搶搭私有化列車掉下來的周邊殘渣,因為車上的位置早就被城裏的人占滿了。農村的窮,一天比一天明顯。愈來愈多的農村父母,辛苦勞累兼副業隻盼將孩子送進都市、脫離農村,在陌生變異的新社會裏,尋找他們無從想象的發展活路。”二〇〇〇至二〇〇八年前,越南經濟飛速發展,年增長率僅次於中國,被譽為亞洲經濟“新小虎”,但在GDP的暗麵是日益過時而衰落的農村經濟與共同體。

    這些北越勞工就是在越南經濟騰飛的二十一世紀初流向台灣地區家政、看護和一些製造性夕陽產業的。“越南經改以來‘優城市、弱農村’的二元政策,導致農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動。生活必需品貴了,肥料貴了,看病貴了,但農產品不值錢;工資要便宜,糧價不能高,米賤傷農,農村沒有出路是國家政策的必然結果。這個經驗,台灣一點也不陌生。”這一切,在後發國家和地區都不陌生。農民要想翻身,不得不離開。大陸的勞工也是從九十年代形成內外部流動的浪潮,新世紀以來尤其在經濟迅猛增長的背景下,向北美、亞洲鄰國、非洲、拉丁美洲遷移。“追求更好的生活,驅動人們奮力向前,但個別條件的差異、整體結構的局限,總擋在前途難以翻越。資源有限的人,向遠方啟程時,總不免顧此失彼,無能穩贏不輸。遷移,未必帶來向上流動的機會,可能隻是擋住一時不再往下掉。未來不可知,明天一直來。”他們是些朱迪思·巴特勒(Judith Butler)所謂的“脆弱不安的生命”,“遷移,尋找更好的出路,是機會,也是冒險”。這是一種求生原欲式的移動,別無他途。這些移民勞工被迫進入到跨國資本體係之中,其公民權利與傳統的國民身份脫鉤,重新按照市場導向的個人競爭力進行再分配,很快陷入精致的治理技術和威權統治之中,在聘用、工作壓榨、逃亡中,權利無法得到保障,淪落為一個阿甘本所說的喪失一切權利的生理意義上的“裸命”。他們一方麵被吸納進利伯維爾場製度之中,另一方麵又被排斥在基本生命的權利之外。雖然“這些漂洋過海的行動者,大多盤算過利害,不是無目的的遷移,也不是被國際局勢推拉的無自主意識的可憐蟲,陷他們於弱勢的,是壓迫結構所構成的不利處境。在重重擠壓中,遷移者即行動者,他們改變環境的勇氣十足,但客觀籌碼何其有限,賭輸者眾。輸了還是要前進,停滯隻能沉淪,踩不到底”。這是沒有回頭路的旅程,家是再也回不去了,無論是物理空間意義上的,還是精神家園意義上的。
    
或壓抑戀情,或步步為營,或無疾而終:情感成了奢侈
    
    那些勞工回家,家園卻已不再。顧玉玲尤其有著性別自覺,她注目的女工,在海外可能遭受性侵、壓榨、無故被扣減遲發工資,回到家後往往麵臨的是家庭破碎、丈夫出軌、子女親情失落。熟人共同體在流動中趨於瓦解,最切身的是倫理格局和情感模式的變遷。知慕少艾的青年因為自知經濟條件不夠而壓抑戀情,世俗化了的女人在感情中步步為營地算計,流落異鄉同病相憐的男女暗生情愫,最終也隻能無疾而終。情感在移動中發生變革,倒未必是被金權異化,而是對於這些人來說,情感過於奢侈——它原本在艱難人生中也不過是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更因為生活的重壓而空間被壓縮到最小。作為社會單元的家庭也有著全麵變形的跡象,回到國內賣彩票的梁雲,在台灣時曾經與來自屏東的泥水工阿義做了一段搭夥夫妻,兒子要結婚時回來,發現老公與女友同居。但她也沒有選擇離婚去找阿義,盡管對方有承諾。因為撫養親情與現實需求怎麽處理都理不清,索性擱置下來,維持現狀。“家庭從來就不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內在既是支離破碎,也是糾結網羅,看似湊合度日,也不是沒有經濟盤算。”在這種委曲求全中,未嚐不是在冰冷現實中一種堅韌的守護。
    
    最為冷峻的是,消費主義觀念由遠方被帶回家鄉。成功與失敗的標準被改變了,或者說單一化了——唯有經濟上獲得富足,具體體現為蓋了華屋美宅,過上像歐美中產階級式的生活才是“成功”的,這給人心帶來的腐蝕性影響無以計量。事實上,這是一種隱形的殖民,不再像早期血與火的肮髒暴力,而是帶著美好生活指標的誘惑,讓人主動地投身其中的新殖民主義。隻是這個世界卻不是操控在大眾的手中,他們不得不遵循資本製度的遊戲規則。他們也在掙紮,隻是這種掙紮如果沒有在社會的結構性層麵有所變革,那麽最終也是不可期的——也許有些極特殊的幸運兒可以“成功”,而絕大多數終將落入難以翻身的境地。就像作者在阿海讀專科的那個郊區大學看到的那極具象征意味的一幕:“操場極小而窄,有人在冬日籃球場孤單地投籃。擦邊球,彈出;再擦邊球,又彈出,再一次,滾出界外了······”原本健壯帥氣、生氣勃勃的文南在上班途中被飛馳的卡車撞傷,從此隻能行走歪斜,但是家人卻無力打職業災難官司,在越南駐台灣地區辦事處人員的見證下,全權委托台灣地區中介公司處理民事賠償,匆匆回國安頓,五年後官司打贏,數十萬元的賠償金竟全部被中介拿走,也無力討回來。

國際組織的勞工研究者:隻是在給自己的履曆加分
    
    那些關心勞工問題的國際組織的工作人員,用一種知識分子式的工作模式關注勞工問題,其實是隔靴搔癢,與真正的需求脫節。比如出生於城市中產家庭的安娜曾在美國進修,她就無法理解人口販運的根本問題不在人販子個體,而是社會製度本身剝奪了原有的公共性,將人民放逐到資本主義的競技場中弱肉強食的結果。她做這個工作隻是在給自己的履曆加分,對移工並無太大意義,這是很多貌似有社會關懷的學者的通病,而阿絨那樣真正的受害者需要的是直接的服務。甚至有時候以保護為名的製度,捆綁的正是最弱勢的人。當然,有意味的是阿絨通過在國際機構的努力和學習,提升了英語能力之後,自己也轉化成一個全球流動的知識分子式研究者與宣講人,在現實生活中反倒刻意疏離了她那些依然掙紮在底層的姐妹們——她們已經不再屬於一個階級。但阿絨那樣的“成功者”實在是少數,結構性問題決定了失敗是絕大多數人事先已經決定了的命運。在抗爭中,擔憂、害怕、焦慮往往會扼殺任何可能性的苗頭。“窮人的短視從來不是抽象理念,而是具體在洪流來襲時僅能攀附眼前可見的任何一根浮木,撐多久算多久。”“放棄是弱勢工人的常態,因為代價無以承擔,因為過往挫敗經驗都在打擊信心。於是一退再退,不敢奢想可以共同撐出一點反擊的條件,更何況是短期居留的移工。相對的,我看見社會上的優勢者多半勇於挑戰,努力有成而更努力,積累加乘的自信與行動力,模塑了這個競爭導向的社會所需要的勤奮模樣,因為勤奮付出了,更認為所有成果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當之無愧。優勝劣敗,弱肉強食,一切更是理所當然。”這是殘忍的馬太效應。

新工人和新窮人聯合起來!
    
    這顯然是製度性之惡,而不能歸結為人性的軟弱與劣根。資本及其支持製度,還會造成底層民眾自身的分化,而分化卻掩蓋或轉移為身份和種族的差異。比如二〇〇七年底金融海嘯席卷世界之時,訂單量大幅減少,工人無班可加,台灣工廠開始放無薪假期,原本合約上的最低基本工資保障單方麵被取消,官方卻默認了這一行為。而工作量銳減之後,由於移民工人更便宜,所以本地工人的機會相應減少,他們認錯目標,把對老板的怒氣發泄到更邊緣的移工身上,而媒體報道勞委會的計劃卻是“裁外勞,救本勞”,似乎工作機會是一增一減可以平衡的,卻轉移了真正的問題是工作總量減少的事實。這是將外來勞工作為替罪羊來掩蓋政府解決失業危機的無能,推波助瀾之下,社會集體氣氛也日益緊繃。這種可悲的事實固然是庸眾的愚昧,卻顯示了另一種與馬克思所期待的全球無產階級聯合的局麵截然相反的局麵:全球無產階級不僅沒有團結,而且日益分崩離析。資本的流動性,造成隨之流動的勞工們某種形成穩固新階級的可能性極其微弱,個人像原子一樣,在莽莽荒原之中踽踽獨行,無枝可依。
    
    但人民卻畢竟不是毫無主動性的原子,它蘊生的自發力量固然盲目,卻有著遠超想象的可能。阿海在異地受傷,從助人與自助的經曆中獲得成長,社會參與帶來思考與行動的改變:人生似乎除了賺錢還可以再多做些什麽,不隻是往上攀爬。譚玉雪一度被欺壓、逃跑、戀愛、相親、被收容、判刑、討薪,“沒料到的事永遠擋在前途,未必好轉,也不見得更糟。條件不足的人,總在意外的風沙中打轉、繞行、找出路,灰頭土臉,苦中作樂,還是要前進”,她在自己的經曆中體悟到“身份再如何卑微、危險,都不能放棄應有的權利”,很有鼓動性。阮金燕也同樣最終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她因為得到社工組織的說明認識到組織與團結的力量,回國後成為業餘勞工聯絡的熱心人,而被公安警惕為策反人員。其實,“海外工作的越南勞工開了眼界、長了見識,返鄉後確實可能帶回無可預期的反對力量,有人對越辦的官僚反彈,有人因緣際會參與街頭抗爭帶來行動反思,這些動能會推向進步還是保守尚不可知,但開放後延伸的思想與言論轉變,勢必回頭衝擊原鄉”。在這個過程中,先行者逐漸意識到一個人單幹出了事很容易悄無聲息地犧牲掉,唯有把人們組織起來,靠團體的力量做事才能長久,這是一種自然生成的朦朧的準工聯主義和民主意識。
    
    這種意識讓我們得以窺見一種新的階級意識誕生的可能。階級的分化組合,在當下尤其體現為新工人和新窮人的出現,新工人即是顧玉玲所寫到的這些離鄉勞工,而新窮人則是高科技時代、消費時代的所謂小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與一般時髦的社會學家研究的“橄欖”型結構組成有所不同的是,中產階級在全球範圍內萎縮,整個社會日益分化為富人和窮人兩大階級。新工人和新窮人都屬於窮人階級,隻是在馬克斯·韋伯式的身份與象征資本式的階層劃分,弱化甚至遮蔽了經濟上極端分化的現實。新窮人往往容易產生一種階級判斷錯覺,以他們引以為豪的象征資本區別於新工人,其實是階級意識的盲視。就像顧玉玲寫到的為數不多的返鄉創業有成的勞工,似乎已經在階級梯隊上上升了,但其實仍然身處於無所不在的資本統治製度之中。這是一種任何有良知和判斷力的知識分子都無法閉目塞聽和罔顧左右的全球現實。
    
    麵對這種現實,倡導新工人與新窮人的聯合可能是打造新的階級自覺,聯合起來改變現狀的出路。就像顧玉玲寫到的洶洶之勢:“看到水淹上來了,每個人莫不是忙於墊高自身位階免遭滅頂,隨人顧性命。但若終究得麵對這水將滿溢淹沒眾人家園,隻有百分之一的人獨占保命的高嶺呢?貧富兩極分化已然代代世襲,個別人的努力攀爬無法讓下一代免遭集體崩壞,眼前拚死墊多墊少的微弱地基也不敵洪流衝擊······也許我們終將看見彼此,側身相互牽引拉拔,穿越地域與種族的邊界,形成有力的橫向集結,改變水流的引道,尋求集體的出水口罷。”“裸命”隻有這樣,才能自我謀求權利和權力,才不至於被大洪水衝為碎沫浮沙。人民、社會與國家的關係也許隻有在底層大眾的團結友愛中,才有可能重新布局。亂世紛擾,低壓逆行,有人追求功成名就,有人尋找安身立命,有人但求苟延殘喘,也有人思謀著突圍。回家的人或者重新離開,謀求別樣的可能,但終歸要回來建設新的家園。(本文發表於2016年8月《讀書》雜誌,原題為《“裸命”歸去來》)

(
3881946 


分享:
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