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宋鴻兵:(有關新絲路??)、轉:

(2016-06-29 11:42:36) 下一個
新絲綢之路顛覆海權時代 
2016-06-25
字號:
 

    一、地緣政治的核心目標是控製貿易通道

    中國在這場地緣政治博弈中,到底是謀求一個怎樣的布局呢?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麽是“地緣政治”。傳統意義上講,就是地理加政治的簡單概念,但是我覺得未來的地緣政治中,應該加入經濟的元素,或者說從經濟角度來看,地緣政治的核心目標就是為了控製貿易的通道,左右財富的流向。比如在敘利亞的問題上,由於其所處的地緣環境非常重要—它恰恰處在波斯灣的油氣向歐洲供給的中轉位置上,是整個中東地區南來北往的油氣輸送管線的樞紐部位,所以這個地區才會引發俄羅斯、美國、伊朗、沙特、土耳其等多國之間的激烈博弈。

    二、中國在地緣戰略中的位置

    中國在地緣戰略中的位置其實並不太妙,如果從經濟模式來講,中國的經濟體係就好像是一個龐大的機器,需要不斷地從世界“吃進”各種能源和原材料,然後“吐出”工業製成品,之後這些中國製造的商品再流入全球市場。

    這樣來看,中國的經濟模式實際上是兩頭都在外,即能源、原材料要靠外部世界供給,生產的商品也要依靠外部市場來消化。所以在這種兩頭在外的模式之下,哪一頭出了問題,經濟體係都會癱瘓。很多人說中國經濟的規模現在接近世界老大了,實際上,在外向經濟的模式下,規模越大,經濟的脆弱性也就越強,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中國經濟的脆弱性也是世界第一。

    三、維持經濟體係運轉的兩個“必要”

    在中國現有的模式下,要想保證經濟體係的正常運轉,有兩個關鍵的工作必須做:一是必須確保能源和原材料的來源以及它的運輸通道不出問題;第二是要保證通向世界市場的通道不出問題。

    我們先看能源輸入的通道,中國有沒有問題呢?問題很嚴重。這就是長期困擾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因為中國的石油、天然氣主要來自中東和非洲,海上運輸必經馬六甲海峽,而馬六甲海峽是一個非常窄的水道,一旦發生戰爭被封鎖的話,就會導致中國的能源進口出現問題。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麽中國經濟的癱瘓是可以掐著秒表按小時來計算的,所以說,這條通道在戰時是完全不安全的。即便是在和平時期,馬六甲海峽的運力也已經達到了滿負荷,再加上海盜猖獗,所以這條通道實際上已經不能承載中國的整體經濟運轉,如果主要能源通道就這麽一條,那麽中國經濟的危險性巨大。這也就是為什麽最近十年以來,中國下了那麽多功夫找其他的通道,就是為了來分攤馬六甲海峽的風險。

    四、“馬六甲困境”的突破:四大能源戰略通道

    環顧中國,除了海上通道以外,十年之內還搞了四個主要的能源戰略通道。

    其中一條是西北通道,這條通道是2004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合作建造的,2009年全線貫通,開始向中國輸油,每年能向中國提供2000萬噸石油。

    第二條是東北通道,這條通道是中國和俄羅斯簽訂的石油供應協議。當年的俄羅斯沒有太把中國市場放在眼裏,他們的眼睛總是往歐洲方向看,覺得那兒的市場大。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整個歐美經濟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此時俄羅斯突然發現,如果他們的市場僅僅依靠歐洲,風險巨大,必須開拓中國市場。所以在那樣一個特定的情況下,中國和俄羅斯采取了貸款換石油的交易方式,也就是由中國出錢,你幫我修管道,然後把石油運到我這兒來,這就是2008年達成的一個重要交易。

    這條管道從俄羅斯一直延伸到中國東北境內,到達大慶,每年能夠向中國提供1500萬噸石油。為什麽要到大慶呢?因為大慶油田是中國最大的油田,而且開發時間比較早,1959年就已經被發現,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大慶油田最大的問題是產能的峰值已經過去,現在的產量在逐漸下滑,以前每年連續穩定產量5000萬噸,現在已經下降到4000萬噸。而且,在過去幾十年中,經過不斷的投資,大慶油田興建了很多大型的煉油設備,如果產量還在減產的話,那麽未來的煉油產能就會麵臨“斷頓”的問題。所以,俄羅斯輸送來的1500萬噸石油正好可以補足原油量,這樣大慶的煉油就不會受到影響。

    除了東北通道之外,中國還開通了一條西南大通道,從緬甸一直到中國的西南,途經昆明,最後抵達重慶。這條大通道最近剛剛打通,每年能夠向中國提供2200萬噸石油。我們可以這樣算一下:西北一條,東北加上西南三條管道一共能夠給中國每年提供5700萬噸石油。

    5700萬噸,這個數字聽起來好像很大,但我們要先有一個概念,中國現在一年要消耗多少石油呢?5億噸!其中3億噸依賴進口,管道輸入才有5700萬噸,在整個的進口比例中,占比不到20%,所以80%的石油還得依靠馬六甲,也就是說,馬六甲困局雖然得到了緩解,但是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就要求中國必須找到新的通道,或者提升油管通過的能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中國的能源安全。

    五、霧霾的根治—四大天然氣通道

    中國的天然氣布局,也是西北、東北、西南和東南四大通道,西北方向就是中國和中亞的天然氣管道,這條管道已經全線貫通了,每年能夠給中國提供33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中國現在一年消耗多少呢?1800億立方米,其中進口600億立方米,也就是說,1/3要靠進口。在進口數量中,西北管線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說,從陸地上來的管道占到了一半。這說明天然氣的供應以及安全性還是有保證的。另外一條就是東北線,東北線是與俄羅斯在2014年簽訂了兩個大協議,現在正在施工。西南線就是中緬的天然氣管道,今年剛剛貫通,但是供氣量比較小,2014年的統計數據大概是30億立方米,還不及西北線的1/10。其他的就是從東南海上走液化天然氣運到中國,這條管線占了小半壁的江山。所以如果將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的大致布局作對比,可以看出天然氣的通道還是比較可靠的,或者說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

    既然西北線是中國最重要的進氣線,那麽這條線是跟誰在合作呢?是土庫曼斯坦。如果看地圖的話,土庫曼斯坦位於中國的西部,但是與中國並不直接接壤,它的油氣管線通過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進入中國的新疆。在這條線路上實際上分成了ABCD四段,到目前為止,ABC三條線已經全線貫通了,每年大約可以給中國提供300多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300多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滿足了中國25個省的使用量,有5億多人直接受益,甚至連香港燒的都是中亞過來的天然氣。

    天然氣有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它屬於真正的清潔能源,幾乎沒有什麽汙染。那麽現在中國的年消費量是多少呢?是1800億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耗量預計要達到4000億立方米,這是什麽概念呢?這意味著會少燒5.3億噸煤,所以對煤的替換作用非常巨大。中國現在一年燒37億噸煤,霧霾問題之所以很難治理,就是因為我們的能源嚴重依靠煤,而隻要燒煤,就會產生大量的硫、二氧化碳以及形成霧霾的種種顆粒。霧霾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由於中國能源結構一次消費的煤占比過大造成的。未來如果中國能夠大量使用中亞輸送的天然氣,霧霾問題就會得到根本性的好轉。

    就目前來說,我們每年的天然氣使用量是1800億立方米,到2020年,要增加到4000億,這中間還差2200億,那麽,缺少的天然氣上哪兒去找呢?在2014年,中國首先與俄羅斯簽訂了兩個大單,總共加在一起,俄羅斯將會陸續給中國每年提供6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將大大緩解中國東北和西北的空氣汙染問題。

    其實,除了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的天然氣之外,中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實際上是土庫曼斯坦,到2020年之後,它仍然將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現在的ABC三條線已經全線貫通,給中國提供了大量天然氣,D線2016年全線貫通,ABCD幾條線加在一起,將會向中國的供應8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這樣一來,2020年之前中國天然氣的新增量,俄羅斯和土庫曼斯坦這兩個國家就扛下了一半,所以這兩個是大主顧。如果從地圖上來看土庫曼斯坦,它地處中亞,靠近裏海,天然氣儲量在全世界排老四,存量是17萬億立方米。如果按照中國2014年進口6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來計算的話,土庫曼斯坦一個國家能夠滿足中國280年的進口需求。當然了,它還不是最大的,俄羅斯是絕對老大,有48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產儲量,如果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中國天然氣的進口,如果按照2014年的數據來計算,可以給中國提供800年。

    六、未來的新絲綢之路戰略

    如果我們把天然氣的四大國—俄羅斯、伊朗、卡塔爾、土庫曼斯坦—加在一起,按照2014年中國的進口量來計算的話,它們可以給中國提供2000年的天然氣,也就是從秦始皇時代開始,一直可以燒到現在。所以中國必須與這四個國家搞好關係,因為它們處在中國的上遊,供應著天然氣,可以說是天然的盟友。在中亞地區,裏海和波斯灣是全球目前已經探明的天然氣存儲量最大的區域,中國的新絲綢之路戰略要麵向歐亞大陸腹地去發展。那裏有中國急需的天然氣、石油等能源。

    七、美國版“新絲綢之路”

    既然中國能看到這一點,那麽其他國家也能看到這一點,比如美國早就發現土庫曼斯坦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所以在2011年就提出了美國版的“新絲綢之路”,就是以阿富汗作為中心,經略整個中亞地區。

    為什麽要在阿富汗經略呢?因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北邊可以擋住俄羅斯勢力南下印度洋的通道,同時還可阻斷伊朗向東前進的道路,還會使中國向中亞發展去接近石油中心區的通道也被切斷,所以美國把阿富汗當成了一個“防火牆”,主要目的是為了阻止中國、俄羅斯和伊朗這三大國在中東形成地緣的合力,如果這三個國家在中亞會合,那對美國的地緣挑戰會非常巨大,這是美國堅決不想看到的。

    那麽,美國的思路是什麽呢?即在中亞地區以阿富汗為中點,把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向南導引,經過阿富汗、巴基斯坦,導引到印度,建設一條南北走向的油氣大動脈。但是這對中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原因很簡單,土庫曼斯坦雖然有很多天然氣,但是它的開發能力是有限的,每年的生產加工能力隻有這麽大,中國已經插進去一根管子了,每年要吸走850億立方米,印度如果也來個很大的“胃口”,也要吸這麽多天然氣,土庫曼斯坦的生產就滿足不了了。所以對中國來說,當然希望中亞的石油天然氣管線全部是東西向,這對中國是最有利的,未來中國連一根管子就可以接入,這是中國最大的戰略需求。但是美國偏不搞東西向,一定要搞南北向,就是因為美國要削弱中國獲得天然氣的能力,所以美國設計的線路從土庫曼斯坦出發、經阿富汗、巴基斯坦,到達印度,這條南北走向的線路在國際上被稱為TATI,即這四個國家的英文首字母。

    如果美國的這條線全線貫通,那將對這幾個主要國家產生什麽影響呢?首先,對中國非常不利。第二,對俄羅斯也極端不利,為什麽呢?因為土庫曼斯坦現在的油氣管道是向中國供應的,剩餘的天然氣是向北並入俄羅斯的天然氣管線網,這樣俄羅斯就可以廉價從土庫曼斯坦購買天然氣,然後高價賣到歐洲,中間賺到很大的差價,但是如果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線往南走,那就意味著資源將會脫離俄羅斯的控製,這對俄羅斯當然是不利的。

    八、地緣博弈與經濟利益

    美國這條管線的設計除了削弱中俄之外,還起到了另外兩個作用,也非常巧妙。第一是拉攏印度,美國可以對印度說,我給你修了一條天然氣管道,你可以得到急缺的能源,經濟就可以發展得更加迅速,這樣你就不要再跟中國和俄羅斯混了,跟我混吧—這就起到了瓦解金磚五國凝聚力的作用。第二個作用,就是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綁在美國的反恐戰車之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是什麽關係呢?巴基斯坦是遜尼派,阿富汗的塔利班也是遜尼派,與沙特的遜尼派同盟。美國之前希望巴基斯坦出兵去打擊塔利班,巴基斯坦沒有太大的動力,道理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是遜尼派,這就好比“伊斯蘭國”崛起之後,土耳其為什麽不出兵去鎮壓呢?因為土耳其是遜尼派,“伊斯蘭國”也是遜尼派,畢竟是一個體係的。所以,巴基斯坦以及土耳其,對塔利班也好,對“伊斯蘭國”也好,都是出工不出力,反恐並不動真格的。美國希望這條管道貫穿之後,土庫曼斯坦位於最上遊,天然氣的產出首先經過阿富汗,然後經過巴基斯坦,換句話說,阿富汗如果發生了亂子,那麽巴基斯坦也得不到天然氣,就會損失經濟效益。因此,未來為了自身的利益,巴基斯坦反恐就會更積極一些。

    美國的這個策略非常高明,通過這條管線,第一,削弱了中國的天然氣供應;第二,削弱俄羅斯對全球天然氣的總體控製力,打擊了普京的能源戰略;第三,拉攏了印度;第四,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捆綁在了一起,讓巴基斯坦成為反恐的急先鋒。

    但是這條管道到現在為止沒有建成,原因是什麽呢?就是因為阿富汗地區的塔利班太猖獗,美國十幾年硬是沒有搞定塔利班,管道沒法修,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急缺能源供應的國家就等不及了,這條管道不通過來,他們就燒不上天然氣,國家的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很大製約。這樣一來,就逼著他們找其他的出路,這就是世界天然氣儲備第二大國—伊朗。

    伊朗最大的天然氣田是波斯灣中部的南帕爾斯氣田,如果從伊朗的南帕爾斯修一條管道,走東西向,橫穿巴基斯坦,然後再到印度,這條管線不僅是距離近,而且安全性強,完美地符合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需求。但是由於它是東西走向,美國當然堅決反對。因為這條管子最後如果跟中國連在了一起,通過巴基斯坦連到了中國的喀什,地緣局麵就會發生變化,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及俄羅斯的利益就全部攪在一起了。為什麽這事跟俄羅斯有關係?因為伊朗本身想修一條伊斯蘭管道,把南帕爾斯的天然氣通過伊拉克、敘利亞賣到歐洲去,如果這條線到了歐洲,那在歐洲就與俄羅斯形成了競爭,伊朗可是個強勁的對手。如果伊朗的天然氣往東走,那俄羅斯會很高興,相當於俄羅斯的天然氣在歐洲市場上少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所以俄羅斯是非常支持這件事的。中國也支持,俄羅斯也支持。但這件事情是美國絕對不想看到的。這幾個大國攪在一起,在中亞將會形成一個地緣合力,那美國還怎麽領導中亞這些國家?它在阿富汗豈不成了一個非常孤立的據點?它就不能發揮地緣影響力了。因此,美國必須阻止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線搞的東西線。

    九、“五英”戰呂布

    對中國而言,最理想的局麵是在裏海和波斯灣之間的所有天然氣和石油管線都為東西向,這樣的話,中國就可以很方便地將油氣導入新疆,再從新疆通過西氣東送的管線輻射內地,這是中國最希望看到的局麵。但是美國堅持南北走向,削弱中國未來獲得中亞天然氣的能力。如果土庫曼斯坦修南北走向的管線到達印度或者印度洋的話,那麽大量的天然氣資源將會通過印度洋被轉賣到歐洲去,或者供應世界其他市場,中國就得不到這些資源了。這就好比一個水泵,它的產水能力是有限的,結果中國也插根管子,印度也要插根管子,其他國家都要插管子進去,大家都拚命吸,這個水泵產水量就會不足。

    所以在中亞的天然氣和石油管線上,就形成了兩大對立的陣營,中國、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印度這五個國家站到了一條戰線上,都想盡快地把橫線,即伊朗到巴基斯坦、印度這條東西線修好。美國則是一對五,古時候說三英戰呂布,現在是“五英”戰呂布,美國堅持要搞南北走向的管線,雙方爭執不下。圍繞著天然氣管道的走向,在中亞爆發了一場大國之間能源戰略的激烈博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