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納蘭:穿插迂回戰術的經典——中印邊界滋味反擊戰東線戰

(2013-08-04 22:49:58) 下一個
字號:T|T2013-07-15 16:17:1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納蘭 我要評論(0) 點擊:65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成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與占有絕對優勢的敵人作戰。為了在戰爭中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解放軍需要運用巧妙的戰術安排,來在一定時間、一定空間的戰場環境中,對敵實現相對的戰場優勢,為了達成這個戰役目的,穿插迂回戰術就成了解放軍的殺手鐧,並且隨著人民軍隊的成長,這一戰術日益成熟,解放軍以劉伯承、粟裕為代表的著名將領也無一不是運用穿插迂回戰術的大師。1962年發生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東線戰役就是一次教科書般的運用穿插迂回戰術的勝利。 克節朗——紙做的防線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印度一直不斷蠶食我邊境領土,1962年9月8日中國軍隊進駐自1959年11月單方麵撤退的克節朗河地區,與此同時印第7旅從達旺徒步向克節朗河附近開進,不到十天,出現了印軍向我軍挑釁事件。至此,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東線戰役拉開了帷幕。 9月8日,印軍第7旅自達旺向克節朗地區前進。10月6日,印軍第7旅在克節朗河集結完畢。克節朗,位於中印邊界東段西藏南部地區,在該地區印軍共部署第7旅3000餘人。此時在克節朗,在印軍對麵的是我軍第52師組成的藏字419部隊、第11師一部和山南軍分區一部加上炮兵工兵各一部兵力1萬餘人。 根據總參謀部指示,我軍於10月11日在克節朗河北岸集結完畢,待機行事。10月18日,我軍戰役準備就緒,開始向敵軍實施炮火佯動。10月19日,我軍戰役準備抵達頂點,當夜開始戰役行動。 克節朗地區是一個河穀的地形:西側是不丹的群山,北麵是塔格拉山脊,克節朗河在由西向東流過1號橋後突然來了一個90度的大拐彎。類似於一個三角形,整個地區戰役機動空間很小。印軍部隊按照背山麵水,前重後輕,寬正麵,淺縱深,呈“丁”字形進行了部署。印軍的部署多以連(或加強連)為單位分散配置,組成支撐點式的環形據點。點與點之間間隙較大,缺乏戰術協同和火力聯係。火力組織上重視正麵,忽視側後。印軍麵前的克節朗河是一條極易徒步涉水而過的小溪流,根本無險可守。在印軍簡單粗糙沒有縱深可言的部署下,麵對精於穿插迂回作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條防線無異於一條紙做的防線。 久經戰陣的解放軍指揮官張國華中將很快發現了敵人部署上的漏洞,他計劃兵分三路,中路主攻部隊4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將集中突破第2拉其普特營的陣地爾後快速向縱深發展,直接威脅第7旅指揮部;東西路均為輔攻部隊,西路部隊渡過克節朗河快速向章多穿插,切割印軍廓爾喀步槍營;東路渡過克節朗河彎曲部後沿河西岸南下,對第7旅右後方實施深遠穿插,防止印軍後撤至達旺。 西藏邊防部隊於10月20日7點30分發起克節朗反擊作戰,實施主要突擊的右翼部隊在槍等、卡龍之間強渡冰冷刺骨的克節朗河,向槍等、卡龍、扯冬、絨不丟的入侵印軍進行反擊。指戰員們冒著槍林彈雨,互相掩護,交錯前進,與印軍展開激戰。到上午9點30分,我軍整建製全殲第2拉其普特營,突破印軍中央防線;8點44分時,我軍側翼部隊也已攻克印軍防線右翼卡龍;13點30分,我軍向印軍防線左翼章多發起攻擊;14點50分我穿插迂回部隊切斷印軍退路;印第7旅已成甕中之鱉。由於我軍巧妙的穿插迂回戰術,印軍在沒弄清我軍突擊方向之前就被我軍部隊擊潰,越過“麥克馬洪線”的印軍第7旅在我軍發起攻擊一天後被我軍全部殲滅。印軍被擊潰的部隊失去戰鬥能力,部隊建製被打亂,上下級之間指揮中斷,殘敵分散逃入周圍的原始森林。我軍於10月25日收複藏南重鎮達旺,完成第一階段戰役目的。 印軍在遭遇克節朗失利後並不吸取教訓,反而更加積極地準備與中國決一死戰。11月6日,經過一段時間準備的印軍在中印邊境最東段的瓦弄地區向我軍發起進攻,被昌都軍分區部隊擊退,由此拉開了瓦弄之戰的序幕。 瓦弄反擊戰——重現腰斬七軍 瓦弄,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以北,印軍在此部署的是第11旅,下轄4個步兵營、2 個炮兵連及旅部勤務分隊,共1800—2100 人。印軍麵對的是剛剛從四川緊急入藏的我54軍130師和昌都軍分區部隊。 11月16日拂曉,戰鬥打響之後,我軍以1個團向瓦弄印軍左翼實施迂回包圍,打了一個漂亮的“勾拳”。以1個團又1個營分別向瓦弄紮公、曲子紮公反擊,居高臨下,直插瓦弄,以4個連從察隅河以東反擊,分割殲滅瓦弄地區之敵。130師采用多路突破、多層次、多方向的穿插迂回,使得印軍提前修建的堅固的堡壘沒有擋住我軍的猛烈進攻。印軍11旅旅長等人見勢不妙,懼我全殲,即下令全線撤退,16日13點印軍11旅旅長乘直升機倉惶逃跑,部隊大部潰散。16日黃昏,處於穿插道路上關鍵點的印軍07高地被我攻克。16日17時許,中國邊防部隊進占瓦弄。我部進駐瓦弄後,主力轉入搜剿,一部乘勝向南追殲,至20日,我軍瓦弄地區反擊戰勝利結束,我軍逼近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追擊部隊奉命停止追擊,就地轉入搜剿。瓦弄之戰,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 此役與克節朗戰役相比,雖然印軍構築了堅固的防線,但我軍依靠在敵人兵力和火力結合部的成功穿插,使敵各火力點被分割包圍,多層次地迂回包抄了敵人的退路,使得敵人軍心動搖,從而像克節朗戰役一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擊潰了印軍。 飛兵貝利小道 在瓦弄戰役還在進行的同時,在中印邊境東段的西線,我軍正在策劃的西山口—邦迪拉戰役安排了一個更大膽的、更有挑戰性的穿插行動。 喜馬拉雅山南麓由南向北的通道多為兩山夾一穀的地形,公路多在山穀之中,麵對這種地形,印軍想當然地以為我軍必然將沿山穀推進,從而在西山口至邦迪拉沿線,以“一字長蛇陣”的方式依次部署了第62旅、65旅、48旅和67旅這4個旅共1.2萬人。這種首尾相距100多公裏的部署使得印軍首尾無法相顧,各部之間間隙極大,對於擅長穿插迂回戰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無異於送到嘴邊的肥肉。遠在北京的劉伯承元帥將印軍的部署特點歸納為“銅頭、錫尾、背緊、腹鬆”。 在當地藏民的指點下,解放軍發現了一條直插德讓宗和邦迪拉之間的小道——貝利小道。有趣的是,這條小道正是為英國麥克馬洪劃定“麥克馬洪線”而勘察地形的探險家貝利發現的。11月10日,11師組織了一支1500人的穿插部隊,經過6天5夜的艱苦行軍,翻越海拔4870米的山口,於11月17日神兵天降般在印軍的長蛇陣中打下了一個楔子。11月18日戰役打響,我軍北麵的55師進攻西山口,在我軍的南北夾擊下,印軍在西山口的62旅和德讓宗的65旅在一天之內就被擊潰,我軍於19日15點攻克邦迪拉,之後我軍迅速向南追擊逃軍,與印軍48旅相遇,我軍擊潰印軍48旅,至11月22日,我軍已進至吉莫山口、查庫、鷹窠山口,達成預設戰役目的。 西山口—邦迪拉戰役之後,印度大批失去組織和指揮的潰軍紛紛湧向印度境內提斯浦爾渡口。印軍軍官中不乏有人曾在朝鮮戰爭中作為中立國的代表參加過朝鮮停戰的調停工作,並因此與誌願軍很多高級將領相識。但這些人卻沒有好好學習一下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取得勝利的經驗。除了人心向背和士氣等因素,堪稱藝術傑作的穿插迂回戰術無疑也是重要的原因。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來擅長謀略,隨著兵力投送方式和火力投送方式的多元化,作為解放軍的光榮傳統之一,穿插迂回戰術必將展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