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索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

(2014-01-03 17:19:12) 下一個
      前幾天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那是一個意外簡樸的婚禮,基本上沒有什麽裝飾, 食物也隻有少量的餅幹和cup cake。事後得知這個婚禮竟然是由新娘本人,一個剛剛成年的大三的學生自費承擔的......並且我還了解到新娘的父母其實收入頗豐,家道是很殷實的,他們並不缺給女兒辦婚禮的錢。但是他家有特殊的家規,早在孩子八年級的時候,孩子就需要自己承擔自己的日用品和生活雜費的開支直到成年。但是這家的孩子似乎非常爭氣。不僅小小年紀就能承擔自己的生活費用,卻還品學兼優,最終以全額獎學金上大學。由此聯想到另外一個朋友, 她家也有類似的家規,小女孩從小就開始存錢,供自己的日常開支,並且還要自己承擔上大學的費用,但那個女孩卻出落的各方麵近乎完美。
      這種觸動極大的啟發了我,想到自家孩子, 十六七歲了仍然整天怎樣一個“玩”字了得!生活得無憂無慮,對自己沒有任何要求,對未來也沒有規劃。這些年來,
作為她的母親, 我是怎樣一個“愁”字了得,用盡各種方法, 諄諄善誘,千方百計想讓她明白真實的生活是怎樣一回事,付出和回報的關係等等,一心企圖通過言傳身教讓她增加對未來的責任感和成熟度,真可謂機關算盡, 但是,結果卻總是收效甚微。
      這些年來,屢試屢敗,孩子似乎已煉就了百毒不侵之身,而且總是在戰略上更勝我一籌。眼看著她一天天長大,情商卻總是停滯不前,數年的勸導和溝通似乎根本不能讓她醒悟過來,鼓勵和懲罰也無法延續效果。與其通過勸說和誘導來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不如直接把生活的責任放在她的肩上,到了懸崖勒馬的時候了。現實應該遠比語言來得更有力量,聯想到我們熟知的幾位世界首富, 他們把畢生的財富捐獻給全人類而不是自己的子女,他們是用一種更聰明的方式在逼迫自己的孩子成人,他們其實是真心為自己的孩子好啊!任何人,隻有脫離了對於父母或者是對財富的依賴,才可能真正的成熟起來。
      我於是開始製定規則,決定以一個月為一個周期。如果在這一個月內學業和生活等方麵達到我們設定的要求, 我們將一如概往的支付她的各項生活和學習費用。如果達不到要求,下一個月的費用則需要她自己去想法子支付。對於在公立學校上學的孩子來說,每個月的雜費不是很多卻也夠難為她的,午餐費,交通費,手機費,各項雜費。試驗就從這個學期第一天開始。本學期共計四個半月。我們將每個月底根據數據(本月學習成績, 做家務情況, 待人處事等等)來進行評估。建立專用日曆記錄每一次的數據和費用支付情況。這個試驗貴在堅持, 很多事情往往開始容易執行,往往時間一長就被淡化或遺忘掉了,但是此舉事關孩子的前途和未來,切不可吊以輕心。為慎重起見, 我意將此項目納入我的education research program, 希望通過幾個月的數據收集,最後能分析整理成一個的關於青少年教育的research report. 通過這個培養青少年責任感試驗,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和培養其承擔後果的能力,此舉同樣能讓孩子18歲以後的獨立自主之路能有一個過渡適應期
      作為母親我屬於較為晚熟愚鈍之類的,對於教育孩子,常常要化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才能明白一件對於他人是簡單明了的事兒。這世上有很多天姿聰穎的媽媽, 她們能自然而然的,駕輕就熟的就明白育兒之道,輕輕鬆鬆就將孩子培養成才。愚鈍如我輩,直到孩子十六七歲了。仍然雲裏霧裏的不知所以,探索路上跌跌撞撞的,讓同輩們見笑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eaf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ancho2008' 的評論 : 是嗬,父母有智慧,兒女就會出色。望塵莫及嗬,唯有仰望。
rancho2008 回複 悄悄話 昨晚剛參加一個聚餐,有一家極其富裕的人家,女兒拿全獎去非藤校,然後自己貸款讀完醫學院,沒用家裏一分錢,更吃驚的是女兒多年來每天會記住給家裏打電話,並記住家中各親友的生日等,醫學院畢業後更是每月給家中寄錢。要知道這家人家極其富裕,教養出如此懂事的孩子這才是真正令人吃驚的呢。 
Leaf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wo2J' 的評論 : 謝謝。
two2J 回複 悄悄話 讚好文!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