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白馬山戰役和“打不過別人就說自己主動轉進,那是國軍的傳統。”

(2013-07-10 18:13:59) 下一個


關於白馬山戰役的文章網上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觀點也不少,跟文學城兵壇這裏無關的我就不討論了,我這裏隻討論-pta-的評論:“打不過別人就說自己主動轉進,那是國軍的傳統。還不如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失誤,真丟臉!”這是-pta-回複-北京哥兒們-的《鑒於有人點評白馬山戰役,本人去自學了一下,把百科百度的介紹轉來 》的。

還請參考-北京哥兒們的《 維基百科上同樣這樣介紹,不懂韓文,不知哪裏是正宗,日本人的記錄是怎樣的?

我隻抄一段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一段:

“During ten days of battle, the hill would change hands 24 times after repeated attacks and counterattacks for its possession. It was one of the most intense position-grasping battle for a small hill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Korean War. Afterwards, Baengma-goji looked like a threadbare white horse, thence its name of Baengma, meaning a white horse.”

鏈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White_Horse

大家看到了,在十天的戰鬥裏山頭24次易手,因此,我個人作為一個從來都沒打過仗的人的看法是“關鍵看是不是必爭之地,準確的說應該是誌願軍司令部是否認為那是必爭之地,自從土共在毛主席領導以後,共軍就是不計一城一池的得失,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對某場戰役的看法由政治立場決定也很自然”,也就是說屁股決定腦子。

再說了,誌願軍還是出國作戰,如果不是必爭之地,不要以為誌願軍會把朝鮮土地當中國土地一樣寸土必爭,為了朝鮮的土地跟南韓棒子拚命,有木有?

不要拿國內作戰的標準用到出國作戰上,跟老中大家都知道的常識老中會為台灣跟美軍拚命,而美軍絕對不會為台灣跟共軍拚命,有木有?

因此,-pta-,白馬山戰役跟“打不過別人就說自己主動轉進,那是國軍的傳統”沒關係,因為國軍丟的是中國自己的土地,因為白馬山不是中國自己的土地,所以不可以要求誌願軍把朝鮮的土地當作中國土地來對待,對吧?

來吧,-pta-,用你自己的話說就是“還不如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失誤,真丟臉!”

-pta-,還是用你自己的話,我不知道“許多網友也有類似毛病”,我隻知道你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