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耶穌的目的應該是幫助社會底層的人們

(2013-07-10 06:03:17) 下一個


社會底層的人們同時又是愚昧,愚昧是普遍現象,愚昧當然是普世的。

人類也是從動物過來的,所以,愚昧是普世的,對應的,幫助愚昧的方法也就大同小異了。

佛陀和耶穌的目的是幫助社會底層,因此,佛陀和耶穌的理念大體一致,但是,佛陀和耶穌的方法大相徑庭,原因是佛陀是原創,是自由的獨立的對社會和自然的觀察的結果,差不多是無中生有,而耶穌是在猶太教的基礎上,是有約束的,不自由的,非獨立的,猶太教的變種,或者叫轉貼猶太教。

孔子的目的不是幫助當時的中國社會底層,恰恰相反,複周禮是幫助當時中國的社會的上層,因此,孔子跟佛陀和耶穌的理念大相徑庭,但是,孔子找到的實現他的目的的力量是當時中國社會的相對低的社會層次,不過不是底層,因為盜蹠和後來的陳勝吳廣幫助的才是底層,孔子找到的是當時不可以有教育的相對低的社會層次,用後來的語言就是中國地主階級,孔子給不可以有教育的早期中國的地主階級帶來了教育,所以,孔子是中國地主階級的老師,這就是為什麽後來的中國地主階級叫他為至聖先師的原因。

孔子跟佛陀和耶穌都是朝著他們所處社會的下層,這是他們的共同點,因此,他們都是行天道的,也就是老子說的“天之道 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 則不然 損不足以奉有餘。”可見,老子在他仨兒之上,說神仙。

但是,孔子走的不太下,因為他隻到中國的早期地主階級,佛陀和耶穌走的最下,到了賤民和妓女等等等等。

社會結構永遠都是金字塔形,所以,佛陀和耶穌的市場最大,孔子的市場雖然比佛陀和耶穌小,也比當時的周朝的遺老遺少貴族們大。

無論如何,也就是說有沒有聖人幫忙,“天之道 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 則不然 損不足以奉有餘。”愚昧逐漸消除,這就是說佛陀和耶穌的市場逐漸消除,愚昧逐漸消除就是知識逐漸普及,因為知識不可能普及到平均,因此,孔子的市場永存。

或者說,孔子的市場存在直到知識普及到平均的那一天,比如說技術發展到可以幾秒鍾就把人類圖書館輸入到人腦的地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