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博物館自從2014年10月重新開業以來,一直人滿為患。連網上預約都須提前數日,而且要精確到入館時間以便管理人流。
二月的一個星期天下午。巴黎少有的寒風肆虐天氣。博物館院內的長隊有增無減,這些巴黎人或巴黎過客寧願在寒風佇立兩個多小時,去一睹大師的傑作。
博物館從地下一層到地上三層共37個展廳展出300多件繪畫雕塑及手工製品。
畢加索崇尚立體主義,他的抽象畫主觀表現出的太陽光是螺旋狀照射的,不同於客觀世界的光沿直線傳播。他用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以碎片型態來展現目標。
畢加索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選為自己的風格。他的才能在於,他的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
進入展廳,放眼望去,最多的就是女人畫像。有人評說,是他的八個女人造就了畢加索,畢加索卻將他的八個女人通通毀滅。其實大師的情感和創作,除了他本人和他各個時期所愛的女人,沒有第三個人真正明白。而他的畫作,隨著年齡的増長及風格的形成,抽象和立體的元素越來越鮮明。
三個多小時在大師的藝術海洋裏熏陶。臨了,我隻想說,他的女人,我永遠不懂,但我會懷著敬仰之心去欣賞,去嚐試解讀。
欣賞之前,先梳理一下他的情感脈絡,是這八位女子成就了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
Fernande Olivier (1881-1966),7 年情史 (1904-1912)
Eva Gouel (1885-1915) ,?年情史
Olga Khokhlova (1891-1955),第一任妻子,10 年情史(1917-1927)
Marie-Thérèse Walter (1909-1977), 9 年情史 (1927-1936)
Dora Maar (1907 -1997), 8 年情史 (1936-1944)
Françoise Gilot (née en 1921),8 年情史 (1943-1951)
Genevieve Laporte (née en 1927), 2 年情史 (1951-1953)
Jacqueline Roque (1926 -1986).,第二任妻子,20 年情史(1953-1973)
以下為他的女人們的畫像。
Olga畫像(1917):這是唯一一幅比較"寫實"畫像。畫中是他的首任妻子,俄羅斯巴蕾舞演員Olga。 畫作完成於1917,是他們婚前的時光。
這是另一幅Olga的畫像,寫實成份己淡去,立體畫風初顯端倪。
1929年的這幅「坐在長椅上的女人」,隱約可以看出人形,尤其突出刻畫女性特征的胸和腹部,讓人不可忽視。立體畫風不甚明朗,但人體被抽象成了瘦弱的線條。綠牆紅椅的搭配,大膽而沒有邏輯。
「坐在紅椅子上的裸婦」(1932):女性身體己經被抽象成七個幾何圖形,背景昏暗,紅椅跳眼,層次分明,立體感強。
「Marie-Thérèse畫像」作於1932:他的另一個女人的畫像。她的容貌根本無從與真實重疊,但豐富的色彩,讓人們看到畫家翻湧的激情。對他的女人,他從來都不吝嗇色彩。她在17歲時與45歲的畫家相遇。這幅畫裏的她正值23歲妙齡,五顏六色正是青春的色彩,而破碎立體的組合,讓她顯得神秘美麗。
這幅「Dora Maar畫像」作於1937。也是一幅坐著的畫像。但與上一幅相比,色彩沉穩,線條簡潔,突顯出人物性格的雋異,畫風更趨成熟老道。Dora和畢加索一起生活近8年,其間他還與Marie-Thérèse藕斷絲連, 是一段名副其實的三人感情世界。
最後還是想說,他的女人,我也許永遠也不會懂。但因為不懂,所以想象。因為想象,所以豐富。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懂得女人就看懂了整個世界,是這麽說的嗎?
三八節祝女士們節日快樂!
畢加索的畸形塗抹據說是出自“第四維”。四維本來就是數學、物理上的捏造,憑得就是人的想象。
比加索,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as an teenage , he already was a master of sketch.
he was master of color. he was classical train artist, but he started the cubism, another co-founder Georage Braque only contribute to this style. picasso can do anything in master's quality.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he went back to 古典主義, his work could well comparing with the master of ancient Greek and 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