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挺進東北(4)

(2014-11-18 13:01:18) 下一個

《和戰之間》節選
 田玄

密使延安匯報

盡管此時具有遠見卓識並且棋高一著的毛澤東等中共領袖大膽作出了一係列經營東北的舉措,但東北和蘇聯政府及紅軍的實際情況究竟怎樣?蘇軍對於中共進入東北後究竟持什麽態度?已在重慶的毛澤東和周恩來以及在延安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中共中央領導人並不十分清楚,因此亟待進一步獲取上述方麵的新的情報。

為了了解東北情況,此時中共膠東區黨委即已派日其恩、鄒大鵬率領一個連100餘人帶電台渡海到遼東半島進行戰略偵察,於8 月30日攻占莊河縣城,發現當時蘇軍隻占領少數大中城市,廣大鄉村和中小城鎮均未占領。呂、鄒立即將這些情況報告山東軍區並轉報給中共中央。

但是僅僅靠上述情報仍解決不了問題,中共中央對部署大規模行動仍有顧慮。

9 月11日,先期到達東北大連同蘇聯紅軍取得非正式聯絡的中共膠東區黨委的呂易來電,報告他們到達東北後的情形。盡管蘇方並沒有允諾中共領導的軍隊進入東北的大城市和要道,但具有過人眼光的劉少奇仍決定加大進軍力度。他當天向毛澤東報告說:膠東區黨委派呂易率一排武裝乘汽船到大連與紅軍聯係,現已返回,紅軍某少將與之非正式接頭。據稱我在鄉村活動,紅軍不加幹涉,在大城市組織非武裝之團體亦可。現紅軍隻控製大城市及要道,鄉村及內地小城市相當混亂,偽組織有的等待交待,有的畏罪逃跑,有的小城市被土匪占領,群眾情緒極高,自動毆打日人,並有自發組織。我在東北之抗日同盟會員,有大作用及活動。我一排武裝在大連登陸後,一經號召便有數百人參加工作。從膠東去東北,水路甚便。亦甚安全,部隊過海船隻亦不成問題。膠東已決定派兩個營及百餘於部即去東北。我們根據上述情況,已電山東抽調四個師十二個團共二萬五千至三萬人,由蕭華率領即日分散進入東北;並已電華北各地去東北幹部即日集中起程。

為適應這一部署,劉少奇向毛澤東建議派一個“有名的軍事指揮員”和一名“最高負責人到東北去領導。”

經過幾次電報來往磋商,9 月13日,中共中央和劉少奇初步擬議彭真、康生和程子華前去東北,“組織東北中央局,以彭為書記,以便迅速開展東北工作”。當天深夜,毛澤東和周恩來複電同意。至此,中共中央的工作重心在相當程度上轉向了東北。

是時由於中共抗日軍隊進入沈陽並接收一些城市的活動,引起了國民黨政府的恐慌和美、英等國的關注。國民黨政府強烈指責蘇聯政府違反中蘇條約規定,並再三提出抗議,美國和英國則在外交上不斷向蘇聯施加壓力。在緊迫而又關鍵的複雜形勢下,駐東北的蘇軍遠東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經請示蘇共中央,決定派代表赴延安與中共中央取得聯係,這就順應了中共中央控製東北和掌握東北所急需情報的需要。

9 月14日,先期進入東北收複山海關和錦州等地後迅速自行進入沈陽的八路軍冀熱遼軍區第16軍分區司令員曾克林經冀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運昌的批準,陪同蘇軍駐東北的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的全權代表蘇軍上校衛斯別夫(中共中央文電中譯成貝魯羅索夫中校)以及蘇軍中校副官謝德明,乘蘇軍運輸機從沈陽直飛延安。

14日上午,衛斯別夫、曾克林一行飛抵延安。飛機在延安東關機場著落後,受到了熟悉俄語的楊尚昆、伍修權的迎接。

朱德作為中國共產黨抗日軍隊的總司令在王家坪總部會見了蘇軍代表。陪同的還有伍修權。雙方進行了認真的談判。蘇軍代表奉命轉達蘇方意見,為履行(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規定,長春、哈爾濱、沈陽等大城市必須交給國民黨。中方提出,熱河、遼寧部分地區,從1937年抗戰爆發時即有八路軍活動,並開創冀熱遼根據地,而且這一地區不在中蘇條約範圍之內,應交給中共。衛斯別夫給中共中央帶去了耐人尋味的談判條件。譬如“按照紅軍統帥部的指示,蔣介石軍隊與八路軍之進入滿洲,應按照特別規定之時間”:“在紅軍退出滿洲之前,蔣軍及八路軍均不得進入滿洲”;並要求朱總司令發布命令,命令已進入滿洲、熱河的八路軍,“退出蘇軍占領之地區”。由於朱德和伍修權的力爭,中蘇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即蘇軍同意將原屬冀熱遼抗日根據地範圍內的錦州、熱河兩省完全交給中共接管(錦州為滿洲一個省,轄遼西14個縣)。

衛斯別夫的談話記錄如下:(一)按照紅軍統帥部指示,蔣介石軍與八路軍之進入滿洲,應按照特別規定之時間。

(二)在紅軍退出滿洲之前,蔣軍及八路軍均不得進入滿洲。

(三)因八路軍之單個部隊已到奉天、平泉、長春、大連等地,紅軍統帥請朱總司令命令各該部隊退出紅軍占領之地區。

(四)未得紅軍允許進入滿洲之國民黨部隊已被紅軍繳械,紅軍統帥部轉告朱總司令,紅軍不久即將撤退,屆時中國軍隊如何進入滿洲,應由中國自行解決。我們不幹涉中國內政,中國內部問題由中國自行解決。元帥轉告總司令他不論對總司令個人,不論對八路軍均抱深厚之同情。

朱德還交給蘇軍方代表一封信,請其轉交馬林諾夫斯基元帥。這封信的內容是:(一)貴使貝魯羅索夫中校來此,得悉國民黨軍及八路軍均需按照特別規定的時間,在紅軍撤退後方得進入滿洲。

(二)現按照貝意,命令進入沈陽、長春、大連、平泉及滿洲其他各點之八路軍部隊,迅速退出紅軍占領地。

(三)在熱河、遼寧之各一部,自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時即有八路軍活動,並創有根據地,請允許該地區之八路軍仍留原地。

劉少奇對蘇軍代表說,中共中央準備派幾位同誌前往沈陽與蘇軍聯絡,希望能搭蘇軍飛機一起走。蘇軍代表答應了劉少奇的這一要求。事後,朱德即安排蘇軍代表食宿。

中共中央對蘇軍代表和曾克林到達延安,是十分重視的。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以及朱德、任弼時、陳雲、彭真、張聞天、彭德懷、李富春、葉劍英等領導人均決定親自聽取情況報告。

下午,在劉少奇的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楊家嶺召開臨時會議。曾克林由彭真帶領進入會場,會議由劉少奇主持,朱德、彭德懷、葉劍英、陳雲、張聞天、任弼時、李富春等中央領導人參加了會議。劉少奇首先說:“日本侵略者投降後,毛主席和周恩來副主席到重慶和國民黨談判去了,暫時很難有結果。黨中央根據當前的局勢和東北的情況,確定我黨我軍在東北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打擊敵偽,收繳敵偽武器,擴大人民武裝力量,發動群眾維持治安,消滅漢奸,肅清土匪,建立根據地,力爭控製東北,以便依靠它加強全國解放區及國民黨統治地區人民的鬥爭,爭取和平民主的早日到來。為了力爭控製東北,中央準備派大批幹部和主力部隊向東北開進。但是,我們對東北問題研究了好幾天,就是不知道具體情況,下不了決心。現在政治局的同誌都在這裏,請你(指曾克林)談談東北情況,越詳細越好。”曾克林首先匯報了帶領16分區部隊進軍東北,接管各城市和進駐沈陽的經過,以及部隊發展壯大至兩萬餘人,並還在不斷擴大的情況。並告知各領導人由於日本統治14年,東北人民的苦難十分深重,紛紛參軍參戰,對敵鬥爭情緒高漲,我軍擴軍很容易。每一號召都有數百人參軍,目前我們已接管了許多重要工廠及倉庫,內有大批槍炮、彈藥。軍需物資、糧食。此外,蘇軍隻駐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各中小城市及鄉村無人管理,秩序混亂,我軍應該配合蘇軍,消滅敵偽勢力,接管東北。

此時的曾克林心情十分激動,情況也談得格外細。他說,東北各地秩序混亂,到處堆積著武器和物資,無人看管,各種輕重武器都可以隨便拿。任何人隻要不打八路軍和中央軍的旗號,都可以自由進入東北。乘火車不用車票。在東北招兵很容易,我們四個連進沈陽,一星期就擴大了4000人,還收編了1 萬多人的保安隊,全都裝備了新式武器。我們已經看守了沈陽各重要倉庫和工廠,槍有幾十萬,大炮有幾千門。彈藥多得數不清。紅軍隻占領大城市,中小城市和鄉村都沒有人管。紅軍雖然不讓八路軍進滿洲,但我們個別同誌去了,可以在紅軍幫助下當市長、衛戍司令。

曾克林還談到:到蘇聯學習的義勇軍幹部大部分已經回到東北。在撫順、本溪、鞍山有八路軍被俘人員2 萬多人,他們已經組織了遊擊隊。國民黨的地下人員也從監獄裏出來了,到處活動,掛起牌子招收人馬。我們已經禁止國民黨的活動,但是現在我們的大批幹部還沒到,處處缺乏幹部。

曾克林還匯報了一批蘇軍在東北的情況。他指出:紅軍士兵生活艱苦,衣衫破爛不堪,紀律很壞,強奸婦女的事很多,我每天都去紅軍政治部報告蘇軍違犯紀律的事件。他們政治部主任說,這些部隊是從西線調來的,對法西斯十分痛恨。強奸日本女人不好管,政治部已經下令槍斃了20人,扣押了380 多人,還是無法維持。

整個匯報使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們都很興奮,曾克林也受到領袖們的高度讚揚。

在一個多小時的匯報中,劉少奇說:“東北是戰略要地,北靠蘇聯,東接朝鮮,西鄰蒙古,有山區,有大平原,進便於攻,退便於守,可以成為我國革命的重要戰略地區。東北交通便利,物產豐富,工業發達。國民黨十四年前出賣了東北,現在人民鬥爭勝利了,他們一定不會死心,會搶占東北,奪取勝利果實。我們要和他們針鋒相對,力爭這個戰略地區。我們的部隊先進去了,就站住了腳,就可以控製東北,我們掌握了東北,就能為毛主席、周副主席在重慶談判創造有利地位。我們有了東北,就可以加速中國革命的進程。抗日戰爭開始時,毛主席就預料,日本帝國主義是能夠戰勝的,最後勝利一定屬於中國人民,現在抗戰勝利了,隻要我們繼續戰鬥下去,一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一定會建立起來。”

朱德告誡曾克林說:“東北人民受了日本侵略者十幾年壓迫,要使他們感到我們黨的溫暖,感到黨和人民的軍隊是他們的靠山,使黨的影響深人人心,你們是第一批進入東北的部隊,責任更是重大。”

這次會議,使中共中央政治局進一步了解蘇軍在東北隻占領中長路沿線的大城市,許多中小城市及廣大鄉村或為真空地區,或為匪偽盤踞。蘇軍雖礙於中蘇條約不允許八路軍在其撤退前進入東北,但不用八路軍番號即可得到默許。人民自治軍在東北擴兵極容易,每一號召都有數百人參加,極有利於軍隊發展。

在這次會議期間,政治局以劉少奇名義給在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周恩來發出了電報。電文指出:今天下午,有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的代表貝魯羅索夫中校乘飛機由沈陽到此,並由我冀熱遼軍區16軍分區司令曾克林(現任沈陽衛戍司令)同來。貝中校明日飛回沈陽,今天擬與貝中校正式談話,詳情另告。傳令電台等候。

當天晚上,中央政治局繼續開會,並就東北局勢和中共的政策展開討論。政治局成員一致認為,東北的條件太好了,蔣介石還沒有來得及進入東北,這是我黨占領東北的天賜良機。

朱德興奮地說:“衝央要迅速派人到東北去,要準備40萬至O 萬軍隊。”

劉少奇擬組建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想法已有多時,曾克林的匯報促使他定下了決心。經過集體討論,通過了兩項決議:(一)立即成立東北局,以彭真為書記,陳雲、程子華。林楓、伍修權為委員,馬上隨蘇軍飛機去沈陽。“東北局全權代表中央指導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及黨員活動,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和黨員必須接受其領導。”

(二)從華中、華北派遣100 個團的幹部去東北。“不帶武器,穿便衣作為勞工到滿洲找東北局。”在進入滿洲邊境時,絕不可被紅軍及英、美、國民黨人發現,絕不要經過有紅軍駐紮的地方,並且一旦進入滿洲境內,即須使用滿洲本地番號,消滅八路軍原有的證件。“隻有用東北地方部隊的名義和非共產黨的麵目,才有可能得到紅軍的幫助。

在這次會議上,劉少奇強調說:“目前我黨對東北的任務,就是要迅速地、堅決地爭取東北,在東北發展我黨的強大力量。”並指出:“這是千載一時之機。”為了加強東北的力量,完成控製東北的任務,中央改變南下意圖,並將原來計劃從延安等地派到中南華東的部隊和幹部一律改派東北;並準備從各解放區抽調10萬主力部隊和兩萬幹部到東北。

關於蘇方的要求,政治局會議決定按照中蘇條約處理,撤出單個部隊,一部分轉人農村。會上,張聞天、李富春、高崗也紛紛請戰,要求去東北工作。會議直到深夜才結束。

立即組成東北局是經營黑土地的當務之急,為此9 月15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成立東北局的決定。全文如下:中央決定成立東北中央局,以彭真、陳雲、程子華、伍修權、林楓為委員,並以彭真為書記,他們已在奉天之沈陽城市設立機關(對外不公開),各地到東北幹部及黨員,可到沈陽城南街張作霖公信衛戍司令部找司令曾克林(黨員)即可找到東北局接頭。東北局全權代表中央指導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及黨員活動。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和黨員必須接受其領導。

中共中央還決定彭真、陳雲、葉季壯、伍修權、段子俊。莫春和6 人乘蘇軍的飛機離開延安。

由於考慮到蘇方實行軍銜製,而中共方麵則沒有軍銜,為便於開展工作,在彭真一行離開延安時,中共中央決定,以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的名義,授予彭真、陳雲、葉季壯中將軍銜;授予伍修權少將軍銜;授予段子俊、莫春和上校軍銜。並用中俄兩種文字書寫了任命書。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還於當天將上述重要情況通報各中央局,並向毛澤東作了報告。該報告如下:各中央局:我冀東軍區16軍分區司令員曾克林奉命率1500人於日寇投降後向東北前進,曾配合紅軍打下山海關、興城、綏中、錦州、北鎮等城市。8 月12日進入沈陽城,並被紅軍委為沈陽衛戍司令。昨隨紅軍代表飛低延安,據曾報稱東北情況如下:(一)曾克林部隊已發展到二萬餘人,全為新式武器,從山海關到沈陽各城均駐有曾部,曾率四個連到沈陽,一星期即發展成4000人,並改編保安隊萬餘人。

(二)原在東北做苦工之我八路軍被俘人員一二萬人,已組織八路軍遊擊隊若幹股,並進入長春。

(三)國民黨人員從監獄釋放者甚多,甚為活躍,到處成立國民黨部。

(四)在沈陽及各地,堆積之各種輕重武器及資材甚多,無人看管,隨便可以拿到,曾克林已看守沈陽各重要工廠及倉庫,據說有槍10萬支,大炮數千門及彈藥、布匹糧食無數,武器資材落在民間者甚多。

(五)擴兵極容易,每一號召即有數千人,並有大批偽組織武裝均待改編。

(六)紅軍隻駐大城市及要道,各中小城市及城鄉無人管理,秩序混亂,偽組織等待交代或畏罪潛逃,土匪興起,並占領若幹小城市。

中央1945年9 月15日9 月17日,彭真、陳雲、伍修權、葉季壯等乘蘇軍到延安的飛機一同去沈陽。但飛到山海關時,飛機出了故障,降落時,彭真、葉季壯、伍修權、段子俊、莫春和、曾克林都受了傷。

關於這次意外事故,伍修權的回憶是這樣說的:由於蘇聯飛行員的疏忽大意,飛機在路道中段降落下來,結果一下子衝出了跑道,直插到一塊稻田裏,機頭栽進地,機尾高高地翹了起來,機身幾乎成了垂直狀態,將我們這批乘客連同裝運的東西,全部倒進前艙,我和段子俊、莫春和同誌被撞成了輕傷,彭真同誌的頭部也受到了撞擊,葉季壯同誌受傷最重,翻倒的油桶和無線電器材,一齊壓到他腿上,使他吃了不少苦頭。陳雲同誌是幸運者,當飛機出事時機艙前門被撞開了,他被一下子推進駕駛室裏,居然未受損傷。蘇聯機組人員馬上將我們—一請下飛機,葉季壯同誌是抬下來的。正在我們狼狽不堪時,遠遠地奔來了一些八路軍同誌,帶隊的是我冀東行署主任朱其文。他們看到一架蘇聯飛機降落後遇險,立即趕來接應。他們馬上把我們安頓下來,表示了歡迎和慰問,並找人為我們檢查治傷。

飛機是不能再坐了,第二天隻好改乘火車。

9 月18日,巧得很,正是東北淪陷14周年的日子,中共中央東北局的領導成員回到了“九一八”事變的發生地東北最大的城市沈陽。

當天晚上,彭真、陳雲等立即在當年張作霖的大帥府安營紮寨,正式開始了中共中央東北局的各項工作,擔當起這片黑土地上的中共黨政軍領導之責。第二天,東北局在大帥府的西樓召開了第一次擴大會議。會上,彭真、陳雲傳達了中共中央的決心和指示,確定了東北局的主要任務,是力爭控製全東北,組織部隊接管城市,控製交通線,迎接中央派來東北的大批幹部和部隊,粉碎國民黨搶占東北的陰謀。

毛、劉、周、朱、任等為代表的中共中央領導核心確實較蔣介石計高一籌。他們充分估計到,由於國民黨的軍事力量較為強大,這就決定了對東北的爭取和發展絕對不是短期的和順利的。因此,繼續加強共產黨在東北的政治、軍事實力是支撐東北已有的局麵和發展共產黨強大力量的決定因素。

9 月6 日,中共中央軍委就迅速和隱蔽地開展東北工作發出了指示。

9 月10日,中共中央在得知八路軍、新四軍可以自治軍名義進入東北後,再次電示山東、冀魯豫、晉察冀各解放區,決定除原調之四個團外,再拍出1500人到2000人的團10個開赴東北。

9 月*日,中共中央根據山東分局派往東北偵察人員的報告,又兩次電示山東分局,指出:為利用國民黨軍尚未到達東北之前的時機迅速發展我之力量,爭取我在東北之鞏固地位,中央決定從山東抽調四個師12個團,共2.5 萬人進入東北活動,並派蕭華統一指揮。還要求部隊首先進入鄉村和中小城市,發動群眾,建立地方政權,消滅並改編偽軍,組織地方武裝,壯大我軍力量,改善群眾生活,出版報紙,發動民主運動。同時,從各區抽調的大批行政、教育、技術幹部組成幹部團加緊送往東北。

一貫執行中共中央意圖最堅決的劉少奇於9 月15日,為中共中央起草了向各中央局的指示,該指示提出:“目前我黨對東北的任務就是要迅速地堅決地爭取東北,在東北發展我黨強大的力量。”“山東、晉察冀、冀魯豫及太行準備開人東北之部隊,應迅速繼續前進,但在進入滿洲邊界時,絕不可被紅軍及英美國民黨人發現,決不要經過有紅軍駐紮的地方,並且一進入滿洲境內即須使用滿洲本地番號。”“現在最需要的是派遣大批軍事幹部到東北。華北華中應派遣一百個團的幹部迅速陸續起身前去。從班長、副班長、排連營團長及事務人員、政治工作人員均配齊,不帶武器穿便衣,作為勞工到滿洲找東北局,再行發展和裝備。其他炮兵、工兵、騎兵、化學、教育等技術人員亦應派去。100 個團幹部的分配,中央提議華中20個團,山東30個團,晉察冀25個團,晉冀魯豫25個團。各地準備去東北之部隊在外,晉綏及陝北亦在外。此數是否可能,望考慮電複。其他到東北能做司令、市長、專員、經濟、文教工作的幹部亦望盡可能派去。幹部集中一批即走一批,不要等齊,各自尋找最迅速到達的路線前進。”

為了與蘇聯方麵達成進一步協同行動及其相互了解的協議,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還致電蘇軍馬林諾夫斯基元帥指出:已令進入沈陽、長春之八路軍部隊退出蘇軍占領區;並再次提出八路軍部隊仍留冀熱遼根據地問題。這一要求得到了蘇軍的同意。

在重慶的毛澤東和周恩來也完全讚同劉少奇的這些部署,致電延安:“各電均悉,甚為欣慰。這裏友人和我們意見完全一致,希望力爭東北,時機要緊,萬勿失機。”“除完全同意你們的部署及東北局組織外,請考慮呂正操率一至二個團兼程北進。”

有毛澤東、周恩來的全力讚同和支持,劉少奇等延安領導人心裏就更有底了,其搶占東北的部署遂越來越緊,力度也越來越大了。
[ZT]

 相關的文章請看:
        84。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統計 
        83。挺進東北(10) 
        82。
挺進東北(9) 
        81。
挺進東北(8) 

        80。挺進東北(7) 
        79。
挺進東北(6) 
        78。
挺進東北(5) 
        77。
挺進東北(4)  
        76。
挺進東北(3) 
        75。
挺進東北(2) 
        74。
挺進東北(1) 
        73。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5) 
        72。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4) 
        71。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3) 
        70。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2) 
        69。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1) 
        68.  
山東大軍挺進東北
        67.  
挺進東北前山東軍區戰鬥序列  
        66。
揭秘:蘇聯軍隊屢次進入新疆境內作戰內幕 
        65。
中共十萬大軍挺進東北:蘇聯紅軍暗中相助 
        64。
1945年蘇軍威脅:中共軍隊被迫退出長春 
        63。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1。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62。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2。遼沈戰役與蘇聯 
        61。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3。從東北到北京 
        60。
蘇聯對華的軍援:1。蘇聯早期對黃埔軍校的援助 
        59。
蘇聯對華的軍援:2。蘇聯對國民黨抗戰時期的援助
        58。
蘇聯對華的軍援:3。斯大林對新中國的援助 
        57。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武器裝備的進口和生產情況 
        56。
東北軍工考察記 
        55。
大連建新公司——共黨創建的第一個大型兵工聯合企業 
        54。
共軍兵工生產解放戰爭時期概述 

        53.  
潘峰回憶:林彪同誌和我們一起戰鬥
        52.  
羅舜初:我所接觸和認識的林彪(1) 
        51.  
羅舜初:我所接觸和認識的林彪(2)
        50.  
羅舜初:我所接觸和認識的林彪(3)
        49.  
孫立人 林彪誰更厲害
        48. 
東北解放初期的朝鮮走廊  
        47. 
紀實文學 林彪將將
        46.  
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的林彪同誌[ZT]
        45.  
以巧取勝的林彪 
        44.  
林彪創新妙用孫子兵法:九地
        43.  
林彪—毛澤東嫡係中的嫡係
        42.  
一次次的戰役成就了曆史上的林彪
        41.  
林彪的“六大戰術原則”
        40.  
不可抹滅的軍功——林彪一生十大經典戰役回眸
        39. 
四野中朝鮮族部隊的曆史淵源  
        38. 
四野送回朝鮮的部隊 
        37.  
劣勢情況下林彪粟裕指揮能力比較
        36.  
林彪與粟裕
        35.  
四野的開國元帥、將領名單
        34.  
譚雲鶴:遼沈、平津戰役我給林彪當秘書
        33.  
萬毅將軍回憶林彪
        32.  
洪學智上將:林彪考我戰法
        31.  
衛士長回憶:林彪在東北
        30.  
林彪和粟裕:誰打掉的黃埔係將領多?
        29.  
林彪向斯大林索要戰利品未果 東北軍工自己造
        28.  
東北野戰軍“二局”:林彪決勝遼沈的秘密機構 
        27.  
終極揭秘:林彪和粟裕的軍事才能誰更強
        26.  
1959年黃克誠激辯毛澤東:四平保衛戰打錯了
        25.  
林彪粟裕:是誰締造了中國第一王牌軍
        24.  
杜聿明評價與其交手過的林彪和粟裕的軍事素養差別

        23。
蘇聯紅軍進駐旅大
        22。
抗日戰爭勝利後蘇聯紅軍進駐旅大地區並實行軍事管製的曆史作用
        21。
東北解放蘇聯紅軍留下的曆史痕跡
        20。
戰後旅大接收問題研究
        19。
赫魯曉夫與蘇聯歸還旅順海軍基地
        18。
王一知: 痛悼周保中同誌 
        17。
周保中: 憶東北抗日遊擊戰爭 
        16。
穆青:東北抗日聯軍鬥爭史略 
        15.    
周保中與抗日聯軍
        14.  
日本關東軍的覆滅(一)
        13.  
日本關東軍的覆滅(二)
        12.  
日本關東軍的覆滅(三)    
        11。
當年承認偽“滿洲國”的國家有哪些
        10。
真實的蘇日 - 諾門坎之戰  
        9。
中東路事件
        8
中國未收回領土--唐努烏梁海 
        7。
北洋政府出兵西伯利亞:收複外蒙、唐努烏梁海等失地 
        6。
日俄戰爭 -- 203高地之戰
        5。
日俄戰爭 -- 日本成為大國
        4。
日俄戰爭與清廷的局外中立
        3。 
抗擊八國聯軍的大沽、天津之戰   
        2。 
抗擊八國聯軍的北京之戰    
        1。
東北軍民抗擊沙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