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上)

(2014-08-01 20:11:07) 下一個

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上)

主講人 簡介

  毛佩琦:原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長;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吳晗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會生活史研究,發表論文60餘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論》、《永樂皇帝大傳》、《鄭成功評傳》、《明清行政管理製度》、《中國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國明代軍事史》(合著);主編有:《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曆史》、《歲月風情—中國社會生活史》、《十大後妃》、《百卷本中國通史·明史10卷》、《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狀元大典》、《四庫全書大辭典·史部》等。   

  這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和平使者,他高揚著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的旗幟,這是600年前人類波瀾壯闊的遠航,他七下西洋的壯舉,成為世界永遠的記憶,這是600年來中國的光榮與夢想。   

  他千帆競渡的船隊,成為西洋永不磨滅的風景,這就是600年前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   

  那麽,偉大的鄭和究竟有著怎樣的家世?當時的明王朝為何耗費巨大的國力,連續七次遠涉重洋?堂堂一個大明王朝為何有獨獨派出一個太監擔當如此緊要的出使重任?

    《百家講壇》將為您一一撥開曆史迷霧,再現人類航海史上的雄壯一幕。特別奉獻《鄭和下西洋600年祭》。
   

鄭和其人

鄭和塑像


鄭和航海圖 (海陵文教網)

  鄭和(公元1371-1435年) 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鄭和約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原因,幼年時的鄭和已開始學習伊斯蘭教的教義和教規。鄭和父親與祖父均曾朝拜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熟悉遠方異域、海外各國的情況。從父親與祖父的言談中,年少的鄭和已對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而父親為人剛直不阿、樂善好施、不圖回報的秉性也在鄭和的頭腦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1382年元朝統一雲南戰爭後,鄭和給帶到南京,受閹,作了宦官後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成為朱棣的近侍。

  鄭和在燕王府期間,因為學習刻苦、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勤勞謹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選在身邊作為貼身侍衛。此時的鄭和本身所具有的優秀光榮傳統和領袖才能開始逐漸顯露,在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中,鄭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了多次戰鬥,建立了許多戰功,成為朱棣奪取政權即位稱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後,對跟隨自己多年的武將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為宦官的鄭和,朱棣賜 "鄭"姓與鄭和,又將其升遷為內官監太監,由於鄭和又名"三保",所以人們也叫"三保太監"。當時印度洋沿岸國家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南亞許多國家則信仰佛教,由於鄭和信奉伊斯蘭教,懂航海,又擔任內宮大太監,因此,明成祖選拔他擔任正使,率船隊出海。

  鄭和下西洋,比其他國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鄭和船隊超過二百艘,其寶船的載送量達到一千多噸,船隊總人數達二萬多人。鄭和不愧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新華網)  

  內容簡介:

    鄭和身世之謎



靖難之役城門外   
 

  大家知道明成祖朱棣是一代雄主,他做了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其中有一件影響世界,是什麽?鄭和下西洋。今年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   

  關於鄭和的身世,曆史的記載非常簡單,《明史·鄭和傳》有幾句話這樣說:“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寶太監者也。初事燕王於藩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意思說鄭和是雲南人,就是世上所稱的三寶太監,曾經參加過明成祖發動的“靖難之役”,建立了功勞,因此,就被提拔為太監。這裏我要解釋一個問題,現在我們說太監,就是所有的宮中的男性,被閹割以後都稱太監,是宦官的總稱。可是最初不是這樣,最初隻有少數人被稱作太監,他有很高的地位,大多數人不過稱為“內官”、“中官”、“內侍”這樣的名稱。所以,因為鄭和建立了功勳,從軍有功,累擢成為太監。就是一次一次提拔才成為太監。所以太監是很少的人,地位很高的人才是太監。《明史》關於鄭和的身世記載得極為簡略。通過很多年的研究,很多學者的努力,現在對鄭和的身世有了比較多的了解。   

  鄭和出生在洪武八年(1375年),是雲南昆陽人,現在的晉寧,原姓馬,本是伊斯蘭的世家。先祖是誰呢?先祖叫賽典赤?瞻思丁,這個人當年曾經追隨成吉思汗,投入到成吉思汗軍中,立過大功,所以當過雲南行省平章,很大的官,鄭和是他的後代。鄭和這一家人是非常虔誠的伊斯蘭信徒,他的父親都曾經朝拜過伊斯蘭的聖地麥加,凡是朝拜過麥加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名字上麵加上兩個字叫“哈隻”,所以他的父親就叫馬哈隻。鄭和的父親生了六個孩子,鄭和兄弟二人,鄭和在兄弟當中排老二,他還有四個姐妹,姐妹是大是小不知道,隻知他有一個哥哥,所以共六個孩子。 
 

    有關三寶”的五種說法:  

  關於“三寶”,有很多說法,大概不下五種。第一種就是因為明朝永樂年間曾經派鄭和、王景弘,侯顯三位太監下西洋,這個三位太監後來就被人稱為“三保”,“三保”是指三個人,後來就落到鄭和一個人身上,這是一個說法。   

  第二種說法,說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得到三種寶物,一種寶物是夜明珠,二種寶物是九鷺香,三種寶物是加上鄭和尋來的一寶,就稱為“三寶”,這三種寶物叫做“三寶”。在一些筆記裏頭關於“三寶”的來源很複雜,很神奇,這是一種說法。   

  第三種說法,說鄭和的地位很高,因為地位很高,皇朝給他加了很多尊號,什麽尊號呢?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最後又被晉封為太保,明朝這個官是一種榮譽官銜,這種榮譽官銜不擔任實職,叫散官。太子上麵有個三保,皇帝上麵也有三保,就是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後來又晉封為太保,所以有人說這三個保就是三寶。這是第三個說法。   

  還有第四種說法,說鄭和是伊斯蘭教徒,同時他也相信佛教,而且他受了剃度,皈依了佛門,有法號,這個法號叫“福善”,因此,按照宗教裏的說法,就把他命名為“三寶”,這又是一種說法。   

  第五種說法,就說這個三寶不是說的鄭和,說的是王三寶,指的是王景弘,這個跟鄭和無關了,顯然,最後一條是不對的。 
 

    為什麽叫“三寶”

  那麽鄭和的名字為什麽叫“三寶”呢?實際上很簡單。剛才我們講的都是說,鄭和本來不叫“三寶”,都是後來加給他的,不論是他尋找的寶貝是“三寶”也好,還是他加的尊號是“三寶”,都是後人加上他的。實際上不是,他從小就叫“三寶”。這是關於鄭和的出身和三寶的名字。   

  鄭和以後的身世怎麽樣情況呢?剛才我講了,明朝初年洪武年間,雲南地區仍然在元朝的皇室所封的梁王控製之下。洪武十五年,明朝派軍隊攻打雲南,雲南被攻破,鄭和在這個時候被俘虜軍中,被明朝的軍隊收到軍隊裏來了,帶到哪兒去了?帶到南京首都,進了宮了,到了洪武十七年(1384),當了宦官。明朝分封親王,讓親王到各地去,朝廷都要給他們安排一些人供他們使令,其中就把鄭和分配給了燕王。他最大的功績是在北平鄭村壩之役立了功。   

  在這個戰爭中,鄭和立了功,後來鄭和就因此被賜姓“鄭”,紀念這次戰爭。鄭村壩在哪裏?現在北京朝陽區東邊東壩,鄭和在鄭村壩立功這一年是幾歲?是25歲。永樂元年(1402),朱棣已登上皇位,給鄭和賜姓“鄭”,這一年鄭和29歲。永樂三年(1405)派鄭和下西洋,這一年鄭和31歲,永樂五年,永樂七年,永樂十年,十四年、十九年,六下西洋,永樂二十二年下一次,沒有到西洋,到了南洋。這一次出去,明成祖在漠北宴駕,明成祖去世了。所以當時朝廷讓鄭和趕快回來,駐守南京,做南京守備。所以明朝朝廷對鄭和是非常倚重的。他是一個非常能夠在朝廷關鍵時刻用上力的人,明朝非常重視的人。南京是首都,當時雖然遷都北京,南京的地位仍非常重要,所以讓鄭和帶軍隊,趕快帶著下西洋官軍鎮守南京。所以《明史》上說:“南京設守備,自鄭和始”,從鄭和開始。   

  到了宣德五年(1430),好長時間沒有下西洋了,當時朝廷裏頭都說:番使久不貢。說外國人怎麽也都不來了?還要去,因此(鄭和)在宣德五年又下西洋。宣德七年,鄭和病死在(印度)古裏,就是回來的路上,一般下西洋都走兩個年頭,鄭和死的時候是56歲,鄭和最後被埋在南京牛首山下,現在還有鄭和墓。  

  鄭和因為是宦官,沒有後人,所以他把他哥哥的孩子立為己後,所以現在鄭和家還有後人。不論在雲南,還是在南京地區,都有鄭和一家的後代。
 

下西洋的原因:

    海外尋找建文帝下落?

  鄭和下西洋發生在600年前,規模巨大,為什麽去?有很多說法,第一個說法,我們先看看《明史·鄭和傳》上是怎麽說的?《鄭和傳》上有這麽幾句話,它說:“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什麽意思呢?就是明成祖懷疑建文帝跑到海外去了,想追查他,想去尋找他。   

  因此有人說,鄭和下西洋是明成祖要派鄭和到海外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這是一個原因。   

  接著《明史》鄭和傳又有一句話:“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向海外顯示中國的強大。這是《明史·鄭和傳》上寫的。如果說,鄭和下西洋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話,我想至少不必去七次,不必從永樂三年一直延續到朱棣,就是明成祖死以後,還要在宣德年間,仍然有一次使西洋。找建文帝沒有必要這麽多年去找,明成祖的政權已經穩固了,他是一個雄主,一個小皇帝早已經被打敗,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支持建文帝的力量,可以對現政權構成危險,所以派鄭和以這麽大的規模,這麽長時間的下西洋的行動,尋找建文帝的說法是不太確切的。

    包抄帖木兒汗國?

  第二個,關於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有人提出是為了包抄帖木兒汗國。當時在中國的西方,就是西域的西邊有一個帖木兒汗國,這個帖木兒汗國是在大元帝國的西察合台汗國的基礎上建立的,他的君主叫帖木兒。這個帖木兒自比成吉思汗,希望恢複大元帝國。這個帖木兒帝國一度非常強大,強大到什麽程度呢?一個是察合台的全境,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還有花喇子模,還有進入伊拉克,攻進俄羅斯,就是這麽大一個帝國,它往東臨近,跟中國接壤。很嚴重的是它的勢力強大以後,它利用了元代一個宗室叫本雅失裏,也叫“完者禿”,這個人,準備向東進攻明朝。首先,在洪武末年他就扣留了明朝派往這裏的使節。帖木兒汗國的首都在哪裏呢?在撒馬爾罕,在現在的中亞,扣了很多年,這個使節被放回來了。到明成祖的時候,再次又派使節出使撒馬爾罕,帖木兒汗國。我們看《明實錄》當中有很清楚的記載,要求明朝駐甘肅一帶的軍隊要防止帖木兒汗國的襲來。這個時候是明朝永樂二年、三年,可是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了。大家知道下西洋的路線從南洋往西,走到印度洋,正好是帖木兒汗國的南部,這樣對帖木兒汗國就形成一個包抄之勢,所以有的人分析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包抄、包圍帖木兒汗國這樣一個意圖。這個問題我們怎麽看呢?帖木兒汗準備在東征的過程中,他死了,他的兒子哈烈繼承了他的汗位,這個國很快就衰落了,就沒有能夠再對明朝構成威脅。那麽我們說鄭和下西洋,剛才我們說了,是從永樂三年一直到宣德年間,宣德七年,20多年,帖木兒汗國已經衰落了,沒有必要一次一次包圍他,所以第二個理由也不成立。 
 

    發展海外貿易? 

  現在我們說第三個理由,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目的很簡單,我想這個說法是用現代的經濟觀念,來解釋古代人的行為。特別是當時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沒有必要尋求海外的市場,它不是後來資本主義積累時期,希望通過海外貿易發展自己的商品經濟,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所以說簡單地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也是不確切的。   

  那麽我們說這些原因我們都一一否定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麽呢?剛才我不是念了有一句話嗎?“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向國外顯示中國的強大,對不對呢?我覺得對了一部分了。為什麽說對了一部分?這是一個政治目的,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成他的政治目的。他作為一個皇帝登上皇位以後,希望他的大明國在世界上有較高的地位,希望他自己在各國中間有很高的威望,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當皇帝的一個想法。所以“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肯定是他的目的,但是我為什麽說這隻是一部分呢?我認為這不是全部。


鄭和下西洋目的 

  下麵我解釋,為什麽說僅僅想讓別人看到中國的富強,並不是明成祖的惟一目的。明成祖曾經給西洋各國有一個詔書,這個詔書有以下這麽幾句話:“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這一段話,天這麽大,天底下的人我都不希望他們失所,為什麽呢?我奉了天命,我是天子,我都讓他們過好生活,不讓他們失所,第一個。   

  “今特遣鄭和齎敕,普諭朕意”。今天我特別派遣鄭和上天下,告訴大家我的想法,我的這番意圖。“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淩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什麽意思?說你們都要遵守天道,不能夠因為你們人多就欺負人家少數,不許你們以強淩弱,大家要共享太平之福。這個理想很好啊,這是朱棣的一個想法,所以現在我派鄭和到你們那裏,告訴我的這番意圖,這一個理想是明成祖朱棣,對於天下秩序的設想。也就是他的天下觀,他的理想的世界秩序。我把它改稱“天朝禮製體係”,向全天下宣傳自己關於世界秩序的理想,這個秩序就是“天朝禮製體係”,就是全天下的各個國家之間不能夠淩弱,不能夠欺寡,共享太平之福的這麽一個和諧的世界,這是朱棣的最終理想,這個理想來源於哪裏呢?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的天下觀,中國的儒家天下觀,宣傳的是:天子受天命統治中國,覆載之內不論近遠,大家一律平等,不能夠以強淩弱,以眾暴寡。所以朱棣希望通過鄭和,去宣傳他的天下秩序的理想,建立天朝禮製體係,最終實現共享太平之福。所以鄭和的軍隊所到之處並沒有侵略別人的土地,並沒有掠奪別人的人口,並沒有搶奪別人的財物。恰恰相反,中國當時實行的政策叫“厚往薄來”,什麽是“厚往薄來”呢?就是我到你那兒去,我帶很多很多東西,很多很多財物給你。“薄來”,我從你那兒取來的東西少,很少,厚往薄來,這個思想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來的,明成祖朱棣仍然堅持了這個思想,所以鄭和每到一地都要給當地有大量的賞賜。既然采取了這樣的方針,他達到了什麽樣的目的呢?所達目的首先是有很多國家,隨著鄭和的出使紛紛地到明朝來訪問,當時叫做“朝貢”,我們把它叫做“朝貢貿易”,就是明朝和很多國家之間建立了朝貢貿易關係,用傳統的詞叫做:“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有威有德,因為中國當時力量強大,當時經濟力量也強大,對各地有威有德,四方賓服,明朝的中國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明史》上說:“至其季年”,說到了明成祖的晚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命而入貢者迨三十國”,就是30多個國家都來朝貢,“幅員之廣,遠邁漢唐”。就是它的範圍的廣泛比漢朝、唐朝大得多,“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真是興盛得不得了。 
 

    鄭和下西洋的結果 

  鄭和下西洋的結果,一個是明朝在各國之間建立了很高的威望。第二個,使很多國家跟明朝建立了通好、通貢的關係。第三個是,在鄭和下西洋船隊和明朝強大力量的支持下、保證下,維持了世界的和平秩序。鄭和下西洋在很多情況下要動點武力,比如說有人截斷商路,航路上有海盜,他要去打擊海盜,要使海路清寧,最著名的一次就是他打了舊港,也叫三佛齊,當地的一個酋長,叫做陳祖義,把陳祖義打了,平靜了海路,就使海路清明,海路通暢。   

  有的國家在地方作為小霸權欺負別的國家,這些國家被欺負以後,常常上明朝來告狀,明朝對那些欺負其他國家的地區也給予指責,比如說安南經常侵擾占城的土地,明朝就曾經發布文告,要求安南退還占城土地,不許再去侵略,所以鄭和下西洋他的核心目的是政治目的:一個是提高中國的威望,提高明成祖個人的威望,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第二個就是要推行朱棣本人理解的天下觀,建立一個和諧的世界,使全世界共享太平之福。   

  明成祖所建立的天下秩序是當時曆史的產物,他的思想無法超出當時曆史條件的限製,我們不能夠用今天指導各個國家之間關係的準則和他相比較,不能夠用我們今天的觀念去要求他。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明朝以它的力量所及,為維護世界和平秩序,為了保護商路通暢,為各國家的和平交往做出了貢獻。特別是明朝不掠奪別人的財物,不侵占別人的土地,實行厚往薄來的政策,不僅使我們看到一個泱泱大國的風采,也不能不使我們讚歎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 
 

    下西洋為何派鄭和?   

  鄭和是宦官,這麽多官員,文官武將,怎麽找一個宦官呢?在我們今天的人很不理解。明太祖立了一條規矩要限製宦官,說宦官這些人不能夠重用,他們不過是備撒掃,給使令而已,最多也就是讓他們出使。所以在洪武年間,就有很多的宦官擔任正使出使。那大家也不理解,為什麽讓宦官去擔任使節,不讓其他官員出使呢?在朝廷看來,宦官是自己家裏的人,其他的官員是外人,所以,明朝關於宦官的製度寫在哪兒?寫在《皇明祖訓》裏頭,祖訓給誰看的?是給朱家的子孫看的,是給自己家裏人看的,其他的典章製度才寫在什麽《諸司執掌》,什麽《會典》這些書裏頭,對於宦官的製度寫在祖訓裏頭,所以朝廷從朱元璋開始就把宦官看成家人。派自己家裏人,最親近的人去當正使,是可以理解的。這是明朝初年以來的傳統。這是說為什麽要派宦官鄭和為正使,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鄭和本人有很多優越的條件。剛才我們說了,鄭和出生在伊斯蘭世家,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他出使到很多伊斯蘭國家的地區有他的方便之處。還有,鄭和也容忍或者說也信奉佛教,他是兼容的,剛才我們講過,鄭和也有佛教的法名叫“福善”,這又是一個有利條件。還有鄭和對中國傳統的保護海上平安的海神也非常尊奉,非常尊崇,這就是媽祖或者叫天妃,所以鄭和在好幾個地方都立有天妃這樣的碑,來感謝天妃怎麽樣保佑海上的平安,一些地方都建了天妃宮,這是鄭和又一個有利的條件。所以他對各種宗教是尊重的,自己又信奉伊斯蘭教,又信奉佛教,尊重媽祖。   

  第三點,最重要的是鄭和本人的素質。他的才能起了決定作用。袁忠徹在《古今識鑒》當中,說鄭和這個人姿質、才貌非常了不起,可以擔任大任,記載這麽說:“身高七尺,腰大十圍,四嶽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麵,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鍾,才負經緯,文通孔孟,博辯機敏,長於智略,知兵善戰”。這個人很不得了,文韜武略,文通孔孟,才富經緯,說這個個子很高大,聲如洪鍾,腰也很威武。也許這個關於相貌,或者什麽身材有所誇張,但是我們想,一個人能夠統率千軍萬馬,20餘年在海上,出使西洋幾十國,沒有了不起的才能那是不行的,所以鄭和的才能一定是過人的。這就是為什麽鄭和被明成祖選為正使出使西洋的原因。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