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樂土(26)調防

(2013-09-03 22:26:07) 下一個
民國二十六年,一場曠日持久的中國內戰本來即將結束。共產黨人被迫放棄了江西的國中之國,逃竄到陝北延安。延安古來就是荒僻之地,貧瘠的土地無法養育憑空添來的數萬之眾。蔣總司令知道隻要繼續圍困就能把這隻隊伍餓死。而共產黨人也深知這牢籠困境,試圖向新疆找出路,不過西征軍失敗了。正在這時候爆發了七七事變,日本全麵侵華開始。共產黨人絕處逢生。蔣總裁一麵全力抵抗日本,一麵還不忘繼續封鎖共產蘇區。這個封鎖重任交給了草包張學良,沒料到這慫貨麵對日本人尿褲子,對自己人動刀毫不手軟,搞出個西安事變,幾乎毀滅了中國。

日軍的占領把國軍驅逐到西南一隅,共軍卻想出了韓信帶兵的妙法把八路軍化整為零,深入到華北農村駐紮,擴大。這招實在神妙,一來不用負擔軍隊給養,二來形成和日軍的雙重占領,隱形的取代了國軍的地盤。等到日本鬼子戰敗投降,蔣委員長才驚醒眼下的共軍已非昔日吳下阿蒙。而共軍的幾十萬隊伍和甘陝晉察冀的廣袤地盤已難撼動。國共雖然還在和談,爾虞我詐的假作民主建國狀,而兩個都崇尚槍杆子的領主的決鬥勢所難免。

戰事最先在東北爆發。中央電台的廣播裏不斷傳來捷報,四平大捷,錦州大捷,長春光複,共匪林彪部殘餘份子逃入蘇聯。百姓歡呼雀躍。每次大捷,阿三少爺的童子軍就要上街遊行。三子一身童軍製服,豬皮的小皮靴鋥亮。由於父親現在是滁州的富商,給童軍捐了不少款,三少爺是童軍樂隊的指揮。手裏的旗杆一揮,鼓樂齊鳴,再一揮,鴉雀無聲。香蘭最愛看兒子耀武揚威的遊行,懷裏抱著一個女兒,手裏還牽著令一個,指給她們看大哥多神氣。

戰爭是可怕的,可是遙遠的東北的戰爭給阿才帶來紅利。文副官已經運動到軍需官的肥缺,自然不忘了幫老表一把。阿才原本發愁磨好的麵粉的存儲問題,而現在軍糧的巨大需索讓他擔心的是產能不夠。隨之而來的是銀元滾滾。

然而東北戰局似乎在變化,林匪的軍隊死灰複燃卷土重來。這對阿才而言應該是好消息,可是戰局的變化引發了連鎖反應,陶師長要調防東北,文軍需官也要到合肥高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婷婷~ 回複 悄悄話 啊,這麽寫啊,國內的教育白學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