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

曆史和現實;東方與西方;獨立,自由的觀察及思考。
三希堂博內文章多屬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個人資料
三希堂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月餅趣事

(2016-09-14 09:25:00) 下一個

   中秋節大概相當於美國的感恩節,是全家人在一起團圓,慶豐收的日子。可惜在現代社會,家族的概念越來越淡薄,團聚越來越少,中秋節是幹什麽的,知道的人已不多。但大家都明白,在這個日子,要吃月餅。

   在文革中長大,已記不清楚吃過月餅沒有。文革初期,破四舊沒月餅吃, 等到立四新時候才有了豐收餅。那又硬又甜的豐收餅”在服務社,是要排隊才買得到的。 豐收餅當然也是冰餡的,又冷又硬。好不容易等到吃的那天,用力咬開,裏麵露出來是五顏六色的絲狀物和混在一起的亮晶晶冰糖。雖然刻在餅上的豐收倆字,看得奇怪,但幾個餅子吃下肚,也不在話下。放在現在,肯定會把看見的人嚇壞了。如今許多國人懷念老毛,現在知道了嗎?他的年代沒有月餅吃。那時還有一句話,忠不忠見行動。所以有網友建議成立文革省,裏麵可專賣豐收餅”。如果你現在吃了月餅,那就是惡心他。

   上輩們告訴我月餅的來曆,並說豐收餅就是月餅。我第一次聽到了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元末明初,漢人十家老少養一個蒙古軍官,但隻能有一把菜刀,由那個軍官看管,這大慨是最早的保甲製度。漢人雖苦不堪言,但還有吃月餅的權利。做月餅的漢人,將殺韃子的紙條夾在月餅裏。等到八月十五那天,月光通明,大家一起動手,就把那些元朝軍官灌醉殺了。當年老百姓就是這樣造的反,月餅其實功不可沒啊!等上了高中, 翻爛了範文瀾的《中國通史》,也找不到這段月餅的曆史。前幾年播出的《大明王朝》和《成吉思漢》,硬是編出了幾十集,也沒提到月餅的偉大貢獻。後來漸漸明白了,這段花好月圓的曆史大慨影響和諧,不能登大雅之堂。但無論如何,我相信月餅對中國人的影響遠遠大過你我在學校裏學到的。這個故事在民間已傳頌了幾百年,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已經信了幾十年。

   話說當年在校讀書,許多同學有外號。俺在班上不是什麽突出人物,很長時間被疏忽了。1971年,那個中秋節,一位同學大慨家裏剛買了月餅,見到我時,眼晴發亮,忽然來了靈感。他想到我老惦記著月餅,似乎不肯接納毛爺的豐收餅,就立馬脫口而出:月餅!。旁邊的同學順勢又在前麵加了個字,這樣老月餅出爐了,加上本來班上已有個哈密瓜,中秋的貨品全有,同學們能不樂嗎?另一個同學, 大慨平時老被我調侃 這回可逮著了。他跳到黑板前,掂起小腳丫,盡力畫了個大圓圈。這時上課鈴響了起來,老師馬上要進來。慌亂中,這位同學又在圓圈中加了幾個點點(大慨是芝麻), 竄回坐位。教我們語文的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代課老師, 當時也就是17, 18 歲的光景。她剛上崗,本來見到我們這些半大小子就怯場,進來後看到黑板上的大麻圈,立刻傻了眼。她不知何意,愣在那裏,大慨在心思,這上堂課教的是什麽啊? 全班同學,連我在內,看著她的窘樣,全忍不住大笑起來。。。。。。這是我在北方的最後一個中秋節。

   後來去了南方,吃到了蘇式月餅。 豐收餅不同, 它們又鬆又軟,中間還有好幾層。對了,我想這大慨就是當年用來藏紙條的月餅。吃的時候, 我還特留意, 生怕一不小心咽進了夾在裏麵的紙片。萬一有對老毛動手的條子呢?

   等到南下廣東,才第一次見識到了廣式月餅。第一次買月餅是在糧店裏,花了月工資的十分之一。那時候的月餅沒有包裝,宿舍也沒冰箱。買回來後月餅就放在普通的盒子裏,準備中秋節和同學們一起聯歡。誰知到了八月十五,打開盒子一看,月餅全長了毛。此時衝到街上,已無月餅可買。那個剛到廣東過的第一個中秋節,記憶猶新啊!等到第二年的中秋節,才知道廣式月餅更軟,不似當年的豐收餅,可存放很長時間。俺也學會了把月餅切開來吃,一次把整個月餅都吃下肚子的日子已一去不複返了。

   中秋節又到了。滿街的廣告說,吃傳統月餅太土,要吃就要吃冰皮的。真是風水輪流轉,看著廣告我心思著,俺們幾十年前,就吃過冰餡的,現在這個冰皮的又算個啥?

   祝你中秋節愉快!

同步上載論壇《海外原創》:http://bbs.wenxuecity.com/origin/880126.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