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沒有未來的中國

(2013-06-02 22:54:41) 下一個

在不斷的封號禁言中,好久沒有認真寫什麽東西了。

 

以前的我總是想預測中國的未來,中國人如同一個個被裝在鐵屋子裏的靈魂,總是想方設法要出去看看,經過幾年的翻牆、閱讀、觀察,做為一個鐵屋中的思考者,終於明白等待中的未來竟如此不堪。

 

先說說中國當前,胡溫十年,中國依靠印鈔機、房地產、農民工製造所謂中國經濟奇跡,超過日本,號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用說這裏麵的數據有多假,僅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就至少被國家統計局低估10個點,憑什麽這麽說,看看每年中國所有地區的房價、物價,仔細算算你還敢說通貨膨脹率是個位數,那你不是白癡就是五毛。中國媒體喊叫農民工工資成本上升太快,危及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南方大批企業倒閉,可中國工資的上升正是被物價上漲倒逼出來的,印鈔機玩命的印,物價能不上漲?中國現在是低工資,高物價,一個工人的工資勉強能養活自己,還要應對被商業化的醫、療教育,對於買房,一個工薪家庭現在根本不敢想,現在大陸城市的幼兒園收費平均每學期3000元,比小學收費差不了多少,所謂九年義務教育純屬騙人,掩人耳目!實際上每個街道都有所謂義務教育指定小學,但條件奇差,老師資金都不足,現在的獨生子女家長,有多少人願意孩子進入這種所謂學校?現在中國城市裏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基本都采取高收費製,能享受真正義務教育的寥寥無幾,因為根本就沒有什麽義務教育製度,如同人大製度,隻是婊子立的牌坊。

 

再說醫療,現在的醫院認錢不認人已經舉世皆知,去年廣西某縣一個家庭,因為無錢支付醫藥費,竟被迫全家脫光走出醫院。其實,這是一家小醫院才能讓病人先治療後收費,在城市的醫院基本都是先交費,後治病,醫院越大宰病人越狠,因為每個醫院的科室都有創收任務,月任務不能完成是要扣醫生護士獎金的!所以許多醫院幹脆退出就診銀行卡,先辦卡充錢再看病,醫院裏小孩子最多,獨生子女有個感冒發燒,都想要去大醫院看病,這些病童就成為醫院賺錢的大頭,例如一個小孩常見的扁桃體炎平均醫藥花費竟然達到2000元!怎麽花的?所有小孩子隻要醫生檢查完就開吊瓶打點滴,通常要打7—15天,開的都是頭孢,平均每天100元,一盒感冒藥50元,再加上輸液費等等,實際上打頭孢的治療效果並不好,但比青黴素貴100倍!就是為了創收!

 

住房就不必說了,每平米不管是7千還是1萬、兩萬,老百姓根本買不起,那沒人買為什麽房價還這麽高呢?因為政府和銀行聯手支持房產開發商,房產開發商從一開始就是從銀行貸款買政府的地,再貸款蓋高樓,問題是房子賣不出去怎麽辦?先是由各地的貪官汙吏委托親屬,各自買幾十套房給贓款保值,餘下的房子房產商自己匿名再買,反正都是銀行貸款,借新貸款還舊貸款,隻要銀行肯借,政府支持,大的房產商根本不怕!房價永遠在最高點!

 

房價被炒起來,企業家們也動心了,中國的稅費全世界最高,辦企業累得要死,賺點錢全都讓政府收稅拿走了,於是企業家們把名義上從銀行貸款投資企業的資金,也用來搞房地產,蓋高樓,炒房。企業就更加萎縮,直到倒閉,南方許多工廠已經停產,半死不活,可企業主就是不宣布關門破產,因為不願意付給老工人賠償金,幾千工人加起來就是上億啊!給工人發點基本工資,耗著,等工人為生活實在耗不下去,全走光了再關門。這還算有點良心的,有的老板直接跑路!連設備都賣光了!一毛錢都不留給工人。這些都是私營企業,那國企如何?國企從政府支持、銀行融資、股票上市都有很好的先天條件,但國企的管理人員卻是腐敗成風,造假成風,中國的經濟數據一半都是國企的假賬!等到政府銀行不再支持,企業隻能倒閉,廠長書記拍屁股走人,隻要有錢行賄還可以別處當官,卻讓工人全部下崗。

 

胡溫十年,中國的經濟已經被掏空了,習近平無回天之能,除了繼續賣力印鈔票、賣地、蓋樓,卻也想出了新招,利用企業的汙染來增加稅收!據說還要開辦汙染排放交易市場,這真是斷子絕孫搞發展,一黨專政滅中華!

 

中國經濟形勢如此險惡,中共要負主要責任,為保持一黨專政,不惜否定人權價值、全黨腐敗、破壞生態環境、鎮壓無辜民眾。那麽人民是否能反抗暴政自救呢?我看幾乎不可能,中共實行的是政治上寡頭極權製度、經濟上權貴資本主義、極權是全能政府,國內所有組織化力量都由中共包辦了,連作協、書友會這種機構都被中共操控,媒體輿論論斷、資源壟斷、權力無所不在地控製,老百姓根本沒有集體反抗的能力和空間,所以一年幾十萬起群體事件,對中共實際並沒有造成多大損害,老百姓在各地的反抗被媒體、軍警完全孤立起來。

 

這種情況下,隻有大的經濟危機導致財政危機,貨幣嚴重超發,惡性通貨膨脹,引發全國範圍的民眾抗議,才有可能撼動專政基礎。

 

寫了這麽多,我也累了,有人說中共垮台是注定的,這是沒錯,可一個被汙染掏空的中國怎麽發展?還有什麽未來可言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