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肉和食素 牛羊豬肉 平衡營養

(2018-09-27 19:07:54) 下一個

知天命之年,因子女不吃米飯炒菜怕胖而僅吃牛肉慪氣之餘,心想不妨物極必反,來它個隻有牛肉無它,過將幾天,試看他們的胃口受得了!

想當年,三個小家夥總是偷吃糖果,為了治理這個問題,來了個吃糖比賽,超市買了兩大包巧克力雜糖,讓他們想吃多少吃多少,並且每天必須吃;一開始,他們有點不相信,‘真的嗎?’老大難以置信地問; 三天以後,他們開始看見糖就害怕:第四天早飯時間,當我大喊’孩子們,過來,早飯, 吃糖了!’ , ‘Again?’見糖不要命的老三先開始抱怨了。

為了感同身受,自己也同步隻吃牛肉: 先買Beef Loin,每日約4磅;一個星期過後,

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觀念了: 自以為天生佛性素食胃口的我,過去隻要連著兩頓肉就反胃,而現在好像越吃越想吃;發覺,吃牛肉吃飽了,肚子實實的而身體輕鬆,且經餓,不像吃飯喝湯飽了,飽時肚子鼓鼓的墜得慌,不適合活動又不經餓。

幾個星期過去了,明白了吃牛肉的好處。古狗了一下,發現已有人跟蹤過,常年隻吃牛肉是可以的,因為牛肉裏各項營養基本都全了!而且,一年來,正好有位加拿大人因為女兒吃肉治好了什麽病而大力推廣 '隻食肉'--Carnivore eating.

甚至開始懷疑為什麽我們國人一定要飯菜為主呢?也許因為我們國土廣大,卻人口更為眾多,遠古時期肉食就跟不上我們的需求了,是神農氏幫我們發展了農業,為我華夏民族綿延壯大提供了基本生存之道? 所以今天國人仍然飯菜為主?對單個人來說,這或許應當僅是一種個體或群體的生活習慣,並不該確定是個普遍適用的最佳選擇?

那為什麽我過去吃兩頓肉就胃口犯膩呢?因為我成長環境中,說到吃肉,大部分是說豬肉,羊肉較少,牛肉則很少。 不少印度人不吃牛肉,說因為人喝牛奶長大,應該尊敬牛拜牛而不能吃他們的肉,是一種道德選擇。回民不吃豬肉,據說是因為嫌豬生性髒 。但有一點,從與人體匹配性看,應該表明牛肉比豬肉更適合人體消化:好像沒有人因為吃牛肉胃口犯膩,說明牛肉更適合人們的胃口?!

並且奇怪,我們中國人經常相信'吃什麽,補什麽',結果對吃豬肉好像並不介意,而且很多人高價去吃各種野生動物(包括最近曝光的四十萬高價飯局的鱷魚尾巴湯!).難以理解。

其實, 文明正確的選擇: 隻要條件許可, 我們該多吃牛肉!Let's beef up ourselves whenever possible!

-----後記: 約三個月後,感覺腿部有容易麻木的傾向;每天淩晨下腹部有點疼;加之,有專家言,肉類屬於大分子,不好消化,長期作為單一食品會對腎造成負擔;而自己也開始覺得,食肉沒有食素給人那種總體的舒服,讓人感覺輕鬆。所以,折衷回到原先:肉/糧/菜--三分天下,肉類提供氨基酸,糧食提供糖分能量,蔬菜輔助消化。一切跟著感覺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