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裴0000

書能下酒,雲可贈人
個人資料
正文

雪夜讀書 第六夜 聊聊馬未都

(2016-02-14 04:17:07) 下一個
雪夜讀書 第六夜 聊聊馬未都
 
一口氣看完了馬未都的小說:今夜月兒圓,據說是他的小說處女作。看完樂不行,其實這麽多年,這小說還能讓人一口氣看下去,功底還是有的。啥也不說了,有興趣的自己找著看吧…
 
馬未都的人生經曆很複雜,身份很多。按照我們世俗的標準,他是一標準的成功人士。他上百家講壇讓他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之後又開博客,出席各種講座,當主持或者嘉賓。現在又在搞網絡的一個清談節目:觀複都嘟。這人就從來沒閑過。
 
以前跟朋友聊天,說自己其實挺服馬未都的,這人是真有文化。不說別的,人家好學,還持續地好學,記性特別好,又肯下功夫。他過去當過編輯,他說你要當編輯,首先得是個文化人,怎麽表現你是個文化人呢?硬指標就是你比普通人要多認1000個漢字,普通人常用的是3000個字,那你就至少要認識4000個。這個他絕對不是吹的。看過他多期的文物鑒賞節目,裏麵那些古典文獻裏才會出現的詰屈聱牙的漢字,他張口就來,而且明顯不是備課備出來的,覺得他對這些字的來龍去脈都搞得比較清楚,那種輕鬆自信的狀態裝不出來。再說他經常引用些唐詩宋詞,不是一兩句膾炙人口的佳句,而是整首詩給你背,這個是真功夫,說明他知道得不光多,而是還是真的熟,真的意會了,否則哪裏能做到這樣信手拈來?他自己挺謙虛,說自己能背的唐詩也就100首。1000個漢字聽起來不那麽難,你要真試試你就知道多不容易,這1000個字可不再是常用字了,老不用你還能記住,那就隻有花功夫了。4000個漢字當常用字,100首唐詩隨便引,這樣的人估計就不算很多了。但這都是死的知識,要做到也不算是特別困難的事。真正困難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一套體係。這個才是考的真功夫。
 
那馬未都為什麽讓我覺得他真的有文化呢,就是他看問題的角度,他的理性,他對問題關鍵的把握都是非常好的。比如他在聊到中國各個時代的文學形式時就談到:每一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文學表現形式,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鄙視現在的流行文化,一味推崇傳統文學形式。譬如唐詩宋詞元曲,它們能發展到極致那都是因為在它特定的曆史經濟文化背景下造就的。比如說我們現代人,你就是再精通詩理韻腳,作起律詩來分毫不差,但你的成就肯定超越不了唐詩,這是你的大背景決定的。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們有我們自己特有的文化形式,比方說小說,電視,電影,特別是這種視頻文化,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很有可能就是在我們這個時代能夠達到巔峰,其他時代也無法超越。所以文化的傳承並不是單純的模仿,而是你要從過去的優秀文化遺產中汲取營養,為自己所用,增加自己的文學藝術修養,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寫作唐詩宋詞,這些沒有意義。
 
他說我們的社會有一種醋意文化,每個人背後都有一些人無端地恨你,沒有任何的因果,利害,就是恨你。我估計他說這話是有切身體會的,但是人家也不會真的沒有緣由地恨你,或許他覺得你比他有知識,有地位,比他受歡迎,或者比他有錢,這都是那些人背後恨你的原因。也許在馬未都眼裏,這些都是不能稱其為原因的原因。嫉妒來源於人的本性,這個作為動物性的人類起始時就有,人類這個物種存在一天,這個本性也就會存在一天,隻是個體後天對這個東西的控製和轉化的能力不同罷了。
 
他說:生理樂趣時有時無,文化的樂趣享受到人生最後一刻。我對這話完全同意,能夠享受到文化樂趣的人,實際上都是比較幸福的人,他等於比那些無法享受文化樂趣的人活得深遠。
 
馬未都說,人生到了某種境界,隻有兩種書需要讀,一是哲學,一是政治。文學其實是不必讀的,文學的最高形式就是哲學。他沒有解釋為什麽要讀政治,而我還沒有達到他說的那個境界,所以一時也想不明白為什麽要讀政治。
 
我是很佩服他的讀書做事方法的,他聰明是肯定的,最關鍵他還舍得出力,是個在文化上特別勤快的人。他讀書龐雜,淺嚐則止,但是對他感興趣的東西,他就一定要搞通。比方說陶瓷,當年一本中國陶瓷史,他翻爛了好幾本。淺嚐則止是容易的,弄通就絕不容易,就像是挖坑容易,你打樁建房子就不容易,第一就是枯燥,無聊。一樣東西你翻來覆去地學,哪兒有不枯燥不無聊的呢?每一個難點或者不懂得地方都不放過,這得有多累啊……但是你要想做好一件事,真的不這麽做就不行。而且我們都知道,有些知識點真的是很難,你沒積累到那個層次你就真的是搞不明白,這個又要花苦功下血本才行。你看看他在陶瓷家具方麵的權威度,你就知道,這些坎他都過了,他就真的是這麽做到的。
 
馬未都說他自己是一條在社會裏遊走的魚,狡猾而聰明。他笑說自己是最難攻擊的人:“我比任何人都難攻擊,這從客觀的角度講,第一本人就是一個草根,不算一個學者,我不是北大教授,你攻擊我沒有用。另外我所講述的東西,你站在史學觀看我的時候,我是一個收藏的樂趣;你站在收藏角度看我的時候,我又是結合一些曆史背景。”
 
沒錯,他就是這樣一個非常有人生智慧的人,經曆又多,閱人無數。他自己也說他這幾十年就沒閑過,辦了多少事兒,認識了多少人,這些都要花時間的,他手機裏有1200多個電話號碼,所以他老感歎時間不夠用。
 
我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福莫福於少事這句話,或者這並不是他的人生信條。也許他覺得自己一直就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像他自己說的,辦博物館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炫技:看看我這一肚子的學問,我得跟你們好好說道說道……這也沒什麽不好,更沒什麽不對。你炫技了知識,同時也弘揚了文化。而他也一直在為這個奔忙著。
 
我有時候就想,我喜歡他到底喜歡什麽呢?如果我有可能選擇的話,我到底要做哪種人呢?我發現我喜歡他的聰明,喜歡他的氣度,他的肯用功,但絕對不喜歡他的繁忙。一個人靜下來的機會都沒有,他還怎麽審視自己的人生呢?但是馬未都似乎是個奇人,他忙得要命,卻依舊對自己的人生看得很清楚,規劃得很長遠。這不知道是一種精明還是一種智慧。
 
我以前跟朋友說,他這人好是好,身上老有股子商人的市儈氣,這點讓人不喜歡。沒想到他自己在節目裏說,有人這麽批評他了。他不反駁,商人也可以是文化人,商人也能對社會對後世有重大貢獻。瞧這他的這份坦然,我想想也對,商人就商人吧,沒啥不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