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庵

一間。謂即一來果,由善修聖道故;或生天上,即於彼處定證寂滅。或生人間,即於此處定證寂滅。
正文

喬布斯定理

(2013-06-09 08:22:31) 下一個
摘自楊子的blog《曆史的重複昭示:蘋果正在沒落?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8938/201306/897.html?page=1#mark


喬布斯思考過:大浪中為什麽留有蘋果?淘沙中為什麽蘋果也會磨掉皮,甚至爛掉?如何防止被急速抹掉皮?這種痛苦讓喬布斯一直思索,直到死。他曾經對自己請來的斯考力反而趕走自己恨得咬牙切齒,不僅對其人格極力討伐與無情鞭笞,你隻要看看他對犯錯的父親不理睬的程度就明白了。然而,對當誰的兒子,自己沒得選擇,而誰來當自己的管家,則是自己的決策。所以他從恨開始,苦苦思考出了一個更廣泛的結論:斯卡力一類專業經理人的行為準則是什麽?他們的思維邏輯又是什麽?他終於發現了有價值的東西:


斯考力所供職的百事可樂,其產品可以十年不變,頂多明年就換個瓶子。在那裏,市場與營銷部門的人就看業績,很容易看到誰會被升遷,誰可以未來掌舵。對百事,甚至對百貨業,都是這麽一回事,這種方法很好,行得通。MBa就是MBA。然而,對於高科技一類公司,選擇持這種思維這類行事的人,那就可能是災難。 “高科技公司形成壟斷之後,提高公司業績就得靠營銷部門,於是他們逐漸控製了公司,接著產品部的人被邊緣化,接著公司的開發就失去了動力,失去了打造優秀產品的熱情。結果:產品不好,部門的功臣漸漸被不懂產品的人放逐,市場體係的人上來,他們不隻缺泛研發產品的技術與能力,而且也無心為客戶出發去解決問題。”--- 這就是喬氏發現。高科技公司的靈魂是創新,支撐自己的則是為大多數客戶著想。其他的路都是行不通的,死亡是早晚的事。

喬氏發現的意義是:公司都有一個不可逆轉的怪圈。過了草創期,重點就是擴張,與初始階段的運作極為不同。公司規模一大,就得建立規矩。凡人都得遵守流程,循規蹈矩。嚴格的流程和紀律成了工作本身。此時,動嘴皮子的更容易占據公司的要津。股東隻看市場份額,而產品的技術靈魂都給外包裝掩蔽了。銷售人員的業績鎖定了股東利益,而不是客戶的福祉。銷售掌控公司的走向讓公司很風光,但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優勢,是需要一批一心想著產品的人去默默地持續地奉獻的。他們沒了動力,公司何來後續力。像柯達,就是極為明顯的例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