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拚到老

在字句裏看過去現在和未來
個人資料
chunfengf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牡丹花下 88-趙海霞

(2024-05-23 11:01:47) 下一個

姚釧發現,很多來應聘的社員,並不是真正喜歡醫療工作,而是衝著可以上大城市待幾個月。姚釧讓孫紅梅列出幾個人,她們跟她一樣,願意紮根江北,努力為農民朋友的衛生健康服務。

孫紅梅說,瀛洲生產隊的趙紅霞,不但高中畢業,而且能力強,正在自學中醫,已經能看一些小病小痛。孫紅梅跟張海霞以前是初中同學,因為孫家供不起紅梅念高中,所以沒讓她接著讀,而是早早嫁人。

進一步了解,才知道她是趙海濤的姐姐。因為中院的診所,就是租用趙家的兩間房子。

姚釧知道,做任何事情要成功,一定要發現和培養骨幹,也就是培養幹部隊伍。姚釧有很大的野心,在基層的醫療單位,培養自己的人。無論將來她是發達了,還是落難了,她姚釧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光有一個孫紅梅,還是孤掌難鳴。在魚米公社有兩個人足夠了。在其他公社,也要找到能幹、肯幹、忠心的衛生員、赤腳醫生,發展和培養他們,讓他們進入黨的組織,將來為她姚釧所用。

”紅梅,你說的海霞,有幾個孩子?“姚釧問道,因為孩子太多,很耽誤事。

“隻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因為她公公下放,好像傷心過度,人變得有點憂鬱。估計是得了輕度憂鬱症。也是在這個時候,她開始鑽研起中醫,並在自己身上試驗。聽瀛洲村的人說,她對用中醫治療精神方麵的疾病,有一些心得和體會。

“這個可是不得了的本事,因為憂鬱症的治療手段很有限,即使在西醫上,也是舉步維艱。更何況在我們農村,都不知道還有精神病。”孫紅梅突出重點地介紹她的同學,希望自己的恩師姚護士長,選擇趙紅霞上浦江市輪訓,然後正式成為醫務人員,跟她一起為江北衛生健康事業服務。

“她這麽有孝心啊?這個人誠信方麵怎麽樣,譬如對朋友、親人委托的事情都會做好,不是那種大嘴巴的人,不會出賣朋友。”姚釧接著探詢。

紅梅嫁人後,跟海霞接觸不多。雖然都在一個大隊,但是一年也難得見一次麵。加上她是右派家屬,更不好過多打聽她的事情。紅梅仔細想了想,雖然自己沒有親自找她辦過事,也許別人做過。最後想起一件事。

“恩師,當年司馬黨,也就是海霞她公公被打成右派。趙家,尤其是趙老太太,堅決反對女兒還跟著司馬照。讓女兒離婚,這樣就用不著下放到瀛洲村。當時她的兒子隻有幾歲,好像還沒斷奶。

“不過海霞沒有聽她母親的。為此事,她母親五年都不跟紅梅說話。後來紅梅在父親去世奔喪時,她母親都不讓她進門。大雪天,她趙紅梅跪在大院裏,凍昏死過去,才被抬到她父親的靈柩前。她趙紅梅沒日沒夜守靈,她父親下葬後,她硬是讓趙老太太開口認了她這個閨女。”紅梅把自己聽到的這件事講了一遍。

“她怎麽讓她母親開口的?”姚釧接著問。

“她母親走不出趙秘書去世的悲傷,一病不起。當時她弟弟還小,海霞帶著兒子司馬寅,住在娘家,照顧她母親半年,直到趙老太太完全好了,才回瀛洲村。老太太經曆這件事,才認了海霞,才不怪女兒當初不聽她的話。”紅梅接著解釋。

“她丈夫司馬照人怎麽樣?”姚釧換了個對象問。

“他是一個書生。在瀛洲村當民辦老師,因為書教得好,在村裏人緣不錯。在家裏在外麵,是海霞說了算。司馬照除了上課、批改作業,就是家訪、輔導學生,要不就是教他兒子司馬寅,幫做家務。瀛洲村不像漁村靠海邊,村民種水稻為主。他一個書生,也不擅長幹農務。他也隻是在暑假和農忙時,跟著海霞出工幹農活。”紅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介紹。

姚釧聽完,沒有再問什麽,而是回到靠海大隊隊上。吃完飯,早早歇息,打算明天去看看這個趙海霞。為了保證不會撲空,孫紅梅讓大隊會計秦達坦連夜通知司馬家,讓趙海霞明天在家等著,因為靠海大隊的麵試時間還沒到,這次屬於特殊麵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