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拚到老

在字句裏看過去現在和未來
個人資料
chunfengf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本萬利──呂不韋竊國始末(轉載)

(2015-08-26 14:24:00) 下一個

公元前265年,大商人呂不韋販貨來到趙國都城邯鄲。

一天,他正在集市上指揮下人賣貨,忽見一輛牛車從街心駛過。牛老車舊,可那車廂上卻插著一麵杏黃旗,旗上大書一個篆體的"秦"字。車蓋下端坐著一位年輕人,衣冠無華,麵容消瘦,目光含憂,隨從寥寥無幾。他知道,這個青年名叫異人,是秦國送到趙國的"質子"。 

戰國時期,列國之間有一個外交慣例,兩國相交或相攻時,為了取得信任或相互牽製,國君們常將自己的王子王孫派往對方首都作為抵押,其實就是人質,當時稱為"質子"。這個異人是秦昭襄王之孫、秦太子安國君的庶子。 

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異人的生母夏姬失寵,所以異人在秦宮中隻是一個無足輕重的王孫。於是,他作為人質被送到了趙國。 

當時,秦國經常侵伐趙國,所以趙國對秦國送來的質子異人很不禮貌,對其生活當然也不會關照。身處異國他鄉的異人,生活得很不如意。看他那神態服飾,全無一點公子王孫的氣派,倒像一個遊說不成、窮困潦倒的讀書人。 

望著那漸漸遠去的牛車,一個念頭像電光石火般地竄入呂不韋的腦海:"此人奇貨可居!" 

他也顧不上賣貨了,急忙趕回家中,向他父親詢問道:"父親大人,農夫一年到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一年,到底能獲利多少?" 

父親聽兒子突然提出這個問題,覺得有些奇怪,但也並未多想,回答道:"如果遇上豐收年月,可以獲利十倍。" 

呂不韋又問:"販珠賣玉呢?" 

父親答道:"如果經營得當,可以獲利百倍。" 

呂不韋緊接著又問:"若是能擁立一國之君,能獲利多少呢?" 

父親奇怪地看著兒子,想了想道:"此事難以預料,若擁立能成,可獲無數之利;若擁立不成,連身家性命都要賠了進去。我兒為何有此奇怪念頭?" 

於是,呂不韋便將秦昭襄王之孫異人在趙國作質子,且境遇不佳的情況告訴了父親,並講出了準備擁立異人作秦國國君,進而從他身上獲取極大好處的種種打算和步步安排。 

父親聽了呂不韋的謀劃,盤算良久,點頭道:"嗯,其利無數!" 

這一天,鬱鬱寡歡的異人正在房中暗自吞淚,忽然聽外麵有人叫:"公子,有客人求見。"異人趕忙拭淚出迎。 

呂不韋自報姓名與異人寒暄後,直率地問道:"公子貴為王孫,何至困頓如此?" 

異人羞得滿臉通紅,沒有回話。 

呂不韋說:"我有辦法能光大您的門庭,改善您的處境。" 

戰國時商人在社會上最沒有地位,盡管腰纏萬貫,但在王族朝臣眼裏,依然是賤民。異人雖然不得誌,可地位明擺著,看著這位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商人竟口出大言,不禁笑道:"你還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門庭吧,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庭!" 

呂不韋道:"隻有公子顯要於前,不韋才能繼之於後。" 

異人十分聰明,他聽出這個商人話中有話,急忙給他讓座:"願聞其詳!" 

呂不韋道:"安國君繼承王位已成定局,如今公子的眾位兄弟都在為他日能當上太子而爭奪不休,公子難道無動於衷嗎?" 

異人道:"我既非嫡子,排行又居後,安敢有非分之想?" 

呂不韋道:"事在人為!公子二十餘位兄弟,全是庶出,公子若能爭得嫡子之位,豈不先聲奪人嗎?" 

異人道:"我母早已不被父親寵愛,父親怎能立我為嫡子!" 

呂不韋道"安國君最為寵愛華陽夫人,他日承襲王位,必定立她為王後。然而華陽夫人尚無子嗣,公子若能奉她為母,則可由庶變嫡,這太子之位也就非您莫屬了。" 

異人搖頭道:"我離國已久,與華陽夫人素無往來,她怎肯收我為子?" 

呂不韋道:"不韋願毀家破產,攜千金西遊秦國,為公子周旋。" 

異人正處在窮途末路,一聽此言,不由喜出望外,連忙頓首發誓:"先生此計若得成功,異人當與先生共同享有秦國!" 

呂不韋得了"奇貨",付出了第一筆貨款:五百金給異人,讓他招賢納士,廣交賓客,收買人心,擴大實力;五百金買了些奇珍異寶,呂不韋帶著去了秦國,替異人遊說。 

到了秦都鹹陽,呂不韋先去求見華陽夫人的姐姐,用重金買通了她,請她把珍寶送到華陽夫人手中,並說是異人孝敬華陽夫人的。呂不韋還搖動三寸如簧之舌,極力稱讚異人賢明聰穎,結交的能人智士遍及天下,各國諸侯都知道他的智慧和才能。還說異人把華陽夫人當作自己的親生母親,日夜思念安國君和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是個貪戀財物、喜歡奉承的女人,收到這麽貴重的禮品,又聽說異人把自己當作親生母親,更是滿心歡喜。 

姐姐見華陽夫人如此高興,便乘機進言道:"我聽說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弛。現在你甚得安國君的寵愛,可曾想到將來老了怎麽辦?你既然不能生兒育女,就應該趁早在諸子中選擇一個孝順賢德的認作兒子,立為嫡子。夫人立下的兒子以後繼承了王位,夫人才不會失勢。眼下異人這樣賢明,對你又十分孝順。他知道自己的排行在兄弟間居中,沒有資格繼承王位。夫人若能把此子收為養子,將來得立為太子,則異人無國而有國,夫人無子而有子,一旦為王,夫人將終身得寵於秦國。現在你在安國君麵前說一句話,可以得到萬世之利。如果等到色衰愛弛之後,你即使想進一言,還會有人聽嗎?" 

華陽夫人雖然因色得寵,但多年未得一子,時常為此愁悶不已,聽了這番話語,頓覺柳暗花明。是夜侍寢之時,趁安國君高興,便說:"妾有幸侍奉殿下,怎奈福薄,至今未有子嗣。妾聽說異人出質趙國,賢名聞於邯鄲,妾願收他為子,日後也好有個依靠。" 

此刻枕席之言,安國君怎能不從?華陽夫人又撒嬌裝嗔,一定要安國君立個憑據,安國君也一一應允。是夜,華陽夫人又大展風情,把個安國君侍弄得酣暢無比。第二天一早,安國君便命人在一塊白玉板上刻了"立異人為嫡子"幾個字,然後將板一剖兩半,與華陽夫人各執一半。 

異人一下子名列眾兄弟之首,那未來的太子之位,自然非他莫屬了。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又將黃金五百鎰、衣物數十箱交付呂不韋,托他轉給異人,並指定他為異人的師傅。 

呂不韋回到邯鄲後,日夜盤算:如果異人返秦立為太子,自己可以被封為萬戶侯;將來異人若繼承王位,自己也許能成為丞相。不過,這都終究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如若能叫自己的親骨肉成為國君,那才是千秋百代的富貴。想到這裏,一個大膽而又超出常人預料的方案在他心中成熟了。 

此後多日,呂不韋不斷出入於邯鄲的歌台舞榭、秦樓楚館,終於覓得一位絕世美女。此女乃趙國人氏,史書上稱她為趙姬。她不但長得楚楚動人、傾國傾城,而且能歌善舞。 

呂不韋用重金購得趙姬後,便金屋藏嬌,交歡數次後,在那女子腹中留下了一粒血種。呂不韋心想,生男可為王,生女亦可為公主,這個買賣有賺無賠。 

這一天,正是元宵佳節,呂不韋設宴款待異人。酒酣耳熱之際,呂不韋命趙姬出場,從旁勸酒,以助酒興。 

才藝雙全、貌美如仙的趙姬一出場,異人便盯住不放,如醉如癡。他隻顧望著她那秀色可餐的麵容,連趙姬端起酒杯勸酒都忘了去接。呂不韋見到了火候,便說:"公子不宜再飲,就請在舍下休息吧!" 

異人突然離席,直奔呂不韋,抓住他的袖子道:"此姬色藝俱佳,請求先生割愛相贈!" 

呂不韋佯怒道:"不韋因與公子有莫逆之交,才不避嫌疑,令小妾勸酒,公子豈可做非分之想,奪人之所愛!" 

異人苦苦哀求道:"先生既有大德於前,何不再成全於後?異人今生今世,永不忘先生之恩!" 

呂不韋故意拖延好久,才歎口氣道:"不韋既已為公子破財毀家,也就不必再吝惜一妾了。隻是此女品貌非凡,還請公子不要虧待了她!" 

異人滿口答應,連連稱謝,當晚將趙姬帶回驛館,自有一番恩愛。 

此時的趙姬種下呂不韋的根苗已有兩月。轉眼之間又過了一個多月,趙姬身形已顯,不能再瞞下去,便對異人說自己已有了身孕。異人豈知其中奧秘,還以為是自己播下的龍鍾呢。趙姬唯恐十月分娩時被人識破,終日揣揣不安。說來也怪,這腹中之子似有靈性,唯恐母親出醜,竟遲遲不肯落世,足月之後,又拖了一個多月,男嬰才呱呱落地。異人興高采烈。呂不韋更是心中竊喜:異人為王之日,自然不會虧待呂某;異人死後,其子繼位,秦國國君便是我呂家後代!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派將軍王齮率軍進攻趙國,兵臨邯鄲城下。趙王對秦國的背信棄義十分憤怒,想要殺掉異人。呂不韋得到消息,連忙通知異人,讓他趕快逃走。異人不放心大人和孩子。呂不韋說:"夫人趙氏之家,是趙國的富豪,讓她們母子暫時藏匿於趙家,能夠躲過這場災難。趙王不會加害於她們母子。"於是,呂不韋用六百金賄賂守城將士,把異人混雜在自己的僮仆之中,連夜逃出邯鄲。 

在前往拜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前,呂不韋又想出了一個進一步使異人討得華陽夫人歡心的花點子。他對異人說:"華陽夫人是楚國人,您既是她的兒子,就應該穿著楚國服裝前去謁見,以示依賴之情。" 

異人依照呂不韋的主意,穿楚服戴楚冠,到太子府邸拜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華陽夫人一見異人的穿戴打扮就十分高興,認為他的見識很不平凡,對自己很體貼。她和安國君一商量,就給異人改名為子楚。從此以後,子楚就留在了秦宮裏。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死了,太子安國君繼位,是為秦孝文王。華陽夫人為王後,子楚成為太子。這時秦趙兩國又重新和好,趙國送子楚夫人趙氏和兒子政回秦國。 

秦孝文王在位一年就死去了,子楚繼承王位,是為秦莊襄王,趙姬成為王後。子楚一上台,不忘當年"共享秦國"的諾言,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他為文信侯,以河南洛陽十萬戶為其食邑。呂不韋名利雙收,這可真應了其父"其利無數"的那句話了。 

三年以後,年僅三十六歲的秦莊襄王也死去了,太子政繼承王位,他就是後來統一六國的秦始皇。趙姬成為太後。秦王政此時才隻有十三歲,自然不懂治理國事,一切軍國事務全由呂不韋裁決。呂不韋被尊稱為"仲父",成了貨真價實的太上皇。 

秦王政登基後,其母趙姬雖身為太後,實際上年齡才三十歲左右。她盛年喪夫,難耐宮中寂寞,於是便和呂不韋重敘舊情。呂不韋欺秦王政年幼無知,和趙姬明來明往,有時竟留宿宮中,多日不出。此事朝廷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止瞞著秦王政一人。 

秦王政一天天長大,做事有了自己的主張,不想永遠當傀儡。趙太後和呂不韋的任意擺布不再完全有效。此時呂不韋特別擔心秦王政發現他和趙太後的曖昧關係,每天憂心忡忡,提心吊膽。萬一事情敗露,那他半生的苦心經營,現有的地位、名譽、權力、金錢都要付諸東流,甚至會招來殺身滅族的大禍。因此他決定及早脫身。可是此時的太後,欲情正濃,欲心正旺,不時尋找各種借口,召他進宮幽會。呂不韋又急又怕又無法拒絕。怎樣才能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呢?呂不韋苦思多日,終於又想出一計。這一計說奇也奇,說不奇也不奇,便是把當年對付異人的那一手段再如法炮製一次。所不同的是當年獻給異人的是女人,如今這一次則要換成男人。 

呂不韋費時一月,終於找到了一個替身,實現了他的金蟬脫殼之計。 

此人名叫嫪毐,原是一個市井無賴,但有一副極為結實的身板。猶可怪者,是他那兩腿之間的陽物粗大無比。當時秦國流行一種民間習俗,在每年秋收以後,行樂三天,凡有各種技能的人,不論美醜和好壞,隻要能博得觀眾一笑,都可盡情表演。這一年,那無賴嫪毐不知羞恥,竟以自己的陽物來取笑眾人。隻見他脫下褲子,露出粗大無比的陽物,將其插入車輪軸心,竟能將車輪挑起旋轉輪動。嫪毐自以為能,不知羞恥,使得觀眾掩口大笑不止。 

嫪毐的功夫很快便在風月場中傳開了,不久又傳入了宮中。趙姬本是個淫蕩的女人,一聽此事,又奇、又喜、又疑,便想立刻傳見嫪毐。但她身為太後,居於深宮之中,如何能夠輕易召見陌生男子!此時呂不韋令人以淫褻之罪告發嫪毐,判處其死刑;又以重金賄賂行刑的官員,假稱施刑,其實隻拔去嫪毐的胡須和眉毛,充作閹人送往宮中執役,侍奉太後。一夜風流之後,趙太後倍感酣暢,重賞了呂不韋。 

趙太後自得到嫪毐以後,將他視為稀罕之物,日夜相伴,形影不離,沒過多久便有了身孕。這一回可再也沒有人來充當頂缸的角色了。這可如何是好?為了避人耳目,趙太後便裝神弄鬼,說是鹹陽宮中有邪,不宜居住。得遷往外地,不見生人,方能避禍。年輕的秦王政當然不知其中的真情,便請母後遷居到雍城。 

雍城在鹹陽西二百餘裏,原是秦國的都城。這裏的大鄭宮雖然不如鹹陽宮室壯麗,但難得的是個清靜。遠離了秦王政,趙太後和嫪毐更加肆無忌憚,出則同車,入則同寢,儼然夫妻。兩年之內,竟一連生下兩個孽種,藏於宮室之中,另派宮婢飼養。趙太後為了使這個泄欲的工具更能順從自己,不僅親自給他豐厚的賞賜,諸事由他做主,還多次在秦王政麵前替他邀功請賞。不了解底細的秦王政就遵照母親的旨意,封嫪毐為長信侯,並把山陽城(今河南修武西北)賞給他居住,後來又把河西太原郡賞給他作封國。 

嫪毐這個淫棍惡漢,驟然發跡,得意忘形,自恃有太後作為靠山,還有兩個寶貝兒子作為本錢,竟然為所欲為起來。他所居住的宮室、林苑,所用的車馬、衣物,處處比照王室;他畜養的家奴多至數千人。他還忘乎所以,對朝廷的大小事情,居然也要發號施令。他還利用手中的權力和金錢賄買朝中權貴,結交黨羽。當時擔任衛尉(掌管宮廷警衛)的竭、擔任內史(掌管首都民政)的肆、擔任佐弋(掌管射獵之事)的竭、擔任中大夫令(職務略同於衛尉)的齊等朝中重要官員,都成為嫪毐的同夥。一時之間,這個市井無賴居然也成了個人物,其權勢竟可與呂不韋相抗衡。盡管如此,他還不知足,又想入非非,想推翻秦王政,讓他那尚在牙牙學語的兒子來換班接任。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已年滿二十二歲。古人有個禮俗,男子到二十歲,要舉行加冠之禮,表示已經成年。這在當時是一件大事,要舉行隆重的儀式。從此,平民子弟便可頂門立戶,年輕帝王便要親政掌權。前兩年,由於朝廷不斷出事,便把這件事拖了下來。這年四月,秦王政決定到建有祖廟的舊都雍城舉行他的加冠之禮。為防止意外事故,他派大將王齮率兵三萬屯於岐山。 

嫪毐聽說秦王即將親政,受到沉重打擊,覺得等到秦王羽翼豐滿再奪權就遲了。他利令智昏,便蠢蠢欲動。 

乙酉這一天,秦王政舉行完冠禮,正式佩帶寶劍,以示威儀,又在祈年宮中大擺宴席,宴請文武百官。嫪毐酒後與人賭博,有個名叫顏泄的人贏了他以後,便不想再賭。嫪毐以勢壓人,非要再賭幾局不可,兩人便廝打起來。嫪毐惱羞成怒,大罵道:"大膽狂徒,竟敢和我動武。我乃當今王上的假父,你真的有眼無珠,不識好歹嗎!" 

此言一出,舉座嘩然。顏泄慌忙逃走,正好碰上了出宮的秦王,就勢伏地請死。秦王覺得事情可疑:兩人爭吵,何必請死?於是,命人將顏泄帶回宮去細問。顏泄毫不隱瞞地講出嫪毐私通太後的種種情狀,並說他們不久要圖謀篡國。 

耳目眾多的嫪毐當即得知情報,知道事已敗露,決定先發製人,免除後患。他盜用秦王和太後的印信發書召兵,半日之內,居然也湊齊了幾千人馬。又揚言有人要謀害秦王,率眾將祈年宮緊緊包圍,奮力攻打。 

秦王政從顏泄口中得知 嫪毐的全部底細後,決心鏟除這夥禍國亂民的醜類。他當即派人急赴岐山令王齮率兵前來剿賊。當嫪毐帶人進攻祈年宮時,秦王政一麵組織衛隊拚力奮戰,一麵命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兵攻擊嫪毐。雙方廝殺得難解難分之際,秦王政不顧安危,登上祈年宮的城樓,當眾揭穿了嫪毐一夥謀反叛亂的罪行,並發布動員令:"生擒嫪毐者,賞錢百萬;殺死嫪毐者,賞錢五十萬;所有參戰人員,全部賜爵一級!"此令一發,嫪毐手下的軍卒有的散去,有的反戈,烏合之眾頃刻間便潰不成軍。嫪毐見大勢已去,便率殘兵敗將慌忙逃竄。這時,王齮率領的三萬大軍恰好趕到,將嫪毐一夥全部生擒活捉。 

叛亂平息後,秦王政命令在雍城全城進行大搜捕,剿盡餘黨。在大鄭宮的密室裏找到了嫪毐與趙太後私生的兩個兒子,秦王政命令武士把它們裝在口袋裏,活活摔死了。 

嫪毐是叛亂的總首領,秦王政下令將其車裂於鹹陽鬧市,並夷滅三族(三族:說法不一,一般指父組、母族、妻族)。所捕獲的死黨二十餘人,一律斬首,首級懸於街頭木柱之上;朝廷官員凡與嫪毐有牽連的,一律削去爵位,流放到蜀地。 

趙太後是叛亂的主謀,雖然是自己的生母,秦王政也不想寬恕她,下令繳去印璽,削減俸祿,幽禁在雍城棫陽宮。 

在處理叛亂過程中,秦王政發現這場禍及後宮、危及朝廷的謀反事件,竟是"仲父"呂不韋親手炮製的。他決定殺掉這個妨害他親政的對手。後來,由於眾官求情,秦王政也念及其過去的功勞,隻罷去他的丞相職位,叫他回到河南洛陽封地。 

呂不韋大難不死,暗自慶幸,回到洛陽,卻不能韜光養晦,依舊終日門庭若市,接納四方賓客。哪知過了一年多,鹹陽使者送來秦王所賜書信一封,上麵寫道:"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竟得到十萬戶的封賞?你同秦王有何親族關係,竟被尊為仲父?書至之日,你與家屬遷往蜀地,終身不許還朝!" 

呂不韋看出來,秦王政要對他下毒手了,冷冷笑道:"我立兩代秦王,功豈可為不大?為汝生身之父,至親無過於此!兒啊,這些難道抹殺得了嗎?"轉念一想,又淒然笑道:"我若販珠賣玉,積三十年,亦可稱富列國。卻異想天開,為國立君;膽大妄為,代君產子。此等勾當,實屬罪不容誅。我若不死,此兒有何麵目君臨天下!"說罷,長歎數聲,仰藥自盡而死。 

呂不韋靠政治投機起家,已經封侯拜相,位極人臣,卻欲壑難填,野心更大,到頭來隻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贅語 

平心而論,呂不韋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當政後除了繼續貫徹秦國一貫奉行的法家的主張外,還認真研究法家以外的各學派的學說、主張。《呂氏春秋》包含了儒、法、道、墨等各派觀點,曆來被稱為"雜家"的代表作。呂不韋的統治方法不限於法家的那一套,而是兼采儒家和道家的策略,同時也懂得用懷柔的辦法進行統治,他實行的是"恩威並施"的統治術。由於呂不韋兼采眾家主張,所以在他當政的幾年裏,秦國在軍事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國內的政治也比較清明,思想領域內達到了秦國曆史上最活躍的時期。 

秦王政對於主張絕對君主集權的法家學說十分崇拜,而對呂不韋的"雜家"十分厭惡,這就構成了他們之間不可避免的衝突。盡管曆史上把呂不韋和秦王政的鬥爭描寫成"宮闈穢事",但它實際上是一場爭奪權力的鬥爭,而其他理由都是借口。這場鬥爭的雙方在統一全國、加強地主階級政權以及統治人民方麵,並沒有根本的分歧,但在具體的方法和策略方麵,則有所不同。因為秦王政取得了對呂不韋的勝利,就加強了秦國政治中的暴力成分。這個暴力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使得統一戰爭迅速勝利,另一方麵也是由於這個暴力使得統一後的秦朝變成了一個大監獄,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雖然戰亂頻仍,但各方麵都有長足的發展,可以說是曆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百家爭鳴"的寬鬆的學識氣氛。這種思想上的寬鬆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其對政治、經濟的促進作用也是難以估量的。可惜,在幾千年漫漫的曆史長河中,這隻是偶爾翻起的一朵浪花。它既是空前的,到目前為止也是絕後的。 

不難設想,呂不韋的"雜家"主張(主要是指他當政時期思想上的那種寬鬆政策)如果能繼續貫徹下去,後來的局麵肯定會好得多。當然,曆史是沒有假設的。 (作者:張惠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