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火了, 大江南北, 兩岸三地, 海內海外的人們都在傳閱和評論著《巨流河》,據說光是讀後感就有2萬多篇。《巨流河》是台灣著名教育家, 翻譯家和文學家齊邦媛女士的一部記憶文學,其實它是一部個人傳記和往事回憶錄。齊邦媛先生以79歲高齡, 開始提筆撰寫她幾乎跨越一個世紀的不凡身世, 以散文平實,細膩和親切的筆調,展示了一個知識女性所見證的波瀾壯闊的中國近代史。她雖娓娓道來, 實則靜水深流,內蘊豐富,於深沉情思中裹挾著淡淡惆悵, 向人們展示了曆史的多麵性。
齊邦媛1924年出生在中國遼寧的一個山村, 巨流河就是澆灌作者家鄉一片沃土的母親河。她和她的父輩們對這片黑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那裏是他們的根, 是他們永遠的掛念。 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是一位名人, 十幾歲就留學日本,德國, 精通幾國語言。 回國後,他毅然從軍, 在張作霖的軍隊裏輔佐郭鬆齡將軍。後來他跟從郭鬆齡軍變失敗, 經曆了逃亡和流離, 最後加入了國民黨,在八年抗戰中擔負著領導東北地下抗日工作的重擔, 並指揮和安排戰爭期間, 大學師生們的撤退和學校的重建。 國民黨戰敗退居台灣後,齊世英因政見不同, 被蔣介石開除出黨, 還遭到長期監視。作者對父親的一生充滿了敬佩, 父親高遠的誌向,高潔的品行深深地影響著她的世界觀, 也是她一直以來想要著書,抒寫戰爭中的國民黨救國誌士和知識分子不屈奮爭曆史的動力。
《巨流河》記敘了作者跟隨母親從遼寧逃至北平,由北平到南京, 後又隨就讀的南開中學, 武漢大學在抗戰中搬遷, 最終為工作到台灣, 卻由於國共內戰, 被迫留居台灣, 並為台灣文學的發展和推廣貢獻了60年精力的一生。
此書吸引廣大讀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 它為廣大讀者, 特別是大陸讀者展示了曆史的多麵性。 比如,多年來大陸對於張學良的描述是逼蔣抗日,顧全大局之人, 可是《巨流河》卻告訴讀者, 張學良沒有他父親的才幹和尊嚴, 在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不放一槍就倉皇逃到關內, 將東北拱手讓於了日本人, 對於抗戰前期的失利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還有,就是關於全球矚目的“一二三自由日”事件。對此絕大多數的大陸讀者都一無所知。上網搜索一通,才知道事情原由是這樣的:“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大約有2萬多的中國人民自願軍被俘,大陸方麵一直要求聯合國軍無條件遣返戰俘,可是這一提議遭到聯合國軍的拒絕。最後雙方達成協議,戰俘可自由選擇去向, 後來大致有1萬4千人選擇前往台灣。選擇回大陸的大都遭受政治審查,或被開除黨籍團籍。前往台灣的戰俘,於1950年1月23日在基隆抵台後,受到台灣人民的熱烈歡迎,被稱為“韓戰義士”。台灣政府將這一天設為:“ 一二三自由日”。其後在泰國曼穀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反共聯盟大會”中通過,並呼籲全世界反共陣營一致響應。隨著冷戰的結束, 海峽兩岸局勢的穩定以及共產主義國家政權的逐一瓦解,此紀念日後來改為世界自由日。
其次, 很少有文學作品描寫抗日戰爭中, 國民黨仍然重視教育,以及一幫愛國知識分子為下一代的學習作出的奮鬥。 那時雖形勢艱險,學校顛簸搬遷,仍然弦歌不輟,“不論什麽時候,戶內戶外,能容下數十人之處,就是教師上課的地方。學校永遠帶著足夠的各科教科書、儀器和基本設備隨行”。即使隨時有可能要跑警報,可是戰時的知識分子,以言傳身教傳遞他們的希望和信心,“他們真正相信,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除了各科課程,他們還傳授獻身與愛,尤其是自尊與自信”。
《巨流河》的出版在海內外掀起了許多漣漪,出版界如此形容《巨流河》:“一部反映中國近代苦難的家族記憶史、一部過渡新舊時代衝突的女性奮鬥史、一部台灣文學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記、一部用生命書寫壯闊幽微的天籟詩篇”。《巨流河》得到了海峽兩岸讀者的極大關注和肯定,不過齊邦媛女士在書中流露出的對於大陸時局的苛求, 引起不少大陸讀者的異議。 作者一生希望秉承的是:以文學書寫超越政治成敗的人和事,但在《巨流河》中, 作者始終無法超越政治, 甚至在書的後半部,表現出較明顯的政治傾向, 為其隱忍含蓄的筆觸抹上了一筆偏激的苛刻, 也因此為整部書的恢宏精準帶來了一絲狹隘和偏頗。
雖然如此, 瑕不掩瑜,《巨流河》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一部身世記錄。它豐富而複雜, 將故人,往事, 政治, 學術, 流離之痛, 家國之殤娓娓道來,既飽含深情又滿懷惆悵地向眾人述說著人生的激昂跌宕, 直至回歸平靜。。。
正如你所說,就懂一點,好在還願意多學一點。
台灣出版的是豎讀式繁體字版,也可以在Amazon上買到。歡迎閱後再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