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千北

我不是專業醫生,但對防病治病有興趣,想多向大家交流,學習,多蒙恩惠。
個人資料
正文

基因重組和轉基因

(2013-11-09 21:53:38) 下一個

基因重組一般是指運用於微生物的生物工程技術,處理對象一般是細菌,病毒,簡單的真菌,或者是培養液中的離體細胞,一般不包括對多細胞真核生物的處理(活體動植物)。基因重組引入的基因(1)通常難以通過自發變異或誘發變異來獲得,因此往往來源於別的菌種或物種,經過人工修飾,或人工合成;(2)可以遺傳,但不一定被引入在穩定而且是必須的主體遺傳物質 —— DNA主鏈上,有可能被引入於質粒(plasmid)或人工合成的質粒上,當然也可以被引入於DNA 主鏈上;(3)可以改變重組過的菌種的基因調控,或可以表達產生新的蛋白質。

 

基因重組技術成功的用於量產多種藥用抗體和藥用蛋白,比如治療乳腺癌的Herceptin,就是用基因重組的細胞培養方法生產提純的。HBSAg (乙肝疫苗)是另外一個例子。

 

 

轉基因是指將外源性(不同物種)基因引入於動植物活體的染色體內,可穩定遺傳,並表現出新性狀的生物技術。引入方式包括質粒,脂質體,病毒,原核注射,等等。

 

可以看出,基因重組和轉基因在技術上並沒有原則性的區別,主要的差別在於運作對象。基因重組的對象比較簡單,一般是微生物或培養液中的細胞;轉基因的對象是動植物活體,相對複雜。這兩個技術的共性是引入的基因數目很少,屬於外源性(不同物種),而且很“純淨”,一般不含有目標基因以外的其他“無用的雜質”基因。這是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特點。有性生殖的動植物變異或進化很少具有這個特性。人工雜交培養的物種也沒有這個特性。動植物的有性生殖決定了生殖細胞需要融合。單個生殖細胞的變異屬於內源性變異。雜交或不同物種間的生殖細胞的融合(如驢和馬)使得引入的外源性基因數量很多,很難把單個的目標基因與其它基因分別開來。

 

這兩個貌似不同的術語反映出科學技術領域的一種傾向,即用新術語來描述稍有不同的概念或技術,以此標新立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現象,比如用“淡定”來描述不為所動,情緒鎮定,等等。或許是人類的喜新厭舊在語言上的一種表現。

 

在運用基因重組或轉基因時,人類對目標基因的選擇標準是很難把握的事情,尤其是當金錢利益處於選擇標準的首要地位或重要地位時。我們人類是自私的,我們的知識是有限和片麵的。貪婪加上自以為是的知識會帶來更大的危害。另一方麵,人口增長的壓力越來越大,轉基因確實可以增產增收。要不要轉基因,左右為難。我認為現在對轉基因植物的長期影響研究太少,很不慎重。即使目前在科學上挑不出毛病,也應長期實驗觀察,不應急著投放市場。隻要我有錢,一定去買非轉基因食物。

 

急功近利地使用科學技術,會造成危害。除了滴滴涕的例子外,另一個例子也很有意思。大約在60年代,美國廠商要求對糧食進行精加工,大量生產精白麵,精白米,以便更好的適合人的口味。有人指出,這樣的話,消費者損失了大量的維生素。為此在國會舉行聽證,辯論。一位議員說,精加工把上帝加在食物中的維生素去掉了,不要這樣做。一位知名科學家說,我們往裏麵添加維生素就是了,就是在做上帝的工作。那位議員無言以對。幾十年過去了,人們意識到精加工的食物不好。可是現在大量增加的各種富貴病與食品精加工有關,而且商店裏全麥麵粉和糙米的價格卻比精加工的要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