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斯維加斯大峽穀之旅(四) 印第安人之風語戰士

(2014-07-25 18:54:13) 下一個
印第安人早在西元850年左右就來到大峽穀,至今仍留有超過2000處印第安人的遺跡,例如東線的土沙陽廢墟(Tusayan Ruin) ,廢墟旁博物館陳列了不少描述當年印第安人生活的圖畫和展示品;李潘觀景點(Lipan Point)以印第安部落命名,崖邊的河岸上保留著早期印第安人廢棄的居所。此外,哈維公司(Fred Harvey Company)的女建築師考特(Mary Colter)於二十世紀初在大峽穀以印第安風格設計了瞭望塔(Watchtower)和侯匹屋(Hopi House)等景點。沙漠觀景點(Desert View)的瞭望塔位於大峽穀東線入口處,也是大峽穀南緣的製高點,早期印第安人建了許多瞭望塔做為防衛用途,瞭望塔的二樓設計成印第安人的祭壇,,周圍的壁畫描述著印第安人的祈雨傳說。登上塔頂可以透過大玻璃窗眺望納瓦霍(Navajo)及侯匹(Hopi)印地安保留區和南邊雄偉挺拔的聖法蘭西斯山(San Francisco Mountains);侯匹屋的外形仿造侯匹印第安人的房屋設計,目前是侯匹印第安人生活博物館,同時也展售印第安手工藝品,和侯匹屋隔廣場相望的是具有百年歴史的旅館El Tovar Hotel。

根據遊客中心的資訊,我們到達當天有一場印第安表演,於是我們在炎熱的午後來到候匹屋外的廣場。首先,印第安主持人用手搖著沙鼓唱了二首印第安迎賓曲來歡迎來賓,無論是主持人的服裝或歌曲的旋律和發音竟然都與台灣的原住民有高度的類似。接下來,由一位穿著印第安傳統羽毛衣的年青人在主持人的歌聲下表演舞蹈,主持人介紹道,這位年輕人用這支舞來紀念他的爺爺,他的爺爺在二次大戰被徵調前往戰場擔任俗稱“風語者(windtalker)”的密碼員,是在該批諸多被徵調的印第安人中唯一生還的人,這段血淚的歴史後來被改編成電影“風語戰士”。

這段歴史的典故是這樣的。在二次大戰的初期,美軍由於通訊密碼屢被日軍破解,因此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後來,IBM發明“快速分析機”使得美軍成功破解了日本海軍被稱為JN-25的密碼,並從以得知日本進攻中途島的計劃,使得美軍的航空母艦得以提前進入陣地取得這場決定性的勝利;同時,美軍也透過這套密碼得知日海軍大將同時也是珍珠港事件的主要策劃人山本五十六視察所羅門群島的路線,因此在1943年4月用16架P-38戰鬥機成功擊落了他的座機。美軍了解到密碼遭到破解的可怕後果,一直在積極尋找更為可靠安全的密碼,此時有一位名為約翰斯頓(Philip Johnston)的美國人因父親是宣教士的緣故,長期居住在印第安部落納瓦霍(Navajo)人保留區並十分熟悉印第安語,他建議美軍采用落納瓦語做為密碼。納瓦霍族人一向與世隔絕,他們的語言對外人來說根本像動物的語言一般,這種語言透過口語世代相傳,語言中的語法、聲調、音節都非常複雜且沒有文字記載,而且通曉這一語言的非納瓦霍族人全球僅約30人,於是美國征召了印第安部落納瓦霍人入伍,人們稱他們為“風語者”。印第安密碼首次被使用在跳島戰術中的瓜達爾卡納爾島(Guadalcanal)戰役,美國海軍在戰後表示,要不是這些風語者的重要貢獻,他們絕不可能贏得硫磺島和其後的諸多戰役。

在表演的最後,二位印第安年輕人在主持人的歌聲中進行呼拉圈的舞蹈表演,隨著音樂的節奏,他們踏著舞步逐一將地上二十多個呼拉圈套在自已的身上,最後由一位舞者將所有的呼拉圈套在自己的身上並在地上組合成完美的球形。在節目的最後,所有的遊客都可以捐款給舞者並和他們合影留念,同時主持人也一再提醒觀眾,表演中雖然開放觀眾攝影和錄影,但僅限於家庭觀賞用途,遊客不可以上載到網路等公開發表的媒體,所以隻好對讀者們說聲抱歉囉。
沙漠觀景點(Desert View)的瞭望塔









侯匹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可憐的印地安人,都快被消滅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