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談怪論

人生是記憶的累積,讓我們為自己為他人留下美好的記憶
正文

夫妻教子 十不協議

(2013-04-04 12:14:37) 下一個

子女教育既需要有效的方法,更需要明智的策略。我們有許多父母隻求方法,忽略策略。其結果是,把子女逼得辛苦可憐,而自己也是勞累抱怨。當虎媽們高唱勝利戰歌時,沒有留意子女在哭泣。當被“逆子”們氣得傷心流淚時,還不知道問題出在那兒。子女教育需要雙贏的策略。“教子十不協議”是我們的策略之一。到麵前為止,我覺得我們的策略是有效的,可行的,雙贏的。女兒不但能敲開所有大藤之門,而且能在強手如林的頂尖名校裏輕鬆學習,還能繼續有時間參加她喜歡的多種俱樂部活動。

我和夫人在子女教育上,經曆了多年的探索嚐試,以女兒們作為試驗對象為代價,才逐漸形成共識的。其中共識之一便是教子十不協議。父母在對待子女時,總是無私的奉獻,總想為孩子多做些,再多做些,包括能做到的和做不到的,該做的和不該做的,所以很難形成共識。但是,如果父母們能在子女教育上進行換位思考,考慮有那些事不該做,不要做,這樣,就容易取得一致意見。

在子女教育上,夫妻雙方常常會有不同的理念和不一樣的教育方式,這很正常。因為每個人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以及對子女教育的期待都不會一樣。但是,夫妻雙方必須協商妥協,達成一致的共識,給子女一個明確的方向。如果一個讓向東,另一個讓向西,孩子則無所適從。對子女教育的分歧,常常是夫妻間爭吵的導火線,更加糟糕的是當著孩子的麵爭吵。要知道,父母通常是子女們人生的啟蒙老師,運用的第一個教育方法是身傳言教

 夫妻雙方如何才能在子女教育上達成共識?這是一個很複雜而困難的問題。首先,在子女教育上,大多數父母是“無證”上崗。即使在如今證書泛濫的年代,還沒有聽說,有那個國家,那個公司頒發父母子女教育合格證書。當然,在子女成人後,可以很容易檢驗子女教育是否成功,但為時已晚。教師從業證書還不等於子女教育合格證書。教師主要負責知識的傳授,而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應該包括教書和育人兩部分。老師著重教書,而父母則應該注重育人。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是互補的。這應該是中國式教育成功的秘訣之一。 父母的學位高低和子女教育是否合格也應該沒有什麽直接關係。擁有博士學位和大學教授頭銜的父母也不一定知道子女教育的有效方法;受教育機會少,甚至文盲的父母也可培養出傑出的子女。因此,夫妻雙方在子女教育問題上,不要假設自己有更有效的方法是因為自己的官位頭銜,經濟收入, 或者學位職稱。 都應該謙虛地傾聽對方意見,形成共識。 

 我們的十不協議如下,希望我們的經驗之談對大家能有所啟發和幫助。

不做狼爸與虎媽,兒女需要溫暖家

不要嬌慣養野馬,難管難教在害她

別怨孩笨成績差,失去自信更可怕

莫懲聰明再加碼,保護興趣把她誇

給孩自由別綁架,被動學習效果差 

不賄學習不賂她,培養人品靠爸媽

避免跳級把苗拔, 莫教先走再學爬

別做獨裁家中霸, 給孩領導練在家 

為人師表休訓罵, 贏得尊敬孩聽話

告別牢教嚴管法, 子女感受心中掛


, 在失去孩子的信任和合作後,再好的教育方式也不會有什麽好的效果。因此,夫妻雙方必須在子女教育上意見一致,至少在孩子麵前是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不得不說1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跳級是不是好,要因人而地定。我女兒今年也橫掃大藤,知道結果時,她還隻有16歲。她跳過級。在美國,學校會全麵考察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而不是僅靠學術成績就可以的。不知博主是不是還會繼續寫孩子進大藤之後的感受,關注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