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戲與演戲——兩種人生理想》 - 朱光潛(3)

(2014-04-13 07:48:08) 下一個

宗教本重修行,理應把人生究竟擺在演而不擺在看,但是事實上世界幾個大宗教沒有一個不把觀照看成修行的不二法門。最顯著的當然是佛教。在佛教看,人 生根本孽是貪嗔癡。癡又叫做“無明”。這三孽之中,無明是最根本的,因為無明,才執著法與我,把幻相看成真實,把根塵當作我有,於是有貪有嗔,陷於生死永 劫。所以人生究竟解脫在破除無明以及它連帶的法我執。破除無明的方法是六波羅蜜(意謂“度”,“到彼岸”,就是“度到涅磐的岸”),其中初四——布施、持 戒、忍辱、精進——在表麵上似側重行,其實不過是最後兩個階段——禪定、智慧——的預備,到了禪定的境界,“止觀雙運”,於是就起智慧,看清萬事萬物的真 相,斷除一切孽障執著,到涅檠(圓寂),證真如,功德就圓滿了。佛家把這種智慧叫做“大圓鏡智”,《佛地經論》作這樣解釋:


如圓鏡極善摩瑩,鑒淨無垢,光明遍照;如是如來
大圓鏡智於佛智上一切煩惱所知障垢永出離故,極善摩
瑩;為依止定所攝持故,鑒淨無垢;作諸眾生利樂事故,
光明遍照。


如圓鏡上非一眾多諸影象起,而圓鏡上無諸影象,
而此圓鏡無動無作;如是如來圓鏡智上非一眾多諸智影
起,圓鏡智上無諸智影,而此智鏡無動無作。

這譬喻很可以和尼采所說的阿波羅精神對照,也很可以見出大乘佛家的人生理想與柏拉圖的學說不謀而合。人要把心磨成一片大圓鏡,光明普照,而自身卻無動無作。

佛教在中國,成就最大的一宗是天台,最流行的一宗是淨土。天台宗的要義在止觀,淨土宗的要義在念佛往生,都是在觀照上做修持的功夫。所謂“止觀”就 是靜坐攝心入定,默觀佛法與佛相,淨土則偏重念佛名,觀佛相,以為如此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謂“淨土”)。依《文殊般若經》說:


若善男子善女子,應在空間處,舍諸亂意,隨佛方
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係心一佛,專稱名字,念無
休息,即是念中,能見過現未來三世諸佛。

這種凝神觀照往往產生中世紀耶教徒所謂“靈見”(vlsions),對象或為佛相,或為莊嚴寶塔,或為極樂世界。佛家往往用文字把他們的“靈見”表 現成想象豐富的藝術作品,像《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之類作品大抵都是這樣產生出來的。往生淨土是他們的最後目的,其實這淨土仍是心中幻影,所謂往生仍 是在觀照中成就,不一定在地理上有一種搬遷。

這一切在耶穌教中都可以找到它的類似。耶穌自己,像釋迦一樣,是經過一個長期靜坐默想而後證道的。“天國就在你自己心裏”,這句話也有喚醒人返求諸 心的傾向。不過早期的神父要和極艱窘的環境奮鬥,精力大半耗於奔走布道和避免殘殺。到了三世紀後,耶穌教的神學逐漸與希臘哲學合流,形成所謂“新柏拉圖 派”的神秘主義,於是觀照成為修行的要訣。依這派的學說,人的靈魂原與上帝一體,沒有肉體感官的障礙,所以能觀照永恒真理。投生以後,它就依附了肉體,就 有欲也就有障。人在靈方麵仍近於神,在肉方麵則近於獸,肉是一切罪孽的根源,靈才是人的真性。所以修行在以靈製欲,在離開感官的生活而凝神於思想與觀照, 由是脫盡塵障,在一種極樂的魂遊(ecstasy)中回到上帝的懷裏,重新和他成為一體。中世紀神學家把“知”看成心靈的特殊功能,唯一的人神溝通的橋 梁。“知”有三個等級:感覺 (cognition)、思考(meditation)和觀照(contemplation)。觀照是最高的階段,它不但不要假道於感覺,也無須用概念的 思考,它是感覺和思考所不能躋攀的知的勝境,一種直覺,一種神佑的大澈大悟。隻有借這觀照,人才能得到所謂“神福的靈見”(beatific Vision),見到上帝,回到上帝,永遠安息在上帝裏麵。達到這種“神福的靈見”,一個耶穌徒就算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