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友情分享,做股票的應該知道做到的東東*-*

(2014-04-17 14:14:50) 下一個
安德烈 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德國知名投資大師,嫻熟金融商品和證券市場的一切,被譽為「二十世紀股市見證人」、「本世紀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他在德國投資界的地位,有如美國的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其著作有《證券心理學》、《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
        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
        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最後一句當然不完全正確。大家總是需要一定數量的錢,才能開始投機活動,但數量不一定要很多。在股票投資普及之前,德國流行一種觀點,證券交易所隻是富人的遊樂場。這種看法完全錯誤。隻要誰的看法正確,誰就有可能用蠻少的錢,創造可觀利潤。我說的「根本沒錢」,是指錢少到連私人住宅都負擔不起或無力養老的地步。
        如果真的沒錢,首先必須工作。在證券投機失敗後,我好幾次身無分文,甚至欠債,以至被迫重操舊業,作經紀人和顧問,賺取傭金,以脫離窘境。
        我們憑什麽投機?——隻要有想象力,老的東西,甚至老骨董,都有機會再翻身。
        先看看投機環境中的幾種人:
        經紀人:隻管成交量,因為他按每筆交易向客戶收傭金。他對你買賣任何一隻股都有興趣!
基金經理:幾十億資金的統治者,他們和經紀人一樣,靠的是客戶的資金在工作。經理人及一群手下作準備工作的分析師,挑出看好的股票、債券或原料,以獲取報酬。整體來看,他們毫無成就,因為隻有極少數的基金經理,能不斷超越平均指數,獲取更高利潤。
        金融巨子:大莊家。他們資產非常雄厚,總是全力以赴,投入所發起的交易活動,以確保自己獲得多數,並策畫合並和收購其它公司。他一旦擁有某家公司的股份,便積極幹預公司的管理體係,或解散看不順眼的管理階層。麵對各種激烈活動,他的生活變得十分不安。
        如果他開辦企業,就會到證券交易所去籌措必要的資金。甚至他想掌控的那些公司,也是透過證券交易所取得控製權。他的目標總是集中在特定的交易中,他的買或賣都會導致大地震,影響整個證券市場。
        套匯者:絕跡的投機人士。套匯指的是時間或空間上的投機行為。時間上的投機,指的是今天買,然後過一陣子用更高的價格賣出,或反過來,今天賣掉,以後再用便宜的價格買回來(即賣空)。另一種是空間上的投機,指的是同時在一個地方買,另一個地方賣。交易過程中,套匯者必須取得超過交易手續費的差價,才會獲利。和傳統的投機人士相比,套匯者的好處在沒有任何風險。因為,隻有當兩個證券交易所出現差價時,套匯者才會委托經紀人進行交易。他事先就知道利潤有多少,因此,套匯者必須專注在蠅頭小利上,時時刻刻關注行情。
        股市玩家:股市中的賭徒。他們永不會消失,而且隻會愈來愈多,讓我感到遺憾。我之所以如此稱呼他們,乃是因為照我的定義,他們不配冠上投機家的稱號,雖然一般大眾和新聞記者都以此稱呼他們。證券玩家連最小的指數波動都企圖利用。他在股價101時,買進某種股票,然後在股價升到103時,就賣掉。接著,他再在指數90時,買進另一種股票,然後在91.5時,又再賣掉。
        投資者:股市長跑者。他們和股市玩家剛好相反。他買股票,然後留個幾十年,當成養老金,或當成留給子女或孫子的財產。他從不看指數,對指數不感興趣,即使股價崩盤,也任由他去。他將資金長期投資於股票,一直投資下去。即使蕭條時期,也不減少股票的投資比率。
        投機家:有遠見的戰略家,介於證券玩家和投資者之間。不同於投資者,投機家對各種新聞都感興趣,但這並不表示,他會像證券玩家那樣,對任何新聞都有反應。如果投機家對上漲的指數進行投機,但由於某個偶然事件,行情暫時下跌,例如,美國總統心髒病突發(艾森豪威爾總統一九五五年心髒病發),或南美遭受地震,這時投機家不會馬上推翻自己的投機理念。隻有當消息影響深遠,動搖了預測基礎,推翻原來的假設,才會重新規畫。投機家不在意X和Y之間細微的指數波動,他隻跟隨趨勢,即從A到B的變化角度。
        有遠見的投機家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因素,如金融和貸款政策、利率、經濟擴充、國際局勢、貿易收支、經營報告等,不會受到次要的日常新聞影響。他製定周密的計劃和策略,根據每天發生的事件進行調整。總而言之,投機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確,畢竟是個想法。這是投機家和證券玩家的基本差異。
        我該誠實建議每位讀者加入投資者的行列。以平均水準來看,投資者的表現最好,因為即使是投機家,也隻有少數是贏家,更不要去做玩家賭徒!
        股市一切取決於一件事, 就看是傻瓜比股票多,還是股票比傻瓜多!
        我認為,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指數有什麽道理?
        每一天,證券評論員都費盡心思解釋當天指數的變化,然而影響指數上揚或下跌的因素卻難以勝數。證券市場像漂亮的女人或天氣一樣任性,擅長利用各種光怪陸離的魔術吸引獵物,大家對其不抱希望時,證券市場也一樣冷淡對待。我建議大家應該冷靜,不要在意證券市場喜怒無常的脾氣,尤其不要為此尋找合乎邏輯的解釋。
        評論員可能局限於三個因素,因為供過於求,證券交易走勢疲軟;或因為需求大於供給,證券交易行情堅挺,或因為供需平衡,證券交易沒有變化。
        從短期至中期來看,絕對不是好的股票一定看漲,不好的股票肯定下跌,情況可能完全相反。一家企業也許獲利豐厚,可以支付紅利,還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隻有需求大於供給時,才會在證券市場中看漲,這是證券交易邏輯的唯一條件。
        我們可以這樣解釋,行情趨勢要看賣方賣股票的情況,是否比買方買股票急迫。如果股票持有者迫於心理或物質上的壓力,被迫出售股票,而資金所有者雖然想買,卻無購買壓力,行情就會下跌。
        反之,如果資金所有者迫切尋找股票,而股票持有者並沒有物質或心理上的壓力,要出售股票,行情就會上漲。我一直記住這條準則,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我全部的證券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
        這個事實每位證券交易人士都須銘記在心,否則就不會明白,為什麽有時指數會出現完全不合邏輯的波動。
        和平、富裕、穩定就是大調!
        穩定應該是政治穩定,而不是貨幣價值穩定,才是最高目標。前德國總理施密特寧願要5%的通貨膨脹率,也不要5%的失業率!輕度通貨膨脹根本不會危害經濟。
        不過話說回來,假如證券市場隻受大環境影響,就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緩慢向上漲。但我們知道證券市場在長期的經濟成長過程中會多次反複大漲大跌。大漲之後,證券市場雖然很少跌回上漲前的水準,但在這段時間,行情將來回波動得非常厲害,主要受中期性因素影響。簡單說那就是資金和人心!
        必須市場中有足夠多的資金,還要投資大眾想買股票!兩者都正,股指上揚;兩個都負,股指下跌。一正一負,發展趨勢就會持平,也就是說,證券市場的行情平淡、無趣,不會出現大幅波動。由此得出,同時也成為我的信念:貨幣+心理=發展趨勢。
        股市很像二手車市場!
        每當汽車公司推出新車種時,汽車銷售商便異常活躍,甚至在價格上對客戶妥協,或免費提供特殊裝備,這時二手車的價格就會下跌。反之,如果新車交貨期要等上幾星期或幾個月,而且新車種並不吸引人,也根本不可能在價格上讓步,這時二手車市場就會活躍起來,價格也隨之攀升。
        股票便是資本市場上的二手車。如果資本市場充斥許多有趣的新上市股票,證券交易所的原上市股票就會整體下跌。但如果新股目標愈來愈少,剩餘資金就又回流到原來的股票上。
        投資者分兩類,固執的和猶豫的,勝利者是固執的人。
        和多數人相反,我所理解的市場技術不是圖表、量能圖、隨機分析方法,或其它亂七八糟的東西。對我來說,技術狀態隻和一個問題有關:股票掌握在什麽人手裏?我把投資者分成兩類:固執的和猶豫的。長期來看,勝利者多是那些固執得人,而股市玩家,多是猶豫的輸家。兩者區別何在?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金錢、想法、耐心,還有運氣!
        我的定義是,一個人是否有錢,關鍵不在於他有多少財產,而在資本是否完整無缺,有沒有負債。過多的負載會很容易讓你破產,隻要你的一個操作失誤就做到了!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投資者必須相信自己的想法,至於想法是正確,還是錯誤,開始時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必須三思而行,而且有想象力。如果已定出戰略,便不可再受朋友影響,也不可因當時的氣氛或時事而改變初衷,否則再天才的思慮,也幫不上忙。當然這需要信念!
        股市裏賺錢,不是靠頭腦,而是靠坐功耐心也許是股市甚至任何一個投資市場裏最重要的東西,誰缺乏耐心,就不要靠近股市。投機中賺的錢,是痛苦錢!如果交易中的各個要素都有效,剩下的隻是時間問題,但大多數投資者都缺乏對當中發生的狂風暴雨處之泰然的耐心和毅力,他們一看到股指下跌,便立刻驚慌失措,賣掉所有股票。
        你當然也需要運氣。戰爭、自然災害、政局變動、新發明或騙局,都可能破壞投機的前提條件。例如,投資者把賭注押在生產減緩某種嚴重疾病,例如風濕病的製藥企業上,但過沒多入,一家和製藥企業競爭的生物工程企業,卻出人意料地發現治療風濕病的藥品,這時投資者的預測便永遠不會應驗。他的分析雖然正確,但治療藥品的發現徹底改變了前提條件,讓這條件變得毫無價值,這是他無法預知的。除了金錢、想法和耐心外,固執的投資者還需要運氣。隻要缺少其中之一,都會馬上變成猶豫的投資者!
        暴漲和崩盤是分不開的搭檔,崩盤通常以暴漲為前導,而暴漲都以崩盤收尾。一再重複。
        你需要判斷市場是處在哪個階段!例如,在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征兆。這時股票已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他們對不利消息不感興趣。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相信會出現更好的時機,他們手中的股票都已付清,遂有耐心等待更有利的消息。
        相反地,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和行情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猶豫的投資者手裏抓滿股票,盡管有利多消息,他們也無法買進股票。固執的投資者雖然有現金,但在這樣的行情下卻不想買進。
        成交量提供了另一個訊息。如果行情下跌時,某一段時間裏成交量很大,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裏,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裏。甚至可能發展成猶豫的投資者賣光了所有股票,這時股票正躺在固執的投資者的保險櫃裏。直到後來,指數上漲時,這些股票才會從保險櫃裏露出來。
        也就是說,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仍然繼續下跌時,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信號。但多數情況下,指數此時處在不合理的低點,這種局麵應歸咎於大眾的歇斯底裏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拋售。這是行情過度下跌中的第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猶豫的投資者把所有的股票賣掉,甚至包括原來留下來最好的、最抗跌的股票。
        但當成交量小,且指數還繼續下跌時,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慮。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裏,他們還在等市場恢複元氣,不過如果行情繼續下跌,他們會突然恐懼起來,而把所有股票低價賣掉。
        我不同意一般所謂成交量小時,行情下滑並不重要的看法。讚成這種觀點的人會說,大眾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拋售股票。但是這沒有說明任何問題,重要的是,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裏,他們今天沒有賣掉股票,並不表示他們不會在明天、一個星期後,或一個月後,把所有的股票賣掉。
        相反地,當成交量愈來愈大,股票還不斷看漲時,也是前景堪慮。因為成交量愈大,表示股市場愈容易受傷,因為這時證券市場剛好進入上漲的第三階段。
        我也反對大家對成交量大時,即有利指數上漲的看法。大家認為,大眾在這種情況下購買股票,是好現象。確實如此,但這隻是就他們購買股票的這一天而言。我的意思是,那些猶豫的投資者買股票,真的是好現象嗎?他們下個星期也會買股票嗎?難道這些股票不會在下個月重新出現市場?猶豫的投資者不具有立刻把股票脫手的危險嗎?
        反之,當成交量小時,如果指數看漲,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雖然交易者會聲稱這種市場狀況無足輕重。當然,因為經紀人隻對大筆傭金感興趣,所以他們認為成交量小的股票市場沒有意義。然而,事實是股票還一直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裏,並沒有轉移到猶豫的投資者手中,所以指數肯定還會繼續看漲,也會吸引猶豫的投資者,而固執的投資者就等著把股票賣給猶豫的投資者。
        凡是證券交易所裏人盡皆知的事,不會令我激動。
        經常有人問我,我的訊息和想法是從哪來的。我的回答很簡單,其實,我不尋找訊息,而是發現訊息。我從不同的報紙搜集當天的新聞,我喜歡閱讀的報紙是《國際前鋒論壇報》,此外我聽收音機、看電視。在讀報過程中,可以發現對我來說重要的消息,通常是隱藏在字裏行間的訊息。對於每個人都讀到的大標題、企業消息、利潤數據、利潤預估和統計數字,我隻了解一下而已,對這些並不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訊息都已經反映在指數上了,而且就像指數一樣,已經成為過去式。
        最沒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有關的訊息,這些都是先有指數,才有訊息的。如果美元疲軟,評論家便會根據某個可以用來消極解釋美元的數字或事件,斷章取義查閱最新經濟統計數字和通告,最終總能找到一些東西,作為報告美元疲軟的原因。假如美元堅挺,那些滑頭的家夥也會找到理由。所以,這些報導和指數發展沒有任何關係,事實上,美元之所以疲軟,是因為當天沒有足夠的需求支撐供給,而賣主出售美元的實際動機則是無法解釋的。
        股價永遠不會等於公司實際價值,否則,就不會有證券交易所了。
        到目前為止,隻有手中握有正確股票的人,才能賺取利潤。沒有哪個人的選股技術,可以好到即使股市普遍下跌也能賺到錢。如果指數趨勢往下走,隻有極少數的幾種股票能擺脫盤勢,充其量是成長型行業可以維持原來水準,這些行業中最好的企業也許能有發展,但是誰能事先知道,哪些企業是屬於這類型?不論在任何地方,都無法指望指數迅速上漲。如果貨幣因素不利,大家也不會有多餘的錢購買具潛力的股票,但如果證券市場趨勢轉變,影響貨幣的因素轉為正麵,這時成長型股票就會像火箭一般直線上升。
        在指數呈現上漲的過程中,如果流動資金充足,那些經曆過黃金時代,或正處在於萎縮中的行業,也能保持良好的狀態。不過一旦出現跌勢,這些股票便會驟然下跌。所以結論是,在指數上漲過程中,即使是最差的投機人士也能賺到一些錢;而在指數下跌過程中,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賺不到錢。因此投資最看重的是普遍的趨勢,其次才是選股,隻有投資經曆至少二十年之久的投資者,才用不著太關心整體發展趨勢。
        如果整體發展趨勢呈正麵,投機人士便必須找出成長潛力最大、機會最好的股票。首先,必須知道哪些行業將從未來發展中獲利,在發現行業後,還必須從中篩選出發展潛力最大的企業,再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但是小心!誠如我提醒自己的原則:證券交易所中人盡皆知的事情不會讓我激動。當大眾發現成長型行業時,指數通常已非常高,包括今後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增長,都已先行反應在指數上了。科斯托蘭尼雞蛋的原理當然也適用於具體行業,甚至是具體的股票。當整個市場還處於上漲過程中的第二階段時,股票極有可能被超量購買。
        行業的繁榮和衰退,總是遵循相同的模式,開始時,出現大量新企業,這些企業生存的市場成長快速,即使最差的企業也能生存。隨後該行業成長緩慢,速度減緩,對品質的要求提高。過程就像篩子,大多數企業無服發展過程中的缺陷,於是滅亡,或是被合並,隻有具競爭力的企業生存下來。如果該行業再度出現衰退,便開始第二次篩選,所有企業都虧損,隻有非常有實力的企業才能度過危機。最後,少數大集團共享市場。今天,大家稱他們為全球玩家。
        許多分析家和經紀人在評價有價證券時,將之區分成投機型和保守型,我認為這種區分過於膚淺,甚至是錯誤的。重點不在大家投資股票的品質,而是投資的數量,如果一位大資本家用少量的錢,購買一種相對沒有把握的科技股,那不算是投機,而是計算過風險的保守投資。但如果是一個小人物用超過自己資產的金額,也就是透過融資購買“最安全的”標準股,才是非常危險的投機。大家必須時刻牢記,投機型和保守型的區別,隻是比例上的問題。
        同樣,我認為分析家經常說的“繼續持有”建議,完全是胡鬧。如果證券賬戶,放著我已不會再買進的股票,那我便必須賣掉,有什麽理由要保留顯然已不會再上漲的股票?
        寫給敢做敢為的人
        十律
        1、有主見,三思後再決定是否應該買進,如果是,在哪裏,什麽行業,哪個國家?
        2、要有足夠的資金,以免遭受壓力。
        3、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象的不同。
        4、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便必須堅定不移。
        5、要靈活,並時刻思考到想法中可能的錯誤。
        6、如果看到出現新的局麵,應該賣出。
        7、不時察看購買的股票清單,並檢查現在還可買進哪些股票。
        8、隻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才可買進。
        9、考慮所有風險,甚至是不可能出現的風險,也就是說,要時刻想到意想不到的因素。
        10、即使自己是對的,也要保持謙遜。
    十戒
        1、不要跟著建議跑,不要想能聽到秘密訊息。
        2、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麽要賣,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麽要買,也就是說,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
        3、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4、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
        5、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大覺,不要因為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而忘掉他們,也就是說,不要不做決定。
        6、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作出反應。
        7、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做最後結論。
        8、不要隻想獲利就賣掉股票。
        9、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
        10、獲利時,不要過分自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