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京老城門:夏日裏的消暑時光

(2014-06-28 06:01:36) 下一個

轉自南京頭條, 作者:宋羽

南京是大名鼎鼎的老牌火爐城市了,與武漢、重慶並稱長江流域“三大火爐”。對於生活在南京的外地人來說,夏天的南京就像一口大鍋,小火慢工地燉著你,一點點把人“蒸”到熟。

由於地處長江下遊,河湖眾多,南京的空氣中是不缺乏水分的,所以南京的熱不像北方的熱——北方的熱是炙熱,如同燒烤攤子,南京的熱是濕熱,如同泡澡堂子。這就使得汗液蒸發減慢,難以下降體溫,常常汗流浹背,覺得異常悶熱。

很多人說,南京的夏天比別處難熬。我倒是覺得,難熬的不是溫度高,而是濕度大和時間長。南京的夏季來得迅猛,去得緩慢,往往前一個星期還是梅雨紛紛,清爽宜 人,夜間還透著幾分涼意,第二天就突然烈日當空,溫度驟然升了十幾度,讓人猝不及防。接下來就是連續蒸上三四個月,蒸到你焦頭爛額了,秋老虎仍然興致不 減。

早在70多年前,張恨水就在小說《如此江山》裏寫到了南京的熱——“這椅子卻是火烤過的。再把手去摸那大理石的 桌子麵時,那大理石,在冬天像冰塊一樣,現在也是燙人的手。”那時候殷實的人家會在夏天購買冰塊,放在家裏降溫,也有有錢人用得起電風扇,但對於一般百姓 人家來說這就太奢侈了。

因為夏季漫長,避暑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在的年輕人愛去遊泳館,或者逛商場、泡咖啡廳和茶吧, 一些宅男宅女則幹脆開了空調賴在家中不出門了。可是對於上了歲數的老南京人來說,他們的心照不宣的避暑好去處則是老城門。城門外烈日當空,尋不到半點兒 風,而城門底下卻是一片陰翳,涼絲絲的穿堂風吹得人渾身上下又愜意又舒坦。

所以,每到酷暑難耐時,舍不得開空調的老人們就不約而同地搬一張小竹凳,坐在城門洞子裏納涼了。南京的城門多,老人們可以“就近納涼”,尤其對於挨著城牆根住的人們來說,城門洞子就成了自家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了。


“裏十三,外十八,一根門閂往裏插”,這是有關南京明城牆的一句順口溜,說的是南京內城有十三座城門,外城有十八座城門,這樣規模龐大的城池在六百年前的世界 上算得上是屈指可數的了。清代的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把南京老城門編了個順口溜:“三山聚寶臨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鍾阜,儀鳳定淮清石 城。”如今,外城已經尋不到蹤跡,明朝時期的內城城門也隻剩下了朝陽門(今中山門)、聚寶門(今中華門)、神策門、儀鳳門、清涼門這麽幾座了。不過,加上 清朝和民國時增開的漢中門、武定門、玄武門、挹江門,以及建國後開設的解放們、集慶門、水西門,南京的城門依然多得讓人眼花繚亂。新舊城門圍著古城,仿佛 幾世同堂的一大家子,想想也覺得妙趣橫生。

南京的城牆砌得高,所以城牆腳下也就得到了非常慷慨的陰翳。老一輩的南京 人都學過這樣的童謠——“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帶著這樣的曆史文化情結,老人們很愛靠在城門裏的石頭旁,安靜 地打著盹兒,或者老哥兒幾個泡一壺茶,殺兩局象棋,聊聊過去的事兒。

城門洞裏是一個清涼的世界。厚實的城牆隔開了陽 光的輻射,穿堂風完全是自然風,沒有如今空調風那樣赤裸裸的涼,也不像電扇的風那樣莽撞。老城牆上遍布綠色植物,尤其是爬山虎更是給牆體通身穿上了一件隔 熱的綠袍子。南京人可以很自豪地說:“夏天的南京城是綠的。”——可不是麽?你去看看漢中門、清涼門、西安門,哪一處石塊上不匍匐著讓人心醉的綠色呢?在 鋼筋水泥構成的城市中,能夠欣賞到滿眼的綠色,本就是一件讓人心情舒適的事,心不由分說就靜了,涼了。

老城門裏,你 還能看到許多別處看不到的情景。須發花白的老師傅支起了木頭箱子,專心致誌地捏麵人兒,綠色的鸚鵡、金色的黃雀、騰雲駕霧的孫悟空、偷西瓜的豬八戒就從蒼 老的手指間變戲法似的冒了出來。還有製作糖藝的老師傅,用金黃色的糖汁繪製出散發著香味的十二生肖,惹得蹣跚學步的孩童用好奇地眼神聚精會神地看著,大人 們也不忍離開,麥芽糖的清香帶著他們回到了漸漸遠去的童年時代。

傍晚時分是老城門最熱鬧的時候,老人們愜意地扇著扇 子,熱戀中的情侶在夕陽的餘暉中散步,孩子們在父母的保護下練習溜旱冰。夏天的夜晚來得遲,太陽落山以後,天還是亮的,但是老城門裏的風越發變得涼爽了。 附近的街燈亮了,吃過晚飯的人們愛到城牆腳下走一會兒,聽老人們講講南京城的傳說,放鬆了一天忙碌工作後的身體。

夜深時,人們陸陸續續回家了,老人們說:“這裏的風比別處涼,太貪涼了會凍出病來的。”他們搖著扇子,拎著小竹凳,回家睡覺去了。

城牆下安靜了下來,月掛天邊。仿佛豐子愷的那幅畫:人散後,一彎新月涼如水。

也許,南京的夏天並不難熬,有這樣的老城門在,夏天的日子倒顯得那麽純真、質樸和可愛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鼓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VanSmallLandlord' 的評論 :
您的描述,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
VanSmallLandlord 回複 悄悄話 我小時候南京還沒有那麽熱,34度已經是高溫了。記得當時我參加遊泳隊,中午遊泳褲是能曬幹的,但一晚上卻不能幹。

當時我家住在一個小樓裏,樓上住了三家人,我家門口是一個大曬台,晚上大家都來乘涼,大人聊天,我們小孩就躺在床上看星星。有一年,大家神情緊張地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好像是廣播十大。

改革開放後,搬走一家,剩下的,大家做學問的做學問,賺錢的賺錢,再也沒有時間吹牛了。小孩也大了,忙著考大學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