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壘牆

(2013-08-16 13:29:02) 下一個

一直想在家裏弄個Organic 菜園,吃菜是其次, 能和家人一起種種菜, 讓四歲的兒子看著菜苗從種籽長大, 開花結果, 是很有趣和有益的事。 菜地的選址是個難題: 前院不行,有礙觀瞻; 後院不行, 沒有陽光。 此外還要提防成群結隊、出沒無常的鹿。我頗有“天下之大, 放不下一塊菜地”的感概。 去年下了決心,在側院修了兩道七尺高的柵欄, 隔出了個相對封閉的空間。 今年初雇人砍去了院前一棵直徑四尺多的大樹, 這樣既通了風,又放進了陽光。 接下來的難題是地: 側院是個斜坡, 最陡的地方接近45度, 上下高差有5尺左右。 這樣的坡度根本沒法種菜,築一段RetainingWall是必須的了。

測量了一下,牆需分高低兩層,否則要彌補5尺的高差,最低處的牆也須修到5尺以上,要申請County 的施工許可 (修四尺以上的牆要有permit), 麻煩不說,也不美觀。兩段牆的長度合計在60尺左右。 請了幾家Contractors來估了價, 平均要價兩千刀左右。 壘牆技術含量不高, 是個出死力的活,於是決定自己幹。 “經濟”是一說, 能修出個“永久性”工程,留下自己的勞動“傑作” 時時看看也是個享受。

動工前在網上搜了不少壘牆的視頻看,寫了個采購清單。 最基本的工具是十字鎬, 鐵鍁,水平儀,獨輪小車,鐵鑿, 錘子 和Temper。 此外厚手套和一雙鐵頭工作靴也不可少。 我後來磨破了兩副厚手套;沒有鐵頭靴,腳趾恐怕也被砸斷了好次幾。

工程的第一步是挖溝,一尺寬八寸深。 高差大的地方要挖出台階。本來對自己的體力很有信心:想當年百米跑進過11秒,現在跑個三、五英裏也不是很困難。不料實際刨起地來,不到四十分鍾即汗流浹背,內褲都濕了,體力明顯下降,揮鎬動作走樣。身體還是根本啊!後來有高人指點, 揮鎬時“要利用重力推動工具,人的任務僅僅是把工具舉起,並控製位置”, 照此一試, 果真功效大增, 溝挖了斷斷續續一個多星期, 比網上挖坑費力多了。

工程的第二步是鋪地基。把溝底的浮土夯實,往裏墊四寸厚的碎石子,目的是排水和防止牆體下沉。最普遍的石子是57號的BlueStone,直徑在3/4英寸左右。每鋪兩寸厚,要用Temper把石子夯實,但不用使很大的力---牆磚的重量會把地基壓緊的。鋪地基時要注意盡量找平。

地基鋪好了就可以放磚。我用的是混凝土的預製磚,每塊後部有個突起的槽,可以緊扣在一起,這樣不用水泥, 一塊塊疊起來就行。鋪磚的關鍵是第一層要絕對水平,否則牆是斜的,不牢靠。此外要注意把第一層埋在地下,這樣牆更能受力。第一層鋪好,下麵的工作就簡單了,一層層向上壘就是,但要注意將每個卡槽對好。兩道牆,我最高的地方壘了3尺多,平均下來高度2尺左右。

接下來是回填。這裏我偷了點懶:最牢靠的做法,是在牆內根部埋一根4寸的塑料水管,管口通到牆外低窪處,管壁上有小孔,管子上蓋碎石子,碎石上填土,這樣牆內的積水可以滲入水管排出來。但這一般是對4尺以上的牆的要求, 低於這個高度, 做了更好,沒有也無妨。我於是省了埋水管這一步。牆後多填碎石近一尺厚,這個也能達到排水的作用。做好了又有點後悔:應該埋管子的,這樣更一勞永益。.

開工後我買了3噸半的#57Blue Stone. 壘牆用了2噸左右。牆建好了需土回填,準備在後院修一條石板路(這也是早想幹的工程),挖出的土就用在菜園裏了。剩下的1噸半石子可以作石板路路基。送貨的翻鬥車把一大堆石子倒在前院車庫前,需要用獨輪車運到側院,再用個5加侖的水桶拎到坡上去,這是最累人的。牆磚每塊重11磅半,我一共用了321塊,加上50塊牆最上層的“帽子”, 每塊14磅,這樣牆磚也有2噸多重, 也都得搬上去。算起來總共搬了四噸的石頭。

斷斷續續幹了三個星期, 上周末基本完工。折成整天的話,差不多幹了5天罷。我體重降了2磅(好事!),同時覺得體力明顯增強, 這是這個工程帶來的額外好處。 剩下的最後一步是要把轉角圓弧處的“帽子”也割成弧形,用水泥砌在牆頂。為趕季節,周日在菜園的一角地上鋪了層發酵牛糞,(本來準備用馬糞的, 鄰居家有現成的, 更Organic且不花錢。但聽說沒發酵的馬糞裏有好多草籽,施下去地裏草會比菜多, 才打消這個念頭。) 又加了層Organic Garden Soil, 種了些菜進去, 看著新菜園和在裏麵“忙來忙去”的兒子, 我想起了那句老話:“勞動是最快樂的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