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的影評書評公眾號: 圓圓其說

我讀我寫,因為我試著了解人心和人生。你哭你笑,因為你感我所感,思我所思,彼此明白,滄海一粟在宇宙荒洪中,並不孤獨。
個人資料
兩者之間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感恩,源於對生命的摯愛和敬畏

(2015-11-26 19:47:42) 下一個

趁著感恩節假期,讀完了一本買來後一直沒翻開的書 - 維多利亞.希斯洛普小說《島》
(Island by Victoria Hislop)。封麵上介紹說,這是一個讓全歐洲潸然淚下的生死
悲歡。原本我猜測和愛情有關的故事,結果卻發現主題是麻風病。 這種最古老的,
在聖經中一再被稱為不潔淨,在人群中亦被視為禁忌的病症。

故事隨著年輕的英國女孩去希臘渡假時,在故土尋找自己和家族被掩埋了的過去展
開,敘述了四代人在麻風病陰影下與之抗爭的生活。雖然故事裏充滿了生死離別的
情節,但這本書確實沒辦法引出我的眼淚。相反,我從書中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的
生命力,即使得了麻風病的人,也是一群身處不幸中的幸運兒。

根據小說中的介紹,克裏特島海岸以北的斯皮納龍格島, 在1903年至1957年間是希
臘主要的麻風病隔離區。佩特基斯家族四代人中的兩位靈魂人物,得了麻風病之後
就在被大海隔絕的斯皮納龍格島上生活。如果你以為這個被人遺棄的島上遍地灰燼
廢墟,天空上盤旋著隨時準備俯衝下來叼食屍體的禿鳩, 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些
生命將盡的病人們,雖然身體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卻想方設法把斯皮納龍格變
成一個可以稱之為家園的地方。島上最大的建築是醫院,除此之外,還有建起了教
堂,學校,酒館,麵包鋪,理發店,甚至在島上辦起了報紙,每周放兩次電影。連
島主的職位也是全島居民投票選舉產生。 新島主在島上安裝了大型發電機,讓每戶
人家在冬天都能用上暖氣,他對島民承諾"在有生之年裏,讓我們盡可能地把生活變
得更美好。" 心懷悲憫的兩位醫生冒著被麻風病傳染的危險,自願留在島上照顧病
人。幾十年來,從不放棄尋找治愈麻風病可能的醫生們認為,即使無法掌握生命,
他們至少可以幫助病人保持生命的尊嚴。

一個隔絕的海島,一群被放逐的生命,雖然時刻遭受死亡和病痛的威脅,卻用自己
的智慧和毅力重建了一方樂土,在黑暗中尋找著光明,在絕望中獲得了重生。這個
海島上的故事不得不讓我想起另一片土地上病人們的際遇。至少,在剛開始的時候,
他們都曾經有著相似的命運。

被譽為中國"最具爆發力"的作家閻連科在小說"丁莊夢"裏描述了這麽一個故事。河
南農村丁莊,為了快速致富,結果因為賣血而成了艾滋村。怕被感染的村民們,把
病人聚集在村子的小學裏。原本小學的看門老大爺成了禁閉之地的領頭人。他在迎
接本村的艾滋病人入住學校的時候,發表了一席充滿人情味的演講:"我們下世了別
人還要過日子,孩娃們今後還要來這學校讀著書,從今天你們住到學校裏,也要愛
著這學校的桌子、椅子和窗戶。別以為不是自己家裏的,就使著用著不愛惜。住到
學校裏,不光是怕把熱病傳染給別人,還得讓大夥有一天就快活活著過一天,所以
大家除了下下棋,看電視,你們想幹啥兒就都說。想吃啥兒也都說。能幹啥兒就都
幹啥兒,想吃啥兒就都吃啥兒。來這兒吃住就是一句話--有了熱病啦,天塌下來也
要最後過上幾天好日子。"

這個平實的理想,和希臘小島上要把最後的日子過得美好的病人一模一樣。可接下
來,小學裏偏偏怪事連連,再沒了太平。先是丟點糧食丟點錢,領導丟了公章,姑
娘丟了綢襖。一搜,在一個行將入土的老人褥子底下找到了姑娘的紅襖。一問,老
人死前想還給他媳婦一件紅綢襖,娶人家時候應了下來的,可大半輩子過去,承諾
還沒有兌現。眼瞧著往黃泉道上走,不好意思空著手去見地下的媳婦。
年輕的艾滋病人, 根寶天天琢磨: 等過兩日一結婚,也就算做過男人了,也會有自
己的後代了,就是病死也沒有那麽多的憾事了。拉著學校裏的桌椅板凳,要去婚宴
上擺席時,遭到看門大爺的堅決阻攔,"要過,你得踩著我過去。"

春去秋來,樹葉一片片落,病人一茬茬倒。周圍七鄉八鎮到處堆著患艾滋病去世,
急待安葬的屍體。樹早被砍完了,惶恐的人們蜂擁至學校,一間屋子一間房子轉,
看上啥兒拿啥兒,隻要能做棺材的全拿去用。所有的桌子,板凳,黑板,老師們的
床,用來放書的木箱子,全被搬空了。偌大的學校裏,隻剩下一場空,一片亂。

對於這樣的文字,我無法掩藏眼淚。用作者的話說,他在完成了作品"丁莊夢"之後,
"人就如被抽去了筋骨般癱軟無力,一任淚水橫七豎八地流淌,腦子裏一片空白,又
一片攤著堆著的無序的麻亂。說不清為什麽而苦痛,為誰而流淚,為何感到從無有
過的絕望和無奈。是為自己的生活?還是為自己身處的這個世界?再或是為河南,我
的家鄉、乃至那片多災多難的土地。。。"

人,如何看待死亡,決定他們怎麽麵對生命。同樣是瀕臨絕境,要在黑暗寒冷饑餓
疾病恐懼中繼續摸索著前行,需要一種強有力的,來自內心的支撐。如同1620年,
在英國受迫害的清教徒, 乘坐五月花號船登上陌生的美洲大陸。當年冬天,不少人
在饑寒交迫中染病身亡。102名乘客,到來年開春,隻剩下五十名幸存者。在印第安
人幫助下,新移民學會了狩獵、種植玉米、南瓜,並在來年迎來了豐收。歐陸新移
民邀請印第安人過來一同慶祝。

感恩節的意義遠不止於火雞大餐,而是在絕境中幸存下來的人,對上天賜予,別人
幫助的感激。正如斯皮納龍格島,這個名字所蘊含的意義不是絕望,而是重生。 人
在麵臨災難,瀕臨困境時,該選擇什麽樣的生存方式,是要建造人間的天堂還是地
獄? 當外麵的世界陰暗晦澀,是該屈服於命運的安排,還是不懈地抗爭? 對身邊需
要援助的手,是該付出悲憫仁愛,還是繼續視而不見?

感恩,源於對生命的摯愛和敬畏。它能引領人從由絕望到希望,由痛苦到光明,一
步步前行。一如克裏特島作家在書中所說,"如果不想陷入世界的混亂,我們必須釋
放困於人類心中的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