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樓主人

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貓兒就叫春,是先生就說話!
個人資料
正文

走進古埃及(之一)

(2023-05-18 14:28:23) 下一個

尼羅河、金字塔、獅身人麵像、法老、木乃伊,自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北大曆史係讀書時我就開始對遙遠的埃及,對其古老而發達的文明心馳神往,這40多年來心裏一直就有一個前往埃及,親眼看看這些古跡的念頭,2023年初終於實現了這一願望,走進了埃及,親眼看到了那些以前隻在書本或者影視作品中見過的古物和場景:巍峨的金字塔,氣勢磅礴的神廟,曆經幾千年依然色彩鮮豔的石刻和壁畫。我們乘遊輪在尼羅河上逆流而上,看著夕陽緩緩地落在盧克索附近的河西地區,這一帶曾經是古埃及帝王法老和顯貴們的埋骨所在,號稱“帝王穀”,如血的殘陽把天邊映照得一片通紅,不由吟誦起李白的名篇《憶秦娥》中的詩句:“樂遊原上清秋節、、、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當天的尼羅河上沒有西風,但夕陽一如既往地映照著帝王穀數不清的陵墓。生前金戈鐵馬,大殺四方的法老們,死後也隻能歸於塵土,所謂的永生、永恒隻是一場空,隻有高大的石像和奢華的地宮無言地向後人訴說著當年的輝煌。

真正的5000年文明 所謂“文明”,比較公認的標準是出現了城市,創造了文字,並形成了國家政權。中國人有 “四大文明古國” 說法(據說最早是梁啟超提出來的),即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代印度和中國四大文明。我們常說中國有“5000年文明”,起自夏朝,但直到今天挖地三十尺也未能找到夏朝的遺址,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是個疑問,中國真正可信靠的曆史是3500年,從商朝開始,有甲骨文和商朝遺址作證。當然3500年也是悠久的曆史,也孕育了燦爛的文化,但與古埃及五、六千年的文明相比畢竟差了一大截。而埃及如此久遠的文明不僅有文字佐證,那些存在了四、五千年宏大的神廟、高聳的金字塔在在展示了古埃及文明在人類文明中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從年代上來講,與之不相上下的是兩河流域(今伊拉克)的蘇美爾文明,但幾千年的戰火硝煙和雨打風吹,蘇美爾文明並沒有留下多少能彰顯5000年曆史的古跡和文物。兩河文明的最高建築成就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早就灰飛煙滅,隻留下後人的想象和猜測,而遍布埃及大地、尼羅河兩河的古跡和法老的陵墓使得古埃及文明在四大文明中是最顯著的存在。

      距今9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尼羅河河穀定居,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由於尼羅河從南往北流淌,最後注入地中海,他們依據尼羅河的流向來定義上下,尼羅河的發源地(南方)被稱為“上埃及”,入海的三角州地區(北方)被稱為“下埃及”。距今6000年前古埃及人就發明了象形文字,與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同被視為人類最初創造的文字。古埃及人早在近5000年前就通過提取莎草(papyrus)造出了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張“紙”.公元前3188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稱為古埃及第一個法老,開啟“古王國時期”(公元前3188年直到2270年),出現了金字塔。後來國家分裂,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再度統一,並遷都底比斯(今盧克索,是埃及遊的必去之地,有大量宏偉的神廟和巍峨的建築),後遭外族入侵,古埃及再陷入分裂。到前16世紀,阿赫摩斯一世再度統一埃及,開始十八王朝,之後被稱為新王國時期,前後500年(公元前1570年-前1070年)。18、19王朝國力強盛,出現了若幹能征善戰的法老,特別是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帝國鏖戰16年,最後握手言和。此時的埃及成為一個大帝國,統治版圖北起敘利亞南到今天的蘇丹北部,橫跨北非和西亞。宏偉的阿布辛貝神廟就是為了紀念拉美西斯二世和他的妃子而開山鑿洞興建的。新王國以後埃及漸漸走向衰弱,又經後王國時期,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亞曆山大大帝征服,第三十王朝正式滅亡。亞曆山大死後,其部將托勒密占領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也稱法老。其後羅馬帝國興起,埃及也被其占領,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入侵並占領埃及,伊斯蘭教成為埃及人的宗教,阿拉伯語成為埃及人的日常語言,阿拉伯文明取代古埃及文明。經千餘年的歲月滄桑,古埃及文明逐漸湮滅在漫天的黃沙大漠中,隻留下巍峨的金字塔和雄偉的神廟在默默地向後人述說著過往的輝煌。

      埃及遊的時候在微信朋友圈(Moment)發過七、八篇小作文和許多照片,基本每日一篇,引起很多人興趣,現簡單說明一下。我們是跟Gate1 Travel走的,12天埃及行,包括尼羅河上四天郵輪,往返機票、在埃及的吃住行基本全包,當然自選的活動另外花錢,小費不包。常有人問埃及是否安全,我們感覺在埃及旅遊還是很安全的。旅遊業是埃及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鼎盛時期占埃及外匯收入的第二位,十幾年前發生過針對外國遊客的恐怖襲擊事件,重創埃及的旅遊業,再加上這幾年疫情的影響,旅遊業一落千丈,去年小半年開始複蘇,所以埃及政府特別注重外國遊客的安全,強製規定外國遊客團體出遊必須有帶槍警衛隨行保護,各個重要景點都有武裝警察駐守。我們在埃及行程中所乘的巴士都有便衣警衛跟車保護。便衣警衛都是精廋漢子,腰間別著微型衝鋒槍,最後一個上車、第一個下車的都是這個帶槍警衛,目光炯炯,眼觀四方,耳聽八方。我們集體出行去吃飯或購物時,那個帶槍警衛也會亦步亦趨地跟隨我們,暗中保護大家。這十來年埃及沒再發生任何針對外國遊客的攻擊案件,一方麵是大環境使然,另一方麵也是埃及政府花大力氣加強外國遊客保護的結果。

盧克索神廟夜景:美輪美奐

4000多年前的壁畫,鮮豔如此

Karnak神廟中巨大的石柱

早晨的陽光照耀著Karnak 神廟

船行尼羅河

暮色中的尼羅河

便衣帶槍警衛

範琦勇原創,初稿於2023年2月14日,修改補充於5月18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湖上散人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
6ba6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分享
3227 回複 悄悄話 點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