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樓主人

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貓兒就叫春,是先生就說話!
個人資料
正文

南美哥倫比亞遊記(之一)

(2022-09-16 15:18:32) 下一個

說到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浮現在大家腦海中的首先是毒品以及暴力犯罪,我以前一直也是這麽認為的。古人說危邦莫入,所以這些年也去過不少國家旅遊,包括遙遠的非洲和溫暖的加勒比海,但對不算很遠的南美洲一直裹足不前,對哥倫比亞更是心存忌憚,從沒想過去一看究竟。今年初我們有朋友參加了由Gate1組團的哥國遊,回來後大力向我們推薦,說安全沒有問題,於是聯合3家8人報名參加了8月19日的哥國8日遊,先後遊覽了哥倫比亞三大城市麥德林(Medellin), 卡特金納(Cartagena)和首都波哥大(Bogota). 麥德林是80-90年代哥倫比亞最臭名昭著的販毒集團麥德林卡特爾的老巢,現在成為旅遊打卡必去之地,卡特金納則是哥國著名的港口城市,也是曆史古跡最多的地方,而波哥大既是首都也是哥國第一大城。8天來我們換了2次飛機,平常都是乘大巴出行,上山下海(卡特金納是海港,而波哥大則是海拔2300多米)。既在大城市行走,也在鄉野山間穿行,與各色人等都有近距離的接觸和交流,走馬觀花,對這個神秘而有點恐怖的國家算是有了些初步印象。

中等發達國家 在去哥倫比亞之前,以為哥國既是毒品之國,也是落後之國,但在哥國一周的遊曆,完全改變了我的想法。我們去了哥國三大城,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城市建設也很不錯。首都波哥大很多地方都修建了過街天橋,巴士站也很有規劃,長長的大巴很新、很幹淨,滿載可以裝200人。城市的街道也整潔幹淨,很少看到如印度、尼泊爾那樣垃圾遍地的情況。城市裏的超市商品充足,大的購物中心明亮、現代,並不比歐美發達國家差多少。目前哥國人均GDP約5500美元,但物價便宜,按購買力計算達到12,000美元。在餐館吃飯,價格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盡管來之前,很是擔心哥國的暴力犯罪問題,導遊也提醒我們晚上不要到偏僻地區行動,在大街上最好不要使用手機,以免被人搶奪,也許是我們比較小心,又或者是治安好轉,我們這個團37人沒有聽說誰被偷被搶過。

      我們這個由Gate1 Travel安排的旅遊團,除了有一個從波哥大來的導遊全程陪同外,每到一個城市都有一個當地的導遊(地陪),安排在當地的活動。看得出來這些人都受過良好的專業訓練,而且對國家很熱愛。他們在講解裏,在閑聊中都希望我們對哥國能留下良好的印象,回美國後能多多正麵描述哥國的麵貌,鼓動更多人來哥國旅遊。這些導遊的敬業態度和專業精神也確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百萬大餐 哥國行的最後一天我們8個人曾去往全球排名前50名的餐廳用餐,最後結賬時2個人的賬單是$1.095.260,在微信朋友圈(Moment)post出來後引起許多人的好奇和不解,不知道這到底是多少錢,說多少的都有,但沒有一個人說對的。這確實是百萬大餐,隻不過是哥倫比亞比索,109萬哥國比索。按當時官方的匯率,一美元可以換4300比索,所以換成美元是254美元。南美不少國家貨幣都稱比索(Pesos),隻不過哥國比索的符號與美元完全相同,都是$,讓人很是困惑。而且數字之間用的是英文的一點,而不是逗號,這也容易使人產生誤解,有群友就難以置信問那頓百萬大餐是不是隻花了1美元?到哥國的第一天,晚上在飯店的餐館吃飯,拿過菜單一看,一份烤魚餐標價$55.000,嚇了一跳,怎麽這麽貴?後來一問才知道這是哥國比索,55,000比索,換成美元也就12美元不到,立馬感到很是便宜。在哥國旅遊頭幾天一碰到價目表都覺得自己的數學不夠用,就算看到$標誌,不再以為是美元,但任何一個價格除以4000,或乘以4000,都不是分秒之間能馬上解決的數學題。在哥國商店和旅遊區,基本不收美元,隻收哥國比索, 換錢也是一件麻煩事。盡管官方匯率是1比4300,但真正到手的最多也就4000.也許是美元的強勢吧,南美還有一些國家也用$作為他們國家貨幣的標誌,如阿根廷、智利等國。近年來,由於美元強勁升值,更由於許多國家通脹厲害,不少國家的貨幣對美元的比值都急劇下跌。象智利比索對美元是860比1,阿根廷是140比1,最厲害的是哥倫比亞的鄰國委瑞類拉,通脹高達百分之幾百、幾千,現在要7926委幣才能換到1美元。

      到任何國家旅行,貨幣之間的換算都是一個問題,有些國家幣值穩定還好說,有些國家貨幣天天在貶值,算起來就很麻煩。我7月份曾經去了南亞小國尼泊爾,它的貨幣叫盧比(與印度相同),剛去時的官方匯率是$1美元等於120盧比,一個禮拜內就變成了1比125. (範琦勇原創,2022年9月7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