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樓主人

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貓兒就叫春,是先生就說話!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年人的財務規劃 (之一)

(2020-07-19 19:39:04) 下一個

人生有小到老,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追求和目標,從理財方麵看,老中青年齡不同,財務考慮和財務目標也不同。大學畢業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其首要考慮的可能是攢錢買房子,有了小孩,30、40歲後就得籌劃子女的大學教育基金問題,歲數大了資產多了財富傳承就要提上議事日程了等等。年齡不同、財務目標有異,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選擇的理財投資產品也要做相應的調整。今後幾期專欄文章就重點談談中年的財務規劃問題,本文討論的中年人主要是指50歲到60多歲退休以前這段年齡段的人士。本文隻是關於財務規劃的一般idea,不構成任何具體的投資和稅務建議。

中年人的特點 中年人基本上工作、生活比較穩定,不論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還是自己做生意的自雇業者或是經營small business的小老板,大都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中年人大都居有屋,行有車,子女大都已上大學,或者已經畢業,有些中年人開始進入空巢期。從健康方麵講,中年人精力、體力已經過了巔峰期,開始走下坡路,很多人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還有一些人中年人英年早逝,本人從事理財保險20餘年來,客戶數以千記,共經曆過十幾起客戶過世協助家人理賠的案子,這些過世人幾乎都是中年人,50來歲60出頭,都是因病去世。

            我的客戶絕大部分都是華人,遍布全美,主要分布在東北部以及南部、西部幾個華人聚居的州,包括新澤西、紐約、康州、賓州、馬裏蘭州、麻省、加州、德州等。從職業而言,大部是專業人士,在IT、藥廠、華爾街從業,還有不是醫生以及small business owners. 從財務而言,這些中年人大都財務狀況良好,比一般的美國人好很多,可能主要因為他們大都是專業人士,收入屬於上中產階級,再加上華人量入為出、喜歡儲蓄的文化,他們不論是退休賬戶,還是一般的儲蓄投資都遠遠高於同齡的美國人。從財務規劃看,中年華人主要關心三個問題:首先,退休時是否有足夠的退休金,支撐幾十年的退休生活;第二,歲數大了生活不能自理怎麽辦?有沒有錢進養老院,或是請人到家裏來照顧自己?第三,剩餘的財產如何以最省稅、最經濟的方式傳給子女?

我們先來討論退休計劃問題。常有客戶問我,到底需要準備退休基金才能維持舒適的(comfortable) 退休生活?這當然因人而異,沒有統一的標準,取決於個人的生活方式(style)和生活習慣。比如有些人希望退休後每年都做幾次國際旅行,這可能就需要額外準備幾萬美元。但是有些基本開銷是必須要有的,如衣食住行、property tax (假設你擁有自住房)、各種保險(Medicare、汽車和房屋等)、水電煤氣各種utility、手機、汽油等。對於家庭收入在十萬或以上的中產階級來說,我一般建議退休時應該有200萬可投資的財產(401K、 IRA、銀行賬戶、股票基金等,包括出租房,但不包括自住房),每年有8-10萬稅後收入(包括Social security 退休金),基本上就可以過一個不算奢侈但comfortable 的退休生活。對於年收入在6-10萬的家庭,則目標是到退休時能累積到100萬的可投資基金,每年能有5-8萬的退休收入,則可以過一種過得去的(decent)退休生活.

成功的、健全的退休規劃應該包括2個內容,一是做大蛋糕,壯大自己的退休基金規模,二是建立有保證的終身收入 (guaranteed lifetime income). 關於做大蛋糕,一般人都理解,就是增加和擴大退休portfolio規模,即上文提到的可投資資產達到200萬,至少也要有100萬的規模。這主要包括往401K多放錢,開設Roth IRA 賬戶,收入超標時考慮是否可以開設back door Roth IRA,一般的股票和基金投資等。很多華人熱衷於房地產投資,也可以考慮買出租房作為升值和日後退休收入的一個組成部分。至於有保障的終身收入,很多人就不太了解。所謂終身收入就是你退休後每年都能產生一筆或幾筆收入,不論你活到90歲還是100歲,隻要你健在,這筆收入每年、每個月就一定會有。而且這筆收入不受股市動蕩的影響,股市crash, 暴跌40%、50%, 你每個月的收入不變,就象社安金一樣每個月自動流入你的銀行賬戶。終身收入與做大蛋糕當然有關係,你退休基金不夠大時,你就很難建立有意義的終身收入流。但大蛋糕產並不意味著終身收入,因為如果股市大跌,你的資產可能大幅度縮水,200萬變成150萬,甚至100萬。而且401K、IRA 拿5萬少5萬,如果你長命百歲,你的退休資產可能不足以支撐你活到90歲、100歲。(範琦勇原創,202078, 版權所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