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樓主人

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貓兒就叫春,是先生就說話!
個人資料
正文

談談長期護理保險(之一)

(2013-03-24 19:35:01) 下一個

關於人壽保險、醫療保險,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本人以前也寫過大量的文章介紹從人壽保險到退休計劃到遺產規劃等等,今天和以後幾周的專欄將討論長期護理保險。因為我的客戶大都已經50歲或50歲以上,有些已經退休或即將退休,很多人在和我麵談或電話谘詢時都會問起長期護理保險:什麽是長期護理保險、該不該買、什麽時候買、買多少、買什麽樣的、怎麽理賠等等。我發現大部分人對長期護理保險知之甚,更不知道各種保險之間有什麽不同,所以很有必要科普一下,給大家提供基本的information.

什麽是長期護理及其成本:按照美國長期護理保險協會的定義,人要能夠生活自理需要具備6種基本的職能(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簡稱ADLs):吃飯、穿衣、沐浴、如廁、行動和自製,這裏的自製(Continence)是指不會大小便失禁。這6種能力都有了,你生活自理基本上就沒問題。健康人、正常人要執行這6種基本職能不會有任何問題,我們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洗漱、用餐,然後出門開車上班。但由於疾病、意外,更多是由於衰老,這些能力就可能受到損害或完全喪失,你靠自己難以完成這些基本職能,就需要別人幫助,比如吃飯要人喂,穿衣要人幫你穿等。造成生活自理能力受損的原因很多,在中青年時可能主要是車禍、意外或疾病,10來年前在新州華人圈震驚一時的王延平就是一例,她由於不明原因的感染而導致四肢被截除,搶救時又由於大腦缺氧而使智力受損。若幹年前她還在新州時,其母谘詢我財務問題時,我去探訪過她,看了第一眼後的感受隻能用用4個字來形容:震驚、恐怖,我有生一來第一次感覺到時什麽叫生不如死。當然王延平是完全地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對她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這隻是極端的個例,絕大部分人不會象她那樣悲慘。但對於日漸衰老的60歲、70歲、80老年人來說,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減弱卻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長期護理是這十來年才開始引起從官方到民間的重視,其最主要原因是人的壽命越來越長,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專人看護的老年人爆炸性增長,日漸成為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的重大負擔。根據美國官方的調查統計,一個世紀以前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為49.2歲,50年前不到65歲,現在為78.2歲(2010年),女性為81歲,男性為77歲。現在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是85歲以上的耆老,專家估計到2040年,美國100歲以上的老人將超過100萬。拜醫學發達等因素,在人衰老的同時,壽命卻不斷延長。如果你今年已經65歲了,你的預期壽命是83.4歲,也就是說還有18.4年預期壽命。如果你已經75歲了,你的預期壽命則為86.8歲。人越來越長壽,這當然是好事,但衰老卻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各項器官和能力的退化也與老化如影隨形,到後來喪失一項或幾項基本職能、要靠別人照料自己也是很大一部分老人必然要麵對的事情。一項權威調查顯示,65歲以後的老人,約有20%的人需要5年以上的長期護理,另有20%的老人需要2-5年的護理,需要1-2年護理的老人約占12%,有17%的人需要一年或不到一年的護理,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老人不需要長期護理。也就說,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一定需要別人的護理,而需要2年或2年以上長期護理的則占65歲老人的40%。

如果你生活不能自理,基本上有4個去處:住到nursing home、assisted living center、adult day care 或是請人到家裏來照料你。但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花錢,住nursing home 最貴,在tri-state 地區一年需要8萬到10萬,而且一位難求。assisted living center 一年要5-6萬美元,adult day care center一年要2萬,請人到家裏來每天做4個小時,一個月收費1800元,若每天做8小時,則每月的收費漲到7200元。這隻是今天的收費標準,過去10年間長期護理的花費每年平均漲6-8%,遠遠高於通貨膨脹率,如果持續漲下去,10年後就要翻倍。這隻是一個人的花費,如果夫妻倆都需要長期護理,則花費也要翻倍。這筆龐大的開銷,一般中產階級靠自己掏腰包是不可能負擔的起的。


(2013/3/2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