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樓主人

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貓兒就叫春,是先生就說話!
個人資料
正文

年金的稅務問題(三)

(2013-02-24 20:15:04) 下一個

IRS對年金提領的規定:所有的年金,不論是qualified (如401K, IRA, SEP, DB Plan 等)還是non-qualified (即稅後的錢),按IRS規定,59歲半以後都可以開始往外拿錢(withdraw)而沒有罰款,拿多少取決於你的需要,也取決於該年金的規定。除了59歲半的規定外,IRS還有一條70歲半的規定:如果你滿了70歲半,你必須開始往外拿錢,即required minimum distribution (RMD,強製性最低提款),根據你的年齡你每年必須提領的比例逐年升高,70歲半必須拿3.65%,到了80歲就漲到5.35%,90歲是8.77%。如果你不拿RMD,或提領的錢不足RMD,IRS會有高達50%的罰款,夠狠的!有人說歲數大了,記憶不好,賬戶又多,拿RMD很麻煩。最好的辦法是把賬戶合並,這樣便於管理,也知道一年可以拿多少錢。需要強調的是70歲半開始強製性最低提款的規定隻是針對qualified計劃,如IRA,401K等,Roth IRA以及non-qualified年金沒有強製性最低提款的要求。

保險公司對年金提領的規定 年金一般是保險公司的產品,除了IRS的法規外,還要遵循保險公司的規定。保險公司對年金都設定有一定年限的surrender period,5年,7年,或10年、14年不等,未到規定的期限就把錢全部提走,一般會有penalty,即罰款,頭幾年很高,以後逐年遞減。但一般的年金都規定年金持有人每年可以提領10%而沒有罰款,當然如果你未滿59歲半,IRS可能會有10%的罰款。如何拿錢也有不同的規定。有些在期滿後可以一次拿走(lump sum),有些要求你annutize,即一輩子拿錢,有些是拿life time income,有些還外加保證10年、20年等。目前市場上有一些保證每年漲5%,6%的年金,在股市低迷下跌、銀行存款幾乎沒有利息的環境下,是保障退休收入的很好選擇,但需要記住的是這些保證每年漲多少的年金到時都不可以一次拿走,每年隻可以拿一小部分,根據年齡每年取4-5%。當然你可以選擇一次拿走(lump sum),但一次性拿走的金額就不是保證漲多少的金額,而是實際漲跌的金額。有些agent隻講每年保證漲5%-6%的“美好錢景”卻忽略了如何拿錢的暗藏“陷阱”,客戶等日後發現時已悔之晚矣!

如何避免提前拿錢的罰款?大家都知道在59歲半以前從年金中拿錢除了要交稅外,IRS還要罰10%。那麽有沒有辦法避免罰款呢?以下幾種情形可以避免罰款:第一,如果你買的是即時年金(Immediate Annuity),下個月就可以開始拿錢,拿一輩子,這種年金既使你40歲就開始拿錢,也沒有罰款;第二,如果你拿Substantial Equal Periodic Payment (SEPP)5年以上並且超過59歲半,就沒有10%的罰款。當然稅是跑不了的,如果是IRA,則每個penny都要算做你當年的收入納稅;若是non-qualified 計劃則增值部分算你的收入納稅。第三,如果你annuitize該年金,即開始拿終身收入,也沒有罰款。還有就是如果你傷殘了,或住進nursing home,你可以把年金中的錢提前拿出來保險公司也可能免去罰款。

提領年金的稅務考慮 一般人退休後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四部分:Social Security、公司的退休計劃如401K、個人自己做的退休計劃如IRA、年金以及日常的儲蓄和投資等。Social security 是政府給你的,什麽時候開始拿你可以自己決定,但拿多少由不得你。退休以後的收入安排既要考慮生活需要,也要考慮省稅。一般人可能不知道social security 的benefit也可能要交稅。IRS規定如果是聯合報稅,你的AGI(adjusted gross income)如果大於$44,000,則85%的social security 福利都要納稅。而在計算AGI時包括你從401K、IRA和年金中的提領,包括一般的social security benefit,甚至包括不交稅的利息如municipal bonds.為了減少未來的AGI,最好的辦法是把401K、IRA等抵稅的退休計劃轉換成Roth IRA. Roth IRA沒有70歲半必須提領的規定,拿出來的錢沒有稅,也不計入你退休後的AGI,不會提高你退休後的稅率。從2011年開始401K或傳統IRA轉換成Roth IRA 也沒有收入限製,當然從IRA轉成Roth IRA當年要交稅。但你換來的是以後永遠沒有所得稅。


(9/21/20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beijing1955 回複 悄悄話 在讀您的文章前我也在別人的勸說下買了些年金,但對其內容並不是十分了解,讀了您的詳細解析後我才清楚了年金的產品。謝謝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