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的博客

這一生,我們都在走在回家的路上!
個人資料
正文

2014美國房顫新指南:4大關鍵變化

(2014-04-01 09:23:57) 下一個

2014年3月28日,美國心髒協會(AHA)、美國心髒病學會(ACC)、美國心律學會(HRS)和美國胸外科學會(STS)聯合發布了《2014年心房顫動患者管理指南》。

新指南的四大關鍵變化:

1. CHA2DS2-VASc取代CHADS2

為評估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的卒中風險,新指南推薦了更全麵的CHA2DS2-VASc評分代替CHADS2評分。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病變(心肌梗死、周圍血管病和動脈斑塊病史)、年齡65-74歲和女性分別為1分,年齡≥75歲、既往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血栓栓塞分別為2分。

與CHADS2評分相比,CHA2DS2-VASc評分分數範圍更廣(0-9分),包含了更多的危險因素(女性、年齡65-74歲和血管病變)。January認為,CHA2DS2-VASc評分有助於更好的評估風險,尤其是在低危人群。

 

2. 阿司匹林地位下降

January指出,在減少卒中風險方麵,許多試驗顯示房顫患者應用阿司匹林沒有獲益或獲益較少,且有出血風險(雖然很小但可確定),因此新指南中阿司匹林地位有所下降。

 

3. 新型抗凝藥成為治療新選擇

之前的指南中推薦的抗凝劑隻有華法林,在過去兩年中,治療非瓣膜性房顫的新型抗凝藥已進入市場,因此新版指南將新型抗凝藥也列入了推薦範圍內。指南推薦,既往卒中、TIA或CHA2DS2-VASc評分≥2分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均可應用新型口服抗凝藥。

January強調,成本是新型口服抗凝藥廣泛使用的障礙。達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禁用於終末期腎病或透析患者。阿呱沙班近期已獲準用於透析患者,但還沒有關於該藥在這類患者中應用的臨床經驗。


 

4. 導管消融的作用更加突出

新指南第4個重大變化是,射頻消融在房顫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症狀非常明顯的患者中可作為主要治療方法。在症狀反複發作的陣發性房顫患者中,臨床醫生在權衡藥物和導管消融治療利弊後,在抗心律失常藥治療前進行導管消融是一個合理的初始心律控製策略(證據級別B)。指南中寫道,在維持竇性節律方麵導管射頻消融術由於當前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有證據支持在經驗豐富的中心為年輕、無結構性心髒病的陣發性房顫患者中效果最好。
 

其他建議包括:(1)對於有機械心髒瓣膜的患者,推薦使用華法林,INR目標值為2.0-3.0或2.5-3.5,根據瓣膜的類型和位置做出選擇;(2)使用華法林INR不能保持在2.0-3.0的患者推薦使用新型抗凝藥;(3)由於缺乏直接的研究,沒有提出優先使用哪一種新型抗凝藥;(4)抗凝藥的選擇應該基於以下因素進行綜合決策:危險因素、成本、耐受性、患者的偏好、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和其他臨床特征。
 

(醫脈通編譯整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