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的博客

這一生,我們都在走在回家的路上!
個人資料
正文

春節回家話礬紅彩(多圖)

(2014-01-29 08:55:10) 下一個

      過年了,談一談古瓷的釉上紅彩-礬紅,喜慶!

      礬紅英文是Iron Red, 是一種不透明的色料,不同於其它的釉上紅釉,它類似墨畫在紙上的感覺,平平的,不象其它釉上紅釉是突出在瓷器表麵上, 所以叫礬紅彩比較貼切。

      礬紅彩又名“鐵紅釉”,一種以氧化鐵為主要著色劑的低溫紅釉,色澤略顯橙紅。清藍浦《景德鎮陶錄》載:“礬紅釉,用青礬煉紅加鉛粉、廣膠合成。”

      礬紅是在氧化氣氛中燒製而成的低溫紅釉,比燒成高溫銅紅容易得多,雖不及銅紅純正豔麗,但呈色穩定。礬紅創燒於明嘉靖間。到清康熙時,礬紅有了很大的進步,色澤豔麗,一般用於五彩、鬥彩繪製紋飾或施於純色釉器。嘉慶以後,礬紅色澤不甚佳,至光緒時才稍有起色。

      明清時期的礬紅盤,如保護不當,經常受到金屬、瓷器、砂粒等硬物磨擦,往往會使紅彩局部磨損,從而使紅彩下麵的白釉顯露出來。紅彩易於磨損的主要原因是它與白釉結合不牢。一般的釉彩,著色劑都均勻地分布在玻璃質的基體中,故不易磨損,但在礬紅彩中,作為著色劑的鐵(Fe2O3)超細顆粒不是均勻地分布在鉛釉質的基底中,而是懸浮在鉛釉的表麵,這樣就造成結合不牢,如經常受到外力的磨擦,就會從釉麵上剝落下來,使白釉外露。

     圖示故宮藏清康熙素礬紅彩雲龍紋杯、碟,清欣賞。

 圖示故宮藏清康熙素礬紅彩雲龍紋杯、碟
 

 圖示故宮藏清康熙素礬紅彩雲龍紋杯、碟

 

         中國古代釉上紅色彩料如宋紅彩、成化鬥彩、萬曆康熙時的五彩,都是以鐵紅作為紅色彩料,不過由於原料的純度、製作工藝及烤燒溫度等各種條件不盡同,礬紅可以呈現多種的色調,從深濃的棗紅色到較淡的橙紅色,大抵明代的礬紅多偏向棗紅,而清代以後則多偏帶有橙味的磚紅色。

          製造礬紅的原料:將青礬放在鐵鍋或坩堝內加熱,除去結晶水製成無水硫酸亞鐵,然後粉碎過篩,成為細小粉末,再置於廣口鐵鍋或耐火坩堝中,以烤燒釉上彩的溫度進行煆燒,並注意不停地攪拌,使之均勻受熱,並不時取出樣品與預先選擇最好的標本色澤對比,當達到一致時,便可取出投入清水中充分洗滌,以除去其中之雜質灰塵及可溶性鹽類,然後烘幹即成生礬紅。將生礬紅加水磨細淘洗並棄除粉渣,再行幹燥稱量,往其中加適量的鉛粉即成礬紅色料。

          瓷器鑒定專家,故宮博物館古器物部陶瓷組副研究員蔡毅先生介紹,從礬紅彩的呈色上看,隨著所用添加劑的不同,青花礬紅瓷上的紅彩經曆了一個變化的過程。一般說來因為主要使用水來調製紅彩,明代製品上的紅色多有幹澀鮮豔的特點,而到了清代,工匠們大量采用皮膠或芸香油等油性物質調製紅彩,使得燒成後的紅色具有油潤感,色調也更加鮮豔。明清兩代礬紅彩的特點是,早期紅色鮮豔,晚期紅中帶黃。

          下麵介紹一下回家收藏的一件清早中期礬紅外銷瓷壺,品相很好,蓋子完整,色澤柔和,鮮豔,有礬紅脫落的地方。請看圖:














 

• 瞎說哈,可能清中期。 -牛城地主- ♂

• 用這泡茶招待客人,多氣派:) -qqwechat- ♂

• 是泡什麽茶的問題。 -宗闋- ♀

• 雍正伊萬裏瓷。出口瓷。 -人在悉尼西- ♂
• 這和伊萬裏瓷相去十萬八千裏。上次聽馬末都講外銷瓷中的馬克杯,同樣的沒入門的樣子。 -老骨董- ♂
• 馬克杯是型。雍正伊萬裏馬克杯。 -人在悉尼西- ♂
• 悉尼老師,是不是叫有蓋水罐? -宗闋- ♀
 他今天晚上似乎二鍋頭喝多了。 -老骨董- ♂
• 不會吧。 -宗闋- ♀
• 看他這些評論,沒有一個是對的。 -老骨董- ♂
• 最好評論東西,願聞其詳 -人在悉尼西- ♂
• 一件瓷器要稱伊萬裏,必須要有釉下青花。缺了釉下青花來稱伊萬裏,隻能說你外行。 -老骨董- ♂
• 早期青花描金礬紅沒錯,反複強調的是雍正,是1757年後,看看礬紅就知道是雍器 -人在悉尼西- ♂
• 不能說雍正有礬紅就定雍正。這瓷壺在胎上看較軟,有變形,因而造成線條的不美觀,雍正時不會這樣
-老骨董- ♂
• 它們胎子差不多。。。雍正淺醬粉彩 -人在悉尼西- ♂


• 再聽聽馬未都關於外銷瓷的一些演講,可見國內對外銷瓷的知識相當貧乏。 -老骨董- ♂
• 我收過半屋子外銷瓷,畢竟是國內造的嘛,看了就知道了 -人在悉尼西- ♂
• 如果出國不久,要收半屋子,怕是不容易。 -老骨董- ♂
• 很多人叫我老澳洲的,嗬嗬。。。。不會謙虛了 -人在悉尼西- ♂

• 不懂,中國的還是日本的? -難得的糊塗- ♂

• 不是現代滴 -人在悉尼西- ♂

• 越看越有味道 -人在悉尼西- ♂
• 多講幾句。 -宗闋- ♀
• 說得越多錯得越多,還是今天回去上網搜一搜再說,回家這是在有意考他的。 -老骨董- ♂
• 回家什麽時候不厚道了?還考悉尼老師? -宗闋- ♀
• 說的是啊,我又沒收費,希望大家在喜歡古玩的同時有所提高,盡我所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人在悉尼西- ♂
• 中國伊萬裏的瓷圖,可參考

• 這件真漂亮,柔和甜美。安居穀(固)業?謝謝。 -宗闋- ♀
• 是安居圖,沒錯 -人在悉尼西- ♂
• 藏日本柿右衛門古陶瓷資料館 -國公- ♂


• 雍正時期礬紅。當時為減少製瓷時間,在江西把青花等高溫釉和素胎燒好,運到廣州畫礬紅和其它彩料,燒低溫釉運走,在時間,信用,低成本方麵才打敗伊萬裏瓷。這瓷壺中國元素雖有,還能看出有伊萬裏花紋樣飾。-人在悉尼西- ♂
• 是,邊緣紋飾太死板,如果是純中國風格,不會這麽擁擠。 -宗闋- ♀
• 這是中國的,一點兒都沒有日本伊萬裏的風格。 -老骨董- ♂
• 是中國的瓷,但他的意思是仍有一些日本痕跡。 -宗闋- ♀
• 從時代背景講有說服力。也曾看過這個時期的資料,聽悉尼師解釋,對上鐠了。 -西門祝- ♂
• 澳州的網絡不行啊。你找到的不是伊萬裏啊! -老骨董- ♂

• 清初戰亂解決,日本瓷伊萬裏占領歐洲市場,清窯工隻能仿伊萬裏瓷匯畫,1757年後日瓷被打敗,中國占領歐洲市場,逐步脫離豔俗不付合中國欣賞習慣的大紅大藍方法,趨於本土圖案為主了。這件礬紅壺是這時期造的。順便說說,本人都是喝完上網,但不喝高,這是敝人底線,從不越界。盡管爭論。-人在悉尼西- ♂
• 我相信您,我想知道這個造型,蓋子,手把,還有壺嘴的設計考慮與圖片的關係。有點看不清,沒弄懂。-宗闋- ♀
• 壺把是繩紋演化來的。老窯工信手之筆,毫無猶豫,流暢精美,很欣
賞,唯一嘴上看一眼就象刮嘴釉,套個嘴套讓水更集中,那就不對了,細看是弦紋,清初有的,結合胎和礬紅紋飾定雍外銷瓷。價不高,可能檢了漏。外銷瓷檢漏很正常。-人在悉尼西- ♂
• 是繩紋啊,我以為是模仿植物管徑筋脈,因為手把的四個點是同樣的花型,蓋紐上是一枚瓜果?-宗闋- ♀
• 學習了,謝謝。 -宗闋- ♀
• 多謝了。 -人在悉尼西- ♂
• 喜歡悉尼師循循善誘,道理講的透徹。。。 -西門祝- ♂
• 謝西門兄誇獎了 -人在悉尼西- ♂

• 壺把不是什麽繩紋演化來的。也不是什麽老窯工的信手之筆。它是歐州帶來的金屬器樣品。 -老骨董- ♂
• 對頭 -小人書- ♂
• 什麼樣品交差的?還金屬的?繩紋曆史從結繩記事時就開始了,幾千年了,怎麼可能一把中國壺把安外國金屬形把。通常情況是,中國瓷器來了,外國人請來自己工匠,可能再加工,鑲些東西保護瓷脆薄地方。。-人在悉尼西- ♂
• 外銷的通常情況是來樣加工,要不然馬克杯、豬頭盆都是怎麽來的 -小人書- ♂
• 外銷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不同階段下單的具體要求也不同。 -宗闋- ♀
• 老古董在外銷瓷方麵還是很有造詣的,而悉尼大師在非外銷方麵無人可敵! -回家路- ♂
• 感覺到古董有這方麵實力,這東西不好推在國內,沒怎麼研究,在想聽他從什麼角度看。。 -人在悉尼西- ♂
• 外銷瓷早晚要大漲,先研究研究。。。。 -人在悉尼西- ♂
• 從古董的角度看。都是通的,一起學習。 -回家路- ♂

• 不同意中國仿日本的說法。中國伊萬裏從質量上來看,遠超出日本伊萬裏。不能聽一個名,就想當然說中國仿日本。-老骨董- ♂
• 康熙開禁海運後,窯工發現海外市場被伊萬裏占領了,中國瓷沒人買了,
大家要青花描金五彩瓷。於是趕快仿伊萬裏瓷。中國瓷製的好,價低,水路近,可能是荷蘭先簽的合同,後來市場打開了,日本便被擠走了。市場固定後,燒了很多中國特點多的出口瓷,但大量日本瓷紋飾仍在。不是中國人要仿日本,不得已為之。-人在悉尼西- ♂
• 康熙瓷不是沒人買,歐州市場多的是。是中國瓷貴,日本瓷便宜,他們寧可跑遠點。-老骨董- ♂
• 你搞錯年代了,你是說克拉克瓷嗎?那不是清初的事嗬,差倆朝代呢。克瓷基本被大公收藏了出去的與黃金等價,那裏有的是。中國年代更迭,清朝怕外夷趁亂進犯,實行海禁。日本這時剛好在高麗陶工幫助下燒出伊萬裏瓷,繞遠海出口海外填補了中國瓷空白。-人在悉尼西- ♂
• 日本製瓷不如中國,可以說是受中國瓷出口日本影響。柿衛右門江戶時代才造出白瓷,而唐代已經向日本出口白瓷了。中國怎會延續仿日本泥?。-人在悉尼西- ♂
• 不同意中國仿日本的說法。中國伊萬裏從質量上來看,遠超出日本伊萬裏。不能聽一個名,就想當然說中國仿日本。-老骨董- ♂
• 中國仿日本之存在一個階段,也不是完全模仿,保留一些當時審美時尚的風格,適應市場營銷。-宗闋- ♀

• 嘉慶 -棕櫚樹- ♂
• 可以說這個說法比較靠譜。可以說搭上乾隆末班車有可能,但器形的線條不夠挺拔流暢。 -老骨董- ♂
• 所以悉尼兄定雍正挺驚喜的,但覺得又沒那麽老。 -回家路- ♂
• 關鍵看壺把的安接方式,這種接法後來很少有,回家叔叔還是要細思量。悉尼說的有可能。 -宗闋- ♀

• 這種把手的做法很常見,也是嘉道出口瓷的典型特征,沒什麽好爭議的。 -棕櫚樹- ♂

• 眼學。很炫呀! -群思- ♂

• 這是見老稀美的帆紅外銷瓷,回家對斷代沒把握,參考書上也沒找的,所以想弄清。壺把根部有縮釉。-回家路- ♂
• 看了,嚴格說是窯裂 -人在悉尼西- ♂

• 再提供一個信息,壺很小可放在掌中,底部有刮刀痕。 -回家路- ♂
• 不是新的。也不會再晚多少。記住這種礬紅吧,真不愛教 -人在悉尼西- ♂
• 回家叔叔,悉尼老師說的有道理,我見過後期的礬紅壺,不一樣的。 -宗闋- ♀
• 另外,你那壺紐上白色的是什麽,是瓜果嗎?看不清。 -宗闋- ♀
• 草莓吧! -回家路- ♂
• 不是,葉子不對 -宗闋- ♀


• 讀了各位高手的講評,學到不少東西。受益匪湣SX得都有道理。早期日本依邁裏瓷的裝飾風格主要是學明代中國瓷。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所謂芙蓉手的規式。因此比較容易辨別。不過那段中國明末清初海禁後,開禁為奪回海外出口市場而仿日本瓷的歷史是不容置疑的。-mike05- ♂
• 沒錯,迎合市場,占領市場有個過程。 -宗闋- ♀


Some info from website: www.sssc.cn

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多謝!回家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宗闋 回複 悄悄話 實況重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