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廚浴空間巧利用 (一)

(2013-02-16 17:18:30) 下一個
拆廚房的衝動是計劃換屋頂引出來的。因為舊屋頂要鏟掉重鋪,包工頭建議訂個大號的廢料箱(dumpster),早早地就被拖了來放在車道上。

當時已經開始動手改造洗手間,正愁不知該如何處置那個沉甸甸的藍色鑄鐵浴缸,來了廢料箱,正好掄起大錘把它砸成碎塊丟了了事(那時候還沒有人上門免費收廢鐵)。等屋頂換完,廢料箱才裝了一半。於是把廚房也稀裏嘩啦拆了個光,統統扔進廢料箱,隻留下洗碗池和舊爐頭孤零零地站在一處,我們兩個人拆得灰頭土臉自不用說,還發現廚房天花吊頂後麵隱藏著蜘蛛網一般混亂的陳舊線路。

拆掉了廚房的天花板,倒是方便了水管工做廚房上方正對洗手間的浴缸下水彎管(U-Trap)。隨即又請來電工師傅為新廚房和洗手間布電線,把陳舊的60AMP保險絲電盒(fuse box)換成了100AMP的閘門電盒(circuit breaker)。給電工師傅打下手拉線邊學邊看,後來又買了本Home Depot的Wiring參考書,漸漸自己也開始試著換開關插頭,裝筒燈,增加循環電路了。請水管工師傅把暴露的暖氣管收回到牆的空腔裏,把灶爐的煤氣管轉移到窗子右邊牆的位置,(廚房設計原則之二--水池,冰箱和灶爐構成工作三角區)。

浴室不大,那會兒也沒有廣角鏡頭,找來找去隻找到這一張不太清晰的照片。

浴室整體上想做成海邊小屋(cottage)的感覺。



第一次買浴缸沒有經驗,水工師傅說鑄鐵(cast iron tub)的太重不好搬,赤腳踩上去會涼,於是買了玻纖(fiber glass tub)的,價錢倒也便宜。往樓上抬的時候沒想到把上下兩截拆開搬,到了樓梯轉彎的時候進退兩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龐然大物塞進了洗手間,一個角上已有磨損,幸好無關大礙。水工師傅為了省事,用了原有的供水管接口,水龍頭開關依然安在了膝蓋的高度,每次開關水都要彎腰,是考慮不周之處。現在還是覺得鑄鐵的白色浴缸或瓷缸質感最好,結實耐久,淋浴牆麵貼瓷磚也更漂亮些。除了上下水及水龍頭是請的水工師傅裝的,其他都是我們自己動手做的。外牆加了保溫棉,天花板上加了抽濕機,牆上換成了GFCI的電插頭。

洗手池沒照全,是扇貝的形狀。水龍頭開關是白瓷把手印有hot和cold的20年代經典款式。水池上方加了4寸寬的白色大理石條來放洗漱用具,背後是2尺見方的白框方鏡。座廁背後石條下方可以搭手巾。座廁是線條簡潔的一體款(one-piece toilet)。座廁上方是一半嵌入牆體裏的小藥櫃(medicine cabinet,根據空間自己做的),櫃深10寸,可以塞進不少瓶瓶罐罐。整個牆麵用的是經典的白色豎紋壁板(white beaded board)。地磚是2寸見方光澤如水的寶藍色小瓷磚,瓷磚下麵sub-floor換了新的三合板,上麵又加墊了水泥板(hardy board)加固。窗前暖氣上方加裝了架板,便於放花瓶熏香蠟燭之類。

座廁的對麵特別做了一個12寸深,3.5尺見方的梳妝窄櫃(下圖),上方橫掛一條長方形的鏡子,每天早晨兩個人就避免了擠在一個鏡子麵前打架。浴缸側麵牆上有浴袍衣物掛鉤,浴缸對麵裝了搭掛浴巾的雙層橫杆。原來側邊開門的狹窄儲物櫃改成正麵開放的儲物架,剛好碰到大減價,就買了專業防水三合板(marine plywood)做的,其實用普通三合板就行。儲物架最下一格能容納3尺高的洗衣籃。



材料買的是現成的12寸木板,用電鋸截斷。當時還沒有chop saw, 隻有個小的circular saw, 切木板的時候總是分外小心,量了再量。橫豎的交叉板都是切了一半豁口對嵌上去的,所以很結實。前後用了一個多星期,算是咱的木工處女作。上麵四個小抽屜放梳妝用品,下麵的架子按白色的塑料儲物盒的大小做的,多出的空格放雜誌。原來底下有5個輪子方便推移,後來搬家的時候掉了。如今還放在家裏的一間臥室裏。

本想把廚房浴室寫成一篇,不想浴室篇幅己經夠長。廚房還是另起一篇吧。(待續)

lotusRE.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