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曲徑金秋時

當旅行成為一種信仰,生命永遠年輕!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曆史不會忘記(六)九一三事件的前世今生

(2016-09-03 17:30:23) 下一個

曆史不會忘記(六)九一三事件前世今生

 

時間拉回到1969年9 月。

……

四十年前舊地,

萬千往事縈懷,

英雄烈士啟蒿萊,

生死艱難度外。

誌壯堅信馬列,

豈疑星火燎原......

 

剛剛被中國共產黨黨章指定為接班人的林彪重上井岡山後做一首【西江月】《重上井岡山》。有人說這首詞是林彪請人代筆的。但為什麽已經身居二號人物的林彪還在為四十年前的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糾結呢?這和二十世紀中共造神運動密切相關。

對中共曆史稍加了解後就會發現,中國共產黨創建初期領導人的產生主要是受了到共產國際的影響。前期的主要領導人都和共產國際有各種各樣的聯係。沒有共產國際的推動,也就不會有第一次國共合作。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毛澤東也隻是參與者。然而,國共合作失敗後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係轉為武力反抗為毛澤東在黨內位置的提升創造了條件。

1928年4月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失敗的部隊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的隊伍在江西寧岡縣會師後,毛林相識。朱毛會師後組建了紅四軍。毛澤東擔任黨代表,林彪被提成營長,不久升任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1930年6月林彪任紅四軍軍長。1932年3月林彪任紅一軍團軍團長聶榮臻任政治委員、陳奇涵任參謀長、羅榮桓任政治部主任。戰爭年代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裏,林彪能成一個敗軍的排長躍升為軍團長,足以說明林彪過人的軍事才幹。

相比較而言,從井岡山會師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毛澤東在黨內的位置卻是幾上幾下。盡管如此,毛澤東和林彪的交往從未中斷過。從毛澤東和林彪在井岡山時期的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對林彪軍事才能的賞識。而林彪對毛澤東軍事指揮才能從疑慮到信任的過程是從井岡山時期開始,到遵義會議以後的這段時間裏逐步建立的。

1929年底21歲的林彪在給毛澤東的私人新年賀信中提出了與“二月來信”中同樣的軍事觀點。實際上在黃埔軍校受過正規教育的林彪當時表達的並不僅僅是自己的觀點。1930年1月,毛澤東寫了長封信《時局估量和紅軍行動問題》回複林彪。毛在信中說: “我從前頗感覺、至今還有感覺你對於時局的估量是比較的悲觀。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來,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來的可能,因此在行動上你不讚成一年爭取江西的計劃,而隻讚成閩粵贛交界三區域的遊擊;同時在三區域也沒有建立赤色政權的深刻的觀念……”

九一三事件以後,有人把這當作林彪對中國革命持懷疑態度的依據。但李維明在《黃克誠麵示我們曆史地書寫林彪》一文中這樣寫到:“林彪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盡管觀點錯誤,但敢於向上級反映,就這一點說,是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態度。”“在黨內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按照組織係統提出自己的意見,我們應當提倡這種事情,不是批判這種事情,特別現在應當提倡這種作風。”“據我了解,像這類的事情林彪不隻這一回,他向毛主席提意見,還有提得更厲害的。”

這裏所提到的“更厲害的”發生在遵義會議以後。麵對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毛澤東指揮紅軍“四渡赤水”,最後跳出國民黨的包圍圈。身為紅一軍團長的林彪對此不以為然。在會理地區休整時,林彪提出:“盡走弓背路”,這樣下去會把部隊拖垮。”並提議由彭德懷替代毛澤東指揮紅軍長征。

在後來的黨史中把“四渡赤水”當作毛澤東一生戎馬生涯、身經百戰中的“得意之筆”。實際上四渡赤水又何嚐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呢?若不是紅軍最終跳出了包圍圈,那林彪豈不說對了嗎?對一個人的迷信就是這樣一點一點開始的。

盡管在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的軍事領導地位,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職務一直是由張聞天擔任。延安時期,共產國際支持下的王明是毛澤東取得黨內最高職位的最大挑戰者。但憑借著軍事才能和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林彪和鄧小平等追隨者的支持,毛澤東在1943年3月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形成了實際以毛澤東為中共第一把手的格局。

1945年6月延安楊家嶺召開的中共中央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書記處主席。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劉少奇在《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正式提出了毛澤東思想。實際上劉少奇在1943年3月與毛澤東一同進入中央領導核心之後,就開始著書立說,為確立毛澤東思想建立理論基礎。他是中共第一個稱毛澤東“是天才的創造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理論家和科學家”。而後來林彪提出的四個偉大不過是中共造神運動的繼續。

1945年7月剛剛當選中央委員會主席不久的毛澤東同黃炎培等人就國共關係進行會談時談到通過民主“新路”,跳出政黨、團體興亡“周期率”問題時,毛澤東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然而這場如火如荼的造神運動還隻是剛剛開始。那條被毛澤東認為是找到了的,能夠跳出周期率的路,在中共取得政權以後荊棘叢生。被劉少奇造成神的毛澤東在建國以後並沒有沿著他所說的民主的道路走下去。先是高崗,後是彭德懷。一次接一次的運動,一個接一個的反黨集團。原有的黨內民主蕩然無存。

麵對建國以後一係列政策上的失誤,造神的人似乎意識到了問題。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加以彌補。但毛澤東卻把這些當作對自己神聖的地位的挑戰。表現出來的是人性的原罪。他依仗著自己在黨內的威信,肆意踐踏黨內民主,給每一個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扣上反革命的帽子。

造神容易送神難。劉少奇自己肯定沒有想到,在自己所造的神麵前,絲毫沒有民主可言!當他手舉憲法為自己尊嚴辯護的時候,“神”的力量遠遠超過了民主。高崗在馬克思書房裏說的是實話:“自作孽不可活”。在個人迷信的狂潮中,造神者最終落得萬劫不複。

從五卷《毛澤東選集》和八卷《毛澤東文選》中我們會發現,在毛澤東的戰友中,他與林彪的書信往來最多。井岡山到延安,再到中南海無論林彪如何質疑甚至違抗聖旨,毛澤東對林彪都視為己出。林彪是個天才軍人,毛澤東在戰爭年代的雄才大略讓他折服。對毛澤東的崇拜也是他最終被卷入這場造神運動的原因。

全國解放以後林彪學做張良,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遠離黨內的權力之爭。高崗事件之初,林彪曾試圖為高崗說話。直到毛澤東拖陳雲轉告在杭州休養的林彪“我與他(指林彪)分離,等他改了再與他聯合。”才與高崗劃清界限。

一般認為1959年廬山會議批判彭德懷,林彪因為在會議上對彭德懷的批判而成為最大受益者。但從現已公開的廬山會議的記錄來看,廬山會議上林彪對彭德懷批判並沒有超出黨內其它人的程度。相反,在這次會議上林彪澄清了一樁彭德懷背了20多年的曆史冤案。他實事求是的說出了遵義會議以後提出要彭德懷取代毛澤東指揮紅軍並非是受到彭德懷的指使。

1959年廬山會議後取代彭德懷任國防部長的林彪繼續稱病。他提名羅瑞卿任總參謀長。從1962年9月起,軍內的日常工作由賀龍主持。然而在軍事上“大撒手”的林彪,卻在全軍掀起了學習毛著的運動。林彪從高崗和彭德懷身上吸取了與劉少奇權力鬥爭失敗的教訓,出於自身利益也加入了造神的隊伍。

在造神方麵林彪的本領絕對高於劉少奇。由於他的加入,二十世紀中國共產黨的造神運動被推到了頂峰,從四個偉大到一句頂一萬句。然而,林彪並不懂得毛澤東真正需要的是權力。他需要權力幫他去完成不切實際的共產主義烏托邦的理想。什麽黨內民主,什麽國計民生,都被他統統拋之腦後。這正是釀成林彪個人的悲劇的根本原因。

由於毛澤東對權力的欲望和沒有對這種欲望產生製約的體製,使得共產黨同樣無法跳出黃炎培所說的政黨、團體興亡“周期率”。更具諷刺的是,毛澤東在1945年回答黃炎培時說:“ 我們共產黨人是能跳出來的,辦法就是把權力交給廣大人民群眾,而不是交給少數人。”毛澤東親手發動的把權力交給廣大人民群眾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卻使中國社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動蕩和內亂。

做為文革的受害者,鄧小平雖然把文革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所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進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但他為了贏得中共高層文革受害者的支持,沒有忘記羅列出條條罪狀,認定林彪和四人幫一樣是這場內亂的罪魁禍首。並設立特別法庭對黃吳李邱進行公審。

紀登奎試圖勸慰在得知林彪機毀人亡後會痛哭失聲的周恩來。聽了紀登奎的話,周恩來對他說“你不懂,你不懂!”雖然周恩來沒有具體說出紀登奎不懂什麽?但應當不是象外人猜測的那種對林彪出走身亡的慶幸。因為林彪南昌起義到文革與周恩來不曾有過什麽過節。實際上周恩來的痛哭很可能有著兩層含義。首先是如負釋重的一種失態。因為周恩來終於找到了一個冤魂為自己承擔文革中為了保全自己充當毛澤東的附庸所說的昧心話,所做的昧心事。其次是一種對恐懼的釋放。因為,林彪之死把周恩來推到了可能直接威脅毛澤東權力的位置。從高崗到彭德懷,從劉少奇到林彪哪一個不是黨內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周恩來的痛哭,有著兔死狐悲的意味。他已經預感到,下一個輪到的可能就是他。

人治,這個中國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封建體製的弊病,並沒有被中國共產黨被根除。雖然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打著民主的旗號推翻了南京的獨裁政府,但他們的北平政府卻未能兌現其民主承諾。造神運動使得取得政權後的中國共產黨依舊無法跳出政黨、團體興亡“周期率”。

隨著時間的流逝,九一三事件的很多細節越來越難以澄清。但這一事件對中國社會的衝擊和影響不可忽略。不管林彪是如何出走,如何亡命天涯,這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個被寫入黨章的接班人悲催的命運徹底終結了中國共產黨的造神運動。重要的是九一三事件之後,毛澤東在黨內失去了以往的權威。

九一三事件給鄧小平以機會重登曆史舞台展示他的才能,為若幹年後中國的改革開放打下伏筆和基礎。九一三事件讓中國人民從文革和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狂潮中覺醒,開始了結束文革的倒計時。曆史不會忘記,九一三事件對中國社會所產生的這些深遠影響。

九一三事件至今整整四十五年。盡管中國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促成這一變化的林彪繼續被官方遺忘著。九位墜機身亡中國公民的遺骨至今被遺棄在蒙古國茫茫草原一個沒人知曉的地方,無人問津。

2011年9月,黃吳李邱的後代和林立衡的丈夫張清霖曾經前往林彪墜機地祭掃墜機亡靈。張清霖表示 “明天夏天,我要把遺骨接回家”。張清霖祭文以這樣一首詩開頭。

 

林葉無技向北風,

青天垂雲吊英靈。

狡兔餘孽換麵在,

空嗟毛堂自藏弓……

 

(未完待續)

 

墓碑(照片轉自網上)

 

張清霖在265號墜機的祭奠亡靈(照片轉自網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