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5)
2019 (77)
2020 (50)
2021 (34)
2025 (2)
文學城,其名曰“城”,號稱海外華人最大門戶網站,其實不過一孤懸海外的區區小城鎮,然城中之人,自栩至少均曾受業私塾,故城之前煌煌冠以“文學”二字,可見城中之人自抬身價附庸風雅之習氣。
城裏都是文化人,咱好好說話。真的,如果你沒有琢磨過這事,咱這兒類比一下:這就是一城鄉結合部的鎮級鄉村,村裏隻有一家餐館,一個茶館,一個照相館,一個卡拉OK,一個婚介所,一個電影院,,,,,反正哪門子生意都不大,就那麽一家。
想當年操著一口布羅肯English漂洋過海追尋幸福的人,相較於故土難離安貧樂道的故國之人本就是極少數,所以村裏人口不多也是正常,再加上這幾年又有幾個來自同一故國建立的新城新鄉各種手段搶奪移民,城中愈顯零落凋敝。
雖然這村民自打移民紮根以後,也生了不少的村二代,甚至那些個生產效率高的連村三袋都產生了。可是村二代都哪去了?村裏能遇見個村二代可謂是鳳毛麟角。就像其他實體村落的村二代都紛紛的外出去大城市務工,貪圖那裏的燈紅酒綠從此以城市人自居再也不提自己的村兒出身,這裏的村二代也基本都湧進了FB,推特這些城市裏。對於這個滿村講者一種自己並不能聽懂的祖先鄉音的小破村兒再也不屑一顧。這個村兒顯然的是在老去,已經沒有太多年輕的新一些的村民移居進來。就剩下當年剛剛建村兒之後十年左右時間搬到村裏的人。曾經也是風華正茂,鮮肉嫩柳的,如今都是不折不扣的老頭老太太了。
村裏的村民每天地裏刨食兒下工以後,有的懷揣個窩頭,有的端著碗稀飯一邊唧溜著,三五成群呼朋引類的來到村裏這片打麥場開始分堆拉呱。眾老頭們有的去菜壇找菜下飯,有的去流壇看美女弄姿,有的去唱壇聽歌,有的去影壇觀影,,,,曬著太陽,捉著虱子,好不愜意,這都是食色正常的人類老頭。
另有一些夜裏被老婆踹了,白天被老板罵了的老頭們,衝進那幾個什麽鉤沉,什麽回首,什麽中年的論壇裏,瞪著眼睛吹著胡子開始起哄架秧子雲戰群毆。
隻見幾個頭發稀疏且花白的老者,身上跨欄老頭衫,麵前一壺花生酒,堅守在老式的箱式機跟前,一邊搓著腳泥,一邊跟遠端根本不知道在哪的另幾個老頭子為了大躍進和三年災害到底餓死了多少人鏘鏘的雙目赤紅,青筋暴跳,嘴唇幹裂,嗓子冒煙兒。後麵老伴兒忍不住捅捅老頭兒還要不要吃飯,都涼了。老頭一肚子邪火無處發泄回頭就衝老伴兒陣吼,似乎大躍進都是他這個曾經妖媚的老婆子當年攛掇主席弄出來的。老太太氣的啐了一口死老頭子,把晚飯直接倒茅坑裏去了。
就這麽一個村兒,一個逐漸老去的村。曾經是個更繁華些的虛擬社區,如今更多還在堅守的,沒被微信各種社交媒體拉走的,多數都是老頭老太太了,文學城的可敬的誓與城門樓子共存亡的留守老頭老太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