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西方另類貪腐

(2014-08-01 15:06:54) 下一個
借口為民服務實則收買人心
——西方另類貪腐
 
 
 
最近,所謂“加拿大華人女子坐寶馬蹭救濟”的新聞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聖誕新年期間,一場冰雨降臨多倫多等地,造成大麵積受災。後來,省政府開始發放禮品卡救災,有電視台記者采訪到兩位長相衣著看似華裔的女子,倆人從寶馬車下來,也準備領禮品卡。於是,便有了上述“新聞”。事實上,我們仔細觀看了該電視台的報道,但還是不能確認她們就是華裔(當然,為了確保政治上正確,電視台沒有說她們屬於哪個族裔)。
 
作為特定群體,華人在海外常常被妖魔化,被標簽化。其實,象蹭救濟這種占小便宜的毛病不分族裔,亞裔,非裔,西裔都有。我們在“宜家(IKEA)”見到過一對夫婦,看上去象印巴裔,約50多歲,倆人左顧右盼,見無人注意,從破舊的手提包裏拿出個舊紙杯,然後輪流去快餐部的飲料機接飲料喝。對於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新移民來說,一般是沒有什麽“誠信製度(honor system)”這一概念的。
 
其實,比蹭救濟更有意思的是省政府派發禮品卡賑災這一舉措。
 
“憑身份證件領取”,從電視上了解到禮品卡領取的要求後,我們大吃一驚。事實證明,這次行動出現不少問題。第一,政府對領取人的數量估計不足,往往是幾百人排隊,禮品卡卻隻有幾十張,第二,領取的標準過於簡單。結果是:該領的沒領,或因年老體弱或自己要上班,不可能排幾小時的隊。我家裏也停電,一位學校同事的女兒好不容易從美國回來探親,家裏停了近一個禮拜的電,全家隻好住旅店,但我們都沒去領禮品卡。另一方麵,不該領的卻領了,有些人沒受災也去領(天上不是每天都掉餡餅),更聽說有印巴人用多個身份證件領了上千元的禮品卡。政府事先應該知道,在加拿大第一大移民聚居地多倫多,“誠信製度”不好使。
 
政府這次派發禮品卡的行動明顯是匆促草率:對災民的數量考慮不周,領取的標準不能保證隻有災民才領得到。當地媒體稱這是個臨時起意,寫在餐巾紙上的行動計劃,是當政的自由黨在收買人心拉選票,說政府花起錢來象喝醉了的水手。當地媒體就派發禮品卡引起的種種問題采訪韋恩省長,她竟企圖自圓其說,講什麽老百姓踴躍領卡證明這次行動受群眾歡迎,又說什麽幫助一些災民也比不幫助強。
 
在西方,政客用公款撒錢以收買人心拉選票,這並不少見。西方對貪腐看得很緊,多倫多福特市長前不久曾用政府信箋寫信,為他義務輔導的高中足球隊募捐,結果還被控告。而台上的政客用公款買人心拉選票,你就不能說他貪腐,因為錢沒有進他自己的腰包,何況他還打著為民服務的旗號。這就是西方特色:說得好聽一點,就是幹醜事有個遮羞布。
 
說起來,這次派發禮品卡多少還救濟了部分災民。而幾年前,政府打著為民服務的幌子,直接把納稅人的錢扔進了水裏,廣大納稅人沒得到什麽好處。原來,安省某地的居民一直反對在當地建發電廠,省政府卻置若罔聞。後來,發電廠所在選區即將進行補選,為了討好當地的選民,執政的自由黨政府撕毀合同,終止發電廠的建設,不惜交付罰款也要確保自由黨的候選人在補選中勝出,美其名曰:順應民意。一開始,政府告訴老百姓,說隻需賠款一兩個億,後來省審計長審計出是10億。醜聞傳出,包括我們在內的安省老百姓聞之無不憤怒,在咱們選民的一片反對聲中,執政的自由黨省長不得不辭職,經過黨內提名,才有了現任的韋恩省長。其實,當時韋恩也參與了撕毀合同繳納罰款的決策,這次派發禮品卡行動更是她領導的政府所為。
 
在西方,執政的政府受該黨利益驅使,利用手中的權利大撒金錢,讓老百姓得點好處,最終達到拉選票收買人心的目的。難道這不算是一種貪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