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好山好水好寂寞

(2014-08-01 14:46:48) 下一個
好山好水好寂寞
 
 
 
近來,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紛紛收緊移民政策,國內準移民們的心也隨之收緊。其實移民跟婚姻一樣是圍城,外麵的人拚了老命要進去,裏麵的人卻哭著喊著要出來:國內好髒好亂卻好快活,國外好山好水卻好寂寞。
 
十四年前,我一家乘坐移民專機在多倫多夜空降落,拖家帶口的新移民們擠到狹小的機艙艙口,望著下方星羅棋布,金光閃閃,車流不息的多倫多,心情特激動。
 
是夜出得機場,一路狂奔人口“密集”的士嘉堡區,看到的卻是昏暗的路燈,稀少的行人。翌日天明爬出地下室一看,更是目中無人,盡管陽光明媚,街道整潔,空氣清新。出國前,沒有幼稚到以為國外遍地黃金,但也萬萬沒料到作為加拿大第一大城市的多倫多人竟如此缺乏人氣。其實,除了市中心熱鬧一點,所有的北美大城市,不管是美國的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還是加拿大的多倫多,蒙特利爾和溫哥華,莫不過如此。
 
出國了,最帶不走也是最重要的是親情和友情。先說親情。有長期移民傳統的族裔如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還好,他們本來就一大家子一起移民,而且早把七大姑八大姨移了過來,親戚到處都是,不缺親情。華人移民北美時間本來就不長,在國外的親戚朋友不多,尤其是大陸移民更是來得晚,而且大部分是一家三口而已,基本沒什麽多的親情。
 
再說友情。國外本來人少,加上尊重隱私,崇尚自顧自,再加上上各族裔文化習俗不同,因此人與人來往不多。我們也算是混入主流社會謀一教職,但同事之間的友誼也就始於單位止於單位。我們教研室還好,每到期末大家到餐館聚個餐,AA製,但沒有更深的交情。我們教研室主任和社會科學教研室主任共事多年,關係不錯,但也從來就是如此而已,絕沒有串門子,兩家子互相來往這一說。國內那種哥們閨蜜關係是不可能滋生在這種人情淡如水的文化之中。
 
奇了怪了,華人來了國外也不大跟同胞來往了。新移民多數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打工,在國內養尊處優慣了,幹一天體力活下來累得賊死,哪有心思閑情逸致與人來往?有朋友剛來時在工廠流水線上打工,久而久之累得例假都紊亂了,哪有精力串門子訪友。另一朋友多少年一直在工廠上中夜班,上午得空就補睡眠,周末也累得不想挪窩,他這樣晝伏夜行的生活,哪有機會訪友?
 
老移民來久了,找到了穩定的工作,卻多半也隨鄉入俗,君子之交淡如水了,連串門也要跟看家庭醫生一樣需要預約。我隔壁和對門的鄰居都是老華僑,都挺熱心助人的,一個幫我除雪,一個總提醒我車庫門沒關。但我們幾家一年到頭很少串門子。一位來自香港的教師和我是學校僅有的華人移民,但她從來不跟我說中文,更不談工作之外的事兒。連我們這些來自大陸的教師,好不容易參加教育局教研活動見個麵,大家也最多交流一下求職生存的經驗,連聯係方式都不留,更別想深交。更悲催的是,出國前的好友出國後生活發生變化,大家也不來往了。我們一高中同學出來後,可能是因為寂寞或生活壓力大,一度迷戀上西方頹廢的生活方式,現在好容易迷途知返,但一直羞於與我們來往。一位原大學同事一心出國,離婚轉嫁約克大學教授,豈知教授不久身亡,她隻好委身於一阿拉伯裔男子,要麵子的她也不和我們來往了。
 
沒了親情友情,有地兒找樂子也行。比如放假過節時逛個街什麽的。節假日期間國外如北美政府部門,銀行,郵局,商場,乃至於專門賣酒的酒鋪都關門。在多倫多,隻有幾個屬於旅遊景點的購物中心開門。幸好多倫多屬於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加拿大其它城市尤其是大西洋的省份節假日商家店鋪一律關門謝客,理由是節假日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不是外出購物的時候。
 
有一次,多倫多有一家華人超市頂風開門,被罰款數千。最近,多倫多商家實在不舍商機,提議準許更多的商家節假日營業,但遭到周邊城市的反對,並祭出公平競爭的大旗,說搶了他們的生意,結果提議胎死腹中。
 
節假日商家沒賺到銀子事小,可苦了咱們移民。好容易盼來了節假日,結果投親訪友基本無門,去大商場逛街又吃閉門羹,著實感覺寂寞冷清。
 
據亞裏士多德分析,人是群居動物。內心若孤獨寂寞,豈不是青山綠水枉自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