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說康德

(2013-01-26 18:14:20) 下一個
今年2月12日是德國哲學家康德逝世214周年的紀念日。想借此文談一點對康德哲學的理解,以表達自己對這位偉大哲學家的敬意。


康德的認識論 --- 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的認識論是哲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它不僅深刻地揭示了人類是怎樣認識和把握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為本體論(姑且使用這個詞,後麵再做解釋)的衰落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在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第一個階段,人類通過自己的感官對外界事物產生感性認識。人的知識必須從感性的,經驗的認識開始。沒有超經驗的知識。這是從培根以來的共識,在這裏康德與經驗派是一致的。

在認識的第二個階段,康德接受了唯理派的觀點,認為人類的思想並非白紙一張,它具有某種先天的(先於經驗的,康德稱之為先驗的)能力,能夠對感性認識做出抽象和邏輯推理和思辨。而且由於這種能力是先天,所以它具有普遍性。人類的這種思維能力能夠把個別的,感性的認識上升為抽象的,普遍性的認識。
舉例來說,當人觀察馬匹時,可以知道這匹馬有四條腿,那匹馬也有四條腿。但是,既使我們觀察一萬匹馬,我們也無法斷定第一萬零一匹馬是否有四條腿,因為我們觀察的都是個別現象。我們必須把個別的馬抽象為一般的馬,才能得出‘馬有四條腿’的結論。意為天下所有的馬(不管我們看沒看過)都有四條腿。

這種抽象能力是人類天生的,先於經驗的,類似的還有人類的邏輯推理演繹能力。我們從幾乎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小孩子就可以學會數學知識這一現象就可以體會到這種能力。這種能力是人類獨有的,它對人的認識有重大的作用。

用哲學的話說,這個從個別的,感性的認識上升為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再運用邏輯推理所得出的結論的過程,叫作形而上學。


康德認為,這種人類思想中先天具有的能力(包括邏輯學,時空觀念,數學等)之所以能夠幫助人類完成從感性知識到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是因為人類也屬於自然界,人與自然之間有某種內在的,共同的聯係。


在認識的第三階段,既怎樣應用人們所得到的結論時,出現了一個問題:它是外界事物的客觀規律嗎?在傳統哲學中認為知識必須符合對象,既人們得出的結論必須符合他們所觀察到外界事物的客觀規律。康德把這個說法反過來了,他認為要讓對象去符合知識,既讓外界事物去符合人們所得到的結論,康德提出‘人為自然立法’。康德把自己的思想稱之為‘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哥白尼以前,人們認為太陽圍著地球轉。 在哥白尼以後,人們認識到是地球圍著太陽轉。在認識論中,以前人們認為知識必須符合對象,康德則說要讓對象符合知識。這是一個巨大的,革命性的轉變。


對比一下康德的認識論和毛澤東的《實踐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認識的第一個階段,他們兩位是一致的,都主張感性認識起源於感官對外界事物的感識。

在認識的第二個階段,開始出現不同了。康德認為人的思想中具有某種先天的能力,能夠對感性認識做出抽象和邏輯推理。毛則隻說感性的東西會在人的頭腦中產生飛躍,形成概念,說人的頭腦具有判斷和推理的功能。並沒說明這種能力是先天的,先驗的,也沒有具體討論這種理性思維的結構和形式。

兩人最大的不同出現在認識的第三階段,在這裏,毛認為在客觀世界中存在著客觀規律,認識的任務就是發現這個客觀規律。毛說:“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 “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毛這《實踐論》中多次重複過相同的觀點。

令人吃驚的是自稱是唯物主義者的毛澤東,在這裏表述的是典型的唯心主義觀點: 他相信在客觀世界中存在著非物質的客觀規律,相信客觀世界是由這些非物質的客觀規律所支配,這與相信上帝隻有一步之遙。用哲學上的話說,這是客觀唯心主義。

康德的觀點與老毛的恰恰相反,康德認為在客觀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什麽客觀規律,是人類自己把規律強加於自然界。是人在為自然立法。康德在他的名著《純粹理性批判》中說:“我們的理智不是從自然界中引出規律,而是把規律強加於自然界。”

同樣地,在社會科學的領域,康德主張人為社會立法,人為自己立法。

讓我們再看一下上麵提到的那個‘馬有四條腿’的命題,結論就很清楚了。絕不是在自然界有什麽‘馬有四條腿’的規律等著我們去發現,而是人定義這種四條腿的動物為馬。是人在為自然界立法。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也是一樣,不是在物體運動的背後有一個神秘的萬有引力定律,而是牛頓的這個理論可以很好地描述物體之間的相互運動。這同樣是人在為自然界立法。

康德自稱他的理論是哥白尼式的革命絕非言過其實,它不僅在哲學史上第一次擺正了人的認識與客觀世界之間的關係,而且闡明了人在認識過程中的中心的,決定性的地位。這對現代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貝克萊,休謨到康德的‘物自體’

從古希臘開始,哲學家們一直在雄心勃勃地探索世界的本源。由於人們能夠感覺到客觀世界的存在,唯物論理所當然的占據主流地位。那時的哲學家們認為世界的本源是單一的實體,如水,氣,火,‘原子’等。柏拉圖的‘理念’也是一種非物質的單一的實體。在中世紀神學家們並不否認客觀世界的存在,他們隻不過認為這個客觀世界最初是神創造的,神是世界的本源。這種認為世界有單一本源(無論它是物質的或非物質的)的觀點叫作本體論。

對唯物論的第一次徹底否定來自貝克萊。貝克萊說,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他實際上是在說人的主觀存在是認識客觀存在的前提,所謂的客觀世界僅僅局限於人們的認識能力,人們無法認識到人的認識能力以外的任何東西。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的結論固然極端,但他的思想是深刻的。他不僅告訴我們人類認識的局限性,更為嚴重的是,他還告訴我們人的認識能力是我們認識客觀世界的唯一途徑,換句話說,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除了我們的主觀認識之外沒有其它的參照物。

如果沒有參照物,我們就無法正確的認識外界事物,就像霧海中的一條船,無法辯別方向和速度。在物理學中我們知道,要想掌握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就須要有一個參照物,要想完全掌握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況,我們須要有一個完整的坐標係。

人的理智讓我們可以利用客觀世界的多樣性找到相對的參照物,由此我們僅能確定其相對的運動狀況。由於人類認識的局限性,我們找不到絕對的參照物,因此我們永遠無法完全客觀地認識外部世界。例如,在以前人們隻知道地球和太陽的相對運動,在人的視野擴展到太陽係以外時又認識到太陽係內各星球之間的相對運動,人的視野的再擴展又認識到整個太陽係也在動,它是銀河係的一部分,再後來又認識到宇宙中有許多銀河係和它們之間的相對運動。。。很明顯,除非我們是上帝,我們才有可能將我們的視野放在整個宇宙之外,否則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完全客觀地認識到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狀態。

形象地說,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通過人的認識能力(感官和思維)這個唯一的窗口進行的,它必然是主觀的,片麵的和變形的。

休謨的否定更為深刻。休謨認為客觀世界是不可知的,可知論者認為他可以掌握一切,狂妄地把自己當成上帝了。休謨繼承了貝克萊的觀點,指出由於人類認識的主觀局限性,人是永遠無法完全認識客觀世界的。休謨甚至對人類的理性思維(康德的先驗理性)本身的正確性提出了質疑。休謨選擇了先驗理性中最核心的因果關係作攻擊目標。休謨有一個著名的例子:當人們看到石頭被太陽曬熱,人們認為太陽照射是因,石頭變熱是果。休謨說人們能從感性中知道太陽照曬和石頭變熱兩個事實,但是觀察不到“原因”和“結果”這兩項。原因和結果這兩個東西是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是純粹理性的。是人強行把太陽照射和“原因”這個概念連係到一起的,把石頭變熱和“結果” 這個概念連係到一起的,而這種強行的連係是否合理是大可懷疑的。所以因果關係並沒有必然的正確性,因與果的連係是人強加上去的。

休謨是徹底的懷疑論者。他懷疑一切,甚至懷疑人本身 --- 懷疑人的先驗的理性思維的正確性。貝克萊以經告訴我們人的認識不具有客觀性,如果人的理性思維也不正確,那意味著人類將永遠不可能對客觀世界有正確的認識。盡管令人絕望,但休謨的懷疑是有道理的,這裏的情況與貝克萊分析人的認識的主觀性時相似,我們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證明人的邏輯思維的正確性,我們隻好將那些邏輯規則認為是自明真理。

康德並沒有接受休謨對人的先驗理性的懷疑,他認為人的先驗理性可以對感性認知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得出與客觀世界相適應的結論。康德認為人的先驗理性之所以具有這種能力是因為人類與客觀世界有著內在的,共同的東西。不得不承認的是,休謨的懷疑從跟本上動搖了人類具有對客觀世界產生正確認識的能力,我們需要信仰為理性思維的正確性作支撐。

從可知論到不可知論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不可知論並不是說世界完全不可知,而是說我們不可能完全地認識和掌握它。從貝克萊和休謨以後,恐怕沒有人敢宣稱世界是完全可知的,也不會認為現有的知識和科學是永久不變的真理。

關於什麽是物質,有一點很滑稽,曆史上所有的唯物論都沒有對‘物質’下過一個精確的定義,換句話說,這些唯物主義者並不確切地知道他們‘唯’的究竟是什麽‘物’。

現代科學的發展使我們對物質的概念有著不斷的變化,從古代的實體,到氣,火,光這些非實體,再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告訴我們能量也是物質,現代科學甚至告訴我們人的思維也是人腦中化學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精神是從屬於物質的。

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看起來似乎唯物論是勝利了,但科學的發展還讓我們知道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永遠沒有盡頭的。也就是說既使單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看,也無法充分證明世界是物質的。另外貝克萊,休謨告訴我們人的知識是主觀的,有局限性的,我們的理性思維的正確性也是無法驗證的,所以不管我們對物質的定義如何,我們都無法斷言世界是物質的,除非借助於信仰。信仰世界是物質的與信仰上帝並沒有多大區別。

康德認為客觀世界具有兩重性,它有可認識的一麵,也有不可知的一麵。康德稱客觀世界的不可知部分為‘物自體’,他說反對物自體的哲學是唯心主義的。康德的這種劃分不僅是對不可知論的妥協,它有重大的哲學上的意義:一,它指出了人類認識的局限性,人類永遠也不可能對客觀世界有完全的認識。二,它告訴我們哲學家們從古希臘以來關於世界本源的探討是無意義的,因為這個問題強迫人們回答人類認識能力之外的問題。不管是唯物論,唯心論,二元論或者是神學,它們都需要信仰的支撐,討論唯物論唯心論誰是真理毫無意義。

從康德以後,哲學逐漸地被從‘萬學之母’的位置請了下來,轉向了認識論,轉向了對人的研究,而探索世界的任務被交給了科學。

康德身高不到1.6米,行為呆板,終生沒有離開過他出生的小鎮,終生未婚。但他在學術上是如此卓越,有人稱他是人類曆史上三位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熱情地擁護法國大革命,讚賞盧梭的‘人生而自由’的主張。康德甚至和數學家拉普拉斯一起提出過天文學上著名的星雲假說。他的著作晦澀難懂,但內容十分豐富而深刻。被人稱為是‘說不盡的康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風聲雨聲 回複 悄悄話 康德的著作不是晦澀難懂,而是羅裏吧嗦。
康德的著作體現了那個時代人類認識的局限,
但是,康德是一個思想能力很強的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